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苍术、独活、藁本、前胡、羌活的性状怎样辨别?

药哥明白 2023-12-17 08:34:49

苍术、独活、藁本、前胡、羌活的性状怎样辨别?

这个问题相当专业,得由中药师来具体回答。

《中药一》每日一练-2020天津医考执业药师(2019.12.12)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每日一练-2020天津医考执业药师

1.厚朴的横切面显微特征是

A.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石细胞环带

B.皮层中散有石细胞群和油细胞,纤维少见

C.韧皮部油细胞和纤维众多

D.射线细胞内有小针晶

E.韧皮部内侧有分枝状石细胞

2.药材横断面异型维管束成数轮同心环状排列的药材有

A.怀牛膝

B.大黄

C.何首乌

D.川牛膝

E.商陆

3.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的药材有

A.柴胡

B.白芍

C.当归

D.川芎

E.防风

4.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有

A.黄芩

B.龙胆

C.丹参

D.紫草

E.地黄

5.天麻的特征是

A.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块茎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C.中柱内维管束周韧型

D.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E.粉末的水提取液遇碘试液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6.药用部位是根的药用植物是

A.川芎

B.当归

C.羌活

D.前胡

E.藁本

7.西红花的性状特征为

A.为弯曲的细线状,三分枝

B.暗红色或橙红色

C.柱头基部窄,向上则较宽而略扁平,并内卷

D.柱头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内方有一短裂缝

E.气微,味甜

8.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入药的药材有

A.丝瓜络

B.砂仁

C.橘络

D.决明子

E.使君子

9.药材中含有菊糖的有

A.木香

B.人参

C.党参

D.苍术

E.白术

1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水分的方法有

A.烘干法

B.减压干燥法

C.甲苯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BC

厚朴的横切面特征为:1.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2.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石细胞多呈分枝状,稀有纤维束。3.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韧皮纤维众多,壁极厚,油细胞散在。4.薄壁细胞中含少量黄棕色物质或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另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2、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DE

怀牛膝异形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大黄异形维管束于髓部成行点状环裂或散在;何首乌的异形维管束成云锦状;川牛膝异形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商陆异形维管束断续排列成3轮同心环状。

3、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CDE

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白芍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当归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防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4、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C

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龙胆来源于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紫草来源于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地黄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5、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BCE

天麻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天麻的形状鉴别特征主要有:一端有红棕色于枯苞芽,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表面具环节,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横切面特征:中柱内维管束散在,周韧型或外韧型;薄壁细胞含有多糖团块状物,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理化鉴别: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振摇,过滤。滤液加碘试液发,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6、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BD

川芎的药用部位是根茎,当归的药用部位是根,羌活的药用部位是根茎及根;前胡的药用部位是根:藁本的药用部位是根茎及根。这五种中药均来源于伞形科植物。

7、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BCD

西红花呈线形,三分枝,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缝,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暗红色,无油润光泽。体轻,质松软,干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味微苦。

8、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C

A丝瓜络的药用部位果皮部分的维管束;B砂仁的药用部位是干燥成熟果实;C橘络的药用部位橘类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群;D决明子的药用部位是干燥成熟种子;E使君子的药用部位是干燥成熟果实。

9、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CDE

木香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人参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党参薄壁细胞内含菊糖和淀粉粒;苍术薄壁细胞内含有菊糖和小的草酸钙针晶,白术薄壁细胞内含有菊糖和草酸钙针晶。

10、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ABCD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中规定:水分测定的常用方法有,甲苯法,减压干燥法,烘干法,气相色谱法等。

?

