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延胡索有哪些特征?

中药材大全 2023-12-24 08:09:48

(金银章、吕桂兰)

延胡索(,f..H..C.Hsu)别名元胡、延胡、玄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是常用中药,是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主产浙江省的东阳、盘安、缙云、永康等县,此外,上海、江苏、四川、湖北、山东、河南、辽宁、北京等省市都有种植。以块茎入药。块茎中含有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黄连碱、l-四氢黄连碱、dl-四氢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已碱、紫堇鳞茎碱、α-别隐品碱、β-高白屈菜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非洲防己碱、d-海罂粟碱以及延胡索辛素、壬素、癸素、子素、丑素等。近年来研究延胡索地上部分也具有多种生物碱,待进一步研究。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dl-四氢黄连碱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dl-四氢巴马亭镇痛最明显,对人体无明显成瘾,dl-四氢巴马亭有催眠作用,较大剂量的dl-四氢巴马亭对鼠、兔、猫、狗、猴能引起啫睡现象,如给狗皮下注射乙素20mg/kg,30分钟后出现瞌睡,持续时间80分钟;给小鼠dl-四氢巴马亭40mg/kg对环己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睡眠时间延长2—3倍;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及降低苯丙胺的毒性,将含有去氢d-紫堇碱及小量dl-四氢巴马亭、原阿片碱的提取物试用于临床上,每日100mg(用药7—120天),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良好。dl-四氢巴马亭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病的第Ⅰ期和第Ⅱ期疗效显著。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腰膝诸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冠心病等症。中医为元胡治一身上下诸痛,对妇女病有良效。

一、形态特征

株高10—20cm,全株无毛。地下块茎扁球形或不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2.5cm,内部黄白色。地下茎肉质纤细,具分枝。茎基部生一鳞叶,其上生3—4叶;叶有长柄;叶片轮廓三角形,长达7.5cm,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长3—8.5cm;苞片卵形、狭卵形或狭倒卵形,长8mm,通常全缘或少数有牙齿;萼片2,极小,早落;花瓣4,2轮,紫红色,外轮花瓣长1.5—2cm,顶端微凹,尾部延长成长距,距圆筒状,内轮花瓣较小,基部具浅囊状突起;雄蕊6,花丝联合成2束,每束具3花药;子房扁柱形,花柱细短,柱头2裂。蒴果荚状,长约2—3cm;种子肾形,紫红色或紫黑色(图14—93)。

图14—93延胡索形态图

1.植株全形2.花3.去花冠后示雌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地下茎生长

块茎一般有2个芽,多则3—4个。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从芽眼上萌发出芽,同时也长出新根。萌芽最适地温(5cm)在18—20℃。在11月上旬芽突破鳞状苞片,沿着表土水平向上方向生长,开始进入地下茎生长阶段。12月上旬芽又穿破鳞叶,形成地下茎第一个茎节(后节膨大成块茎)。此后,地下茎生长加快,相继形成第二个节和第三个节,并在茎节上长出分枝,直至2月上旬基本形成整个地下茎。地下茎的长度视栽种深度、土壤质地、块茎大小而有异。一般每个地下茎长5—12cm。整个地下茎生长期约100天左右。

(二)地上部生长

延胡索以第一叶或第二叶先出苗。当日平均气温达4—5℃,持续3—5天即可出苗,7—9℃为出苗适温。一般以1月下旬—2月上为出苗期。出苗时,叶呈“拳形”,随后逐渐伸展成掌状,初时叶色呈淡紫红色,后变成绿色或深绿色。叶片的生长,以3月下旬至4月初最快,到4月中旬停止生长。3月上旬出现初花,3月下旬开花盛期,4月上旬基本结束。地上部4月下旬至5月初完全枯死。整个地上部生长约90天左右。

(三)块茎生长

延胡索块茎形成有二个部位。一是种块茎内重新形成的块茎,俗称“母元胡”;二是地下茎茎节处膨大形成的块茎,俗称“子元胡”。由于形成块茎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时期也不同。“母元胡”于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然后“子元胡”才开始逐节形成,其全部形成约50天左右。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块茎膨大期,而4月上、中旬为块茎增长最快时期,整个块茎生长期70—80天。

北京引种的延胡索物候期比浙江晚,块茎增重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最快,5月下旬逐渐停止增长(图14—94)。

图14—94延胡索块茎干物质积累动态

(吕桂兰北京)

(四)生物碱积累

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随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而有差别,如4月中旬测定花含总碱为1.1%,母元胡0.64%,子元胡0.51%,地上茎叶0.02%,表明花的含量最高,块茎次之,地上茎叶最少。从元胡乙素含量来看,块茎含量(0.11—0.13%)为地上茎叶的10倍,故块茎为最好入药部位(表14—81)。

