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拼音注音 : Cì Qiū Shù Pí别名 : 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生境分布 : 生长
苦辛
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
2023-04-30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拼音注音 : Cì Qiū Shù Gēn别名 : 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成分 : 根含多糖,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糖、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
味苦
2023-04-30
刺楸树叶
拼音注音 : Cì Qiū Shù Yè别名 : 鸟不宿叶、刺楸叶英文名 : 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来源 :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
味辛;微甘;性平
C
2023-04-30
刺楸
拼音注音 : Cì Qiū别名 : 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来源 : 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 : 辛,平。有小毒。功
辛
平有小毒
2023-04-30
刺梨花
拼音注音 : Cì Lí Huā出处 : 《草木便方》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性味 : 甘,平。功能主治 : 止泄痢。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摘录 : 《中药大辞典》
甘
平
2023-04-30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拼音注音 : Cì Lí Gēn别名 : 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 : 《草木便方》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 : 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又含维
甘酸
平①《草木便方》:"甘酸
2023-04-30
刺梨子
拼音注音 : Cì Lí Zǐ别名 : 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 :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鲜用。性味 : 酸、涩,平。功能主治 : 根:消食健
酸
涩
2023-04-30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拼音注音 : Cì Lí Yè出处 : 《草木便方》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 : 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摘
酸
涩;寒
2023-04-30
刺梨
《中药大辞典》:刺梨拼音注音 : Cì Lí别名 : 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生境分布 : 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
《宦游笔记》:"味甘而酸涩"
C
2023-04-30
刺桐花
拼音注音 : Cì Tónɡ Huā别名 : 鹦哥花(《天中记》)出处 : 《本草图经》来源 :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 : 《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用法用量 : 外用:研末敷。摘录 : 《中药大辞典》
C
2023-04-30
刺桐叶
《中药大辞典》:刺桐叶拼音注音 : Cì Tónɡ Yè出处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 :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功能主治 : 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用法用量 : 研末开水冲服,0.8~1钱。摘录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刺
苦;平
C
2023-04-30
刺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拼音注音 : Cì Lì Zi别名 : 细梗蔷薇来源 : 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 : 陕西。性味 : 甘、酸、微涩,平。功能主治 : 止痢
甘
酸
2023-04-30
刺柏
拼音注音 : Cì Bǎi别名 : 山刺柏、刺柏树、短柏木来源 : 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 epith mu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 : 陕西、甘肃、山西、福建、江西。性味 : 苦,寒。功能主治 :
苦
寒
2023-04-30
刺柄莲座蕨
拼音注音 : 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别名 : 刺柄观音座莲英文名 : Wall Angiopteris出处 :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 : 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
味淡;涩;性凉
C
2023-04-30
刺柄南星
别名 : 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 : 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布 : 湖北。功能主治 : 有毒。祛痰止咳,镇痛。并治劳伤,痈疽。用法
C
2023-04-30
刺果藤仲
别名 : 藤杜仲[云南丽江]来源 : 卫矛科刺果藤仲Euonymus acanthocarpus Franch. var. scandens (Loes.) R. A. Blak.,以藤入药。生境分布 : 云南。性味 : 苦,温。功能主治
苦
温
2023-04-30
刺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别名 : 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来源 : 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生境分布 : 广东、广西、云南。性味 : 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 : 祛风湿,壮筋骨。主治产后筋
涩
微苦
2023-04-30
刺果苏木
拼音注音 : Cì Guǒ Sū Mù别名 : 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 : 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疏林灌木丛、海边村庄荒地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
凉"
2023-04-30
刺果甘草
拼音注音 : Cì Guǒ Gān Cǎo别名 : 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来源 : 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成熟后采,均晒干。性味 :
甘
辛
2023-04-30
刺果卫矛
《中药大辞典》:刺果卫矛拼音注音 : Cì Guǒ Wèi Máo别名 : 扣子花、岩风出处 : 《贵州草药》来源 : 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生于密林潮湿岩缝中。分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态 : 攀援状灌木,
辛
温
2023-04-3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