独活的作用与功效,独活的作用与功效禁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独活的作用与功效,以及独活的作用与功效禁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独活的功效独活的功效作用介绍2、独活的功效和作用3、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4、独活的作用与功效什么是独活5、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独活的功效独活的功效作用介绍1、独活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作用,能调和经络、通行气血、散风除湿,是治疗痹痛常用药物。
独活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作用,独活能调和经络、通行气血、散风除湿,为治疗痹痛之常用的药物,主归肝肾经,一般多用于治疗腰以下酸重疼痛,凡风寒湿邪闭阻肌肉关节所致痹证疼痛都可以应用。
独活可以发散在肌表的风寒,可除外感之湿邪,所以常用于感受风寒湿痹等邪气所致的风寒夹湿表证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
2、独活又可治疗少阴的头疼,像痛连齿颊,见风即痛的,我们都可以用,又可以发散郁火,治疗风牙肿痛。
此外它还可以去风湿,可以治疗皮肤的瘙痒,内服外用都可以。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独活的功效和作用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方剂学是其中的重要分支。
中药材在中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独活作为中药材的一种,有着明确的止痛作用。
下面具体分享独活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1
独活的功效
【药用部位】以植物的根入药。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
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独活的药理作用
1、对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独活醇提物(H6F4)(1g浸膏相当19.6g生药)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聚集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0.4g/kgH6F4腹腔注射对大鼠颈动脉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
1.0g/kg时,其抑制率可达51.1%。
H6F4亦可抑制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不但后延雪暴发生时间、CTFT和TFT,而且使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减轻。
同时对小鼠尾出血时间有明显地延长作用。
独活中的有关成分二氢欧山芹醇、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二氢欧山芹素、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醇葡萄糖甙等对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1mg/ml条件下,抑制率分别为42.2±11.3%、46.6±2.2%、24.5±11.3%、50.4±49.5%和32.7±9.O%。
甲氧基欧芹素(Osthol)对ADP、花生四烯酸、PAF、胶原离子载体A23187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独活的二氯甲烷提取部分,主要含甲氧基欧芹素等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此活性与血压、心律有关。
在20和10mg/kg剂量时,对猫的动脉压分别降低50%和30%,持续时间各为2小时和1小时,但大鼠用1-2mg/kg剂量时,使动脉压和心缩力增加,刺激呼吸。
另报道独活粗制剂0.1-0.5ml/kg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猫有降压作用。
独活还作用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
3、解痉作用
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4、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
独活煎剂2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表明独活有明显镇痛作用。
独活流浸膏、独活煎剂给小鼠或大鼠灌胃或皮下注射给药,动物外观均表现镇静催眠状态。
独活浸剂皮下注射给于青蛙,还可防止士的宁所致的惊厥,但青蛙最终死亡。
5、抗菌作用
欧芹酚甲醚和花椒毒素在体外对11种菌株试验表明有广泛的抗菌谱。
花内酯对布鲁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为1:2500。
6、光敏感作用
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和异欧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于受照射部位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甚至表皮增厚等。
7、其他作用
香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
花椒毒素和香柑内酯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2
1、独活性辛、味苦,微温。
归肝、肾、膀胱经。
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2、具有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均可应用,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3、治感冒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
4、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
5、独活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
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6、独活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
7、少阴头痛:独活、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少阴头痛。
8、解痉作用:独活-植物源生态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1、独活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有祛除风湿、通痹止痛作用,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2、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具有良好的祛风湿、止痛作用,为治风湿性关节炎重要药物。
