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香菇塑料棚怎样固定防风效果好?

药哥明白 2023-12-16 06:45:52

香菇塑料棚怎样固定防风效果好?

地锚,铁丝将大棚固定牢靠,放风口收紧。

刮大风大棚是全封闭起来还是通风好

这要看刮什么风?棚形状,大小如何?
一、拱度不同,放风口大小不一:
春季风口的大小不能完全用某一个数据界定,因为温室的结构不同,降温的时间和速度也是不同的。拱度较大的大棚,因为棚面拱度适宜,热气流很容易沿大棚棚膜的上部排出,即使放风口较小,也能取得较好的放风效果。而种植年限较长的低矮老棚,因为大棚拱度较小,棚面较平,棚内的热气流从放风口排出的速度就慢,棚内的温度就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大棚将顶部放风口开到40厘米宽,才与高度较高、拱度较大的大棚风口开到30厘米的放风效果相同。
二、风向不同,棚室两侧放风口大小也不一样:
在刮偏西风时,大棚西侧的蔬菜因为山墙的阻挡,棚内的热气排出的相对要少,温度要高,在放风时就应注意将大棚西侧的放风口增大,东侧的放风口减小。在刮偏东风时,同样应该将大棚东侧的通风口敞大。在下午棚内温度降低时,如果是偏西风,则应先将棚东侧的放风口关闭,而棚西侧的放风口还应留一点缝隙。而当刮南风或北风时,才可将大棚东西两侧的放风口敞开到大小一致。只有根据风向的不同,适当调整大棚两侧放风口的大小,才能确保棚内温度一致,促进蔬菜的同步生长。
三、春季更要注意分次通风
早晨拉开棚1小时后,敞开上风口3-5厘米左右放小风,目的是将棚内湿气排出,同时补充棚内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补充原料。等棚温上升到28℃以上时,将放风口逐步打开,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3℃(对于黄瓜、丝瓜等喜温蔬菜来说)既可。
四、春季大风多,放风口注意防风
增加放风绳的密度,而且放风绳最好使用摩擦力较大的宽布条为好,这种布条在打活结固定棚膜时,摩擦力大,活结不容易被大风吹松。很多菜农图方便使用尼龙绳作为防风绳,因为摩擦力较小,菜农要适当增加尼龙放风绳的密度,并将其固定好,以防风口被风吹合。同时,菜农还要注意在大风天气时随时进行检查,防止放风绳松动,风口闭合。
五、连阴天通风注意事项
在早春,遇到连阴天时,在棚内温度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将放风口敞开进行通风。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棚内的湿气及有害气体排出棚外,避免发生气害。在阴天放风时,不能放风过早,以防棚内温度降低,影响蔬菜的生长。在放风时可以选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的时间段内进行。可以根据棚的结构将放风口开到6-8厘米为宜,放风时间10-15分钟即可,然后及时将风口关闭,以防棚内温度降低过大。当间隔30分钟后,再次进行放风10-15分钟,这样经过连续进行2-3次的间隔放风,即可使棚内的大量有害气体排到棚外,同时也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抑制病害的发生。
六、晴天通风注意事项
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早晨拉开棚1小时后,敞开上风口3厘米左右大小放小风,目的是将棚内的湿气排出,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添加原料同时又能及早排放出棚内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早晨刚拉开棚时,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以上,来源是蔬菜经过晚上的呼吸作用自身释放出来的和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释放的。光合作用进行1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为0.01%左右,即使在强光和高温下光合速率也会逐渐变弱。所以,此时要提早放风,让二氧化碳早进棚,为光合作用进行创造条件。
第二次:等棚温上升到28℃以上时,对于茄果类蔬菜,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应逐渐将放风口敞开到8-10厘米为宜,而对于需要生长温度较高的黄瓜、丝瓜等蔬菜大棚,只需将放风口逐渐敞到6-8厘米即可。
七、放风口下设置缓冲膜
放风口下设置缓冲膜可以防止棚外草帘上的杂草、尘土等进入棚中,落到植株的叶片上,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的进行,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放风时冷空气直接吹到放风口下的蔬菜上,导致蔬菜果实表面的温度及干湿度发生剧烈变化,造成蔬菜叶片的“干边”、果实的“皴皮”现象。缓冲膜对放风口下的蔬菜生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蘑菇冬季怎么管理

