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龙胆草有降压作用吗?

药哥明白 2023-12-28 06:51:54

龙胆草之功用为: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用于湿热黄疸、带下、阴囊湿疹,热淋小便短赤涩痛;肝胆火上炎致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肋痛;小儿急惊,高热抽搐等症。

高血压的预防——龙胆草降压绿茶

中医认为对肝火上炎型的可以有一定效果,单纯指望它来降压,您有点难为人了

龙胆草之功用为: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用于湿热黄疸、带下、阴囊湿疹,热淋小便短赤涩痛;肝胆火上炎致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肋痛;小儿急惊,高热抽搐等症。

龙胆草是老的好还是嫩的好?

作为药用的龙胆草,一般成年的最好,太嫩了,营养不齐全,太老了,营养又损耗了,所以取成年的龙胆草比较好,药效比较好。

查看详细

种植一年后的龙胆草为什么不长根?

龙胆草,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肝胆之火,这种草喜干厌湿,在阳光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存。您种植一年还不长根,可能缺光照,缺钾肥,这两样都可以造成根须短小。

查看详细

龙胆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胆(英)别名胆草、水龙胆、山龙胆草、四叶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e.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略具四棱,粗糙,绿色或稍带紫色。叶对生,下部叶鳞片状;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钉形,边缘及下面主脉粗糙,基部抱茎。花簇生于茎顶和上部叶腋;花萼钟形,膜质;花冠蓝紫色,钟形,5裂。蒴果卵圆形,有柄。花期9~10月,果期10月。生于山坡林下及沼湿地。除西北及西藏外,全国各地均产。采制春、秋季来挖,洗

查看详细

龙胆草美白精华的功效是什么?

珍贵龙胆草精华,熊果苷,火棘等。属于阻断性美白,黑色素是由酪胺酸酶活跃产生的,而以上有效成分可以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成分,破坏了黑色素形成环境,肌肤可以恢复白皙透明,淡斑效果比较好。还可以帮助皮肤阻断紫外线照射,阻挡电脑辐射。可以挖掘的主题有:淡斑祛斑,集中性美白,针对色斑暗斑的修复都属于这个产品优势对应的范畴。

查看详细

女生是否可以喝龙胆草?

其他名称:胆草水龙胆山龙胆草四叶草主要成分:含龙胆苦甙,龙胆碱,龙胆糖。龙胆的茎、叶及花中也含龙胆苦甙,含量较低。性状:关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色或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的茎基,周围和下端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有纵皱纹及根痕,质脆易折,断面略平坦,气微,味甚苦。贵龙胆:根表面无横环纹,表皮膜质,

查看详细

龙胆草煮水喝有什么做用?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10

药材供应

2023-12-28 06:54:01
查看更多

#中药知识一点通#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龙胆草,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各地均有分布,春、秋均可采收,以中药材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功效分类】清热燥湿药。

【性味】 苦,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功效与作用】

1、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可以减轻肝脏细胞的坏死,对于肝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使胆汁分泌增加,加速胃液的产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道的分解和吸收,有很好的保护消化系统的功效。

2、龙胆草含有龙胆碱,其可以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可以降低体温、镇痛,也有一定的降压利尿的作用。

3、研究发现龙胆草的原料制成的龙胆煎剂,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调节的作用,对于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囊肿胀、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痛、头胀、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龙胆苦甙对于疟疾即疟原虫有抑制和杀死的功效和作用。

【配伍】

配以柴胡、山栀、黄芩,则清肝泻火。

配木通、车前子、泽泻,则清利湿热。

配黄连、牛黄、钩藤,则泻火定惊。

配茵陈、郁金、黄柏,则利湿退黄。

【禁忌】

脾胃虚弱、腹泻、无湿热实火的患者忌服,同时空腹要忌服,一定要饭后服用。

龙胆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龙胆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龙胆草有保肝、利胆、健胃之功效,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效降低转氨酶;能够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从而有利于肝胆,但不可大量服用龙胆草,会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2、龙胆草治疗脱发有显著疗效。内服加上外洗,治疗几个疗程,毛发就会慢慢长出,直至头发茂密,脱发痊愈。

