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有人说它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更像植物中的“千年老妖”,在日本广岛1945年被原子弹轰炸,四野一片焦土、寸草皆无的状况下,于1946年春天,银杏树却独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了。其树主干挺立,叶似鸭掌,二月间夜晚二更时开花成簇,为青白色小花,且随即卸落,人很难见之。十月间果实成熟,因其形似小的杏实,而果核表面呈银白色,故所结果实称白果、鸭脚子、银杏。宋代初期被列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金元时期将其果实以“白果”为名收入《日用本草》书中。近现代以来,其叶以“银杏叶”为名亦收入药用,并出现了多种制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药用或食用的白果多为种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界定为:“熟食,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入肺、肾经。”“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带浊”。当代《药典》界定为: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功能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种子含银杏毒素及多种酸性成分,并含钾、磷、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具有抗菌、祛痰、降压及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对西医诊断的慢性喘息型气管炎、肺结核、盆腔炎、梅尼埃综合征、头痛、肾炎等可辨证用之。入汤剂用量,中国药典界定为5~10克。
因入药入食多用其种仁,故须在果实(种子)成熟时,即在秋末的10月采收为宜,收后,堆放地上或浸入水中,便肉质外种皮腐烂,洗净,晒干,去硬壳取仁后,去种皮、胚芽,浸泡半日以上,煮熟或晒干后用。
有的人在不熟悉银杏(即白果)性能的情况下,误将其当作普通干果食用,须当心引发毒性或不良反应。因银杏的肉质外种皮(即果肉),以苦、涩味为主,食后即有“锁喉”感,不好吃,很难吃,且食之有害。能食的是种子内的种仁,但也不能生食,不宜多食,有吃10粒即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发热、烦躁不安、惊厥、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中毒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少数有末梢神经障碍,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等症状。故药用或食用时一要控制用量,二要煮食或炒食。体内实热或湿热壅盛者、痰热咳喘、咳吐不爽者应忌用或慎用。怀孕妇女、儿童须慎用。
银杏的营养
银杏的种仁,营养丰富,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
银杏的药用
银杏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三个方面。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 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
银杏的食用
银杏在古代被列为皇家贡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习惯。西方人圣诞节必备白果。就食用方式来看,白果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但食用白果的用量和食法不当,会引起中毒。(主要指食量过大的情况)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生食(去壳、膜心)成人掌握在5~7粒,小儿根据年龄体重每次2~5粒,隔4小时后可再服用。生食一定去壳去红软膜、去心(胚芽)。若熟食,每次20~30粒为宜,如去壳、去红软膜、去胚煮食,即使剂量大一些,也是不会发生中毒的。
银杏为中国著名干果之一,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较之莲子,更胜一筹。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等功效。《中药志》记载它能“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据现代药理研究,银杏叶对人体和动物体的作用较为广泛,如改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循环功能,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具有促进记忆力、改善脑功能的作用。此外,还能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