3、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独活可以配合白术、牛膝。
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的头痛、舌苔白腻,独活可以配伍羌活、藁本,兼心烦口渴者可以配伍黄芩、知母。
4、可以治疗牙痛,有发散郁火功能,胃热引起的牙痛,可以配伍石膏、升麻。
独活还有一定的祛风作用,可以治疗皮肤骚痒,可以跟地肤子、苦参配合使用。
独活的作用与功效什么是独活1、独活的作用与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2、独活,中药名。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
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独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川独活,它是我国的一味中医药材。
独活虽好,但其也有食用禁忌,感兴趣的来看看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及相关资料。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1
一、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独活的功效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归经: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独活的作用
独活治少阴头痛、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独活与桑枝: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独活治风寒湿痹、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治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1、独活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2、独活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⑩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千金方》)
3、独活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
4、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独活酒)
5、独活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穷、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救方》独活寄生汤)
6、独活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
7、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一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8、独活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
9、独活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
10、独活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二、独活的食用方法
独活人参酒
配方:独活45克,白藤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4味共研粉末,和匀备用、
功效:祛风湿、益气血、
主治:产后中风,困乏多汗,体热头痛、
用法:口服、用时每取药未10克、加水7份,白酒3份、煎至7份,去渣、待温,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5--30毫升、
来源:《太平圣惠方》、
黑豆独活汤
材料:黑豆(四两),独活(六两),炖肉(3块),水(12碗)
做法:黑豆放入镬中用慢火炒至豆衣裂开,再将材料洗净放进煲内,水滚后转慢火煲2小时,加盐即可
功效:治腰膝酸软,肢体乏力,风湿痹症,并可益气养血,散寒止痛,祛风活络
当归独活酒
处方:独活60g、大豆500g、当归10g、黄酒1500
制法:
1、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
2、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祛风补血、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按语: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当归:补血活血、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
摘录:《民间验方》
附子大独活汤
组成:白姜9两,人参9两,肉桂9两,干葛9两,北芍药9两,当归9两,川独活16两,大附子9枚,防风12两,甘草12两、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两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其验如神、中风者此药不过10服,立见殊效也、
主治:男子、妇人体虚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斜,手足_曳,经脉挛缩,足膝软弱,四肢酷冷,肌肉麻痹,骨
间冷疼,行步艰难;及风湿相搏,关节酸痛,自汗恶风,项拘急,面目浮肿;兼疗八风、五痹,久患头风,每遇阴雨发则头疼,项强筋紧,头晕憎寒,呕吐不食,发渴不已;一切风气,虚损不足、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独活寄生酒
配方:独活30克,桑寄生2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2克,当归50克,白芍30克,川芎20克,生地、杜仲各50克,牛膝、党参各30克,茯苓40克,甘草、肉桂各15克,醇酒1、5公斤、
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密封口,14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用法:随量饮用,不拘时候、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膝酸痛,肢体麻木,阴雨加重、
来源:《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三、独活的用药禁忌
1、阴虚血燥者慎服独活、
2、蠡实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3、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独活、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本经逢原》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2
