冠心病的发生与体力活动过少有一定的关系,常从事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运动疗法是冠心病防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恢复工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运动目的
改善心肌供血与供氧;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危险因素,防止冠心病的复发;消除不良情绪,获得良好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增强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
2、运动强度控制
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好、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运动强度为40%~80%最大摄氧量或70%~85%最大心率的运动,运动初期或机能状态稍差的患者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总体来说,宜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来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这种运动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减少运动引起的危险性。一般而言,每周运动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掌握在1小时以内。
3、运动种类
有氧运动是冠心病患者运动疗法最主要的方式,常用的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山等;医疗体操,如太极拳等。此外,适当的力量练习也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步行。在平地上走步,运动强度可以因步行的速度调整,适合大多数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可以一边步行一边调整运动的强度,除了平地走步,上坡、爬楼梯也是步行的方式,不过强度比较大,热量消耗比较多,仅适合心脏功能比较好的患者。
慢跑。强度、热量消耗比步行大,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防止肺组织弹性衰退,预防肌肉萎缩,不过病情比较重、关节不好的老年患者不适合。
1、运动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可使小血管扩张,促进侧血管循环形成,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提高冠脉系统对冠心病病变的代偿能力,改善心肌获得营养物质,心肌纤维粗大,心肌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从而提高心脏泵血功能。
2、体育锻炼能消耗多余的热量,减肥,减少体重,避免热量过度转化为脂肪,可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降低血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降低血脂,血脂降低,血脂降低,又能提高血小板中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3、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减轻神经体液性反应,提高压力负荷能力,降低血管紧张度,提高血管紧张度,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脑出血等。还能降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因心室纤颤引起猝死的几率。
4、锻炼能增强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减轻β细胞的负担,纠正因胰岛素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改善糖脂代谢,提高机体激素调节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性。
可以,慢跑。
生命在于运动,研究表明,适当运动对防止冠心病发作和促进冠心病人的康复有一定益处,但若运动不当,也可能得不偿失,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冠心病人应掌握合理的锻炼方法。
1、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加之运动有诱发室颤的危险。因此,对于心绞痛发作三天之内,和心肌梗死后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
2、运动前不宜饱餐。因为进食后人体内血液供应需重新分配,流至胃肠帮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易引起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发生绞痛。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运动时应注意保暖。尤其晨练者,开始时应防止突受寒风侵袭,因为寒冷可诱使冠状动脉痉挛。但也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1816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脑喜欢这8种运动
下一篇: 男人减肚子最有效的八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