表14—81延胡索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动态

(五)对环境要求

延胡索生长宜湿润环境,怕积水、怕干旱。产区年降雨量在1350—,而1—4月降雨量在300—400mm,有利其生长,高于或小于此则对生长不利。特别在3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量大,下雨日多,多雾地湿,则易发病,若遇干旱影响块茎的膨大,都容易造成减产。所以,在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在干旱严重时,灌“跑马水”抗旱。

延胡索根系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cm内,故要求表土层土壤质地疏松,最利于根系和块茎的生长。过粘过砂的土壤均生长不良。土壤以pH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好,pH5.5亦可种植。

三、培栽技术

(一)种及变种

目前大面积生产都采用延胡索这一种,生产上又可分为大叶延胡索和小叶延胡索两种,其中以大叶延胡索利于密植,提高产量,而小叶延胡索块茎大,产量虽不及大叶延胡索种,但利于采收。此外,同属植物中有多种野生种,它们有齿瓣延胡索(C...)、东北延胡索(C.,.var..)、全叶延胡索〔C..)、灰叶延胡索(C..)、长花灰叶延胡索〔C.(Pall.)B..〕、对叶延胡索〔C.(Eleph)Pess.〕等。有的野生种正在开发利用。

(二)选地整地

产区多在丘陵、山谷的水田和坡地上种植。宜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且排水好,表土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为好。粘性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一般隔3—4年再种。

延胡索的根系和块茎集中分布在2—20cm的表土层中。土质疏松,根系生长发达,根毛多,利于吸收营养,故对整地十分重视。前作以玉米、杂交水稻、芋头、豆类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cm,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细作,使表土充分疏松细碎,达到上松下紧,利于采收。作畦分窄畦和宽畦。窄畦宽50—60cm,沟宽40—50cm,窄虽有利于排水,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影响产量的提高;宽畦,畦宽100—110cm,沟宽40cm,只要挖好排水系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所以,改窄畦为宽畦是提高亩产的重要措施。

(三)种植

1.繁殖方法

目前生产上采用块茎繁殖。此外,种子亦可繁殖,须培育三年后才能提供种用块茎。种用块茎以选直径1.2—1.6cm为好。过大成本高,过小生长差。

2.栽种时间

一般9月中旬至10月均可栽种,但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栽种适期。若推迟至11月中旬下种,将明显影响产量。早种早发根,利于地下茎生长。药农经验“早种胜施一次肥”,充分说明延胡索栽种宜早不宜迟。随着农业生产复种指数的提高,浙江普遍实行三熟制,给延胡索早栽种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合理安排前作,使延胡索适时栽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前作搭配有下列几种:绿肥—早稻—杂交水稻—延胡索;大麦—早稻—杂交玉米—延胡索;小麦—豆类—玉米—延胡索。

3.种植方法

目前均采用条插,便于操作和管理。条插即按行距18—22cm,用开沟器开成播种沟,深6—7cm,在播种沟内每亩施入过磷酸钙40—50kg,然后按粒距8—10cm在播沟内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做到边种边覆土。种完后,每亩盖焦泥灰或垃圾泥2500—、菜饼肥50—100kg或混合肥100kg,再盖栏肥1500—,最后提沟泥培于畦面,覆土深度为6—8cm。

(四)田间管理

1.施肥

延胡索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施肥十分重要。单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长、嫩弱、茂密、抗逆性弱,易遭病害;单施磷钾肥,抗性增强,由于缺氮肥,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同样提不高产量;氮、磷、钾混合施肥,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块茎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重腊肥,轻施苗肥。腊肥(即冬肥)在12月上、中旬施入,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入人粪肥1500—,氯化钾20—40kg或草木灰100—150kg,有条件地区可在畦面再盖栏草肥。盖栏肥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抑制杂草的生长。苗肥以基肥和腊肥的施肥量来决定。若基肥足,腊肥重,苗肥一般不施;若基、腊肥不足,应在2月上旬适当追施苗肥,催苗生长。每亩施人粪肥或1%硫酸铵液。此外,可在3月下旬起在叶面喷2%磷酸二氢钾2—3次。

2.松土除草

一般3—4次。在12月上、中旬施肥时,用刮子在畦表轻轻松土;立春后出苗,不宜松土,要勤拔草,见草就拔,畦沟杂草用刮子除去,保持田间无杂草。近年来,延胡索种后采用除草剂除草,花工少,成本低,效果好。其方法,待延胡索种植完毕后,每亩可用可湿性绿麦隆粉剂250g,加水75kg或拌细土25kg,将药剂喷洒或撒于畦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土即可。

3.排水灌水

栽种后,是发根季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水,促进早发根。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湿度大,要做好排水降湿工作,做到沟平不留水,减少发病。北方冬季冻前要灌一次防冻水。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

3月上旬始发,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小点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稍带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加多,不断扩大,布满全叶。在湿度较大时,病叶背面有一层白色的霜霉状物,最后叶片腐烂或干枯。防治方法:春寒多雨季节,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为害;延胡索出苗后,常查田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移出田间深埋处理,并在穴中撒施生石灰粉消毒;实行3—5年的轮作;发病初期喷40%霜疫灵200—300倍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防治。

2.菌核病

〔(Lib.)]