【处方用名】独活、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胜湿止痛,发散风寒、主治风寒湿痹,少阴头痛,风寒夹湿之表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1、《本经逢原》曰:“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故非风寒湿邪属气血不足,阴虚血燥之头痛,痹证,腰痛等忌用、
2、独活擅长祛风止痛,但无补益之功,故气血虚弱,营血不和所致之头痛,眩晕,遍体疼痛,骨节疼痛,虚热自汗,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无力等症者,不可用独活以升散,以免伤及正气,犯虚虚之戒、
3、独活以治“风”为特点,但此风系外风,非内风、凡因肾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炽盛,肝风内动,或气虚血弱,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的内风,均非本品之所适宜,如临床表现为眩晕,面目红赤,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发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虽有头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者,亦当忌用本品、
4、独活犹擅长祛在里、在下之伏风,其性辛温燥散,易伤阴耗液、故凡阴虚内热,口干咽干,心悸烦躁,不寐多梦,头晕目眩,盗汗遗-精及血燥生风,皮肤干燥,瘙痒久治不愈,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临床表现者皆应慎用,以防化燥伤阴而加重病情、
5、阴虚火旺,血虚痹病忌用;血虚血燥者慎服、
6、独活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故昏迷,肝性脑病等患者禁用、
7、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临证用药体会】1、独活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功效祛风胜湿,通经活络,蠲痹止痛、擅治在下在里之风,故多用于下肢风寒湿痹疼痛、若病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症见腰腿冷痛,酸软无力,屈伸不利等,常与桑寄生、地黄、当归、人参等同用;对头痛因风寒湿而引发者,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细辛等同用;牙痛者,可单用本品酒煎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黄等同用;若属风火牙痛者,可配伍石膏、升麻、细辛等、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洗、
2、本品苦温燥散,有化燥伤阴之弊,故血虚痹痛及阴虚有热者忌用、如必须使用,宜配伍补阴血药物同用、
3、独活主要是走肾的,所以若头痛属于肾的.病变就可选用、用于治疗牙痛则主要是下牙痛,因为下牙属肾经部位,以同时又兼有头痛者为宜,若配伍细辛后则作用加强、
4、独活祛除风湿,其主要作用的部位在下半身,因其性质不燥烈,所以在使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
独活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3
独活的功效:
【药用部位】以植物的根入药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独活的药理作用:
1、对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独活醇提物(H6F4)(1g浸膏相当19.6g生药)
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聚集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0.4g/kgH6F4腹腔注射对大鼠颈动脉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1.0g/kg时,其抑制率可达51.1%、H6F4亦可抑制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不但后延雪暴发生时间、CTFT和TFT,而且使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减轻、同时对小鼠尾出血时间有明显地延长作用、独活中的有关成分二氢欧山芹醇、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二氢欧山芹素、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醇葡萄糖甙等对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1mg/ml条件下,抑制率分别为42.2±11.3%、46.6±2.2%、24.5±11.3%、50.4±49.5%和32.7±9.O%、甲氧基欧芹素(Osthol)对ADP、花生四烯酸、PAF、胶原离子载体A23187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独活的二氯甲烷提取部分,主要含甲氧基欧芹素等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此活性与血压、心律有关、在20和10mg/kg剂量时,对猫的动脉压分别降低50%和30%,持续时间各为2小时和1小时,但大鼠用1-2mg/kg剂量时,使动脉压和心缩力增加,刺激呼吸、另报道独活粗制剂0.1-0.5ml/kg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猫有降压作用、独活还作用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
3、解痉作用:
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4、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
独活煎剂2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表明独活有明显镇痛作用、独活流浸膏、独活煎剂给小鼠或大鼠灌胃或皮下注射给药,动物外观均表现镇静催眠状态、独活浸剂皮下注射给于青蛙,还可防止士-的宁所致的惊厥,但青蛙最终死亡、
5.抗菌作用:
欧芹酚甲醚和花椒毒素在体外对11种菌株试验表明有广泛的抗菌谱、花内酯对布鲁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为1:2500、
6、光敏感作用:
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和异欧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于受照射部位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甚至表皮增厚等、
7.其他作用:
香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花椒毒素和香柑内酯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关于独活的作用与功效和独活的作用与功效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用量

