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月吧。海拔高的地方时间可能推后点。
花期7~9月,果期10月。草乌又名断肠草。为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俗名。植物为多年生、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有块状或粗厚的根;叶常掌状分裂;花蓝色或紫色,有时白或黄色,左右对称,排成总状花序式或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状,上面一片大而呈帽状或头盔状;花瓣2-5枚,小;雄蕊3-5;果为一蓇葖。
一般是8-10月开花。
在蜜源植物中,有少数种类产生的花蜜、蜜露和花粉,能使蜜蜂或人畜中毒,这类植物叫做有毒蜜源植物。
(1)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别名黄藤根、红药、菜虫药、红柴根、断肠草、小黄藤,卫矛科。藤本灌木,高达3米,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绿色。开花期在湖南为6月下旬,云南为6月中旬至7月下旬。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华北至东北各地山区。
(2)藜芦Veratrum nigrumm L.别名大藜芦、山葱、老旱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暗紫色。东北地区花期6~7月。分布于东北林区、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新疆和四川等省区。
(3)紫金藤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别名大叶青藤、昆明山海棠,卫矛科。藤本状灌木,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开花期在云南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山区。
(4)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别名苦树皮、棱枝南蛇藤、马断肠,卫矛科。藤本灌木,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绿色。开花期5~6月,花期20~30天。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
(5)钩吻Gelsemium elegans(Gardn.et Champ.)Benth.别名葫蔓藤、断肠草、大茶药、甘尾,马钱科。长绿藤木,开花期10~12月或至次年1月,花期长60~80天。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福建、浙江南部等省区。
(6)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e Debx.别名草乌、老乌,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总状圆锥花序。开花期8~10月。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东至山东、辽宁,北至内蒙古,西北达陕西、甘肃,西南至贵州、云南、四川、西藏,东南达福建北部、广东和广西北部。
? ? ?在一些古典小说和武侠小说里,经常有古代江湖中人利用蒙汗药来窃取钱财的故事情节。《水浒传》中,更是多次提到这种强效的麻醉剂?蒙汗药?,这种麻醉剂喝下去能让人晕睡过去,毫无知觉。对于这一神奇的药物,不少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其实,古人对蒙汗药早就有过存疑和研究,并力图解开蒙汗药的谜底。检核古籍,蒙汁药的药物构成有以下几种可能。
? ??第一种蒙汗药的可能是曼陀罗花。曼陀罗是一种有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季节开花,花冠呈漏斗状。据古医书,该花有使人昏睡的功效,这种麻醉剂的主要用于阻止针灸疼痛及缓减伤痛。曼陀罗的叶、花、果、根均可药用,各部分都含有东莨菪碱、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这几种生物碱都具有麻醉作用,其中花的含量最高。这说明曼陀罗花的麻醉效果较之叶、果、根更佳。到南宋时,以曼陀罗花已被普遍当作麻醉药用于针灸治疗。此外,押不庐也有麻醉效果。周革草《癸辛杂志》说:?回回国有药名押不庐者,土人采之,每以少许磨酒饮人,则通身麻痹而死,至三日少以别药投之即活。?押不庐,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曾于以著录。
? ? 有麻醉效果的还有草乌末和醉鱼草。顾名思义,草乌末就是用草乌研磨的粉末。草乌是中医的常用药物。据现代科学分析,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对人体的各种神经末梢及神经中枢,具有先兴奋后麻醉的作用,某种程度下相当于毒药。而醉鱼草,别名闹鱼草,马钱科落叶灌木,它的花和叶含有醉鱼草甙和醉鱼草黄酮甙。其麻醉性能对鱼类尤甚。醉鱼草对人类麻痹性能也很大,人误食其花,不久便出现口干舌燥、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症状。虽然主张?醉鱼草说?不乏其人,但据蒙汗药?醉人而不伤人?这一条来说,?醉鱼草说?似乎不符。
? ? 至于蒙汗药究竟为何物,并未有明确史料可以证明。小伙伴们,还有别的补充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22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钱草乌三钱川乌放一起泡酒能中毒吗?
下一篇: 肋骨骨折吃草乌还是骨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