  3、龙胆草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在治疗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病症上疗效较为显著。

  4、龙胆草有祛火定风、泻肝胆火之功效,可治疗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症状,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5、龙胆草有镇静降压、利尿之功效,可降低血压,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于多种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注射液可有效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龙胆使用禁忌

  龙胆草药物多为苦寒之性,泻火力较强,很容易伤阳气,内服易伤脾胃,所以它不适宜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人。龙胆草切不可多服久服,大剂量服用龙胆草,对胃肠道也有不良影响,会阻碍消化,并可能有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等症状出现。

   龙胆药用价值

  1、龙胆草治热病腹痛:龙胆草30克,捶盐取汁服。

  2、龙胆草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

  3、龙胆草治热痢:龙胆草、木棉花各15克,红猪母菜30克,水煎服。

  4、龙胆草治客忤,疳府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5、龙胆草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

   龙胆怎么吃

  1、做饮品

  材料:龙胆5克,蜂蜜20克。

  做法:先将龙胆洗净、晒干,切成碎小段,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趁温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早、晚各服一次。

  2、煎服

  材料:龙胆、车前子、木通、生地黄、栀子、黄茶各5克,泽泻12克,当归3克,柴胡、甘草各6克。

  做法:把龙胆与其它药材水煎,然后去掉药渣,温服。

  虽然很多人喜欢龙胆是被它漂亮的外貌所吸引,但是今天在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之后发现其实它的药用价值反而更高一些能治疗多种疾病,但是是药三分毒,一定不可以自己乱用配方,一定要遵循医嘱按量服用。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

高血压:龙胆草6克,黄芩15克,钩藤15克,夏枯草18克,菊花9克,水煎服。12胸胁疼:龙胆草、柴胡、香附各9克,水煎服。13传染性肝炎: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各15克,水煎服。

龙胆草的 配伍应用


配黄连:

二药皆苦寒之味,黄连解毒作用颇著,善清心火;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火,肝经热邪用之神妙。二药相须为为用力宏效著,善泻肝胆之火,主治目赤肿痛、耳聋耳呜。

配大黄:

两者均属至阴之品,苦寒之味,二者合用,泻火解毒力强而猛,龙胆草专人肝、胆,清泄肝胆有余之火,得大黄之助,沉下阴行,疏通下焦湿热之结,所谓“抑其怒、折之使之下”义,此外,大黄尚可行肝之滞,破血中之瘀,二者相使为用,对于肝郁火盛、湿热内炽所致胁痛耳聋、口苦目赤、黄疸热痢、阴囊湿肿、便秘燥结、甚或吐衄惊狂等证,均可应用。

配石决明:

龙胆草味大苦、性大寒,纯阴之品,入肝胆二经,其气味厚而沉下,能导热下行,为降泻肝胆实火之要药;石决明味咸微寒,人足厥阴肝经,其质重沉降,故能重镇平肝、镇潜浮阳,为凉肝镇肝之品。二药本沉降之性,平肝阳、清肝火,相使为用,则善治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头痛、目赤肿痛等证。

配柴胡:

龙胆草苦寒沉降,泻肝胆实火;柴胡芳香轻清,升发疏泄,疏畅肝胆之气。二药配用,沉降升散,一升一散,泻火清阳,郁滞均散。

配当归:

龙胆草苦寒,泻肝胆实火;当归甘温,养血益阴以和肝。二药配用,意在泻中有补,疏中亦可防止因肝胆火盛而耗伤阴液,以去邪而不伤正。

配茵陈:

