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什么叫石菖蒲?

药哥明白 2023-12-25 12:05:28

石菖蒲(拉丁学名: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中药石菖蒲属于开窍药,石菖蒲的功效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智。它的作用有,第一,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具有开窍醒神之功,而且还具有化湿豁痰之效,擅长于治疗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第二,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第三,用于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的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第四,用于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此外,石菖蒲还可以用于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石菖蒲(拉丁学名: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详情>>

分布地区: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

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镇咳

营养成分:β-细辛醚、α-细辛醚、石菖醚、有机酸

宜搭:龙齿、生姜

所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目、天南星科、菖蒲属

植物名。天南星科石菖属,常绿性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于地。叶似剑而细长,革质。花为圆柱状肉穗花序,具剑状的佛焰苞,呈淡黄或绿褐色。全株具特异的香气。可供观赏及入药用。民间习俗于端午节时,束其叶插于檐前.以为避邪。也称为「细叶菖蒲」。

石菖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药,那么它用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是耳鸣经常用,耳鸣、耳聋,有些不明原因的神经性耳鸣,用石菖蒲配上点葛根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再一个就是嗜睡,我们知道失眠的病人很多,其实嗜睡的病人也不少,就是一天到晚老是迷迷糊糊犯困,一旦躺上床上又睡不着或者是睡不实。石菖蒲有醒神开窍的作用,可以煮石菖蒲水,用石菖蒲水冲少量的花茶或者绿茶,也可以起到醒神的作用。石菖蒲可以治疗健忘,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者是脑动脉硬化、脑梗塞以后,人体的记忆力就会减退,用石菖蒲可以改善这种记忆力减退,有治疗这种健忘的作用。

石菖蒲,中药材名。(拉丁学名:i),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多系野生。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亦均有分布。原植物生于湖泊1800米以下的水旁湿地或石上。喜冷凉湿润气候及阴湿环境,耐寒,忌干旱,以沼泽湿地或灌水方方便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功效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临床用名石菖蒲。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气温味辛,乃手少阴、足厥阴经药。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类。

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本草经疏》:菖蒲君,正禀孟夏六阳之气,而合金之辛味以生者也。其味苦辛,其气大温。阳精芳草故无毒。阳气开发,外充百骸,辛能四达以散邪结,此通利心脾二经之要药也。盖苦可燥湿,温能寒,辛可散结,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去此三邪痹自愈矣。阳气开发,芬芳轻扬,气重于味,辛兼横走,故能下气开心。咳逆者,气逆之候也,下气则咳逆上气可去。王脏之壅遏既彻,则九窍应之而通,故聪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辛以散之,故治痈疮。气味辛温,气厚发热,故温肠胃。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肠胃既温则膀胱兴焉,故止小便。脾主四肢,脾湿既祛,则四肢湿痹不得屈伸自利。山岚瘴气最能使小儿发疟,寒湿之甚莫过山岚,既散其邪则病本已拔,疟焉得而不已焉?作浴汤,及久服轻身者,除湿之验也。不迷惑,益心智,高志者,心窍开利也。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无毒。主手足湿痹,可使屈伸;贴发背痈疽,能消肿毒。下气除烦闷,杀虫愈疥疮。消目翳,去头风。开心洞达出音声,益智慧通窍虚灵。劫耳聋耳鸣,禁尿遗尿数。腹痛或走者易效,胎动欲产者即安。鬼击懵死难苏,急灌生汁;温疟积热不解,宜浴浓汤。单味入酒煎,疗血海败,并产后不血不止;细末铺席卧,治遍身毒,及不痒发痛疮疡。

谟按:生石涧而叶细嫩者,名菖蒲,根小节稠,味甚辛烈,堪收入药,通窍开心;种池塘而叶粗长者,名菖阳,根大节疏,味兼和淡,惟取作饯,餍酒点茶。故古方中但用此味,特加石字于上,示其所优,使人之不误取也。匪特菖蒲为然,他如栀子、茨菇,每加山字,亦此意尔。药必求真,服才获效。《经药》注下载:厚有服石菖蒲一十三年,身生长毛,冬袒不冷,日诵万语,牢记常全。今读书士,亦或取和远志为丸,朝夕吞服。盖因目击其说,欲假以开聪明、益智慧之一助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0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