  冬季是蘑菇栽培的最佳时机,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细菌和各种杂菌虫害较少,减轻了蘑菇生产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可以保证蘑菇的品质和质量;另外,反季节蔬菜也是效益最好的时段,蘑菇栽培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冬季蘑菇怎么管理吧。

  蘑菇冬季管理措施   冬季气温低,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缓慢,呼吸强度低,出菇量少,但菇肉厚、品质好。只要解决好升温保湿与通风之间的矛盾,蘑菇就能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1、提高菇床温度,创造出菇条件

  冬季寒冷,只能靠自然气温,结合人为地调节提高温度。香菇大棚揭去棚上的遮盖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大棚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双孢菇大棚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白天靠自然阳光的照射及菌丝自身的生物热量来保持菇棚内的温度,晚上棚外加盖遮阳网或草苫防冻防霜。一般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蘑菇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冬季要注意保温 和通风。菇房的室温最好保持在3度以上,不使室内结冰,以防冻坏菌丝。在天气暖和的日子,要注意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通风的方法:中午打开菇房南窗两三个小时;如果天暖无风,室外温度又在8度以上,可将南、北窗都打开,让空气对流;如中午室外温度低于5度,应暂停通风。

  以平菇为例,平菇低于5℃不再生长,即使低温型菌株如2006、特抗1号等,尽管在4℃左右不至于发生生理性病害,但也需要10℃以上的温度才能长得好。因此,冬季生产中的升温与保湿,便成为至关重要的管理任务。一般温度的提高通过日光增温、棚内生火炉等方式即可解决。但生火炉增温时,大多数菇农常怕 ?跑了热气?而密闭菇棚,结果导致通风严重不良,二氧化碳积聚,湿度居高不下,在产生畸形菇的同时,也会引致某些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生产中常见的茶花菇、拐棍菇、菜花菇等均因此而发生,一些浸染性病害如腐烂病等也与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办法:自然条件下,晴好天气时,上午10时后开始通风,至14时左右结束。从棚内上方拉一层遮阳网或黑色薄膜,揭开草苫后日晒增温,令热量进入而将直射光挡住。通风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降温,风量只要不是过大,有时反而对出菇和子实体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条件的可安装水温空调,既可有效调温控温,又因该设备可对菇棚吹出循环风而使棚内空气清新,避免了因通风不良发生的各种问题。

  2、补水控湿,保暖防寒

  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只有原重的50%~60%,这时应及时补水。补水前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水源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双孢菇冬季基本不需进行补水。

  适当的基料持水和棚内的空气湿度,统称为水分,生产中一般分别调控在63%和85%~95%,才可能保证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但是,水分只是蘑菇生长的条件之一,并非唯一因素,尤其子实体生长期间,适量的通风是不可少的。而通风与湿度的保持是一对实际存在的矛盾,通风则降湿。实际上,一定条件下,如冬季中午时分,因适当通入高于棚温的空气,可使棚温略微升高,并因此引发棚内水分的蒸发,使此时的湿度有所升高。如同变温可刺激出菇一样,一定的湿度差有时还会有促进出菇的作用,并且,在湿度相对偏低的情况下,还可抑制某些病害的存活和生长,但应根据子实体的不同阶段,将湿度差控制在10%~20%,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生产效果。

  由于冬季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给菇棚补水增湿还是很必要的。一般补水增湿的主要方式就是地面洒水、空间喷雾,墙壁喷水。补水增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水尽可能与菇棚温度一致,不要用寒冷的水。二是水尽可能不要喷在菇体上,特别是在原基、菇蕾期,由于这时菇体的生命很娇嫩,你给它们?洗冷水澡?它们也会?感冒?生病,甚至死亡。所以,补水最好用喷雾器,喷嘴朝上向空间喷雾来增加湿度。当然,当菇蕾长大以后,有一定抵抗力时,水喷在上面也问题不大。三是补水后,如发现菇体上有水珠应尽快通过加强通风管理去除,否则会给细菌繁殖造成条件,在菇体上形成病斑。由于细菌繁殖极快,一般经一夜时间就可能造成危害,影响菇的质量。另外注意,冬季下霜期尽量不要喷水,只要保持湿润即可。

