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不同剂型-服药喝水有讲究

中药至上 2023-11-11 04:51:36

不同剂型-服药喝水有讲究

治疗疾病时,口服给药最常见。口服药有多种剂型,送服时需要的水量也不尽相同。

中药冲剂:150~200毫升水

冲剂,顾名思义就是冲着喝的药剂,那么,用多少水冲服才合适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冲剂的来源,中药冲剂是在中医汤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水冲开后即相当于煎好的汤剂,所以我们需要参照煎制汤药的方法。煎药时,每服中药煎两次,每次煎150~200毫升,混在一起分两次服下。所以,饮用中药冲剂每次用水150毫升就可以了。例如感冒清热颗粒,用150~200毫升开水冲开服下,再用一口水漱漱口即可。但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例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

胶囊:至少300毫升水

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为了保护药物、遮盖异味、改变溶解速度或溶解的位置,我们用胶囊把药品装起来,制成了胶囊剂。但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水会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损伤甚至溃疡,所以送服胶囊时要多喝水,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因此饮水量应不少于300毫升。并且,咽下时应稍稍低头,胶囊会更顺利地服下。

特殊药物需水量更大

另外,一些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等,不论剂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还有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比较特殊,服用期间也需要饮用较多的水,例如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代谢时易在尿中析出结晶,损伤泌尿系统,因此服药期间必须大量喝水,或者同时口服一些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等。

用药后,都有哪些药品需要大量喝水才能达到药效?

我们都知道,服药需要喝水。服药喝水的目的是让药物顺利地进入胃部并被吸收,进而到达全身各个器官从而发挥药效。不过服药时喝水也很有讲究。有些药物服用时需要多喝水,有些药物服用时却需要少喝水或不喝水,若喝水太多,药效反而会降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些药物服药后需要多喝水?哪些药物要少喝水?

服药后需要多喝水的药物

(1)双膦酸盐:双膦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须用200毫升以上的水送服;其中阿仑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膦酸二钠在用于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水、电解质紊乱,故应注意补充液体,使一日的尿量达2000毫升以上。

(2)利胆药:服用苯丙醇、羟甲香豆素、去氢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后,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服用时应尽量多喝水,以避免过度腹泻而致脱水。

(3)抗尿结石药:服用中成药排石汤、排石冲剂后,都宜多喝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到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

(4)平喘药:服用茶碱、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等平喘药,由于其可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而易致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因此,宜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喝白开水。

(5)抗痛风药:应用苯溴马隆、丙磺舒、别嘌醇等抗痛风药的过程中,应多喝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6)蛋白酶抑制剂:雷托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洛匹那韦等蛋白酶抑制剂,多数可形成尿道结石或肾结石。因此,在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水化,为避免结石的发生,宜增加每日进水量,一日须喝水在2000毫升以上。

(7)电解质:口服补液盐粉,每袋加500到1000毫升凉开水,溶解后服下。

(8)抗菌药物:①磺胺类药,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后宜大量喝水,以尿液冲走结晶。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脏的毒性大,且多数在尿液中浓度高;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因此宜多喝水以加快药物排泄。③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用后应多喝水,防止药物造成肾损伤。

(11)做成胶囊或软胶囊的药:胶囊或软胶囊主要是使用了食用明胶为材料,这种物质在遇水或遇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结构变化,表现为胶囊变软发黏。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要多喝水,把药物冲过食管,避免药物与食管黏膜发生粘连。一般服药要用30~40摄氏度的温开水,应先喝一口水湿润咽部和食道,再用150~200毫升温开水送服。

服药后需要少喝水的药物

(1)止咳药: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这些黏稠药物会黏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而发挥作用,用后应少喝水,尤其不应喝热水,避免将局部药物冲掉。

(2)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等应舌下含服,由舌下静脉吸收,不可咽下,不需用水送服。

(3)一些治疗胃病的药物:①苦味健胃药,不要多喝水,服后不要漱口,因为这些药物通过苦味刺激舌部味觉感受器及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②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果胶铋等),服药后在胃中形成保护膜,服用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避免保护膜被水冲掉;③需要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药,不要多喝水,防止破坏形成的保护膜。

(4)口含片:如银黄含片等,含服时要把药片放于舌根部,要尽量贴近咽喉,使药物保持较高的局部浓度,含服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喝水。

(5)含漱剂: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后至少在口腔内停留2到5分钟,含漱后吐出,不得咽下,且含漱后不宜立即喝水。

结语

总之,服药时喝水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根据药品的剂型特点、成分、代谢吸收途径等,选择合适的饮水量,不能千篇一律,通常通过仔细阅读说明书可获得相关信息,对于需要喝一大杯水的药物,在用法用量或注意事项会有说明,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可以参考上述介绍,或咨询专业人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24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