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水杨枝叶
《中药大辞典》:水杨枝叶拼音注音 : Shuǐ Yánɡ Zhī Yè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杨柳种植物红皮柳的枝叶。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性味 : 《唐本草》:"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治久痢,痈肿
《唐本草》:"味苦
平
2023-05-04
水晶花
《中药大辞典》:水晶花拼音注音 : Shuǐ Jīnɡ Huā别名 : 四块瓦(《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细辛、豆皮香、白开喉箭(《广西药植名录》),四叶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银线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 : 《植物名实图考》来
《广西中草药》:"味辛
性温
2023-05-04
水朝阳
拼音注音 : Shuǐ Zhāo Yánɡ别名 : 水旋复、水葵花、旋复花、金佛花(《云南中草药》)。出处 : 《云南中草药》来源 : 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花。夏季采收。生境分布 : 生于原野水湿田边、路旁。分布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态 : 多
苦
凉①《云南中草药》:"咸
2023-05-04
水接骨丹
拼音注音 : Shuǐ Jiē Gǔ Dān别名 : 水窝窝、九牛造接骨丹(《陕西中草药》),地母怀胎草、水丁香、通经草,水兰花、菜子灵(《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陕西中草药》来源 : 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花、根或带根全草。夏、秋采
《陕西中草药》:"味淡
性凉"
2023-05-04
水折耳
拼音注音 : Shuǐ Zhé ěr别名 : 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贵州民间药物》来源 : 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阴处及水沟边。分布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 : 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
《贵州民间药物》:"性平
味甘淡"
2023-05-04
水团花根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根拼音注音 : Shuǐ Tuán Huā Gēn出处 : 《泉州本草》来源 : 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水团花"条。化学成分 : 含生物碱、黄酮甙、挥发油、鞣质、氨基酸、还原糖。性味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涩
凉"
2023-05-04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拼音注音 : Shuǐ Tuán Huā别名 : 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水加橧、溪棉条(《福建中草药》),满山香、
苦
平①《福建民间草药》:"苦
2023-05-04
水八角
《中药大辞典》:水八角拼音注音 : Shuǐ Bā Jiǎo别名 : 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出处 : 《分类草药性》来源 : 为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的根
酸
平①《分类草药性》:"味甘
2023-05-04
水仙桃
拼音注音 : Shuǐ Xiān Táo别名 : 锁匙筒(《陆川本草》),田浮草、香须公(《广西中草药》)。出处 : 《广西中药药》来源 : 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草龙或草龙的全株。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 : ①毛草龙亚灌木状草本,高
《陆川本草》:"性凉
味淡"
2023-05-04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拼音注音 : Shuǐ Xiān Gēn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水仙花"条。
①《纲目》:"苦微辛
滑寒
2023-05-04
水丁香
拼音注音 : Shuǐ Dīnɡ Xiānɡ别名 : 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湖南药物志》),水蓬砂(《贵州植药调
苦
凉①《福建民间草药》:"甘
2023-05-04
楤木白皮
拼音注音 : Sǒnɡ Mù Bái Pí出处 : 《浙江民间草药》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楤木树皮的韧皮部。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生于山沟、林缘、山坡。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贵州
《闽东本草》:"性温
味微咸"
2023-05-04
楤木根
拼音注音 : Sǒnɡ Mù Gēn别名 : 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皮。9~10月挖根,或剥取根皮晒干。
辛
平①《本草拾遗》:"辛
2023-05-04
桑鳸
拼音注音 : Sānɡ Hù别名 : 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 : 汪颖《食物本草》来源 : 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生境分布 : 分布我国东北部,迁徙时经河北、河南、江苏、四川等地至南
《纲目》:"甘
温
2023-05-04
桑皮汁
《中药大辞典》:桑皮汁拼音注音 : Sānɡ Pí Zhī别名 : 桑汁、桑白汁(《肘后方》),桑木汁(《圣惠方》),桑皮中白汁(《本草图经》)。出处 : 《玉楸药解》来源 : 为桑科植物桑树皮中的白色液汁。性味 : 《本草汇言》:"味苦。
《本草汇言》:"味苦"
S
2023-05-04
桑耳
《中药大辞典》:桑耳拼音注音 : Sānɡ ěr别名 : 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出处 : 《本经》来源 : 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性味 : 甘,平。①《别录》:"味甘
甘
平①《别录》:"味甘
2023-05-04
桑根
《中药大辞典》:桑根拼音注音 : Sānɡ Gēn出处 : 《南京民间药草》来源 : 为桑科植物桑的根。原形态 : 形态详"桑叶"条。药理作用 : 桑树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体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性味 :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功能
《日华子本草》:"暖
无毒"
2023-05-04
桑柴灰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拼音注音 : Sānɡ Chái Huī别名 : 桑灰(《补缺肘后方》)。出处 : 《唐本草》来源 : 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烧成的灰。性味 : 《唐本草》:"味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 : 治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
《唐本草》:"味辛
寒
2023-05-04
桑叶汁
《中药大辞典》:桑叶汁拼音注音 : Sānɡ Yè Zhī别名 : 桑叶滋、桑脂、桑滋干(《纲目拾遗》)。出处 : 《别录》来源 : 为桑科植物桑的鲜叶,摘破叶脉后渗出的白色液汁。性味 : 《纲目拾遗》:"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 : 治痈
《纲目拾遗》:"性微寒
味苦"
2023-05-04
树腰子
《中药大辞典》:树腰子拼音注音 : Shù Yāo Zi出处 : 《植物名实图考》来源 : 为芸香科植物楝叶吴茱萸的果实或根、叶。生境分布 : 常生于灌木林中,村边溪边亦习见。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 : 楝叶吴茱
《植物名实图考》:"辛
温"
2023-05-0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