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半夜梦哭闹,吃太子参可以,但一定要请中医把脉下再服用。。。
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人参的一种,属于补虚药、补气药。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既然太子参那么好,那么,太子参对小孩子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太子参作用很多,主要是对小孩子最好。太子参补虚药、补气药。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研究表明: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宝宝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注:(因宝宝的个体差异给宝宝服用须慎重,具体的用法和用量请向医生咨询)具有补气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长处在于药性十分平稳,适合长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故特别适宜婴幼儿食用。太子参虽然对婴幼儿很好,但是父母们给婴幼儿服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盲目服药。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
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人参的一种,属于补虚药、补气药。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既然太子参那么好,那么,太子参对小孩子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太子参作用很多,主要是对小孩子最好。太子参补虚药、补气药。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
研究表明: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宝宝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注:(因宝宝的个体差异给宝宝服用须慎重,具体的用法和用量请向医生咨询)具有补气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长处在于药性十分平稳,适合长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故特别适宜婴幼儿食用。太子参虽然对婴幼儿很好,但是父母们给婴幼儿服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盲目服药。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
孩子半夜哭闹怎么回事
小孩子如果出现了哭闹不安的现象,对小孩健康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小孩子经常半夜哭闹,诱因是非常复杂的,也可能是由于炎症感染或者维生素缺乏引起这一现象。小孩子如果缺钙或者缺少维生素d都可能会引起哭闹不安或者晚上睡觉的过程中不能够安稳入睡的现象,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治疗,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半夜哭闹怎么办
小孩半夜惊醒或者是哭闹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孩子有尿引起的这一现象,由于夜晚比较黑,孩子突然醒来,也可能会引起突然间非常害怕的现象,导致孩子半夜经常哭闹的症状,所以家长应该及时陪伴。有个小孩子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缺钙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半夜惊醒,或者是出现了哭闹不安的现象,也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了睡眠不安的症状,缺钙的孩子在睡觉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虚汗的症状。
有的小宝宝如果半夜的时候严重的空调不安,也可能是由于白天受到惊吓引起的。这一现象也对,小孩子如果出现了积食,可能会引起半夜的时候,胃部不舒服,也可能会有这苦恼不安的症状。
对于上面所有的现象,实际上在小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是必定要经历的一件事情。但是作为父母的您们,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多花费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多感受到来自您们的爱意,这样才会减少出现这种现象对小孩子造成的伤害。
半夜做梦哭闹的小孩,排除心理层面的问题,那多半是脾胃和肝的问题。胃不和,则卧不安。当当吃一味太子参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如果真的需要中医调理,可以找专业医生诊断
我们都知道太子参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既可以入药也可以煲汤,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一般煲汤可太子参,黄芪,麦冬,枸杞,加排骨,起到,健脾养胃,补气安神调节免疫力,术后恢复的功效。所以太子参并不能治疗孩子半夜哭闹,至于孩子半夜哭闹问题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
如何改善小孩子睡眠质量
小孩要入睡 环境须配合
有时候小孩很困,嚷嚷着要睡觉,但是由于外部环境比较复杂,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客厅难免人杂,即使保持相对安静,也会对小孩产生不好的影响,小孩会形成一种类似于还生活在白天的感觉,这些对小孩的睡眠是有影响的。
小孩子的睡眠质量是要十分细心照顾的,定好晚上10点睡觉就不要推迟时间,这对小孩的习惯形成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睡觉前的外部环境可以适当缓和下来,比如10点睡觉,那么之前可以把客厅的灯光慢慢调暗一些,也不要给孩子看比较激烈的动画或者电视。
我们每个家长,在孩子睡觉之前,一定要保持安静的情绪,不要看球赛等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辨别体质调睡眠
中医在调理小孩的睡眠情况时会根据具体的辨证来调理的,临床上很多夜不能入睡的小孩通过中医的调理以及相关的家长指导配合就能慢慢好起来。中医认为一般的小儿夜寐欠佳、好动不安,常是由于心肝火旺引起了,此时饮食应注意清淡,食疗应使用清肝养心之品,家长平时对这种小孩也要耐心,避免小孩养成躁动的不良习惯。
肝火旺
这种小孩容易发脾气,或者莫名发怒,中医上多会采用清肝火的治疗方法,常用到白芍、郁金、独角金等煮水,当然用量要根据小孩的情况来使效果更佳。
心火旺
容易烦躁、精神不集中,舌尖发红、小便发黄,中医多会采用清心火的灯心草、通草、淡竹叶等来清心除烦,如果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则可以适当添加生地清热生津。
虚证
有些小孩虽然很容易就出现疲倦但迟迟不肯入睡,如果伴有脸色较白、容易怕事的表现,那么在治疗上就会采用太子参、麦冬、酸枣仁等来调心补益,对这些小孩要多加鼓励,引导小孩做一些平时不敢接触的`活动,让小孩能把“心放开。
7个小妙招让宝宝主动按时睡觉
1、把睡眠时间一点点地提前
当宝宝找各种借口推迟上床时间,或者与你讨价还价时,你可以先做一些合理的让步:你可以多呆1小时(具体时间由你来定),但是必须在自己的房间里,可以看书,但不能看电视,到时间我就要关灯了。说到做到!