  冬季菇床喷水次数的多少,要看土粒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能保持潮湿就行了。要防止喷水过勤、过多,使低温时萌发的菌丝遭受冻害。菇床追肥,可结合喷水一起进行。追施的粪水最好用纱布过滤,浓度在20%左右。

  3、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北风袭击

  菇蕾生出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积过多,就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通风换气掌握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时间10~20分钟。进出棚内操作,从棚的南侧进出,防止干冷寒风袭击。

  4、冬季栽培蘑菇防寒防冻措施

  冬季栽培的蘑菇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都在3-6℃之间,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温度就可以减少菌丝的冻伤。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当前蘑菇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

  (1)清除冰雪,开沟排水。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在菇棚(房)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2)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因低温时蘑菇菌丝体都进入冬眠状态,喷水容易死亡。

  (3)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房)内比外界的温度高3-5℃,基本可以保证维持菌丝的活性。

  (4)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向料面喷水,恢复日常管理。

  5、搞好床面松土除老根

  菇房条件好、土层内菌丝生长旺盛的,可以将菇床细土刮开,松动粗土,松动的面可以大一些;生长一般的,将粗土松动一下即可;生长较差,冬季可不松土。待来年3~4月份春季出菇前,将粗、细土轻轻松动一次。不过,松土不能将大量的白色菌丝剥离。在清除菇床老根和死菇时,要重新把粗、细土铺平、铺好。当菌丝已经萌发时,要在菇床上覆盖一层新的细土,厚2~3厘米。覆土之前,需喷水结合追肥两三次。

  蘑菇防寒防冻措施   1、低温冷冻对蘑菇生产的影响

  冬季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双孢蘑菇、金针菇和香菇等低温品种,耐低温能力较强,菌丝体自身在低温下大多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加上部分菇种床面覆土,也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所以低温对蘑菇不会有太大的伤害,即使表层有少部分菌丝受到冻害,里面的菌丝也依然可以保持活力。

  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都在3-6℃之间,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温度就可以减少菌丝的冻伤。但由于广西大部分蘑菇以在田地栽培为主,所以做好蘑菇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当前蘑菇防寒防冻工作的重中之重。

  2、防止冻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1)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因低温时蘑菇菌丝体都进入冬眠状态,如喷水容易死亡)。

  (2)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房)内比外界的温度高3--5度,基本可以保证维持菌丝的活性。

  (3)抓紧中午气温回升时机,及时通风换气,防止栽培料变质发酸。

  (4)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

  (5)在菇棚(房)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6)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蘑菇二次发酵的方法,向菇棚(房)内通入蒸汽,提升棚内温度。但是温度不好掌握,难度较大,且如多日加温,成本较高。

  (7)待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向料面喷水,恢复日常管理。

  各种冬菇的具体管理   1、平菇

  大多处于出菇阶段,部分秋季栽培的已进入出菇尾声,管理重点是保温,关键要解决菇棚升温保湿与通风之间的矛盾。选用广温型菌株的如8359、农科12等,应保持棚温下限在5℃左右,最适温度为15℃左右;选用低温型菌株的如2006、特抗1号、鲁抗28等,尽管0℃条件下子实体不会被冻死,但长速太慢,赶不上上市的黄金期,也应设法使棚温保持在10℃以上。通风问题是该时段最大的难题,与升温保湿有严重的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协调,不可顾此失彼。 安装大棚水温空调,升温和降温均以吹风形式实现,可以有效解决通风问题。

  2、金针菇

  大多处于出菇或即将出菇阶段。由于品种特性的关系,金针菇管理相对简单,只需将温度保持在4?15℃,湿度保持在适宜的条件下,即可获得好的收成。 要获得高品质菇,应控制温度在7℃左右、湿度在70%以下。

