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的种类有很多,形意拳就是其中一种,练习形意拳能够让关节以及筋骨还有肌肉都得到锻炼,想要把形意拳练好,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内功也应该练习好,这样才会把形意拳打得更加出色,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形意拳的内功怎么练。
一、形意拳内功怎么练
想要练习形意拳内功那么就应该注意身体的形态,步式不需要改变,把两个手臂进行弯曲,手掌心向上,肋间以及两个手臂的夹角是呈现45度,手腕手肘和地面保持垂直,两个手就好像是在拖着很重物体一样,十个手指微微的弯曲,要保持自然,肩膀部位以及手腕的高度保持平衡,两个手的大拇指是需要和两个肩膀相对的,手掌之间的距离比两个肩膀稍微宽一些,肩部放松,手肘往下沉,两个手肘应该有一个内交的意识,等到站好以后调整好呼吸,应该要用丹田呼吸的方法,只要按照要领来练习,就会觉得全身都有酥酥麻麻的感觉,这样就能够达到练习形意拳内功的作用,形意拳的动作都非常的直接,看上去非常的朴实以及简洁,有自然的美感,而且形意拳的步伐非常稳健,身体也非常正直,一定要使用丹田呼气,形意拳在打的过程中速度也应该快一些,动作利落整齐到位,也应该要做的完整,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锻炼作用。想要把形意拳练得更好,那么一定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会胜利。
二、学习形意拳的好处
坚持练习形意拳能够让肌肉的灵敏性变得更好,也可以锻炼到关节以及筋骨。练习形意拳还可以让神经系统变得更加灵敏,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有弹性,血液循环的速度也可以更快,新陈代谢的速度自然也可以提高,骨密度能够变得更厚,在练习形意拳的时候,由于骨小梁受到肌肉的牵拉以及作用,所以也排列得会更加的规则,练习形意拳还可以让关节活动的幅度增大,这样关节的灵活性就能变得更好。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形意拳的内功怎么练,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也有了一定了解,想要练习形意拳的人就可以找一个好的师傅拜师学艺,这样才能学到更加正宗的形意拳,好的师傅才能够教出好的徒弟。
形意拳的起源问题,到目前为止仍在争论。我们不管其创始人是否是岳飞还是姬际可或是谁,总之,形意拳是练武的老前辈们总结了各种拳术的精华。归纳成:从上向下的为劈劲;从下向斜上方的为钻劲;向前直打的为崩劲;拨开敌手用另一只手直击敌人的为炮劲;用横力制敌的为横劲。并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更以肺、肾、肝、心、脾等人体内脏相联系。形成了现在的劈崩钻炮横的五形拳。形意拳除了五行拳外,还以龙、虎、猴、马、蛇、鼍、鸡、鹞、燕、鹰、熊取其各动物之特长,编成十二形拳,形意拳与八卦掌,太极拳三门拳种被称为内家拳,是近百年来最盛行的三种拳种。在清未年间,形意拳的李飞羽,八卦门的董海川,太极门的杨露蝉齐名于世,为内家拳的全盛时期。在民间流传的形意拳谱很多,如:“九要论”、“内功经”“神运经”“纳挂经”“地龙经”孙禄堂的“形意拳”刘殿琛著“形意拳术抉微”李存义著“形意拳谱”薛颠著“形意拳讲义”凌善清著“形意五形拳图说”许笑羽著“形意拳图解”姜容樵著“形意母拳”、李剑秋著“形意拳门拳术讲义”、王礼著“形意拳精义”、李天骥著有“形意拳”。此外尚有许多抄本流传于世,形意拳的参考资料比各家拳种都多,这也作为形意拳门兴盛的一个证据。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广传于河北,河南,在全国各地都有练形意拳的人。尽管形意拳传播广,派别多,但是练出的动作皆大同小异,仅在姿式上有大架子,开展与紧凑之分和十二形及十形之别(山西、河北练十二形,河南练十形)
形意拳又叫心意六合拳,所谓“六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内三合加上外三合共为六合。六合全能使形神一致,心到手至,意到神随,以思维支配动作,内外合一,以勇猛、劲整、条件反射快为其特点。
怎样才能达到六合的要求?
首先要从站桩练起,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是三体式(又名鹰捉)。形意拳谱中专为练三体式写成一首歌,名为开式歌。歌中按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等九部分,分别提出练法的要求。
兹把该歌各部原文列后,原文后提出个人体会,仅供同志们作参考。
身:(原文)前俯后仰,其式不劲,左斜右倾,皆身是病,正而似斜,斜而似正。
以上歌意说的是:“为了保持重心和保持直立动物的特点(大脑与心脏垂直),并保持五弓力的作用,一定要注意不低头哈腰和左斜右倾,正而似斜,斜而是正,是为了减少受敌面积,增强横劲,使我手增加长度。”
肩:(原文)头宜上顶,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
上文指出:头为全身的最高点,承受着 760mm 汞柱的大气压,缩颈会使全身骨节受压迫,致使人的动作受到压抑,头向上顶可使动转灵活,对肩要求卷且垂,其目的是为使脊背裹园,容易串劲,肩下垂,即放松肩关节,使力便于到手,所谓肩松力到手,胯松劲到脚,便指此而言,再松肩还可利于下气,人如果肩部高笃横隔膜自然上提气便沉不下去。
臂:(原文)左臂前伸,右臂在助,似曲非曲,似直非直,过曲不远,过直少力。 所谓左臂曲肘前伸,后臂护助,曲中求直,目的是为了按骨斗(),运劲到手,过直则变化不灵,并且容易被敌伤肘。
/
手:(原文)左手齐胸,右手在脐,后者微塌,前手力伸,两手皆履,用力宜匀。 左手前伸是通过上钻下劈至乳齐,右手拉至脐处,这充分表现出劈拳的特点,后手塌劲,前臂垂劲,则将后手之力通过肩脊传向前手,以增强前手力量。
指:(原文)五指各分,其形似钩,虎口圆争,似刚似柔,指要放松,手心要空。虎口圆撑,劲用意领,脚趾也要用意将母趾与其它四趾分开...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526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深蹲一天做多少个好
下一篇: 蛙泳的换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