但是,晚睡习惯不可能一下子调整过来。你可以每过两三个晚上,把宝宝的睡觉时间往前提15分钟至半小时。注意观察他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睡着,什么时候醒来,以及睡醒后的情绪如何。通过这些,你可以判断你所做的调整效果怎么样。逐渐地,你就可以找到宝宝最佳的睡眠时间了。
2、珍惜睡前故事时光
很多宝宝一直到10岁前,都希望在睡前与父母一起度过一段特殊的安逸时光,比如一起聊天、读书,让你给他按摩后背,或者安安静静地和你在一起。对宝宝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睡前例行活动。
不要觉得这是一种负担,也不要因为放心不下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活儿而匆匆地从宝宝的床边逃离。每天睡前充满爱意的例行活动,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重要。而且,当宝宝长大了,不再需要这些例行活动的时候,你也许会有些失落,会时不时地回忆起那段美好时光。何不现在就好好珍惜?
小提示:给宝宝讲故事,时间最好不超过15分钟,也不要边讲边表演。
3、不要用白天的小睡填补夜间睡眠的不足
午睡不要太晚,保证晚上入睡前有4个小时以上的清醒时间。即使睡得晚,早晨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叫醒宝宝。开始时,他可能会因为没有睡足觉而疲倦或哭闹,但你需要坚持,好让他的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的睡眠状态。
4、把握宝贝困倦的信号,及时哄宝贝入睡
当我们感觉困倦时,谁也不想强打精神勉强支撑着与瞌睡虫斗争。一旦宝贝发出困倦的信号,如变得比较安静,对周围人群与玩具失去兴趣等,就应立刻将宝贝放在小床上,让她入睡。一旦宝贝过了这个困倦的点,就会难以控制,影响正常睡眠
5、就寝前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序给宝贝暗示
即便是非常小的宝贝也能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序养成按时入睡的好习惯。比如,每晚宝贝就寝前,将小宝贝放在大浴缸里足足实实地用温水给他洗个澡,这样既可以让他充分放松下来,也可以促进他更好地入睡。
6、就寝前给宝贝来一通魔法般的抚触
迈阿密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每天坚持在宝贝入睡前给他按摩15分钟,经过1个月的时间,宝贝的睡眠就可得到有效的改善。
7、制造一些有利于宝贝睡眠的声音
曲调柔美的摇篮曲,来自妈咪的心跳声,水轻轻流动的声音,都是可以让宝贝情绪稳定8、给宝贝一个替代的“妈咪
将妈咪柔软的,没有洗干净的T恤放在宝贝的小床上,妈咪熟悉的味道会让小宝贝独自睡眠时产生足够的安全感。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小孩吃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孩吃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太子参的功效?食用方法?适宜人群和禁忌?2、太子参的作用?3、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4、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5、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神们帮帮忙太子参的功效?食用方法?适宜人群和禁忌?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能益脾气,养胃阴。
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
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
能益气生津。
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
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食用方法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材料: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
做法:将黄芪、红枣、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给孩子喝。
功效提示:这款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
银耳太子参炖鹿肉
材料:银耳50克,太子参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汤1200克。
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银耳、太子参分别用温水涨发好,鹿肉切蚕豆丁大小汆水,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太子参、银耳、鹿肉、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鹿肉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面黄体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银耳可养阴生精,润肺健脾,对阴液亏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太子参炖田鸡
材料:田鸡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参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汤700克。
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
做法:
1.田鸡宰杀斩块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参用清水泡发好,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丶姜片丶太子参丶枸杞子丶瘦肉丶田鸡,大火烧开转用小火炖3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太子参含多种氨基酸丶果酸丶淀粉丶维生素丶皂苷等成分,能消水肿丶化痰止咳,对心悸自汗丶病后体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太子参炖柴鸡
功效:滋阴补虚,温中益气。
特别适于秋冬女性进补,调养产后虚弱等。
原料:太子参8克,柴鸡250克
调料:盐、葱、姜、料酒适量
做法:
1.将柴鸡切块,在沸水中焯后,将水倒掉。
2.将柴鸡与太子参一起,放入葱、姜、料酒,加清水炖约2个小时,至熟透后加入盐稍煮几分钟即可。
禁忌: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适合人群:体虚或产后虚弱的女性。
