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醋柳果
拼音注音 : Cù Liǔ Guǒ别名 : 沙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大尔卜兴(藏名)。出处 : 《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 : 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河边、沙土环境。分布华北、西北及
《西藏常用中草药》:"性温
味酸涩"
2023-05-01
醋
《中药大辞典》:醋拼音注音 : Cù别名 : 苦酒(《伤寒论》),淳酢(《本草经集注》),酰(《别录》),米醋(《食疗本草》)。出处 : 《别录》来源 : 为以米、麦、高粱或酒、酒槽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化学成分 : 醋的一般组成为浸膏质
酸苦
温①《别录》:"味酸
2023-05-01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拼音注音 : Chē áo别名 : 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归经 : 《本草汇言》:"入足三阴经血分。"性味 : 甘咸,寒。①
甘咸
寒①《本草拾遗》:"冷
2023-05-01
车前
拼音注音 : Chē Qián别名 : 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车轮菜、胜舄菜(《救荒本草》),蛤蚂草(《滇
甘
寒①《别录》:"味甘
2023-05-01
赪桐叶
《中药大辞典》:赪桐叶拼音注音 : Chēnɡ Tónɡ Yè别名 : 红蜻蜒叶(《中国药植图鉴》)出处 : 《福建民间草药》来源 : 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性味 : 《福建民间草药》:"甘酸微涩,平。"功能主治 : 消肿散瘀。治痈疽疔疮
《福建民间草药》:"甘酸微涩
平"
2023-05-01
赤阳子
《中药大辞典》:赤阳子拼音注音 : Chì Yánɡ Zǐ别名 : 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滇南本草》),红子(《分类草药性》),救兵粮(《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水沙子(《四川中药志》)。出处 : 《滇南本草》来源 : 为蔷薇科植
①《滇南本草》:"味甘酸"②《四川中药志》:"性平
味酸涩
2023-05-01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拼音注音 : Chì Tónɡ Xiè别名 : 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出处 : 《唐本草》来源 : 为煅铜时打落的铜屑。化学成分 : 主
《日华子本草》:"味苦
平
2023-05-01
赤车使者根
拼音注音 : Chì Chē Shí Zhě Gēn出处 : 《药性论》来源 : 为荨麻科植物赤车使者的根茎。夏、秋间采取,洗净,晒干。炮制 : 《雷公炮炙论》:"凡使(赤车使者根),并粗捣,用童子小便,拌了蒸干,更晒,每修事五两,用小儿溺
①《药性论》:"有小毒"②《唐本草》:"辛苦
温
2023-05-01
赤茯苓
《中药大辞典》:赤茯苓拼音注音 : Chì Fú Línɡ别名 : 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出处 : 《本草集注》来源 :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性状 : 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均为淡红色或
甘淡
平①《本草择要纲目》:"甘
2023-05-01
赤芍药
拼音注音 : Chì Sháo Yào别名 : 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出处 : 《本草经集注》来源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
酸苦
凉①《本经》:"味苦
2023-05-01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拼音注音 : Chì Páo别名 : 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 : 《黑龙江中药》来源 : 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酸苦
平"
2023-05-01
赤沙糖
《中药大辞典》:赤沙糖拼音注音 : Chì Shā Tánɡ别名 : 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纲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红糖(《医林纂要》),片黄糖(《本草求原》)。出处 : 《随息居饮食谱》来源 :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
甘
温①《唐本草》:"味甘
2023-05-01
赤楠
《中药大辞典》:赤楠拼音注音 : Chì Nán别名 : 牛金子(《植物名实图考》),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中国经济植物志》),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海南植物志》)。出处 : 《贵州草药》来
《贵州草药》:"性平
味甘"
2023-05-01
赤小豆花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花拼音注音 : Chì Xiǎo Dòu Huā别名 : 腐婢(《本经》)。出处 : 《药性论》来源 : 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性味 : ①《本经》:"味辛,平。"②《别录》:"无毒。"功能主治 : 清
①《本经》:"味辛
平"②《别录》:"无毒"
2023-05-01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拼音注音 : Chì Dì Yú别名 : 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 : 《滇南本草》来源 :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生境分布 :
苦涩
凉①《滇南本草》:"性微温
2023-04-30
豺肉
《中药大辞典》:豺肉拼音注音 : Chái Ròu出处 : 《食疗本草》来源 : 为犬科动物豺的肉。性味 : 甘酸,温。①《食疗本草》:"酸。"②《纲目》:"酸,热,有毒。"③《医林纂要》:"甘苦酸,温。"功能主治 : 《医林纂要》:"补虚
甘酸
温①《食疗本草》:"酸"②《纲目》:"酸
2023-04-30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拼音注音 : Chái Pí出处 : 《唐本草》来源 : 为犬科动物豺的皮。生境分布 : 栖于山陵、森林中。群居,性凶猛,多在晨昏活动。分布黑龙江、吉林、河北、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原形态
①《唐本草》:"性热"②《日华子本草》:"有毒"
C
2023-04-30
豉虫
《中药大辞典》:豉虫拼音注音 : Chǐ Chónɡ别名 : 豉母虫(《补缺肘后方》)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生境分布 : 生活于池沼中,常在水面旋回游泳,夜间每飞行空中。以捕取小虫为食。卵产于水草上,幼虫成
《本草拾遗》:"消毒"
C
2023-04-30
蟾蜍
《中药大辞典》:蟾蜍拼音注音 : Chán Chú别名 : 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民间方药集》),癞巴子、癞蛤蟆(《吉林中药手册》),癞蛤
辛
凉
2023-04-30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拼音注音 : Chán Pí别名 : 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 : 《本经逢原》来源 :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 : 皮的特殊成分,一般与蟾酥相似,参见"蟾酥"条。
《本经逢原》:"辛
凉
2023-04-3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