俗称“搭叶烂”。3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发病最重。首先为害土表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梭形病斑,湿度较大时茎基腐烂,植株倒伏。发病叶片,初呈现圆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青褐色,严重时成片枯死,土表布满白色棉絮状菌丝以及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与水稻轮作,淹死菌核;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撒上石灰粉;用1∶3石灰或草木灰撒施,出苗后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kg撒施。

3.锈病

〔iPeck〕

3月上旬始发,4月最严重。叶面初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绿色病斑,略有凹陷;叶背病斑稍隆起,生有桔黄色凸起的夏孢子堆,破裂后可散出大量锈黄色的粉末(夏孢子),进行再侵染。如病斑出现在叶尖或边缘,叶边发生局部卷缩,最后病斑变成褐色穿孔,致使全叶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发病初期用波美0.2度石硫合剂加0.2%的洗衣粉作粘着剂,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

其它尚有臀脊齿爪金龟〔ri()]幼虫及块茎贮藏期发生白绢病(iSacc)等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植株一般4月底至5月初枯死。据浙江药农经验,在5月上、中旬收获为好,折干率高。选晴天土壤稍干时进行,块茎和土壤容易分离,操作方便,省工又易收净。收时,先把畦面盖草和杂草除去,然后用小铁耙依次一边挖,一边拣块茎,做到勤翻勤拣,第一次收后,再全面翻收一次,颗粒归仓。一般亩产鲜货在300—400kg,高的亩产鲜货500kg。

(二)留种

植株枯死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作留种地。采收后,挑选当年新生的块茎作种。以无破伤,直径在1.2—1.6cm的中号块茎为好。选好的块茎,在室内摊放2—3天就可贮藏。

块茎贮藏方法:选干燥阴凉室内,任挑一角,用砖或木板围成长方形,长度不限,宽1.2—1.5m,在地上铺10—12cm的细砂或干燥细泥,其上放块茎20—25cm,再盖12—15cm砂或泥。放过化肥或盐碱性物质的地,不宜贮藏。每半月检查一次,发现块茎暴露,要加盖湿润砂或泥,发现块茎霉烂,要及时翻堆剔除。为防鼠害,可在堆上或四周放有刺植物,如十大功劳等。

(三)加工

留种用块茎选好后,其余的分级过筛,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装入萝内擦去表皮,洗净泥土,漂去老皮和杂草,沥干待煮。待锅水烧至80—90℃时,将洗净的块茎倒入锅中,煮时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用小刀把块茎纵切开,如切面黄白两色,表示块茎还没有煮过心,若块茎切面色泽完全一致,呈黄色,即可捞出,送晒场堆晒。晒时要勤翻动,晒3—4天后,在室内堆放2—3天,使内部水分外渗,促进干燥。如此反复堆晒2—3次,即可干燥。一般折干率为3∶1。

(金银章、吕桂兰)

延胡索(CorydalisturtschaninoviiBess,f.yanhusuoY.H.ChouetC.C.Hsu)别名元胡、延胡、玄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是常用中药,是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主产浙江省的东阳、盘安、缙云、永康等县,此外,上海、江苏、四川、湖北、山东、河南、辽宁、北京等省市都有种植。以块茎入药。块茎中含有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黄连碱、l-四氢黄连碱、dl-四氢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已碱、紫堇鳞茎碱、α-别隐品碱、β-高白屈菜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非洲防己碱、d-海罂粟碱以及延胡索辛素、壬素、癸素、子素、丑素等。近年来研究延胡索地上部分也具有多种生物碱,待进一步研究。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dl-四氢黄连碱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dl-四氢巴马亭镇痛最明显,对人体无明显成瘾,dl-四氢巴马亭有催眠作用,较大剂量的dl-四氢巴马亭对鼠、兔、猫、狗、猴能引起啫睡现象,如给狗皮下注射乙素20mg/kg,30分钟后出现瞌睡,持续时间80分钟;给小鼠dl-四氢巴马亭40mg/kg对环己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睡眠时间延长2—3倍;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及降低苯丙胺的毒性,将含有去氢d-紫堇碱及小量dl-四氢巴马亭、原阿片碱的提取物试用于临床上,每日100mg(用药7—120天),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良好。dl-四氢巴马亭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病的第Ⅰ期和第Ⅱ期疗效显著。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腰膝诸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冠心病等症。中医为元胡治一身上下诸痛,对妇女病有良效。