希望对您有帮助。
太子参的作用?一、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主产于江苏、山东等地,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太子参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胃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
可用来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肺燥干咳以及病后体虚气阴不足等症。
1、健脾养胃
太子参虽然补气之力较弱,但能兼养阴生津,且药性平缓,属于补气药中的亲补之品。
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胃阴,可用来治疗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所引起的食少体倦,口干舌燥等不适。
2、润肺止咳
太子参能补肺气,润肺燥,可以用来治疗肺脏气阴不足,燥咳痰少等症。
3、提高免疫力
太子参中含太子参多糖,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体质。
4、止血作用
太子参具有升高失血动物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数量的作用,并且能够明显缩短出血的时间,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二、太子参的营养价值
太子参中主要含有太子参皂甙A、β-谷甾醇、棕榈酸、果糖、淀粉以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另外还含有多糖、游离糖、精氨酸、糠醇以及铜、锌、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1、太子参水煎液、多糖、醇提取物、皂苷能够挣增强免疫力。
2、太子参水提取物、75%醇提取物、多糖及皂苷等具有抗应激、抗疲劳等作用。
3、太子参多糖具有改善记忆力,延长寿命的作用。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性较润,归脾、肺经,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功效。
其与人参相近,但药力较之薄弱,以“清补”见长。
与党参相比,补气作用较弱,但生津养阴之力比党参强,有时可用它代西洋参使用。
益气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用于某些确需补益而又不宜使用人参的病证。
因此,它是堪称老少皆宜的清补药品。
太子参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的肺虚咳嗽,心悸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的心功能。
扩展资料:
太子参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太子参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
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也有人认为,因其形状小而得名。
参考资料:人民网-为何太子参补脾益气属轻补?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
太子参
别名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
太子参
【药材鉴定】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
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显微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为3-6列木栓细胞。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韧皮射线宽。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木射线甚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呈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3-4原型。
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据《本草从新》、《纲目拾遗》、《饮片新参》等书,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
现在商品则普遍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虽有滋补功用,但其力较薄。
【化学成分】根含果糖、淀粉、皂甙。
含皂甙、果糖淀粉(35.10%)。
又据报道,含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的30%-40%,还含有麦芽糖(maltose)等。
近年从中分得三棕榈酸甘油酯、棕榈酸、β-谷甾醇、△7-豆甾烯-β-醇、胡萝卜甙,△7-豆甾烯-3-β-D-吡喃葡萄糖甙、肌醇-3-甲醚、α-槐糖和蔗糖。
【相关选方】治自汗: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原生形态】异叶假繁缕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
块根长纺锤形。
茎下部为紫色,近似四方形,上部近似圆形.绿色的,有2列细毛,节略膨大。
叶对生,略带内质,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
先端尖,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较大,成十字形排列,边缘略呈波状。
花腋生,二型: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被柔毛;萼片4;无花瓣。
普通花1~3朵顶生,白色;花梗长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针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2齿裂;雄蕊10,花药紫色;雌蕊1,花柱3,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熟时5瓣裂。
种子扁圆形,有疣状突起。
花期4~5月。
果期5~6月。
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
分布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主产福建、江苏、山东、安徽。
其中,福建省柘荣县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
