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一般分三型:风重者称行痹,寒重者为痛痹,湿重者为着痹。治当祛风湿。
1.独活配桑寄生
独活为治腰膝痹痛之要药,而兼发散风寒之功;桑寄生不但祛风湿,又可补肝肾而强筋骨。合用则对急慢性痹痛(尤其是腰膝足部)甚效,古方独活桑生汤即以之为名。
2.防己配桂枝
防己既祛风而又胜湿,桂枝既通络而又温经,合用则善治风寒湿痹,古方如防己茯苓汤。
3.豨莶草配臭梧桐
本方由稀签草、臭梧桐组成。两药均能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合用则力强。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活动不利,以及高血压、中风手足不遂等证。
4.羌活配独活
羌活辛通,能直上巅顶,横行肢臂,偏治上部沉重而痛之风湿;独活性缓,能疏导腰膝,下行腿足,偏治下半身筋骨之间的风湿痹痛。古人有“独活人足少阴而治伏风,羌活人足太阳而治游风”之说。合用则一上一下,可治一身尽痛之风湿痹证。
5.海桐皮配秦艽
秦艽味辛,祛风除湿,兼能和血解热,尤以治下肢关节热痛为主;海桐皮祛湿,兼能通行经络,善治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之臂痛。合用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凡风湿阻于经络之腰痛、肌肉疼痛者宜之。
6.桂枝配附子
桂枝温经通阳,解肌祛风;附子温经助阳,除脏腑经络之寒湿。合用则驱散风寒而不伤阳气,温经助阳而不恋邪气,宜于治疗风寒湿痹兼阳虚者,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7.麻黄配白术
麻黄辛温,发散风寒,宣肺利尿;白术苦温,益气健脾。合用则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既行表湿,又行里湿,达到脾土健运,肺气宣发,水湿得微汗而解,如麻黄加术汤。
8.海风藤配络石藤
海风藤祛风胜湿,通经活络;络石藤宣风热而通经络,且凉血消痈。合用则祛风通经止痛,善治风热之关节肿痛,全身游走性窜痛。
9.忍冬藤配丝瓜络
忍冬藤清热通络,丝瓜络除湿通络。合用则清湿热、通经络,主治湿热伤经络引起的筋脉酸痛.关节不利,坐骨神经痛等。
10.续断配狗脊
续断补肝肾而通行血脉,补而不滞,行中有止;狗脊补肝肾而祛风湿。合用则补肝肾,祛风湿,主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脚软无力。
11.石斛配忍冬藤
石斛滋阴清热,忍冬藤通络止痛。合用则清热通络止痛,可治疗风湿热痹。
12.豨签草配海桐皮
海桐皮苦寒清热,善治风湿热痛;稀莶草清热平肝。合用则清热、祛湿、平肝、止痛,主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之偏于湿热型者,如豨桐丸。
我们常说的体内有湿气,一般是指湿气困于中焦,中焦有脾胃和肝胆。当湿气困于脾胃的时候,脾胃运化不足,湿气不化,会出现乏力,倦怠,气血化生不足,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食后腹胀,或者是大便溏泻,这些脾胃亏虚的症状,日久会引起心血不足。如果湿气侵于肝胆,日久也会化热。湿热侵于肝胆,会有口苦咽干,眼干涩,出现脾气急躁易怒,情绪的波动。一般脾胃有湿气,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化解脾胃的湿气。如果脾胃的湿气变成湿热,可以用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泽泻、茯苓,薏米,藿香,佩兰等这些清利脾胃湿热的药。肝胆有湿热,用龙胆泻肝汤或者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玉米须泡水,这些都可以改善肝胆湿热的症状。但如果湿热侵袭关节变成中医的痹症,就要到中医院去找中医,进行调方组方,来祛风湿止痹痛。
很多草药其实我们生活中可能都见过,只是估计不太清楚而已,比如原先我从来不知道苍耳子这个中药在我身边就非常多,小时候经常摘苍耳子来粘在别的小朋友衣服上,头发上等。学中药后,看到苍耳子的图谱才知道。
伤药是我们平时运用比较广的,农村的受伤了,都会自己煎一点当地的伤药来吃、或者外敷。比如常见的 寻骨风、透骨草、伸筋草 等。
其味比较辛,有点苦,归的是肝经。从性味归经来看,和伸筋草是一样,功效估计也差不多。
寻骨风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的作用。
这边把止痛单独列出来,说明止痛效果挺好的 。
用于风湿病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强直性脊柱炎等基本是每一个可以祛风湿中药的最常见运用了。
风湿病分为以寒为主的痛痹,以热为主的热痹,以湿为主的着痹。
平时运用的时候也是,看是偏向哪种的风湿,可以配上相应的药物。而寻骨风是偏温燥的,所以一般不用于热痹。
治风湿寒痹,可以配上温性的祛风湿药,比如独活、威灵仙、羌活等。
寻骨风还有比较强的通络止痛的作用,所以对于 风湿痹痛,关节疼痛 ,可以单用就有效,可以煎来吃,可以捣碎外敷,也可以泡酒来喝。
寻骨风有比较强的止痛作用,所以常可以用于各种疼痛,比如胃痛、牙痛、跌打损伤疼痛。
治疗胃痛、牙疼 ,可以单用煎来吃,或者含嘴里,也可以配上调节胃肠的药一起,比如寒胃加上干姜、小茴香;热胃加上黄芩、栀子、黄连等。
治跌打损伤的疼痛 ,要配上一些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这样伤才能好得更快。
我们讲的祛风湿药有挺多的,我把它们的相关文章链接放在下面,可以点击下方蓝字,查看相应的具体文章。
独活: 关节沉重、肿痛是湿气重的表现,要怎么办?独活是常用的祛风湿药
羌活: 羌活:出自《神农本草经》;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威灵仙: 威灵仙,常用于治疗风湿引起的不适,比如疼痛、肿胀、麻木等
乌头: 乌头,有毒的中药,但有时候又不得不用,常用于寒气凝结四肢经脉
木瓜: 木瓜,是一种祛风湿的水果,常吃可以调理关节肿痛、小腿抽筋疼痛
蚕沙: 风湿,面瘫怎么办?蚕沙一味中药帮你缓解
五步蛇: 有名的毒蛇,五步蛇,也叫蕲蛇,很好用的中药,你知道怎么用吗?