  3、香菇

  1?2月是培育花菇的最佳季节,应做好干燥、强光、冷风等管理措施,菇房湿度不能超过70%,尤其要注意幼菇开花后湿度不能上升,否则会形成茶花菇,降低商品性。遇雨雪雾等高湿天气,可采取棚内烧煤炉法除湿,烟雾要排出棚外,以免菇体二氧化硫超标。培育厚菇时应注意通风和湿度的保持,根据市场等条件可以降低温度,使其长成较厚的鲜菇,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价值。冬季不提倡培育水菇。

  4、双孢菇

  温度在10℃以下难以出菇,管理重点是升温保湿,一旦温度低于8℃,则无出菇的可能。可以在棚内顶部加盖一层黑色塑料薄膜或遮阳网,天气晴好时揭开草苫,使阳光进入,提高棚温。如果安装水温空调,可以随意调节棚温,确保生产效果。畦面覆土层含水量要比9?11月份低,保持在30%以下的湿润状态即可,不要喷大水。由于子实体数量少,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大,通风量可以比平菇少。

  5、茶树菇

  该品种不太适应低温季节出菇,但由于对鲜菇的季节性需要,冬季市场更为火爆,故可加大投资力度,配置相应的升温设备,使之产出优质鲜菇供应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益。

  6、鸡腿菇

  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进入12月份则难以出菇,但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天然设施如山洞、人防工事等资源利用,山东等地还有一定数量的人工菇洞,出菇效果极好,另外,配备水温空调的菇棚,其温度可以自由调节,出菇效果令人满意。一般调控至10℃以上即可出菇,15℃条件出菇较为理想,由于产品属于反季节应市,故可获得较好的市场效果。

  7、柳松菇

  自然条件下,该品种不会出菇,但凡是要求该季节出菇的,必定有相应的升温保温措施,一般达到15℃以上时,即可有较好的出菇效果。此外,管理重点是通风和保湿。

  8、小平菇、猴头菇等品种,应将保温作为管理的第一重点,其次是通风,并应根据品种和出菇的不同阶段进行管理,不可一刀切。

  9、赶元旦至春节上市的品种,正处于发菌尾期或菌丝后熟阶段,如平菇、金针菇、猴头菇、茶树菇等,管理重点是保温,配合适当的通风措施,即可顺利完成发菌。

  10、计划春季3?5月出菇的香菇、鸡腿菇、柳松菇等,处于发菌的初始阶段,保温即可,不必有过多的管理,但要注意不要码高后覆盖保温材料,并要常检查管理,否则,一旦发生烧菌,则后悔晚矣。

建造塑料大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除注意合理选择地块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坐向温室应坐北朝南,并偏西(阴)3°~5°为好。这样的方向,接受阳光时间长,光能利用率高。方法如下:在11:40~12:30,在地面插一根垂直标杆,通过观察,选取其最短投影,然后做其垂直线,再以该垂直线为准,偏西5°划直线,所画直线,即为温室后墙方向基准线。

(2)设施大小日光温室,其东西长50~70米比较适宜。若长度短于40米,则温室体积偏小,保温性能降低,遇到严寒天气,室内易发生冷害或冻害(表8-1)。若长度超过80米,则拉盖草苫的时间长,管理不方便。

"role="table

"role="table(3)温室的高度与南北跨度高度与南北跨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来定。高度与跨度决定着温室采光面的角度(图8-1),采光面角度左右着阳光入射角(阳光射线与采光面垂直线的夹角)的大小。研究得知,太阳光的投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关系密切。其入射角在0°~40°范围内,光线的入射率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大于40°以后,随入射角的增大,其透光率急剧下降。

"role="figure图8-1中表明,温室采光面的角度=90°-太阳高度角(阳光射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阳光入射角(40°)。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之中,中午最大(表8-2),早晨出太阳和傍晚落日时为零,随着太阳的升高角度增大,中午后又慢慢下降。