银杏叶制剂一般副作用轻,偶尔头昏、头痛、乏力、口干、舌燥、胸闷、胃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腹泻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至于自行采集银杏叶服用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考虑自己究竟有没有适应证,是不是需要服用,不要把银杏叶当作一般补品服用。其次要注意银杏叶的质量,有没有霉变,有没有污染。再则不要用量过大,一般以5—6克为宜,可以煎服或沸水冲泡服用,但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有过敏史的人要慎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丁钰熊
http://www.chinatonight.cn/html/info/1248.html
银杏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 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银杏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银杏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银杏外种皮含有大量的氢化白果酸和银杏黄酮。外种皮水溶性成分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性质与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类似。外种皮醇类中间体对22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有效率为81%。0.1%的氢化白果酸抑制25种种临床致病真菌的有效率为92%。此外,外种皮提取物对苹果炭疽病等11种植物病菌的抑制率达88%-100%。醇提取物对丝棉金尺蠖3天内防治率达100%,同时可防治叶螨、桃蚜、二化螟等害虫。据《民间兽医本草》记载,银杏制剂可治家畜劳伤吊鼻、肺痈咳喘、肺虚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带等症。山东牧畜医站研制的定喘汤,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治愈率达95%。
银杏叶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已知其化学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多达160余种。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油酸、蟒草酸、抗坏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果酮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单位于60年代用银杏叶研制出舒血宁针剂,经试验对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目前,用银杏叶提取物配制的护肤、护发等方面的产品达50余种。此外,利用银杏叶研制的银杏叶饮料、银杏桃果汁、银杏啤酒、银杏茶等保健品已在市场上流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银杏叶也可以作为农药使用。将1kg叶加水20kg,煮沸30分钟,然后泡2-3天,取其药液喷红蜘蛛、菜青虫防虫率达90%以上,而且无残留。
临床观察证明,银杏叶有下面几种功效。
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改善用。
2、通过增加血管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化,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银杏制剂有“片剂、冲剂、茶剂、口服液等剂型,片剂居多。无论是哪神剂型,都要按规定剂量服用,超大剂量服用,偶有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反应,极个别病人出现过敏性皮疹。因此,治疗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随意加大剂量。如出现血压下降太快、心绞痛加重等症状,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加重时,应及时减量或改用它药。英发现服银杏与人参可提高记忆力过去曾有研究表明,只要服用一剂银杏,人的认知能力就可能得到提高。最近,英国研究人员又有新发现,银杏和人参具有加速人的反应能力、提高记忆力和集中精力的功效,并且只要服用一剂,即可见效。
研究人员给受试者服用这两种草药,结果表明,服用银杏最为有效的剂量是360克,仅服用400毫克的人参就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研究还表明,银杏可用来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这些草药的提取液可能还具有其他医疗作用,例如有助于病人从局部麻醉中恢复过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39613.html
一、带壳炒炸类:
椒盐银杏:
做法:
取带壳银杏一碟,用椒盐和白果一起放在锅内炒炸至熟,即可去壳食用。
要即炒即吃、趁热食用。热食食之可口清香,冷食食之干苦无味。招待客人时,每桌一碟,150-200克为宜。
微波炉炸银杏
炉炸银杏:
做法:
取带壳银杏一碟,外用薄食用塑料袋裹装,置微波炉数分钟炸熟,即可趁
热去壳食用。
