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生黄芪和炙黄芪补气功效有什么不同?

中药材大全 2023-12-14 13:40:33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生黄芪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蜜炙黄芪,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炒炙黄芪补脾益气而不壅滞,治脾虚腹胀,食少便溏;酒炙黄芪温升作用较强,适于气虚肺寒,气虚下陷。

根据临床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和应用的。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每用时的用量是10克--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60克.是补气升阳用炙黄芪.而在其它方面多生用.使用注意;本品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故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诅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用.主用于:

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

用于卫气虚所致的表虚自汗.

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痈诅不溃或溃久不敛.

用于浮肿尿少.还可用于.气虚血瘀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证.

简而言之.可补元气.也可补中气.但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功效决不是像有人说的那样.只不过是后者的作用被加强了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65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