今天给各位分享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用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独活的功效独活的功效作用介绍2、独活的功效与作用3、独活的作用与功效什么是独活4、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5、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独活的功效独活的功效作用介绍1、独活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作用,能调和经络、通行气血、散风除湿,是治疗痹痛常用药物。
独活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作用,独活能调和经络、通行气血、散风除湿,为治疗痹痛之常用的药物,主归肝肾经,一般多用于治疗腰以下酸重疼痛,凡风寒湿邪闭阻肌肉关节所致痹证疼痛都可以应用。
独活可以发散在肌表的风寒,可除外感之湿邪,所以常用于感受风寒湿痹等邪气所致的风寒夹湿表证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
2、独活又可治疗少阴的头疼,像痛连齿颊,见风即痛的,我们都可以用,又可以发散郁火,治疗风牙肿痛。
此外它还可以去风湿,可以治疗皮肤的瘙痒,内服外用都可以。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独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川独活,它是我国的一味中医药材。
其性微温,味辛、苦,主要用于治疗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头痛齿痛等疾病。
那么独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
独活有抗菌的功效与作用,实验研究证明,独活煎剂对部分病菌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如人型结核杆菌、布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另外,独活所含香柑内脂、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2.治牙疼
独活可以治风湿其中有个原因是可以治疗肌肉疼痛。
所以你如果牙疼,牙龈发炎的话,也可以用独活煎水漱口。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祛风除湿
4.镇静催眠
经过小鼠的实验,发现独活煎水的镇静作用极好。
可以使士的宁的惊吓降低。
如果注射的话不仅可以镇静,甚至可以催眠。
5.预防心血管疾病
独活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与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独活的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
并且独活的提取物能够对抗多种心律失常,还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另外,独活还具有降压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独活有祛风除湿的功效与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肢体沉重关节酸痛等病症。
另外,独活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菌的功效与作用。
独活的作用与功效什么是独活1、独活的作用与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2、独活,中药名。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
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1、独活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有祛除风湿、通痹止痛作用,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2、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具有良好的祛风湿、止痛作用,为治风湿性关节炎重要药物。
3、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独活可以配合白术、牛膝。
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的头痛、舌苔白腻,独活可以配伍羌活、藁本,兼心烦口渴者可以配伍黄芩、知母。
4、可以治疗牙痛,有发散郁火功能,胃热引起的牙痛,可以配伍石膏、升麻。
独活还有一定的祛风作用,可以治疗皮肤骚痒,可以跟地肤子、苦参配合使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
独活也是一种我们不常见的中药,独活虽然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的药材并不熟悉。
下面一起来看看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及相关内容。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1
独活可以起到治疗外感风寒,全身疼痛,骨头关节酸痛,风寒湿痹等问题,还可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大家需要准备适量的大米,一些独活,少许白糖,先把独活清洗干净放进锅里面,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服用,熟了以后再调入白糖煮开就可以吃了,每天需要吃一剂,阴虚血燥的患者是不能够吃这款食谱的。
独活还可以治疗腰腿酸痛,头痛,恶寒,发热,身体疼痛等问题,身体被风寒或者是湿气侵入就会造成膝盖部位,脚部,腰部疼痛,主要就是因为气血流通不畅而造成的,这个时候可以把独活泡成茶来喝,准备适量的独活碾成粗末,然后放进保温杯里面用开水冲泡,需要闷泡15分钟就可以喝了。
独活还可以治疗身体瘙痒问题,对于头部脸部身体出现瘙痒症状或者浮肿问题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家需要准备适量的枳实,黄连,桔梗,蒺藜子,防风,天冬,独活,把上面的这些中药材全部碾成细粉,然后再做成丸子,每天需要适量服用,可以用菊花汤送服,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里面大家如果出现了风寒湿痹,头痛,腰膝酸软,风寒湿痹等问题就可以使用独活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它可以和其它不同的中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可以做成粥来吃,泡成茶来喝,也可以做成丸子服用,还可以泡酒做汤,都有不错的治疗疾病和保养身体作用,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使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2
【处方用名】独活。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
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胜湿止痛,发散风寒。
