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大学生和父母的相处之道,90后的子女与父母的相处

佚名 2023-06-04 10:03:50

大学生和父母的相处之道,90后的子女与父母的相处

就像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徐峥说的那句,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从2019年12月开始,世界上多了个名词新冠,从那个时候开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拉开了序幕。从此危难之间,进入疫情前线的天使多是是90后的白衣洪水之中,守护百姓财产与生命安全的儿郎多是90后的迷彩。他们开始主力军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些都是外界对90后的认识,那么在自己父母眼中,90后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来聊聊90后的那些故事。

父母子女相处,需要你多点理解

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不独裁是对每个人的尊重。

朋友小C因为常年在外地工作,遇到一些新东西,用着好的时候小C就直接下单寄回家了。可父母心疼小C赚钱不容易,想让她自己留着慢慢花。几年下来,父母很无奈,家里堆满了快递盒子,丢都丢不及,很多连包装都没有拆。

他们觉得小C太不懂得过日子了,会很担心,当担心无法有效的表达时,就成为了矛盾的前兆。当妈妈跟小C说不要再买东西的时候,小C会认为这是客气话,甚至认为这是父母矫情的毛病。为了让他们生活便利点,小C还是会继续买的。

有一次,哥哥给小C打电话说买东西之前可以问下他们要不要,之后再买。这时候,小C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当局者迷的错误,明白了买东西这件事情确实给父母造成了困扰。

时代变革带来了很多的美好,让父母享受这些美好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父母已经过惯了简朴的生活,他们更希望子女过得好。

父母子女相处,需要多些开放的心态

两代人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经历与认识各有不同,相处起来就会有很大的摩擦,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两代人之间努力磨合的动力。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瞬息万变。从小C往上三代人,每一代人的经历都千差万别,祖父辈战战兢兢险中求生,父母辈辛苦劳作,简朴生活。而小C这一代科技发展迅速,物质基础充足,接受着知识与时代赋予他们的美好。能做得很多,而这些在长辈眼里可能就是不务正业。

与父母相比,环境已经改变,核心目标也发生着变化。那么行为选择上自然会有差别。而且这个变化往往是不自知的,常年累月的,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了。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讲,从小C这一代已经实现了层次的跨越。所以现在有这份觉醒的人能做到融洽相处,没有认识到这些变化的两代人就无法理解彼此。

小C不理解为什么父母那么在意街坊邻居的看法父母总是不理解自由职业的小C总是拿着电脑,不知道找一份正经工作,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貌似也有些道理的的理由。

我们可以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这份不同。父母那一代人骨子里的那份担忧依然在,就像现在网络盛传的段子有钱人还是会在家里放些现金,地主家里存些余粮一样,他们希望以备不时之需。

父母子女相处,需要你多点顺

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在一起生活,看似是一家人其实是两代人之间的磨合。

古代封建社会2000多年,除了早期的斗争与反抗,之后同阶层的人大多数都是顺从,怎么吃饭,怎么问安,都是有迹可循,有史可考的。而我们没有。

我们这个时代,对于谋生到处都是机遇。而父母与子女的相处,到处都是碰撞,到处都是挑战。这个挑战带来了不理解,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父母太难了,但爱孩子的心,担忧孩子的那份情让他们不得不去干预,不得不采取行动。轻则损害个人利益,重则危害身心健康。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父母子女一场本没有仇与怨,有的只是爱与美好的期盼。

拿小C来讲,天冷了,妈妈提醒让她穿个秋裤。在不沟通,无视担忧的时候,小C会很不耐烦地说我不冷,不要穿,丑死了,留下落寞的妈妈呆在原地。

相亲相爱模式下的小C还可以这样说妈妈,我年轻身体好,不穿秋裤也不觉得冷的,要是冷的话我就先把空调打开,晚上回家再穿。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沟通下来妈妈就知道小C不穿也没问题,需要的时候会照做。这样她那颗悬着的心落了地。不会情绪激动,也不会诱发一些不好的状况。

有时候不想多说话,我们该如何应对?

