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平贝母育苗田易发生哪些病害如何防治?

小七 2023-12-13 23:09:36

平贝母育苗期间发生的主要病害为平贝母锈病,又名“黄疸”。

(1)病原菌

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单孢锈菌属真菌。

(2)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平贝母小苗叶片和叶柄。早春出苗展叶后先在叶背、叶柄上散生暗褐色病斑,后周围表皮翻卷,露出冬孢子堆。叶背和叶柄上病斑稍隆起,圆形至长椭圆形,橙黄色或金黄色,长有成丛的杯状黄色锈孢子器,在叶面等部位锈孢子器间长有黄褐色性孢子器。后期病斑部位出现组织穿孔,切断输导组织,使茎叶枯萎,造成早期死苗。

(3)防治方法

①清理田园。鉴于平贝母锈病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来源,就必须十分重视清理田园工作,于地上植株枯萎后,及时将田内杂草和平贝母残株彻底清理干净,运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田间消毒。减少越冬孢子。

②实行轮作。杜绝使用老园子再次育苗,定期与其他农作物轮作,是预防平贝母锈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③合理选地、适当密植。不宜用沙质过大、易干旱的田地种植平贝母。在土壤肥力、水分条件充足情况下,适当密植可减轻平贝母锈病的发生。

④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平贝母幼苗对锈病的抵抗能力。

⑤做好田间管理。在平贝母幼苗生长期内做好除草工作,防止草荒,在干旱时,应采用浇灌水措施加以控制。减少锈病冬孢子寄生和侵染环境条件。摘除早期病叶病斑,控制本病发生蔓延。

⑥药剂防治。于平贝母展叶期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15%、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97%敌锈钠300倍液,或20%萎锈灵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3次,均能起到防治效果。其中以粉锈宁300倍液于展叶期喷施预防效果最好,防效达90%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6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