主治风寒湿痹,少阴头痛,风寒夹湿之表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
1、《本经逢原》曰:“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故非风寒湿邪属气血不足,阴虚血燥之头痛,痹证,腰痛等忌用。
2、独活擅长祛风止痛,但无补益之功,故气血虚弱,营血不和所致之头痛,眩晕,遍体疼痛,骨节疼痛,虚热自汗,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无力等症者,不可用独活以升散,以免伤及正气,犯虚虚之戒。
3、独活以治“风”为特点,但此风系外风,非内风。
凡因肾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炽盛,肝风内动,或气虚血弱,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的内风,均非本品之所适宜,如临床表现为眩晕,面目红赤,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发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虽有头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者,亦当忌用本品。
4、独活犹擅长祛在里、在下之伏风,其性辛温燥散,易伤阴耗液。
故凡阴虚内热,口干咽干,心悸烦躁,不寐多梦,头晕目眩,盗汗遗的精及血燥生风,皮肤干燥,瘙痒久治不愈,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临床表现者皆应慎用,以防化燥伤阴而加重病情。
5、阴虚火旺,血虚痹病忌用;血虚血燥者慎服。
6、独活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故昏迷,肝性脑病等患者禁用。
7、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
外用适量。
【临证用药体会】
1、独活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功效祛风胜湿,通经活络,蠲痹止痛。
擅治在下在里之风,故多用于下肢风寒湿痹疼痛。
若病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症见腰腿冷痛,酸软无力,屈伸不利等,常与桑寄生、地黄、当归、人参等同用;对头痛因风寒湿而引发者,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细辛等同用;牙痛者,可单用本品酒煎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黄等同用;若属风火牙痛者,可配伍石膏、升麻、细辛等。
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剂。
外用适量,煎汤洗。
2、本品苦温燥散,有化燥伤阴之弊,故血虚痹痛及阴虚有热者忌用。
如必须使用,宜配伍补阴血药物同用。
3、独活主要是走肾的,所以若头痛属于肾的病变就可选用。
用于治疗牙痛则主要是下牙痛,因为下牙属肾经部位,以同时又兼有头痛者为宜,若配伍细辛后则作用加强。
4、独活祛除风湿,其主要作用的部位在下半身,因其性质不燥烈,所以在使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点3
药名:独活
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归经: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
药材基源: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炮制方法
采得独活后细锉,拌淫羊藿二日后,曝乾,去淫羊藿用,免烦人心。
《雷公炮炙论》
功效作用
1、独活能宣通气道,自顶至膝,以散肾经伏风,凡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移,非此莫能效也。
能治风,风则胜湿,专疏湿气,若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称为良剂。
又佐血药,活血舒筋,殊为神妙。
《药品化义》
2、独活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
水煎服。
(《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3、独活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
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
(《千金方》)
4、独活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
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
(《千金方》独活酒)
5、独活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之所袭击,则血气壅而不行,故其痛愈甚,独活之苦甘辛温,能辟风寒,邪散则肌表安和,气血流通,故其痛自止也。
奔豚者,肾之积,肾经为风寒乘虚客之,则成奔豚,此药本入足少阴,故治奔豚。
_与_皆风邪之所成也,风去则__自愈矣。
女子疝瘕者,寒湿乘虚中肾家所致也,苦能燥湿,温能辟寒,辛能发散,寒湿去而肾脏安,故主女子疝瘕,及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也。
《本草经疏》
6、独活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穷、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
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
(《世医得救方》独活寄生汤)
7、独活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的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的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
(《延年方》)
8、独活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
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
(《千金方》独活紫汤)
9、独活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
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
(《活幼心书》独活汤)
10、独活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一两。
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
(《普济方》独活散)
11、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汤液本草》
12、独活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
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
(《千金方》)
13、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因其所胜而为制也。
《本草求真》
14、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