一、形态特征

株高10—20cm,全株无毛。地下块茎扁球形或不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2.5cm,内部黄白色。地下茎肉质纤细,具分枝。茎基部生一鳞叶,其上生3—4叶;叶有长柄;叶片轮廓三角形,长达7.5cm,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长3—8.5cm;苞片卵形、狭卵形或狭倒卵形,长8mm,通常全缘或少数有牙齿;萼片2,极小,早落;花瓣4,2轮,紫红色,外轮花瓣长1.5—2cm,顶端微凹,尾部延长成长距,距圆筒状,内轮花瓣较小,基部具浅囊状突起;雄蕊6,花丝联合成2束,每束具3花药;子房扁柱形,花柱细短,柱头2裂。蒴果荚状,长约2—3cm;种子肾形,紫红色或紫黑色(图14—93)。

图14—93延胡索形态图

1.植株全形2.花3.去花冠后示雌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地下茎生长

块茎一般有2个芽,多则3—4个。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从芽眼上萌发出芽,同时也长出新根。萌芽最适地温(5cm)在18—20℃。在11月上旬芽突破鳞状苞片,沿着表土水平向上方向生长,开始进入地下茎生长阶段。12月上旬芽又穿破鳞叶,形成地下茎第一个茎节(后节膨大成块茎)。此后,地下茎生长加快,相继形成第二个节和第三个节,并在茎节上长出分枝,直至2月上旬基本形成整个地下茎。地下茎的长度视栽种深度、土壤质地、块茎大小而有异。一般每个地下茎长5—12cm。整个地下茎生长期约100天左右。

(二)地上部生长

延胡索以第一叶或第二叶先出苗。当日平均气温达4—5℃,持续3—5天即可出苗,7—9℃为出苗适温。一般以1月下旬—2月上为出苗期。出苗时,叶呈“拳形”,随后逐渐伸展成掌状,初时叶色呈淡紫红色,后变成绿色或深绿色。叶片的生长,以3月下旬至4月初最快,到4月中旬停止生长。3月上旬出现初花,3月下旬开花盛期,4月上旬基本结束。地上部4月下旬至5月初完全枯死。整个地上部生长约90天左右。

(三)块茎生长

延胡索块茎形成有二个部位。一是种块茎内重新形成的块茎,俗称“母元胡”;二是地下茎茎节处膨大形成的块茎,俗称“子元胡”。由于形成块茎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时期也不同。“母元胡”于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然后“子元胡”才开始逐节形成,其全部形成约50天左右。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块茎膨大期,而4月上、中旬为块茎增长最快时期,整个块茎生长期70—80天。

北京引种的延胡索物候期比浙江晚,块茎增重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最快,5月下旬逐渐停止增长(图14—94)。

图14—94延胡索块茎干物质积累动态

(吕桂兰北京)

(四)生物碱积累

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随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而有差别,如4月中旬测定花含总碱为1.1%,母元胡0.64%,子元胡0.51%,地上茎叶0.02%,表明花的含量最高,块茎次之,地上茎叶最少。从元胡乙素含量来看,块茎含量(0.11—0.13%)为地上茎叶的10倍,故块茎为最好入药部位(表14—81)。

表14—81延胡索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动态

(五)对环境要求

延胡索生长宜湿润环境,怕积水、怕干旱。产区年降雨量在1350—1500mm,而1—4月降雨量在300—400mm,有利其生长,高于或小于此则对生长不利。特别在3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量大,下雨日多,多雾地湿,则易发病,若遇干旱影响块茎的膨大,都容易造成减产。所以,在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在干旱严重时,灌“跑马水”抗旱。

延胡索根系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cm内,故要求表土层土壤质地疏松,最利于根系和块茎的生长。过粘过砂的土壤均生长不良。土壤以pH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好,pH5.5亦可种植。

三、培栽技术

(一)种及变种

目前大面积生产都采用延胡索这一种,生产上又可分为大叶延胡索和小叶延胡索两种,其中以大叶延胡索利于密植,提高产量,而小叶延胡索块茎大,产量虽不及大叶延胡索种,但利于采收。此外,同属植物中有多种野生种,它们有齿瓣延胡索(C.remotaFisch.exMaxim.)、东北延胡索(C.ambiguaCham,exSchlecht.var.amurensisMaxim.)、全叶延胡索〔C.repensMandl.etMuchldorf)、灰叶延胡索(C.glauceseensRgl.)、长花灰叶延胡索〔C.schanginii(Pall.)B.Fedtsch.〕、对叶延胡索〔C.bracteata(Eleph)Pess.〕等。有的野生种正在开发利用。

(二)选地整地

产区多在丘陵、山谷的水田和坡地上种植。宜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且排水好,表土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为好。粘性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一般隔3—4年再种。