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治胸胁胀满、口苦、咽干。

中药龙胆草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二)毒理试验

LD50:龙胆碱小鼠灌服LD50为460mg/kg,也有报道龙胆碱小鼠灌服LD50为1300mg/kg。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对湿热病人没有不适反应。对无湿热之症病人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即有食欲减退、恶心、多尿等副作用。饭后服用或用量过大,可使消化功能减退,并会出现头痛、头晕、颜面潮红等副作用。

(四)少用则健,多用则伤

龙胆草大苦大寒,比黄芩、黄连更苦,能清泄肝胆湿热,少用健胃,多用伤胃;少用保肝,多用伤肝。舌苔黄腻El苦口臭者服龙胆草不辨其苦,食欲能增。如湿热已清,舌苔已化,再服龙胆草,则其苦难受,上则恶心,下则多尿。

中医传统认为龙胆草是纯阴之药,多用能明损脾胃后天之火,暗耗肝肾先天之火。

龙胆草健胃是有条件的,是针对脾胃肝胆湿热积滞之实证,不是针对脾胃虚弱而食欲不振。用错了能使人恶心、呕吐,食欲更加减退。对于湿热积滞之开胃,宜空腹少量服用。

(五)龙胆草用治湿热为宜,剂量偏小为宜本药用治于湿热证为宜,并以湿热清化为度,有效辄止,不宜多服久服。在使用前应询问和看一下有否口苦和舌苔黄腻,有的才是湿热的表现,如没有这些表现,宜谨慎使用本药。常用剂量3——9g,最大不宜超过9——12g,剂量偏小为宜。本品使用不当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临床时有发生的。

龙胆草方剂制剂


龙胆草汤

【处方】 草龙胆1握。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卒然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2升半,分5服。如不愈,更服。

【摘录】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龙胆草散

【处方】 龙胆草1两,大青1两,柴胡1两,枳实1两(麸炒令黄),栝楼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川大黄1两(微炒),甘草半两(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壮热,骨节烦疼,连心两肋气账急硬痛,不能食,变为黄。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龙胆丸

【处方】 龙胆22克(去芦、头)牛黄7.5克(细研)龙齿22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研入麝香6克,炼蜜和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惊热不退,变而为痫。

【用法用量】 每次5丸,荆芥汤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龙胆膏

【处方】 龙胆1两,胆矾(研)1分,乳香(研)1分。

【制法】 上药捣研令匀,炼沙糖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咽喉肿痛,及缠喉风,粥饮难下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绵裹含化咽津,未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关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

【性状】 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 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识别真假龙胆草

真品龙胆草干燥的根呈不规则块状,长约0.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皱缩,有横纹,上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甚小,类白色;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极苦。

伪品草龙胆其根虽也呈不规则块状,但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根丛生于根茎上,圆柱形,长2——8厘米,直径0.1——0.2厘米,表面棕褐色,平坦或微显纵皱纹;亦质脆,易折断,但断面皮部棕褐色,木质黄白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亦味苦,但不及真品龙胆草的极苦味。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龙胆草味极苦,有健胃作用,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能刺激胃液分泌;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龙胆草还有利胆作用。而伪品草龙胆既与真品龙胆草不属同科植物,又不具备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龙胆草使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2431 字) 展开全部内容

龙胆草的作用与功效

龙胆草的作用与功效

  龙胆草,又称龙胆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龙胆草的作用与功效的知识,欢迎阅读。

  龙胆草的作用

  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宁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药理作用

  (一)保肝、利胆、健胃

  本品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二)镇静、降压、利尿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会出现麻醉作用,对惊厥有很弱的对抗作用。龙胆酊和龙胆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龙胆草还有明显的利尿功效。

  (三)抗菌、消炎

  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四)免疫调节

  龙胆草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龙胆泻肝汤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转化。龙胆泻肝汤有抗过敏作用,能使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五)其他

  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苦苷对疟原虫有抑杀作用。龙胆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龙胆草的功效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涩。"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辛。"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微酸,性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⑥《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21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药常识热门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