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栗毛球

中医世家 2023-07-13 18:16:17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

拼音注音 : Lì Máo Qiú

别名 : 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 : 《纲目》

来源 :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功能主治 : 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①《补缺肘后方》:"治丹。"②《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③《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 : 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②治痰火核:风栗壳配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④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Ⅱ)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栗毛球

拼音注音 : Lì Máo Qiú

别名 : 栗毛壳、栗刺壳、风栗壳、板栗壳斗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采收和储藏:剥取果实时收集,晒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原形态 : 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性状 : 性状鉴别 总苞球形,直径3-5cm,外面有不锐被毛的刺。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 : 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 : 清热散结;化痰;止血。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 : 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②治痰火核:风栗壳配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④治小儿百日咳:风栗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

各家论述 : 1.《补缺肘后方》:治丹。2.《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3.《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889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