延胡索的根系和块茎集中分布在2—20cm的表土层中。土质疏松,根系生长发达,根毛多,利于吸收营养,故对整地十分重视。前作以玉米、杂交水稻、芋头、豆类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cm,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细作,使表土充分疏松细碎,达到上松下紧,利于采收。作畦分窄畦和宽畦。窄畦宽50—60cm,沟宽40—50cm,窄虽有利于排水,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影响产量的提高;宽畦,畦宽100—110cm,沟宽40cm,只要挖好排水系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所以,改窄畦为宽畦是提高亩产的重要措施。

(三)种植

1.繁殖方法

目前生产上采用块茎繁殖。此外,种子亦可繁殖,须培育三年后才能提供种用块茎。种用块茎以选直径1.2—1.6cm为好。过大成本高,过小生长差。

2.栽种时间

一般9月中旬至10月均可栽种,但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栽种适期。若推迟至11月中旬下种,将明显影响产量。早种早发根,利于地下茎生长。药农经验“早种胜施一次肥”,充分说明延胡索栽种宜早不宜迟。随着农业生产复种指数的提高,浙江普遍实行三熟制,给延胡索早栽种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合理安排前作,使延胡索适时栽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前作搭配有下列几种:绿肥—早稻—杂交水稻—延胡索;大麦—早稻—杂交玉米—延胡索;小麦—豆类—玉米—延胡索。

3.种植方法

目前均采用条插,便于操作和管理。条插即按行距18—22cm,用开沟器开成播种沟,深6—7cm,在播种沟内每亩施入过磷酸钙40—50kg,然后按粒距8—10cm在播沟内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做到边种边覆土。种完后,每亩盖焦泥灰或垃圾泥2500—3000kg、菜饼肥50—100kg或混合肥100kg,再盖栏肥1500—2000kg,最后提沟泥培于畦面,覆土深度为6—8cm。

(四)田间管理

1.施肥

延胡索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施肥十分重要。单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长、嫩弱、茂密、抗逆性弱,易遭病害;单施磷钾肥,抗性增强,由于缺氮肥,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同样提不高产量;氮、磷、钾混合施肥,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块茎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重腊肥,轻施苗肥。腊肥(即冬肥)在12月上、中旬施入,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入人粪肥1500—2000kg,氯化钾20—40kg或草木灰100—150kg,有条件地区可在畦面再盖栏草肥1000kg。盖栏肥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抑制杂草的生长。苗肥以基肥和腊肥的施肥量来决定。若基肥足,腊肥重,苗肥一般不施;若基、腊肥不足,应在2月上旬适当追施苗肥,催苗生长。每亩施人粪肥1000kg或1%硫酸铵液2000kg。此外,可在3月下旬起在叶面喷2%磷酸二氢钾2—3次。

2.松土除草

一般3—4次。在12月上、中旬施肥时,用刮子在畦表轻轻松土;立春后出苗,不宜松土,要勤拔草,见草就拔,畦沟杂草用刮子除去,保持田间无杂草。近年来,延胡索种后采用除草剂除草,花工少,成本低,效果好。其方法,待延胡索种植完毕后,每亩可用可湿性绿麦隆粉剂250g,加水75kg或拌细土25kg,将药剂喷洒或撒于畦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土即可。

3.排水灌水

栽种后,是发根季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水,促进早发根。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湿度大,要做好排水降湿工作,做到沟平不留水,减少发病。北方冬季冻前要灌一次防冻水。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PeronosporacorydalisdeBary〕

3月上旬始发,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小点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稍带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加多,不断扩大,布满全叶。在湿度较大时,病叶背面有一层白色的霜霉状物,最后叶片腐烂或干枯。防治方法:春寒多雨季节,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为害;延胡索出苗后,常查田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移出田间深埋处理,并在穴中撒施生石灰粉消毒;实行3—5年的轮作;发病初期喷40%霜疫灵200—300倍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防治。

2.菌核病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

俗称“搭叶烂”。3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发病最重。首先为害土表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梭形病斑,湿度较大时茎基腐烂,植株倒伏。发病叶片,初呈现圆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青褐色,严重时成片枯死,土表布满白色棉絮状菌丝以及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与水稻轮作,淹死菌核;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撒上石灰粉;用1∶3石灰或草木灰撒施,出苗后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kg撒施。

3.锈病

〔PucciniabrandegeiPeck〕

3月上旬始发,4月最严重。叶面初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绿色病斑,略有凹陷;叶背病斑稍隆起,生有桔黄色凸起的夏孢子堆,破裂后可散出大量锈黄色的粉末(夏孢子),进行再侵染。如病斑出现在叶尖或边缘,叶边发生局部卷缩,最后病斑变成褐色穿孔,致使全叶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发病初期用波美0.2度石硫合剂加0.2%的洗衣粉作粘着剂,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

