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独活的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什么?

药哥明白 2023-12-17 08:47:43

独活的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什么?

独活根中有苦士香豆精类化合物,二氢山芹醇()及其已酸酯(tate),欧芹酚甲醚(),异欧前胡内酯(),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二氢山芹醇葡萄糖甙(βide),毛当归醇(),当归醇()D、G、B。还含γ-氨基丁酸(γd)及挥发油,挥发同中有五十多种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佛术烯(),百里香酚(),α-柏木烯(α),律草烯(),对-甲基苯酚(),β-柏木烯(β),律草烯(),对-甲基苯酚(),β-柏木烯(α),氧杂环十六烷-2-酮(),8-亚甲基-4,11,11-三甲基双环[7,2,0]-4-十一碳烯[[7,2,0],11,],十二烷基异丙基醚(ether),4,4-甲撑双(2,3,5,6-四甲基)-苯酚[4,(2,3,5,)],α-长蒎烯(α),枞油烯(),α-蒎烯(α),橙花叔醇(),对-聚伞花素()及α-水芹烯(α)等。

牛尾独活的产地生境

产四川、湖北。野生于山坡阴湿的灌丛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兴山及房县。
基本信息
【学名】Heracleum hemsleyanum Diels.
【药名】:牛尾独活
【别名】西大活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牛尾独活的根。
【功效】:祛风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痈肿。
【性味归经】:辛、苦,温。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克。外用:捣敷。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呋喃香豆精类:白芷素(angelic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异香柠檬内酯、茴芹素 (pimpinellin )、异茴芹素、花椒毒素(xanthotoxin)

独活用15克多吗

独活用15克多。

独活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腰痛等疾病。然而,对于独活的用量,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其用量会因个人体质、病情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独活的常规用量为3-10克,很少有超过这个范围的。如果需要使用独活来治疗某些疾病,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定合适的用量。如果自己盲目使用,可能会因为用量不当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如果需要使用独活来治疗一些轻度的风寒感冒、头痛等症状,15克的用量可能是过量的。因为这些症状通常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药物,而且独活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独活使用的注意事项:

1、阴虚血燥的患者不宜使用。因为独活辛散温燥,如果阴虚血燥的患者使用后,会使体内阴液更亏,加重病情。

2、孕妇慎用。独活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导致胎动不安、流产等问题,因此孕妇需要谨慎使用。

3、独活不能长期使用。因为独活中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4、过敏体质者慎用。因为独活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等,过敏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5、湿热证的患者不宜使用。因为独活具有祛风湿、止痛等作用,而湿热证的患者需要清热利湿,如果使用独活会加重病情。

6、煎服时需注意。独活中的挥发油、香豆素类化合物等成分容易挥发和氧化,因此煎服时需要用文火慢煎,以保留药效。

7、搭配宜忌。独活不能与干姜、黄连、黄芩等中药一起使用,因为这些药物会减弱独活的药效。

8、注意季节变化。春季和夏季人体消耗较大,需要适当减少独活的用量;而秋冬季节人体消耗较小,可以适当增加独活的用量。

“独活”是什么药物,哪里有卖的?

一般中药材商店里面和中医院都有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袪风湿,止痛,解表。
【应用】
1.风寒湿痹。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风寒挟湿表证。本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3.少阴头痛。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此外,其袪风湿之功,亦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鉴别用药】羌活与独活,均能袪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但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配伍应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新久者。”
2.《本草正》:“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3.《本草求真》:“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因其所胜而为制也。且有风自必有湿,故羌则疗水湿游风,而独则疗水湿伏风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二氢山芹醇及其乙酸酯,欧芹酚甲醚,异欧前胡内酯,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二氢山芹醇葡萄糖苷,毛当归醇,当归醇D、G、B,γ-氨基丁酸及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独活9g,红糖15g,水煎服,治慢性气管炎50例,总有效率73.7%(武汉新医药,1971,3:24);独活30g,朱砂、琥珀各6g,研末装2号胶囊,晚睡前2小时服6粒,治失眠210例,总有效率97.6%(湖北中医杂志,1991,2:6);用独活片口服(每片30mg,相当于生药3.75g),1次3~6mg/kg,酊剂、软膏外涂,并配合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92例,近期总有效率93.5%(中华理疗杂志,1983,3:144)。
4.不良反应:有报道用独活治疗气管炎时,曾发现服用煎剂有头昏、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副作用,一般不必停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81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