乌梢蛇: 乌梢蛇,各种皮肤病引起瘙痒的良药,无毒,炖汤味道美极了
伸筋草: 伸筋草,治风湿节痛的良药,特点是能舒筋活络,善于治跌打损伤
好了,今天的 中医药科普 就到这了, 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 转发、关注、赞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每日一起打卡学习。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治疗类风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治疗类风湿的中成药
(1)独活寄生丸
功能祛风除湿散寒,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腰膝酸软而痛,关节酸楚,屈伸不利,喜暖恶寒,肢末欠温或麻木不仁,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加黄酒少许,空腹冲服。薯蓣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回天再造丸,补肝丸等均具有祛风湿,补气血的功用,可随证选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临床应用也应注意辨证用药,掌握适应症。如关节红肿者,疏风定痛丸、寒湿痹冲剂、祛风止痛片等温热之剂应忌用。此外治疗痹证常用制附子、乌头、马钱子等温经通阳之品,也常配伍地龙、全蝎、蜈蚣、穿山甲、白花蛇、蜂房等通络止痛的虫类药物。这些药物大多辛温燥烈,作用较猛,也有一定的毒性,故应按照说明服用,孕妇应慎用或忌用,小儿用量酌减或遵医嘱。
(2)瘀血痹冲剂
功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肌肉关节疼痛剧烈,为刺痛,或久痛不已,或痛处不移,拒按,局部肿胀可有硬结,或瘀斑,或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干燥,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者。每次10~20g,每日2~3次。具有类似功用的还有百宝丹、跌打丸、骨刺丸、舒筋活血丸等。
(3)疏风定痛丸
功能温经散寒,散风除湿,通络止痛,兼能强壮筋骨。适用于关节 肌肉酸痛,遇寒加重,屈伸不利,肢体重着,四肢麻木,腰膝酸软者。每次1丸,每日2次。与疏风定痛丸功用相类似,能治疗风寒湿痹而偏重于风寒的还有风湿骨痛片、九味羌活丸、散风活络丸、小活络丸、祛风舒筋丸、换骨丹以及?莶丸等。临床均可选用。
(4)祛风止痛片
功能祛风止痛,散寒除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适用于关节疼痛重着或麻木,遇阴寒天气疼痛加重,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者。每次6片,每日2次。健步虎潜丸,金刚丸等除具有祛风散寒功用之外,又能补肝肾,亦适用于痹证日久兼见肝肾不足的患者。
(5)寒湿痹冲剂
功能温阳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肢体冷痛沉重,或肿胀,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沉迟者。每次10~20g,每日2~3次。具有上述症状的患者还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筋丸、活络丹等。
(6)?痹冲剂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散风除湿,通经活络,蠲痹止痛。适用于痹证久病不愈,肌肉关节轻度肿胀、重着、麻木,腰膝酸软,畏寒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滑细者。每次1~2袋,每日2~3次。
(7)湿热痹冲剂
功能疏风清热,利湿通络。适用于肌肉关节酸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近,得冷则舒,伴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者。每次10~20g ,每日2~3次。此外还可选用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当归拈痛丸等。
(8)寒热痹冲剂
功能温经除湿,散风清热,凉血通络。适用于肌肉关节肿痛,触之发热,但喜暖畏寒,或肌肉关节肿痛,触之不热,但自觉有热者。每次10~20g,每日2~3次。
祛风湿药是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治疗痹症的一类药物,包括木瓜、路路通、桑枝、丝瓜络、五加皮等。中医理论中的痹症是以肌肉、筋骨疼痛,关节疼痛、酸楚、麻木、灼热、屈伸不利、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临床应用祛风湿药时,需根据痹症的寒热虚实、病程新久、病变部位等,辨证论治,配伍燥湿药、温经散寒药、活血通络药、益气养血药或补益肝肾药等,以增强疗效。另需注意,祛风湿药多辛温香燥,易伤阴血,故阴血亏虚者慎用,有内风证者忌用。痹证多为慢性病,所以祛风湿药多配制成酒剂、走蒯或膏剂以便于患者长期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2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见解表药对
下一篇: 常见温里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