继续拿穿秋裤这件事情来说,有时候小C直接照做,有时候她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智慧,出门前让妈妈看到自己穿得很厚,让她认为不需要提醒或惦记。

大家都知道一句俚语压死骆驼的通常是最后一根稻草,这些虽然都是小事,可事情多了就是父母的一个心病,心一直悬着那该多难受啊,孝字当头,对于这些小事,多沟通,多顺着点父母,消除忧虑或者照做就会收获父母的笑脸,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慢慢意识到,大家眼中叛逆的孩子长大了。90后的明星不止是有艺术天赋的邓紫棋,有隔壁家当护士的丫头,也有上学时期的那个可爱的男同学。90后的标签慢慢地多了些褒义词了,成熟,担当,勇敢。

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很厉害,我们家孩子也有自己独有的优秀。90后孩子希望在得到他人认可的同时,更希望听到来自父母的肯定。

90后的孩子,其实很好。他们知道夏天黄土的炙热,品尝过游戏的释压后的快感知道网络内容好坏参半,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知道父母的种种苦心,也了然自己的压力与机遇。也为了这份认可与心中那份炙热的心愿一直在努力,迎难而上。

90后的父母如何和孩子打交道

? ? ?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当家长们面对“90后”——中国目前最青春年华的一代,或许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就在你身边,也许就是自家的孩子;陌生,是因为父母们常常觉得太不了解这些孩子,他们的所思所想似乎和父母隔着一个世纪。

  面对“90后”一代,父母们往往苦恼自己呕心沥血,却依然和孩子隔着肚皮,有时难免发生冲突。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宏延在《家庭教育》杂志撰文认为,结合“90后”的特征,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会更利于父母与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眼中的“90后”

  他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他们承载着家人的期望,他们的生活比父辈们优越,他们对新事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正在迅速成长,他们被称为“90后”。

  对于尚未成人的“90后”子女,家长们怎么看呢?这里有5位家长的话,他们表达了成人世界对“90后”的“不完全评价”。

  最不能理解现在的孩子,简直没法沟通,她写的日记想偷看都没用,根本看不懂。“我”不说“我”,偏偏说“莪”,“谢谢”说“3q”,这还是我最近才弄明白的。(陈女士,45岁,孩子读高一)

  我的孩子就像一个矛盾体。他对外面的人很热情,但对家里人很冷漠;他很有好奇心,爱学习,但只喜欢在网络上学习,不喜欢听老师讲课;他心里有烦恼愿意在网上和陌生人说,却不告诉父母和老师。(张先生,43岁,孩子读初三)

  我儿子打了3个耳洞,那天回家差点儿没把我气昏过去,他还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一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说他们这一代不能活得太委屈,说大人管得太多了。(曹女士,43岁,孩子读初三)

  我女儿很乖,没觉得她身上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就是觉得这一代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习题,我觉得孩子生活得不快乐。(王女士,40岁,孩子读小学六年级)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性格不好,一个个都飞扬跋扈,还特别脆弱。可能因为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吧,家里人太宠他们了。(宋先生,40岁,孩子读小学五年级)

   网络文本

   “90后”的宣言

  活泼是我们的性情,爱笑是我们的习惯,我们爱好跑跑(网络游戏),爱好电玩,爱好小说。我们盼望着下课,我们盼望着假期。这就是我们——老师眼中的“硬茬”,家长眼中的“难管”,我们90年代的新一辈。——九零&地带

  “90后”很生气!生气人们误解了我们的崇拜。总的来讲,“90”是一个被社会误解的年代,人们大都以为,“90后”是没落的一代,其实不然……——聪明小半仙

  写火星文有什么好批判的?我对什么什么后很反感,出生能自己选择吗?在物质社会中,我们的精神很空虚,只能在网络上消遣消遣,写写煽情点的所谓的火星文。如果这都不允许,那实在……难道我们只能每天乖乖地上学放学吗?——啊啊啊

  我们这代人,不像大人们想象的那样叛逆、冷血、孤傲、不虚心、不上进。恰恰相反,作为一个“90后”(不太习惯),我自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充满自信、诚实勇敢、善良朴实,极容易被感动、被震撼。不要说我们麻木,其实我们比谁都重感情。——小饭盒

   “90后”的特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曾联合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内容涉及少年儿童的心理、价值观、学习、闲暇、消费、媒介接触等方面。调查对象涉及河南等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学校,均为1990年以后出生。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90后”身上有如下特征:

   特征一:充满自信但较为脆弱

  “90后”一代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更加认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自我发展充满期望。这说明今天的少年儿童更加自信,更加认可自身价值,对未来期望更高。但仍有一部分少年儿童情感脆弱,整日被焦虑、抑郁、烦躁、痛苦的情绪控制,难以轻松快乐地生活。

   特征二:富有理想但不甘平凡

  “90后”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幸福的理解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科学家、教师、医生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特征三:重视维权但时常受限

  尽管部分孩子希望通过日记的方式与老师、父母沟通,但半数以上的孩子并不认为这是了解他们的好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强,认为这是“侵犯我的权利,不能这样做”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认为“很高兴他们有机会了解我”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特征四:喜欢学习但负担较重

  多数孩子喜欢到学校上学,课堂兴趣不断增加,但有半数多孩子对学历期待较高。虽然减负呼声一直较高,但“90后”一代的学习压力依然较大。他们写作业时间严重超标,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特征五:消费自主但习惯攀比

  “90后”一代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拥有的物品更加丰富,消费行为更加理性。高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追求名牌等消费行为依然存在。

   特征六:媒介环境丰富但容易失控

  看电视几乎成为“90后”每天的“必修课”,其次是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和5年前相比,他们用于阅读书报的时间减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有了较大增加。

   特征七:亲子关系缓和但沟通不畅

  成人的权威地位进一步动摇,“90后”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父母对孩子多有过高学业期望,学习成绩是父母最关心的事。“90后”与父母的沟通令人担忧,彼此之间缺乏理解。

   特征八:渴望同伴友谊但矛盾较多

  同伴在“90后”心目中处于重要位置,是他们最乐于交往的对象,也是他们最重要的陪伴者。但父母和孩子的择友标准略有不同,父母对“学习好”这一标准的重视远超过孩子。

   特征九:亲近老师但对老师要求偏高

  “90后”一代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和谐,主要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满意、欣赏、真情、关爱、宽容、尊重以及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同时,老师身上的不良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90后”父母

   家庭教育的9个策略

   策略一:关心孩子的心灵快乐

  都说“90后”一代是幸福的一代,然而父母们有时会纳闷:为什么我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他却一点儿也不快乐?这是因为父母只满足了孩子的生存需求。

  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优裕生活条件,只是生理需求。这是最底层的需要,而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需求,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建议父母们在关心孩子生活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关心孩子的心灵。

   策略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温暖的家是“90后”一代最重要的幸福标准。一个家庭无论多么贫穷,只要家里有幸福恩爱的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最富有的。父母要尽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温暖的成长环境。

   策略三:维护孩子的尊严

  “90后”一代是权益意识增强的一代,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把自己的意志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孩子,忽视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父母要给孩子话语权,要多维护孩子的尊严。

   策略四:玩耍时间孩子说了算

  承载着父母的高期望,“90后”一代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玩耍时间里,父母要退一步,让孩子自己做主。

   策略五:相信孩子的自主理财能力

  告别了贫穷的“90后”一代,手里有了存款和零花钱,在消费方面更加自主。时代给了他们新的挥洒天地,但他们必须成长为懂得理财的一代。

   策略六:向孩子学习

  “90后”是生活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环境下的一代。信息传播便捷迅速,使儿童与成人的界限消失,成人懂的他们懂,成人不懂的他们也懂。这些不仅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在媒介使用方面,他们甚至已经成为父母之师。因此,向孩子学习并加强引导,或许是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

   策略七:平等是代际沟通的桥梁

  对于自我意识增强的“90后”一代,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把平等放在首位。

   策略八:尊重孩子的朋友

  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几乎是孤独的一代。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灵就要关注他们交友,培养他们的交友技能,因为伙伴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最重,伙伴是父母不能代替的。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策略九:做老师的朋友

  要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孩子,父母还需要加强家校沟通。毕竟,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的第二个重要生活场所。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能做到上述几点,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有所改善,对孩子也不会再感到陌生,冲突自然就会减少。

感谢您对大道家园的认可,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和父母的相处之道,90后的子女与父母的相处”,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528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