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
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拉丁名】radix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贮藏】置干燥处。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
外用可治疗皮肤与粘膜的创伤感染及溃疡、小的烫伤、口唇疱疹、溃疡性咽喉炎、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等。以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外涂于患处皮肤,就可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它也能与坏死组织结合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作用,内服可治蛲虫病。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在中草药中称龙胆、胆草、苦胆草。主要为粗糙龙胆,别名龙胆。除本种外,尚有东北龙胆,别名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均可入药。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阴部湿痒、湿热黄疸、疮疖痈肿,口苦和惊风等症,为保肝利胆之良药。一、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短,周围簇生多数细长圆柱状根,土黄色。茎直立,常带紫褐色。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无柄。花簇生茎顶和叶腋;花冠筒状钟形,蓝色。蒴果长圆形。种子多数。花期7—8月,果期8—9月。二、生长特性龙胆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气候,耐寒,地下部可忍受-25℃以下低温。忌强光,在干旱季节,叶片出现灼伤现象。
龙胆草,中药名。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龙胆草,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69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多喝龙胆草对身体有何影响?
下一篇: 龙胆草是不是溪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