其它尚有臀脊齿爪金龟〔Holotrichiagebleri(Faldermann)]幼虫及块茎贮藏期发生白绢病(ScletotiumrolfsiiSacc)等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植株一般4月底至5月初枯死。据浙江药农经验,在5月上、中旬收获为好,折干率高。选晴天土壤稍干时进行,块茎和土壤容易分离,操作方便,省工又易收净。收时,先把畦面盖草和杂草除去,然后用小铁耙依次一边挖,一边拣块茎,做到勤翻勤拣,第一次收后,再全面翻收一次,颗粒归仓。一般亩产鲜货在300—400kg,高的亩产鲜货500kg。

(二)留种

植株枯死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作留种地。采收后,挑选当年新生的块茎作种。以无破伤,直径在1.2—1.6cm的中号块茎为好。选好的块茎,在室内摊放2—3天就可贮藏。

块茎贮藏方法:选干燥阴凉室内,任挑一角,用砖或木板围成长方形,长度不限,宽1.2—1.5m,在地上铺10—12cm的细砂或干燥细泥,其上放块茎20—25cm,再盖12—15cm砂或泥。放过化肥或盐碱性物质的地,不宜贮藏。每半月检查一次,发现块茎暴露,要加盖湿润砂或泥,发现块茎霉烂,要及时翻堆剔除。为防鼠害,可在堆上或四周放有刺植物,如十大功劳等。

(三)加工

留种用块茎选好后,其余的分级过筛,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装入萝内擦去表皮,洗净泥土,漂去老皮和杂草,沥干待煮。待锅水烧至80—90℃时,将洗净的块茎倒入锅中,煮时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用小刀把块茎纵切开,如切面黄白两色,表示块茎还没有煮过心,若块茎切面色泽完全一致,呈黄色,即可捞出,送晒场堆晒。晒时要勤翻动,晒3—4天后,在室内堆放2—3天,使内部水分外渗,促进干燥。如此反复堆晒2—3次,即可干燥。一般折干率为3∶1。

延胡索有毒吗?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的块茎是著名的常用中药,含有数十种生物碱,常被用于行气止痛,治疗活血散瘀、跌打损伤等病症。而最让人们对延胡索感到好奇的还是延胡索的毒性问题。那么延胡索有毒吗?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延胡索的功效
一、延胡索的养生防癌功效作用
延胡索作为一种普通蔬菜,丰富的营养却让它变得不普通。延胡索能够预防多种疾病,延胡索中的甾体皂苷对机体健康更是有重要作用,能够抵抗肿瘤和癌细胞的病变和活化。多吃延胡索就能加强机体抵抗癌症肿瘤疾病,更好的抗癌防癌。延胡索中还有其他的营养成分,可以提高我们机体健康。
二、延胡索的解腻减肥功效作用
对于女性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有窈窕的食材,但是要减肥就要忌口,那么怎么能又有吃又可以减肥呢,延胡索就能帮助你解决这样的困窘问题了。延胡索是天然的减肥好食材,可以在减肥控制饮食的时候来吃,晚餐中简单的水煮延胡索搭配一些粗粮,绝对是上佳的减肥食谱。
2、延胡索影响解析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
毒理试验毒性反应:猴灌服延胡索乙素85mg/kg和110mg/kg,皮下注射80mg/kg.无明显毒性。每天灌服85mg/kg,共2周,有镇静、催眠作用,第4~7天出现肌肉紧张,四肢震颤,尿有管型,内脏解剖无明显变化。病理检查:病理切片所见心脏和肾脏有轻度肿胀、混浊。说明其毒性很小。
临床观察无毒。在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治疗量可有眩晕、乏力、恶心等症状。较大剂量时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和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动物实验表现明显而持久的镇静,全身肌肉松驰现象。
注意事项:
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3、延胡索真伪辨别
(1)正品
正品延胡索: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5~1.5厘米,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或有时微凹陷。质地坚硬不易打碎,断面角质样,黄色,气微,味苦。
(2)伪品
伪品一:常见以鹅卵石加工掺杂在延胡索药材中,外形和延胡索相似,大小不一,表面黄色,光滑,无明显顶端和底部之分,质地重而坚实,水洗后褪色而水呈黄色。
伪品二:以紫堇属其他植物块茎冒充延胡索药材,主要有夏天无、齿瓣延胡索、全缘叶延胡索和东北延胡索等的块茎,这些块茎外形和延胡索较为相似。夏天无表面灰黄色,有众多瘤状突起,顶端钝圆;齿瓣延胡索呈不规则球形,表面黄棕色,皱缩;全缘叶延胡索呈圆球形或圆锥形,表面灰棕色,皱缩,以上三种延胡索个体一般较延胡索较大,为地方用品种。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功效与作用介绍

1、活血、止痛、催眠、镇静。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解疼痛,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

2、现在研究显示,延胡索有较好的镇痛镇静和催眠作用,延胡索可以用于多种疼痛,其止痛的效价约为R片的1%,其止痛的主要成分为延胡索乙素,其镇痛的主要通路是中枢神经。

3、临床上延胡索可以通过配物治疗多种的痛症,配白芍治疗慢性的胃痛,配生地治疗顽固性痹痛,配瓜蒌治疗胸痹,心胸痛。

元胡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功效以及作用吗?