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动气血,祛散寒邪,故《本草》言能散脚气,化奔豚,疗疝瘕,消痈肿,治贼风百节攻痛,定少阴寒郁头疼,意在此矣。
《本草汇言》
15、独活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
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
(《小品方》一物独活汤)
16、独活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
(《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食用方法
1、独活大豆酒
配方:独活60克,大豆30克,酒1公斤。
制法:将独活用酒渍之,并煎取0.5公斤,别炒大豆热投酒中,2小时后去渣即得。
用法:每次饭前温服20毫升。
主治:中风舌强不语。
2、独活粥
组成:独活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法:将独活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湿痹,周身疼痛,骨节酸痛等。
粥义解说:独活,又名大活、川独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主产于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中医认为,独活性味辛、苦、温,入肾、膀胱经,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祛风解表之功,本品辛能祛风,苦能燥湿,温能散寒,故有祛风解表,除湿散寒之功,《本草正义》言其"为祛风除湿通络之主药"。
煮粥服食,对外感风寒,痹阻经脉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无论其病程长短,均可选用,尤适用于风寒湿邪痹阻半身以下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
羌活与独活皆为辛苦温之品,都有祛风止痛,解表之功,均可用于风寒湿痹,及风寒兼湿的外感表症。
但独活性善下行,长于治疗下半身痹症。
羌活发散作用强,能上达巅顶,横行肢脉,长于治疗上半身痹症。
在治疗头痛方面,独活入少阴,善治头痛连及齿颊的少阴头痛。
羌活入太阳,善治巅顶头痛为主的太阳头痛。
注意事项:本品性温,易伤阴液,阴虚血燥者慎用。
3、独活人参酒
配方:独活45克,白藤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4味共研粉末,和匀备用。
功效:祛风湿、益气血。
主治:产后中风,困乏多汗,体热头痛。
用法:口服。
用时每取药未10克.加水7份,白酒3份.煎至7份,去渣.待温,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5--30毫升。
来源:《太平圣惠方》。
4、黑豆独活汤
材料:黑豆(四两),独活(六两),炖肉(3块),水(12碗)
做法:黑豆放入镬中用慢火炒至豆衣裂开,再将材料洗净放进煲内,水滚后转慢火煲2小时,加盐即可
功效:治腰膝酸软,肢体乏力,风湿痹症,并可益气养血,散寒止痛,_风活络
5、当归独活酒
处方:独活60g、大豆500g、当归10g、黄酒1500
制法:
1、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
2、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祛风补血。
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按语: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
当归:补血活血。
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
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
摘录:《民间验方》
6、附子大独活汤
组成:白姜9两,人参9两,肉桂9两,干葛9两,北芍药9两,当归9两,川独活16两,大附子9枚,防风12两,甘草12两。
用法:上(口父)咀。
每服3钱,水两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其验如神。
中风者此药不过10服,立见殊效也。
主治:男子、妇人体虚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斜,手足_曳,经脉挛缩,足膝软弱,四肢酷冷,肌肉麻痹,骨间冷疼,行步艰难;及风湿相搏,关节_痛,自汗恶风,项拘急,面目浮肿;兼疗八风、五痹,久患头风,每遇阴雨发则头疼,项强筋紧,头晕憎寒,呕吐不食,发渴不已;一切风气,虚损不足。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7、独活寄生酒
配方:独活30克,桑寄生2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2克,当归50克,白芍30克,川芎20克,生地、杜仲各50克,牛膝、党参各30克,茯苓40克,甘草、肉桂各15克,醇酒1.5公斤。
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密封口,14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用法:随量饮用,不拘时候。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膝酸痛,肢体麻木,阴雨加重。
来源:《药酒汇编》。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8、防风独活汤
组成:防风1两(去叉),独活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土),黄耆1两,芍药1两,人参1两,茯神1两(去木),白术1两(锉,炒),芎1两,山茱萸1两,薯蓣1两,桂1两(去粗皮),天门冬1两(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1两,厚朴4两(去粗皮,生姜汁炙),羚羊角4两(镑),升麻4两,甘草4两(炙),丹参4两,牛膝4两(去苗,酒浸,切,焙),五加皮4两,石斛4两(去根),地骨皮4两,远志(去心)4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
如觉心膈虚烦满闷,气喘面赤,即与荆沥汤相间服。
主治:中风初得,四肢不收,心神昏愦,眼不识人,不能言语,服防己竹沥汤后,风若未除者。
出处:《圣济总录》卷五。
9、杜仲独活汤
组成:独活4两,生姜6分,麻黄2两,桂心3两,芍药3两,甘草3两(炙),葛根3两,栝楼子2两,防风2两,杜仲4两,附子1两(炮),杏仁2两(去尖皮,碎),干地黄2两。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8升,清酒2升,煮取3升,分3次服。
主治:腰痛。
来源:《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用药禁忌
1、阴虚血燥者慎服独活。
2、蠡实为之使。
《本草经集注》
3、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独活。
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本经逢原》
关于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和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用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81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