温室采光面的角度,应根据当地太阳高度角来决定。例如,在北纬35°左右地区,其冬至中午时的太阳高度角为31.6°,建温室具体计算其采光面角度时,太阳高度角应采用比中午时的太阳高度角适当减少5°~6°为宜。计算如下:

"role="table从表8-2得知,温室所在地的地理纬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纬度每提高1°,太阳高度角就减少1°,采光面角度就需增加1°。北纬38°地带建温室,采光面角度需比35°地带的温室增加3°,应大于26°(23°+3°=26°)为宜。北纬40°地带应大于28°,北纬42°地带,应大于30°。

根据上面所述,高度与南北宽度应根据温室所在地最合理的采光面的角度而定,可根据所在地所处纬度计算出采光面最小角度,再结合温室后坡与后墙综合高度,用公式算出:温室宽度等于温室最高点高度×cotα(α为采光面最小角度)+后坡面的投影长度。例如,在北纬35°地段,其日光温室设计最高点处高度若为3米,后坡面的投影长度为1米,则采光面的角度为23°,cot23°=2.36。计算如下:3×2.36+1=8。则在北纬35°地区,设计日光温室最高点为3米、后坡投影为1米时,其南北跨度应为8米。

(4)采光面形状应采用大弓圆形,这种形式,一是采光面呈拱形,结构坚固,抗压力强;二是坡面凸起,便于用压膜绳压膜,薄膜会被压成波浪形,可增加采光面积20%以上,透光性能好,阳光利用率高,特别是9:00以前,温室增温快;三是采光面薄膜压得紧,大风时较少扇动,防风性能好,保温效果好;四是拉揭草帘便利,且下雪时采光面上积雪少,便于清扫采光面上的积雪;五是夜晚覆盖草帘后,薄膜与草帘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形成一个三角带的不流通空气,可显著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

(5)墙体建造墙体是温室的最主要构件,它不但能支撑封闭温室,起到保温作用,而且它还具有白天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墙体分为实心墙与空心墙两种类型,空心墙又可分为有保温填充材料和无保温填充材料两种类型。单纯从保温效果而言,只要封闭严密,空心墙体比实心墙体保温效果好,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又优于无填充材料的墙体。但是墙体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保温,它还担负着高温时贮存热量,低温时释放热量稳定室温的重大作用。若温室遇到连续阴冷天气,空心墙体因其蓄积热量较少,热量释放得少,其室内夜间温度会明显低于相同厚度实心墙体建造的温室。因此不应建造空心墙体,应建造成内有散热穴的适宜厚度的实心墙体,并在墙体外面,覆以保温层,其综合保温效果最好。

具体建造时,最好用泥土掺麦草砌土墙,后在墙内壁用铁制水管向墙内斜上方打洞,每间隔40厘米高打1排,每排相距40厘米打1个。或内有12厘米的孔穴砖体墙,墙外砌100厘米左右厚的泥土实心墙体,墙体的内壁均匀密布有直径5~6厘米的孔穴(图8-2),孔穴深入墙内80~100厘米。

"role="figure这样的墙体,用砖量少,投资较少而墙体结实牢固,不怕风吹雨淋,使用寿命长。墙外包有泥土,泥土是仅次于水的贮热材料,白天可以蓄积贮存较多的热量,夜晚释放热量多,有利于提高设施内的夜间温度。墙体的内壁密布有孔穴,白天高温时,热空气可通过孔穴进入墙体内部,加热墙体,提高温度,蓄积热量,夜晚墙体降温,又可通过散热穴经空气对流向室内释放更多的热量,稳定、提高室内温度。

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墙体温室,夜温可相差2℃左右,若遇2~3天连续阴冷天气,其夜温相差幅度可达3℃左右。

(6)增设保温层如前所述,温室墙体贮存的热量绝大部分都向室外散放,为减少热量散失,提高室内夜间和连续阴冷天的温度,墙体建成后,还需在墙体外面增设保温层,杜绝热量外传。方法:用普通农膜,或用温室换下的旧薄膜将后墙、山墙包裹严密。然后在墙与薄膜之间的缝隙内填满碎草,碎草厚度20厘米左右,再用泥土把薄膜上下边缘埋压于温室后坡上和地面泥土中,并绑缚1~2道铁丝,加固薄膜。