元胡简介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为大宗常用中药。元胡始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元胡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还有治疗胸痹心痛、脘腹疼痛、腰痛、疝气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的作用。

元胡是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的块茎,也称为延胡索。现代研究表明,元胡含有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丁素、掌叶防己碱、去氢海罂粟碱、原阿片碱、右旋海罂粟碱、延胡索癸素、左旋四氢非洲防己碱、右旋紫堇鳞茎碱、去氢紫堇碱、左旋四氢小檗碱、非洲防己碱、右旋-N-甲基六驳碱、元胡宁、狮足草碱、二氢血根碱、去氢南天宁碱、比枯枯灵碱、隐品碱、黄连碱、小檗碱等成分。具有镇痛、催眠、镇静、安定、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脏、抗心律失常、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溃疡、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学习能力、抗氧化、钙拮抗等作用。

很多人以为元胡止痛片只能治痛经,其实不止,像头痛、胸痛、腹痛、胃痛、胁痛、肋痛等等都可以用。所以你看不光西医有止痛片,中医也有,只不过,中医说止痛不是简简单单的帮你把痛止住,而是去疏通气血。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延胡索是一种中药,它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可以活血止痛。但是延胡索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才可以使用,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1

【中药名】 延胡索 yanhusuo

【别名】 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英文名】 Corydalis Rhizoma。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上端稍下凹,直径0.5~2.5厘米,黄色。茎细软,不分枝或分枝,易折断,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鳞片和叶腋内常有小块茎。具3~4叶,基生叶与茎生叶同形,茎生叶具长柄。总状花序顶生,疏生3~10朵花,萼片小,早落,花瓣4,紫色或紫红色,上花瓣片宽展,先端微凹,具短尖,边缘具齿或多少具波状小齿,距圆筒形,蜜腺体贯穿于距长的1/2,雄蕊6枚,二体。蒴果线形。

【产地分布】 生于林下、林缘或沟谷阴处。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 栽培延胡索在5~6月植株完全枯萎后5~7天采挖。采挖后分别装在竹筐里,洗净泥土,放入开水中略煮3~6分钟至块茎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捞起晒干。过生易遭虫蛀,过熟则折干率下降,表面皱缩。野生土元胡索一般在植物生长末期或花期采挖,因为过迟难于寻找,但此时采挖,药材质量较差,总碱含量较低。

【药材性状】 球形,表面灰黄色或白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上端凹陷,有茎痕,底部中央稍凹陷呈脐状,质坚硬,碎断面金黄色或黄棕色,角质样。气微,味极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止痛:每日用延胡索9克,酒炒研末煎服,7天为一疗程。

【药理研究】 镇痛、催眠、镇静、安定;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脏;抗心律失常;抗溃疡;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总碱中以延胡索甲素、延胡素乙素、延胡素丑素的镇痛作用最为明显,其中延胡素乙素最强,延胡素丑素次之,延胡素甲素再次,较大用量对兔、犬、猴等均有镇静催眠作用,延胡索乙素有对抗中枢兴奋和增强中枢抑制作用;静注延胡素乙素可缩小脑梗塞范围、脑水肿及钙离子抑制。毒性:总碱LD50为2840毫克/千克,延胡素乙素LD50为146毫克/千克。

【化学成分】 含20多种生物碱,如紫堇碱、异紫堇球碱、小檗碱、隐品碱、去氢南天宁碱、二氢血根碱、四氢小檗碱、α-别隐品碱、黄连碱、巴马亭等。另含延胡索乙素、亚油酸、香草酸、胡萝卜苷、去氢延胡索胺等。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体虚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便滑泄:延胡索、附子各30克,木香15克。每服12克,加生姜七片煎服。

②治血滞心腹作痛:延胡索(醋炙),五灵脂(醋炒)、草果、没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9克,热酒调下。

③治疝气:延胡索、胡椒末各等分。每服6克,酒、水各半盏,煎七分服。

④治经来小腹有块痛:延胡索8g,血余炭4克研末。分上下午2次用黄酒调服。连服7天。

⑤治产后小腹脐下痛:延胡索、桂心各15克,当归30克。为细末,热酒调下。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2

从现代药理作用来看,延胡索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抗溃疡作用等。

镇痛作用

用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内服延胡索具有止痛作用。其所含生物碱的镇痛作用以乙素最强,丑素次之、甲素与癸素最弱。是通过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及一些下行抑制功能而起作用,对大脑皮层无直接作有。延胡索乙素及丑素有耐受性。