采制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睦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根细长防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
长3~10cm,直径0.2~0.6cm。
顶端有茎痕,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烫过);或类白色,粉性(生晒品)。
气微,味微甘。
化学成分含甙果糖及淀粉。
【药材名】太子参
【英文名】HeterophyllyFaalsestarwortRoot
【拉丁名】RadixPseudostellariae
【名称考证】孩儿参,童参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
【药用部位】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
”入肺、脾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用药忌宜】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用药配伍】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
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4.《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种植栽培编辑本段回目录
1、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
忌连作,前茬以甘薯、蔬菜等为好,坡地以向北、向东者为宜。
一般在早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地耕翻,重施基肥,肥种以农家肥为主,且应充分腐熟。
搂细耙匀,作成1.2-1.5米宽、20厘米高的畦,畦面保持弓背形。
2、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但有性繁殖因采种难,当年产量又低,故生产上以无性繁殖为主。
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前为宜,过迟则种参因气温下降而开始萌芽,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翌年出苗。
种参应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
栽种时,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13厘米左右深的条沟,然后将种参按株距5~7厘米斜栽沟内,要求芽头朝上,离畦面6厘米,芽头位置在同一水平上,习称“上齐下不齐”。
然后按行距(沟距)15厘米再开第二条沟,并将后一条沟的土覆在前一条已排好参的沟,再行排参,依此类推。
栽完1畦,稍加镇压,并将畦面整成弓背形。
每亩用种量40~60千克。
3、田间管理
(1)防止人畜踩踏:栽后当年不出苗,要保持畦面平整,避免人畜践踏,否则易造成局部短期积水,使参根腐烂,最终导致缺苗减产,留种田越夏期间更应防止踩踏。
(2)除草、培土:2月上甸,幼苗出土时,生长缓慢,越冬杂草繁生,可用小锄浅锄1次,以后见草就拔。
同时结合整理畦沟,将畦边倒塌的上撤至畦面,或用客土培土,培土厚度以不超过2厘米为宜。
5月上旬后,植株早已封行,除了拔除大草外,可停止除草。
(3)追肥:太子参生长期短,主要以基肥为主,特别是后期,追肥不当,如多施氮肥可导致茎叶徒长,影响产量。
如幼苗瘦弱,可在4月上旬每亩施入腐熟的饼肥30一40千克,并随后浇水。
(4)排灌:太子参怕涝,雨后畦沟必须排水畅通。
在干旱少雨时,应注意浇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利于发根和植株生长。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神们帮帮忙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
别名孩儿参、童参.本品入药始见于《本草从新》。
我国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以及河南、湖北等地均有种植。
每年6~7月茎叶枯萎时挖掘.晾干后卸可入药。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入脾、肺经。
【功效主治】生津止渴、益气补虚、健脾润肺。
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神倦乏力以及气阴两伤引起的干咳、自汗、口干、失眠等症。
【现代研究】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
【用法用量】常用量:每日10~15克。
【注意事项】体内有湿热者忌用。
【妙方应用】1.太子参汤:太子参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取汁饮用,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主治气阴不足引起的诸症.2.童参麦冬饮: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甘草6克,三味放入砂锅中一同煎煮,约半小时左右即可。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主治肺虚咳嗽。
3.太子地黄饮:太子参、生地黄、白芍、生玉竹各9克,每日1剂,分2~3次水煎服。
主治病后体虚、伤津口干。
4.百合参耳汤:百合15克,太子参10克,银耳10克,白糖5竟,将至味主料洗净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熟再加入白糖即可。
佐餐後用。
5.太子参炖老鸭:太子参15克,老鸭1000克,料酒6毫升,食盐3克,葱段5克,姜片5克,胡椒粉3克,几味一同下锅,炖至熟烂即可,佐餐食用。
6.太子参烧猪肉:太子参15克,猪肉300克,料酒6毫升,食盐2克,葱和姜各3克,胡椒粉3克,肉汤100毫升,烧制。
佐餐食用。
7.太子参茶:太子参6克,麦芽6克,红茶3克,红糖15克,将前三味一起包入纱布中,纱布包与红糖放进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
8.太子参药酒:太子参30克,熟地黄和五味子各10克,当归、麦冬、仙灵脾各15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诸药捣碎后放入玻璃瓶中,密封浸泡15天即可。
每晚服用一小杯(约10~15毫升)。
关于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小孩吃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00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太子参生卷叶了怎么办?
下一篇:
天冬熟地山楂能一起泡水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