墙体外面增设保温层后,墙体热量不再向外散发,夜晚寒冷时,墙体贮存热量只向室内释放,可显著提高室内夜温,比不设保温层的温室夜温提高3~5℃。对稳定严寒时期的室内夜温,效果甚佳。如此建造,100厘米左右厚度的墙体的温室,其保温效果,相当于甚至高于5米厚度墙体的温室。

(7)日光温室后坡面角度与投影长度日光温室设有后坡面,可显著提高温室的保温效果;并能适当提高温室的高度,增大采光面角度,利于太阳光的射入;还能方便摆放与揭盖采光面的保温覆盖层(草苫、纸被等)。为保障严寒时期温室的室内温度,设立后坡面是必要的。但是,后坡面又能阻挡温室北边空中散射光的射入,恶化温室后部的光照条件,造成温室后部辣(甜)椒生长发育状况、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都明显劣于前部辣(甜)椒。平衡利弊,并为便于摆放和揭盖保温覆盖物,应设立后坡面,但后坡面宽度不可过于宽大,其投影长度应维持在1米左右,以尽量减少遮光。如有条件,后坡面建成半活动型为好,上半部为透光型,夜晚备有保温覆盖设施,以提高温室保温效果,白天撤去保温设施,增加散射光的射入,以改善温室后部光照条件,下半部为保温性能良好的永久性坡面,利于保温、摆放与揭盖保温覆盖物。再者,后坡面的仰角应合理,在北纬36°左右地区,应维持在38°以上,以便于在最为严寒的季节(冬至前后2个月),太阳光可以直射后坡面的内壁,利于提高室温和改善温室后部光照条件。

(8)设置防寒沟防寒沟应在室内4个边沿设置。其中南边沿的一条,应改建成贮水蓄热防寒沟,即在前沿开挖一条深40厘米、宽30~40厘米的东西向条沟,沟的南部边缘、紧靠温室的外沿处,站立埋设一排厚2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也可用旧薄膜包裹碎干草代替。沟底铺设一层碎草,再用旧薄膜将沟底、沟沿全部覆盖严密,后在沟内铺设一条直径为50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管(90厘米宽的双面塑料筒),长度同温室长。塑料管的一端开口封闭,使其高于地面,从另一端开口灌满井水,后将开口垫高封闭。

其他3条边沿,各挖掘宽20厘米、深30厘米的窄沟,沟内填入碎草,草要填满、踏实。沟内填入的碎干草,一能吸收设施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降低空气湿度,利于防病;二是比较全面地防止土壤热量的外传,提高室内土壤温度;三是沟内的碎草吸收水分后,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发酵,既可释放热量,提高室内温度,又可释放二氧化碳,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可显著提高室内辣(甜)椒产量。前沿的泡沫板能防止温室热量外传,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塑料管内的井水,白天吸收和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室温,改变温室前沿部位夜间温度偏低、白天温度偏高的弊病,管内的井水还可用于灌溉室内辣(甜)椒,解决冬季灌溉用水温度低,灌溉后降低地温的难题。

(9)采光面透明覆盖材料要采用透光、无滴、防尘、保温性能良好,且具有抗拉力强、长寿的多功能复合膜。比较好的有聚乙烯长寿无滴膜、三层共挤复合膜、聚乙烯无滴转光膜、乙烯—醋酸乙烯三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等。

(10)通风口的设置目前温室通风口多数仅设置1道风口,并且不在温室的顶部。这样设置,通风不畅,高温时降温难,只有扒开温室底口通风,结果冷空气直吹秧苗,引起冷害发生。

通风口最好设置2~3道,设3道时,1道在后坡的最上部,宽20~30厘米;1道在前坡采光面的最高处(草帘卷的前面),宽80~100厘米;1道在采光面前部120~140厘米高处,宽10厘米左右。设置2道的只保留后二者。如此设置通风方便,例如调节温度,高温时不需扒开温室底口,不会发生冷空气直吹秧苗现象。后坡风口,利于夜间通风排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73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