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栋侠)
防风〔(Turcz.).〕〔(Hoffm.)Wolff〕别名关防风、东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区)。以根入药。含挥发油、甘露醇和多糖等。味甘、辛,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等功能。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无汗关节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皮肤搔痒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100cm。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根颈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基部具叶鞘;叶片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顶生叶简化,无柄,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花梗4—9;花黄色。双悬果矩圆状宽卵形,侧棱具翅;幼果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中通常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图14—78)。
图14—78防风形态图
1.果枝2.叶3.根4.果5.分果横切面6.花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生长习性
野生于草原、山坡和林边。耐寒、耐干旱。喜阳光充足、凉爽的气候条件,适宜在排水良好、疏松干燥的砂壤土中生长。土壤过湿或雨涝,易导致根部和基生叶腐烂;高温会使叶片枯黄或生长停滞。
2.根的生育特性
防风为深植物,一年生根长13—17cm,二年生根长50—66cm。根具有萌生新芽和产生不定根,繁殖新个体的能力。植株生长早期,以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主,根部生长缓慢;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旺期,根部生长加快,根的长度显著增加;8月以后根部才以增粗为主;植株开花后根部木质化、中空,以致全株枯死。
3.种子萌发特性
种子千粒重5.0g左右。新鲜种子发芽率50—75%;贮藏一年以上的种子,发芽力显著降低,甚至丧失,不能作种。种子在20℃时,约1周出苗;15—17℃时需2周出苗。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应选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地。粘土种植根短分叉多,质量差。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深耕耙细。北方宜用平畦;南方通常作成畦宽1.3m,沟深25cm左右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和根插繁殖。
1.种子繁殖
播种分春、秋两期。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9—10月。播前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天。浸后捞出,放于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待种子开始萌动时播种。播对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沟深2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盖草饶水,保持土壤湿润。播后20—25天即可出苗。每亩用种子1—2kg。
2.根插繁殖
在收获时或早春,取粗0.7cm以上的根条,截成3—5cm长的根段为插穗,按行距50cm、株距15cm开穴栽种,穴深6—8cm,每穴垂直或倾斜栽入1个根段,栽后覆土3—5cm。栽种时应注意根的上端向上,下端向下,不能倒栽。每亩用根量50kg。也可将种根于冬季按10×5cm的行株距假植育苗,待翌年早春见有1—2片叶子时移栽定植,定植中注意剔除未萌芽的种根。
(三)田间管理
1.间苗
出苗后苗高5cm时,按株距7cm间苗,待苗高10—13cm时,按13—16cm株距定苗。
2.除草培土
6月前需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植株封行时,为防止倒伏,保持通风透光,可先摘除老叶,后培土壅根。入冬时结合场地清理,再次培土保护根部越冬。
3.追肥
每年6月上旬和8月下旬,需各追肥一次,分别用人粪尿、过磷酸钙或堆肥,开沟施于行间。
4.摘薹
两年以上植株,除留种外,发现抽薹应及时摘除。因抽薹消耗养分而影响拫部发育及促使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
5.排灌
播种或栽种后至出苗前,需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出苗整齐。防风抗旱力强,一般不浇灌。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白粉病
(DC.)
夏秋季为害,被害叶片呈白粉状斑,后期长出小黑点。严重时使叶片早期脱落。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发病时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黄凤蝶
(.)
5月开始为害。幼虫为害叶、花蕾,严重时时片被吃光。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C倍液。
3.黄翅茴香螟
(üller)
现蕾开花期发生。幼虫在花蕾上结网,取食花与果实。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4.胡萝卜微管蚜
〔i()〕
参见白花。
四、采收与加工
(一)留种
应选择生长旺盛而无病虫害为害的二年生植株。为促进开花、结实饱满,可增施磷肥。种子成熟后割下茎枝,搓下种子,晾干后装入袋内置阴凉处备用。
保苗,可在收获时选择生长粗壮的种根,边收边栽,进行原地假植育苗,待明春移栽定植用。
(二)采收
冬季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季在萌芽前。春季根插繁殖的防风,在水肥充足、生长茂盛的条件下,当年可收获;秋季繁殖的植株,一般于第二年冬季收获。
防风根部入土较深,根脆易折断,采收时须从畦的一端开深沟,顺序挖掘。根挖出后除净残留茎叶和泥土,晒至半干时去掉须毛,按根的粗细分级,晒干即可。亩产干货250—350kg,折干率25%。
(1)叶斑病
发病时间为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末,发病症状:病株多由基部叶片开始发病,病叶由下而上,由外向内相继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不规则黑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最后整个叶片发黑,严重时影响植株生长,使小苗质量下降。防治方法是及时铲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并及时摘除底部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在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药,连续3~4次。
(2)灰霉病
发病时间为7月中旬到9月中旬。发病症状是叶片上形成不明显黄绿色斑块,形状不规则,扩大后波及整个叶片,叶面上有灰白色霜霉层,后期病株叶片相继变黄绿色枯死。防治方法是降低田间湿度,防止草荒,使田间通风良好,在发病初期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用药3~4次。中间可穿插使用25%甲霜灵500~700倍液一次。
根:根颈粗短,有横纹,被覆多数短小枯鞘纤维;根圆柱形,末端较细,不分枝或有1-2分枝,皮层稍厚,表面凹凸不平,红褐色或灰褐色,剖面白色,带甜味。
茎:茎通常单一,不分枝或中部以上有少数分枝,圆柱形,中心有髓,基部径2-4毫米,光滑无毛。
叶:基生叶2至多数,叶柄通常很长,有长至18厘米的,但也有仅长2厘米的;叶片稍革质,略带粉绿色,1-2回三出式全裂,第一回羽片分裂处呈关节状,椭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急尖,长2-12厘米,宽2-12毫米,有时宽至4厘米,有柄或近无柄,全缘,边缘反曲,近平行脉3-10,表面叶脉稍突起,背面叶脉显著突起;中部叶与基生叶相似,裂片稍狭;上部叶为线形,常不分裂;序托叶短小,线形,基部有边缘膜质的叶鞘。
花:复伞形花序直径2-4.5厘米;总苞片无,有时有1-2,线形,长3-5毫米,宽约0.5毫米;伞辐5-7,不等长,长1.5-3.5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12-18;小总苞片6-10,基部联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与花柄近等长,比果柄短;花柄粗壮,不等长;花瓣黄色或淡黄色,形状多样,近方形、长圆形或肾形,有3条棕红色脉纹,以中间一条最为显著。
果实:分生果卵状长圆形,略带紫色,横剖面略呈五边形,背棱细,稍突起;萼齿细尖,不明显;花柱基圆锥形,较厚,有缺裂;每棱槽内油管1-2,合生面油管4。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00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防风有什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