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佚名 2023-11-10 20:51:18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鱼腥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俗名叫臭菜、臭根草、猪母草等,因有一股腥味而得名。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苦,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内服可治肺热咳嗽、咳吐脓血痰等症。《名医别录》载:“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腥草。”《本草纲目》言:“散热毒痈肿。”《本草经疏》载:“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分类草药性》言其“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臌胀。”本品煎服,但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临床上鱼腥草应用如下:

肺痈吐脓 鱼腥草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入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用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药同用;若用治肺热咳嗽,痰黄气急,常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

湿热淋证 鱼腥草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之效,善清膀胱湿热,常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药同用,治疗小便淋沥涩痛。此外,本品又能清热止痢,还可用治湿热泻痢。

热毒疮毒 鱼腥草辛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常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

鱼腥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也是一种常见药材,那么鱼腥草煮水喝有哪些功效呢?

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另外从鱼腥草所含成分不难发现,鱼腥草含有多种天然抗菌消炎的成分,能够有效的清除人体内的病菌和病毒,可以减少它们对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并且用鱼腥草泡水以后,能够提高吞噬细胞活性,抑制有害物质的再生,对多种传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消痈排脓 鱼腥草辛以散结,主要归肺经,具有消痈排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臃肺、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等病症,经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药物同用。

利尿通淋 鱼腥草具有清热除溼、利尿通淋的作用,能够清利膀胱溼热,所以用鱼腥草泡水喝,能够利水消肿,促进身体内多余水分的代谢,而且能够提高肾功能,有效预防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经常与车前草、白茅根一同使用,对于只聊尿路感染、尿频尿痛以及溼热引起的痢疾有很好的疗效。

提高人体免疫力 鱼腥草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的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对于血清的备解素合成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说鱼腥草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也是一种常见药材,那么鱼腥草煮水喝有哪些功效呢?

鱼腥草的吃法 凉拌鱼腥草

材料:鱼腥草200g、香菜20g、生抽、白醋、辣椒油各15g、盐、鸡精各适量

做法:

1.?鱼腥草择洗干净,用沸水焯熟后投入凉水中过凉;香菜选择干净,切成段。

2.?焯好的鱼腥草切成段,装盘,放入所有调料,搅拌均匀,撒上香菜段即成。

功效:这道菜清热解毒、通淋消肿、抗菌、抗病毒、对肺热咳嗽、热毒疮痈、尿路感染等具有食疗功效。

车前草和鱼腥草一起喝的功效 车前草和鱼腥草怎么喝

1 车前草和鱼腥草一起喝的功效 车前草性味甘,寒,归肝、肾、肺、小肠,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的功效,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两种药材的性味、功效相似,一起喝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祛痰、凉血、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

并且由于两者的性味和功效相似,在缺少其中一样药材时,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药材泡水,也能有一样的疗效,只不过效果会比使用两种的差一些。

2 车前草和鱼腥草怎么喝 建议煮水喝。

将车前草和鱼腥草用水煮过后饮用,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在煮水的过程中,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可以将车前草和鱼腥草中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温可以使药效充分挥发,但煮的时间过长后,容易导致药效挥发过度,反而降低药效。

3 车前草和鱼腥草一天喝多少 建议200-300毫升左右。

车前草和鱼腥草的性味都寒,饮用过多容易增加身体的寒凉之气,增加身体的负担,因此,对于健康的人群,一天饮用200-300左右即可,并且车前草和鱼腥草的剂量不可放的过高,增加泡水浓度。

要体质较弱的人群或用于疾病治疗,建议咨询医生,针对身体素质及具体症状,根据医生的剂量和疗程服用。

4 鱼腥草还可以怎么吃

凉拌

鱼腥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除了能当做药材使用以外,还以用来凉拌食用,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同时增添了调味料的口感,还可以增添开胃的作用。

炒制

鱼腥草的气味较大,可以通过与其他食材炒制,缓解较重的气味,但经过炒制后,其药效会降低一些,因此更加建议生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5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