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蒲公英饮片掺伪品的鉴别

中药至上 2023-11-11 01:56:09

蒲公英饮片掺伪品的鉴别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带根全草,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作用,对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虽然蒲公英价格便宜,但其饮片仍有不少掺假使伪现象。常有将苣荬菜(北败酱)、苦苣菜、蛇莓、苔菜叶等类似物切碎后掺入蒲公英饮片中,临床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

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表面粗糙,棕褐色;根头部外围棕褐色或黑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湿润展平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色泽鲜绿的就应该注意了),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中空似压扁的秸秆,且柔软(茎较硬必然有问题),常呈细长片形,上下几乎等宽,均2~3毫米,绝无分枝和节(有茎节或侧枝的一定不是蒲公英),每条顶生单支头状花序,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新生花茎较短,柔毛明显,顶部着生类蛋形的花蕾。气微,味微苦。

饮片为其根、叶、花茎、花蕾及开放散开花朵的混合物。长段,叶多不完整;具长短不等或折弯的花茎,细看可见脱落的具花纹的长椭圆形瘦果,其余同药材。

栽培品多为割取,几乎无根,叶和花茎常呈单个分散,花茎较长;饮片中其花茎也较多。其余同野生。

掺伪品

苣荬菜(北败酱):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经切碎后的碎段,其根圆柱形,表面淡黄棕色,根头部表面色不黑;叶皱缩或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无裂,先端有小尖刺,基部呈耳状抱茎;偶见茎,稍硬,不等宽,有叶痕。味淡,微咸。

苦苣菜的嫩苗:为菊科植物苦苣菜未长出茎的幼嫩全草,其极似蒲公英,属误采或切碎后混入,其根呈纺锤形,灰褐色,有多数须根。偶见茎,极宽大,呈柱形压扁状,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有羽裂,但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气微,味微咸。

蛇莓:为蔷薇科植物蛇莓切碎后的碎段。其全体被白色绢状毛。湿润展平后完整者呈倒卵形,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毛。具托叶;叶、托叶、叶柄均被白色毛茸,茎木质,较硬,可见节。有棕红色或暗褐色的聚合果;或可见三出的复叶,气微,味微涩。

贡菜(苔干)叶:为菊科植物贡菜(苔干)加工苔干后的叶子废料,经切碎后掺入蒲公英中,其皱缩,色相对较绿。展平后,叶子横长,主脉宽且柔韧,边缘有皱波及小齿,无裂隙。味微甘酸。

另外也要注意混采混切现象,比如在收采时会附带采挖车前草,而在切制时又没有分拣出来,而导致混入。

蒲公英鉴别要点,4种方法轻松鉴别蒲公英

鉴别蒲公英可以观察叶片,它的叶片是比较细长,呈现倒卵披针形状,其根部是棕褐颜色,每年4月份是它的花期,形状类似菊花,另外蒲公英的种子也是比较奇特,种子顶部会长有细长绒毛,仿佛绣球一般。

蒲公英鉴别的要点 1、叶片形状

蒲公英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草本植物,为了避免与它植物弄混,可以从它的叶片形状进行区分,它的叶片细长呈倒卵披针形状,叶子边缘凹凸不平,叶片顶部呈现尖形,在生活中是很好进行识别。

2、根部

判断根部颜色也是蒲公英鉴别要点之一,其根部的颜色与市面上其他的植物有所不同,蒲公英的根部呈现棕褐色,根茎细长呈现圆锥形状,根系最长可在10厘米左右,呈现弯曲状态,日常可观察根部的颜色以及形态进行鉴别。

3、花瓣

蒲公英一般在每年4月份便会盛开,颜色为嫩黄花形小巧,形状与菊花有些相似,若是生长环境适宜花期时间可一直延续秋季10月份,花茎比较长,将其掰断会呈现空心状态,判断花瓣的颜色以及形态也是可以鉴别蒲公英。

4、绒毛

蒲公英的种子也是十分的特殊,蒲公英的种子顶部会长有细长的绒毛,远处望去仿佛是一个白色绒球,非常的美观,这也是与其他植物不同之处,种子十分的细小轻柔,会伴随着风进行播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7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