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刺竹笋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拼音注音 : Cì Zhú Sǔn别名 : 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生境分布 : 通常栽培于向阳山坡或河流沿岸之较高处。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原形态 : 箣竹
苦①《竹谱详录》:"甘苦
有小毒"②《岭南采药录》:"味苦"
2023-04-30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拼音注音 : Cì Qiū Shù Pí别名 : 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生境分布 : 生长
苦辛
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
2023-04-30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拼音注音 : Cì Qiū Shù Gēn别名 : 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成分 : 根含多糖,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糖、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
味苦
2023-04-30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拼音注音 : Cì Lí Gēn别名 : 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 : 《草木便方》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 : 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又含维
甘酸
平①《草木便方》:"甘酸
2023-04-30
刺梨
《中药大辞典》:刺梨拼音注音 : Cì Lí别名 : 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生境分布 : 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
《宦游笔记》:"味甘而酸涩"
C
2023-04-30
刺果苏木
拼音注音 : Cì Guǒ Sū Mù别名 : 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 : 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疏林灌木丛、海边村庄荒地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
凉"
2023-04-30
刺天茄
拼音注音 : Cì Tiān Qié别名 : 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 : 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山间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
寒
2023-04-30
白毛夏枯草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拼音注音 : 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 : 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
苦甘
寒①《本草拾遗》:"味甘
2023-04-30
刺南蛇藤
拼音注音 : 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 : 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 :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 : 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取地上茎,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分布辽宁、吉林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
平"
2023-04-30
刺三甲
拼音注音 : Cì Sān Jiǎ别名 : 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
苦辛
凉①《滇南本草》:"性温
2023-04-30
侧子
《中药大辞典》:侧子拼音注音 : Cè Zǐ别名 : 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出处 : 《雷公炮炙论》来源 : 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性味 : 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神农、岐伯:有大毒。"②《
辛
热
2023-04-30
丛毛榕根
《中药大辞典》:丛毛榕根拼音注音 : Cónɡ Máo Rónɡ Gēn别名 : 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小叶钻石风、奶汁草(《福建中草药》)。出处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 : 为桑科植物丛毛榕的根。生境分布 : 生于山林阴处。分布贵州
《福建中草药》:"甘微辛
温"
2023-04-30
鼻血雷
《中药大辞典》:鼻血雷拼音注音 : Bí Xiě Léi别名 : 鼻血连(《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 : 《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 : 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阴湿处。
《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苦
寒"
2023-04-30
鸨肉
《中药大辞典》:鸨肉拼音注音 : Bǎo Ròu出处 : 《饮膳正要》来源 : 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生境分布 : 栖于空旷的草原上,善奔驰,常成群觅食,食物以植物质为主。繁殖于我国北部,迁至华北平原越冬。原形态 : 大鸨,又名:独豹(郭璞)
《饮膳正要》:"味甘
平
2023-04-30
鸊鷉
《中药大辞典》:鸊鷉拼音注音 : Pì Tī别名 : 鷉、须赢(《尔雅》),刁鸭(《食疗本草》),油鸭(《纲目》),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肉或全体。生境
①《饮膳正要》:"味甘
平
2023-04-30
鷩雉
拼音注音 : Bì Zhì别名 : 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生境分布 : 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岩的山地及岩坡,
①《纲目》:"甘
温
2023-04-30
鳖肉
《中药大辞典》:鳖肉拼音注音 : Biē Ròu出处 : 《别录》来源 : 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化学成分 : 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铁1.4毫
甘
平①《别录》:"味甘"②《千金·食治》:"味甘
2023-04-30
鳖卵
《中药大辞典》:鳖卵拼音注音 : Biē Luǎn出处 : 《本草蒙筌》来源 : 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卵。性味 : 《医林纂要》:"咸,寒。"功能主治 : ①《本草蒙筌》:"盐淹煮吞,补阴虚亦验。"②《纲目》:"盐藏煨食,止小儿下痢。"③《医
《医林纂要》:"咸
寒"
2023-04-30
驳骨草
《中药大辞典》:驳骨草拼音注音 : Bó Gǔ Cǎo别名 : 小功劳(《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广西药植名录》来源 : 为茜草科植物花叶九节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杂木林中阴湿处,及山坡下部。分布云南、
《云南中草药选》:"苦
凉"
2023-04-30
遍山红
《中药大辞典》:遍山红拼音注音 : Biàn Shān Hónɡ别名 : 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满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 : 《贵州民间药物》来源 : 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 :
《贵州民间药物》:"性平
味甘微涩"
2023-04-3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