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2,香附子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3,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
大香附子(《贵州草药》)【异名】三棱草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全草或根。【植物形态】砖子苗根状茎短,秆疏丛生,高10~50厘米,锐三棱形。叶短于秆或与秆等长,宽3~6毫米;叶鞘褐色或红棕色。叶状苞片5~8枚,长于花序;伞形花序具6~12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8厘米;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俯垂,线状披针形,具1~2个小坚果;小穗轴具宽翅,白色,透明;鳞片膜质,边缘常内卷,淡黄色或绿白色,下面具多数脉,中间3条脉明显;雄蕊3枚,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3个,细长。小坚果狭长圆形、三棱形,褐色,表面具微突起的细点。花果期4~10月。生于山坡阳处、路旁草地、溪边及林下。分布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采集】夏、秋采收。【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功用主治-大香附子的功效】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可以内服(一般入复方),到绒为艾绒,为灸法的主要材料
益母草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嫩茎叶。益母草嫩茎叶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性味辛苦凉,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治月经不调、浮肿下水、尿血、泻血、痢疾、痔疾。香附子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香附子(购自南京,据说产于广东)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②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③抗菌作用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②《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③《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艾叶【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65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青龙汤加附子可以吗?
下一篇: 威灵仙根和威灵仙叶用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