延胡索含有的延胡索粉,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等成分均有很好的镇痛功效,对于抑制疼痛有突出的作用。延胡索的止痛镇痛作用不容易形成成瘾性。

止痛作用

延胡索具有很好的止痛功效,中医角度来说,其具有的活血散瘀理气的功效可有效的缓解气滞血瘀导致的疼痛,如治疗胸胁疼痛,脘腹疼痛,痛经,跌打损伤疼痛等有很好的效果。

镇静催眠

延胡索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镇静,安定,催眠也有很好的作用。

实验证明给猴灌服延胡索乙素后,可见活动减少,低头瞌睡,攻击反应消失。乙素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但不能对抗电休克。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实验室用延胡索全碱对豚鼠心电图的观察表明、能显著减慢心率,并对垂体居叶素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有拮抗作用,使心律失常消失。离体兔心实验证明可抑制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冠脉流量、用心得安阻断冠状血管β-受体后,其冠脉流量较阻断之前更为增高。本品对血压无明显改变,有轻度降血脂作用。

对胃肠道作用

实验证明,本品大量可抑制胃液分泌、使胃液分泌的总量显著减少,并具有抗溃疡作用,可能与机体内儿茶酚胺的作用有关。

抑制胃溃疡延胡索多种生物碱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对胃酸分泌有抑制功效。延胡索具有很好的抗溃疡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抑制胃肠溃疡有很好的作用,并且有降低胃酸的作用。

促进内分泌腺分泌

延胡索乙素能促进大鼠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下丘脑;还能使甲状腺重量增加,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对小鼠动情周期有明显的抑制功效。

对心脏作用

延胡索生物碱有减慢心率的作用,能使麻醉犬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延胡索生物碱还有抗心律失常和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拮抗钙有关。

延胡索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等作用。延胡索对抗心肌缺血有很好的作用,可减轻心肌坏死。

体内过程

延胡索乙素口服吸收良好、15分钟后肠内吸收的约45%左右。作用维持4—5小时左右。在体内分布以脂肪组织中最多,其次为肝、肺、肾。主经肾脏排泄,皮下注射12小时后排出约80%。

解痉

乙素、丑素能使肌肉松弛,与前人观察到的延胡索”能治肢体拘挛“的结论相符。乙素作用较强,且在抗惊厥方面与苯妥英钠略有协同作用。此外,还有中枢性镇吐作用。延胡索乙素对大鼠ACTH分泌活动有刺激作用

延胡索有什么功效与作用3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相关配伍

1、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并宜饵此方: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神验莫及。产后即减大黄。

2、寒疝滑泄,腹痛肠鸣,自汗厥逆:熟附子(去皮脐)、延胡索(炒)各一两,生木香半两。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七分,温服。

3、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合,顿温服之。

用法用量

3~l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炮制

采集加工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炮制方法

1、延胡索: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2、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照醋炙法炒干,或照醋煮法煮至醋吸尽,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9~20cm,全株无毛。块茎扁球形,直径7~15mm,上部略凹陷,下部生须根,延胡索相册(20张)有时纵裂成数瓣,断面深黄色。茎直立或倾斜,常单一,近基部具鳞片1枚,茎节处常膨大成小块茎,小块茎生新茎,新茎节处又成小块茎,常3~4个成串。基生叶2~4枚;柄长3~8cm;叶片轮廓宽三角形,长3~6cm,宽4~8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柄,本回裂片近无柄,裂片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0~30mm,宽5~8mm,全缘,少数上半部2深裂至浅裂;茎生叶常2枚,互生,较基生叶小而同形。总状花序顶生,长2~5cm,疏生花3~8朵;苞片卵形至狭卵形,位于在序下部者长约10mm,先端3~5栉裂,位于上部者全缘;萼片2,细小,早落;花冠淡紫红色,花瓣4,2轮,外轮上瓣最大,长15~25mm,上部舒展成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的兜状瓣片,边缘具小齿,先端有浅凹陷,中下部延伸成长距,下瓣较短,形同上瓣,基部具浅囊状突起,内轮两瓣长10~15mm,合抱裹于雄蕊外,上部宽倒卵形,中、下部细长成爪;雄蕊6,略短于内轮花瓣,每3枚合生成束;子房条形,长8~10mm,花枝细短,柱头近圆形,具乳突8个。葫果条形,长1.7~2.2cm,花柱、柱头宿存,熟时2瓣裂。种子1列,数粒,细小,扁长圆形,黑色,有光泽,表面密布小凹点。栽培品常只开花,果不及成熟即凋落。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下,或为栽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主产浙江。

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

1、延胡索呈不规则的圆形厚片。外表皮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细皱纹。切面黄色,角质样,具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2、醋延胡索形如延胡索或片,表面和切面黄褐色,质较硬。微具醋香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04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