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柞木根
《中药大辞典》:柞木根拼音注音 : Zhà Mù Gēn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秋后挖取根部,晒干。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性味 :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功能主治 : 治黄疸,
《四川中药志》:"性平
味苦
2023-05-04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拼音注音 : 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 : 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柘木"条。性味 : 《云南中草药选》:"淡微甘,凉。"功能主治 :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
《云南中草药选》:"淡微甘
凉"
2023-05-04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拼音注音 : Zhè Mù Bái Pí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柘木"条。性味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功能主治 : 补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
味苦"
2023-05-04
柘木
《中药大辞典》:柘木拼音注音 : Zhè Mù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生境分布 : 喜生在阳光充足的荒山、坡地、丘陵及溪旁。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本草拾遗》:"味甘
温
2023-05-04
枳椇根
《中药大辞典》:枳椇根拼音注音 : Zhǐ Jǔ Gēn出处 : 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根,9~10月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 : 《重庆草药》:"味涩,性温。"注意 : 《重庆草药》:"湿热寒邪
《重庆草药》:"味涩
性温"
2023-05-04
枳椇木皮
《中药大辞典》:枳椇木皮拼音注音 : Zhǐ Jǔ Mù Pí出处 : 《唐本草》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树皮。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 : 《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 : ①《唐本草》:"主五痔,和五脏。"②
《纲目》:"甘
温
2023-05-04
枳椇木汁
《中药大辞典》:枳椇木汁拼音注音 : Zhǐ Jǔ Mù Zhī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树干中流出之液汁。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化学成分 : 木质部含拐枣酸。性味 : 《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纲目》:"甘
平
2023-05-04
枳椇子
《中药大辞典》:枳椇子拼音注音 : Zhǐ Jǔ Zǐ别名 : 木蜜(陆玑《诗疏》),树蜜、木饧(崔豹《古今注》),白石木子(《荆楚岁时记》),蜜屈律(《太平广记》),鸡距子、癞汉指头(《苏沈良方》),栞栱(《埤雅》),背洪子、兼穹(《朱子
甘酸
平①《唐本草》:"味甘
2023-05-04
枣槟榔
拼音注音 : Zǎo Bīnɡ Lɑnɡ别名 : 枣儿槟榔(《随息居饮食谱》),槟榔干(《中药志》),枣儿槟、壳槟榔(《药材学》)。出处 : 《饮片新参》来源 :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未成熟果实。冬季采下未成熟之槟榔果实,放木甑内,隔水蒸透(
《饮片新参》:"甘微苦涩"
Z
2023-05-04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拼音注音 : Yán Jiānɡ Dòu别名 : 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 : 《贵州草药》来源 : 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生于阴湿岩上。原形态 : 附生灌木。茎匍匐,随处生根,
《贵州草药》:"辛微甘
平"
2023-05-04
枣核
《中药大辞典》:枣核拼音注音 : Zǎo Hé出处 : 《别录》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 : 《纲目》:"燔之,苦,平,无毒。"功能主治 : 治胫疮,走马牙疳。①《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
《纲目》:"燔之
苦
2023-05-04
岩豆根
拼音注音 : Yán Dòu Gēn别名 : 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 : 《分类草药性》来源 : 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鸡血藤"条。性味 : 《四川中药志》:
《四川中药志》:"性温
味苦
2023-05-04
枣树根
《中药大辞典》:枣树根拼音注音 : Zǎo Shù Gēn别名 : 枣根(《本草经集注》)。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根。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 :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无毒。"功能主治 : 治
《四川中药志》:"性平
味甘
2023-05-04
岩谷伞
拼音注音 : Yán Gǔ Sǎn别名 : 茴心草(《云南中草药》),茴新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贵州草药》来源 : 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全草。夏秋采收。生境分布 : 生于溪边碎石间和潮湿林地。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原形态 :
辛苦
平①《贵州草药》:"辛微苦
2023-05-04
枣叶
《中药大辞典》:枣叶拼音注音 : Zǎo Yè出处 : 《本经》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叶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大枣"条。化学成分 : 叶含蜡醇、原阿片碱和小檗碱,总量0.2%。同属植物Ziziphus vulgaris叶中含有能使
①《日华子本草》:"温
无毒"②《纲目》:"甘
2023-05-04
枕材
拼音注音 : Zhěn Cái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化学成分 : 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烯中主要是l-α-水芹烯;醇类主要是芳樟醇、松油
《本草拾遗》:"味辛
小温
2023-05-04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拼音注音 : Zhū Shā Cǎo别名 : 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贵阳民间药草》来源 : 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生于岩山阴湿处。原形态
苦辛
寒①《贵阳民间药草》:"苦辛
2023-05-04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拼音注音 : Yán Jiāo Cǎo别名 : 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蛇盘草、烫伤草、地通花、蛇皮草(《中国药植志
《云南中草药选》:"辛淡
寒"
2023-05-04
斩龙剑
拼音注音 : Zhǎn Lónɡ Jiàn别名 : 草本威灵仙(李承祜《药用植物学》),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 : 《沈阳药学院学报》3:85,1961来源 : 为玄参科植物轮叶婆婆纳的全草。夏、秋采收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味微苦
性寒"
2023-05-04
掌叶半夏
拼音注音 : Zhǎnɡ Yè Bàn Xià别名 : 独脚莲、独角莲(《南京民间药草》)。出处 : 《南京民间药草》来源 : 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6~7月挖取块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放入筐内,浸于水中,搅拌搓去外皮后,晒干或烘
《广西中药志》:"味辛
性平
2023-05-0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