二、去壳甜食类:多用于招待客人,家庭食用。
银杏粥: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老年、体弱多病者尤佳。正常人食之健体。宜家庭食用。
做法:
银杏仁(去壳后用沸水烫去内种皮)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两,水适量,同时放入锅中,文火煮熟即成。以粳米成糊糜状即可。
银杏宜与其他淡甜低糖的米粥类相配,如银杏八宝粥、银杏绿豆粥、银杏沙参莲子粥等,糖以冰糖、白糖为宜。
银杏汤圆:
做法:
将银杏仁25克烘脆,研粉,鸡油熬熟,面粉炒黄,黑芝麻炒香捣烂。
将蜂蜜压成泥状,加入白糖、银杏粉、黑芝麻,和上鸡油加炒面,揉成馅儿。
将糯米粉合匀,分成小团,包上馅儿,作成汤圆。
待锅内水开至沸,将汤圆下锅,文火煮至汤圆浮在水面上3-5分钟即成。
特点:
馅内加入银杏,有祝福"千秋长存"之意。
糖腊银杏:
配料:
银杏400克,荸荠200克,猪油100克,白糖100克,食盐、香醋、湿淀粉、小磨麻油、味精适量。
做法:
银杏用开水氽去涩水,沥净水份,刀压略扁。荸荠削皮洗净,切成1.2厘米左右的方丁。炒勺内放猪油烧开后,投银杏、荸荠丁加少许食盐煸炒,至银杏呈黄色时,加白糖、香醋翻炒,再用湿淀粉勾芡,加味精,淋小磨麻油推匀即可装盘。
特点:
银杏金黄晶莹,荸荠丁洁白如玉,果荠脆嫩,香味诱人,酸甜适口,其营养和食疗价值与其他菜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糖丝银杏:
配料:银杏500克,冰糖100克,白糖100克,糖桂花10克。
制法:取银杏去壳和红衣,洗净后用开水氽一遍,沥净水分,冰糖研成末。加入银杏继续煎烤,用铲不断炒动,防止焦化。待糖拉成丝,银杏呈金
黄色时,放入糖桂花推匀,即可起锅入盘。
特点:香味清雅,色如琥珀,甜糯爽口,食而不厌,可称宴席上的妙品,且有开胃健脾、止咳平喘之功效。
拔丝银杏:
做法:
将银杏仁0.5斤煮熟,去内种皮,稍粘一层面粉,蛋清1个加淀粉调成糊放入银杏仁抓匀。
锅内放猪油2斤,烧至五六成熟,将抓好粘好的银杏仁逐一下入油内,炸成浅黄色连油倒去。
锅内放少许油和水,加糖炒成浅黄色,冒泡,倒入炸好的银杏, 离开火口,边颠边撒青红丝、芝麻,挂匀糖浆时出锅。
注意:需趁热食用。
桂花果:
做法:
将银杏肉(去膜、去心)放入清水锅中,置中火上烧煮约10分钟,捞出洗净。
将锅置旺火上,舀入清水750克,烧沸后放入银杏再烧煮至熟,然后,加入白糖200克,用水淀粉40克勾芡,去浮沫,放入糖桂花5克,盛入碗 中即成。
注意:
银杏去壳的方法,用干净锅爆炒,然后加清水,煮约5分钟,趁热去壳。
去心时,不要使果粒破损;也可不去心,食用时去除。既使不去心食用,仅有微毒,不会伤害身体。
诗礼银杏:
做法:
将银杏750克去壳,用碱水泡一下去皮,再入锅中用沸水烫少许时间,以去苦味,再入锅煮熟取出。
炒锅烧热下猪油35克,加入白糖,炒制成银红色时, 加清水100克、白糖250
克、蜂蜜50克、桂花酱2.5克,倒入银杏,至汁浓,淋上猪油15克,盛浅汤盘中即可。
"诗礼银杏"是山东孔府最早上等名菜之一。相传,孔府诗礼堂是孔子教他儿子孔鲤学诗学礼的地方。到了宋代,此处长出了两棵银杏,孔府厨师采用 这里产的银杏去壳做成菜肴,供学者食用,倍增兴味,故取名"诗礼银杏"。
羔烧银杏:
做法:
将去壳、去膜、去心的银杏仁,下锅用滚水煮约20分钟,去其涩汁,捞起,用清水冲漂,再下滚水锅泡过,捞起,用冷清水浸后待用。
将膘肉下锅泡熟后取起,用刀切成粒,腌上砂糖100克,再用桔饼一块切粒,待用。
用砂锅一只,垫下竹篾篦,放入银杏、砂糖300克、清水150克,用小火熬约30分钟,加入膘肉粒、桔饼粒、猪油25克、砂糖200克,再熬10分钟即成。
特点:软润甘香、清甜。
八宝饭:
做法:
按需要准备好去壳去膜的银杏仁若干。
把糯米煮至米心变软时捞出,1斤米用4两白糖拌匀,用大碗,内抹猪
油,各种佐料(包括银杏仁)按需要摆在碗内,上面放拌了糖的糯米,
用蒸笼蒸熟。
用铝锅或砂锅把白糖、糖稀、水、桂花熬至粘手时待用。
把蒸好的糯米扣在盘内,浇上糖汁即成。
特点:芳馥可口,为嫁取喜事的筵席常用。此饭加入大枣,则健脾益气、强筋养胃。
三、去壳咸食类:多用于招待客人,或家庭食用。
银杏鸭煲:
做法:在制作鸭煲时,将适量脱皮银杏仁整粒放入煲内煮熟即可。银杏亦可与其他煲类相配,如鸡煲、蛇肉煲、甲鱼煲等。
鸭煲的制作方法:
鸭洗净切块,加调料腌3小时,用油炸至微黄色。
菠菜洗净,用油盐炒熟。
烧热一汤匙油,爆香葱头,下豆豉酱、鸭、银杏、姜片、陈皮、冰糖和两杯开水,大火煮20分钟,熄火5分钟,菠菜垫底,勾芡,煮开后撒上葱粒及胡萝卜片即成。
冬瓜银杏盅:
备料:小冬瓜1000克,清汤500克,冬菇100克,味精1克,冬笋100克,精盐15克,山药100克,熟豆油25克,银杏仁100克,香菜段10克,莲子100克。
做法:
小冬瓜洗净后,刮去外层薄皮。将冬瓜上端切下1/3留做盖用,然后挖去瓜籽和瓜瓤,放入开水锅中烫至六成熟,再放入凉水中侵泡冷透。
取冬菇、冬笋、山药洗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银杏、莲子用大火烧开,
再小火煨约5分钟,然后倒入冬瓜盅内。另加入清汤、味精、精盐15克和
少许熟豆油,盖上盖,上屉蒸15分钟,取出放在大碗里,撒上香菜即可。
特点:
口感各异、滋味鲜美,为夏令应时佳肴,解腻解酒最佳。
清热利尿、清肺化痰、去毒排脓、减肥健体久服令人养颜悦色、轻身耐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8969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5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补血活血鸡血藤
下一篇: 蒲黄利小便止血消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