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竹节参煎汤放多少克?

药哥明白 2023-12-18 01:46:10

竹节参煎汤放多少克?

竹节参煎汤的话,大概应该放上十克左右就完全可以了,这个万万不可以多多了容易上火

这种参煎汤需要放多少克,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添加剂量就可以了。

朋友,个人认为。在煎汤的时候竹节参放多少克?

那是根据您在熬汤的过程中随时掌握放多少竹节参是更加合适。

熬出来的汤味道也是更加有营养,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

他这个放多少个我也不清楚啊,那应该有详细的信息

朋友,这个字需要看您多少人使用的,这是一个凉茶,人多的您可以多放一点。

三七的品种有哪些?

三七的品种有田七、藤三七、兰花三七 、菊三七、景天三七。
【其一】:田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 采制: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其二】:藤三七,三七的一种,为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变成棕褐色,叶互生,肉质肥厚,叶片心脏形,光滑无毛,有短柄。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性状: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碎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片含蛋白质1.85克、脂肪0.17克、总酸0.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
【其三】:兰花三七 ,其形似兰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药故名兰花三七。兰花三七是近几年培育的优秀新地被,耐寒耐荫耐涝是其特点,且四季常青佳,春季开出一串串翠蓝的花,景观效果甚佳。
科属:百合科、山麦冬属
形态特征:常绿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线性,丛生,长10—40cm,总状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长习性:耐寒、耐热性均好,可生长于微碱性土壤,对光照适应性强,适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观赏。
【其四】:菊三七,别名 土三七,紫三七,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水三七,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菊叶三七,狗头三七
科目: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性状:甘苦,温,有小毒。入脾、肝经。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项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析断。质坚实,不易析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功效主治:散瘀止痛、补气摄血。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未,0.5~1钱。外用:捣敷。
资源分布: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其五】:景天三七,学名费菜,又名土三七、救心菜、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草三七、三七草。
植物形态:景天科(菊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无毛,高30~80厘米。根状茎粗厚,近木质化,地上茎直立,不分枝,单生或数茎丛生。叶互生,或近乎对生;叶片质厚,广卵形至倒披针形,长5~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细齿,或近全缘,基部渐狭,光滑或略带乳头状粗糙。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无柄或近乎无柄;萼片5,长短不一,长约为花瓣的1/2,线形至披针形,先端钝;花瓣5,黄色,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具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心皮5,略开展,基部稍稍相连。蓇葖果5枚成星芒状排列。种子平滑,边缘具窄翼,顶端较宽。 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岩石上,草丛中,主产我国北部和长江流域各省。
分布与习性: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越南亦有分布。生于山地林缘、林下、灌从中或草地及石砾地。喜阳,稍耐荫,耐旱,耐盐碱,生命力很强。 

竹节参的医药应用


【出处】1.竹节参 载于《科学的民间药草》,但早在清代《纲目拾遗》中即载有昭参,谓:浙产台温山中。出一种竹节三七,色白如僵蚕,每条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种血症良药。2.并引《宦游笔记》云:人参三七以形圆而味甘如人参者为真,其长形者乃昭参水三七之属,尚欠分晰也。3.又引沈学士云:竹节三七,即昭参,解酲第一,有中酒者,嚼少许,立时即解。可见‘昭参’条下所载的竹节三七即为本种。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状茎称“竹节参”,块根称“明七”或“白三七”。叶称“七叶子”。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甜七、竹根七、、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萝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鸡头七、野田七、、蜈蚣七、七叶子、大竹根七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根茎。
【采收和储藏】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成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本品为扁圆形的厚片,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周边灰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致密的皱纹及明显的结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气微,味苦、微甜。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补虚强壮;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劳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倒经;崩漏;外伤出血;症瘕;瘀血经闭;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敷。
【注意】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2.《中药志》:无虚无瘀者不宜。
【摘录】《中华本草》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6 ~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药材鉴别】
1.性状鉴别: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0.8-2.5cm,节密集,节间长0.8-2cm,每节上方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个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微香,味苦、微甜。以条粗、质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径向44-97μm,切向约至200μm。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形成层成环。有的韧皮部中有少数分泌道。木质部束略作2-4股性放射状排列,有时单行排列,导管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至70μm;木纤维常1-4束,有的纤维束旁有较大的木化厚壁细胞。中央有髓。本品薄壁细胞中有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7-70μm,并含淀粉粒。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 2~10列细胞。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形成层成环。韧皮部偶见分泌道。木质部束略作2~4股性放射状排列,也有呈单行排列;木纤维常1~4束,有的纤维束旁有较大的木化厚壁细胞。中央有髓。薄壁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7~70μm,并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木纤维成束,直径约25μm,壁稍厚,纹孔斜裂缝状,有的交叉呈人字形。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5~70μm。梯纹、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70μm。树脂道碎片偶见,内含黄色块状物。木栓组织碎片细胞呈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淀粉粒众多,多单粒,呈类圆形,直径约10μm,或已糊化。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振摇 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滴加三氧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即显紫红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水5 ~10滴,搅匀,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过液,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与30%乙醇的混合溶液(1→20)10ml,加热回流2 小时;用氯仿2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用水10ml洗涤,弃去洗液,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齐墩果酸2mg、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各0.5mg 的三种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2g,加醋酐2ml,置水浴加热2min,滤过。取滤液2ml,沿管壁缓缓滴加硫酸2-4滴,在两液接界处显红紫色。(检查皂甙)(2)取竹节参粉末2g,按:珠儿参条所述方法进行薄层色谱试验。在365nm紫外光下检视,重型节参根和根茎的色谱可见7个色斑,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色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87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