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红芪,色红润,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图表止汗、托疮排版、利尿消肿之功效,生用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症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肚、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虚血衰之症。
【别名】岩黄芪、黑芪【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Mazz.的干燥根。秋季挖根,堆起发热,以使糖化,然后去掉茎基须根,晒至柔软,手搓再晒,直至全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6~8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外侧有2~4列厚角细胞。韧皮部较宽,外侧有裂隙,纤维成束散在,纤维壁厚,微木化;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其周围有木纤维。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粉末黄棕色。纤维成束,直径5~22μm,壁厚,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草酸钙方晶直径7~14μm,长约至22μm。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45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19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2)取本品粉末5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移置分液漏斗中,用1%碳酸钾溶液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碳酸钾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芪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苯(3: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桃红色斑点。【炮制】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用法用量】9~30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红芪是中药中常见的药材,素有补气养血,固本培元的功效,如果平时会觉得气虚乏力可以多喝些红芪水或者可以在煲汤的时候放一点红芪做成药膳,这样能很有利于帮助身体恢复,除此之外,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或者有肾病的人也可以多吃红芪或者可以将红芪配成中药,这样也能有利于帮助缓解症状,但是红芪毕竟是药,如果要长期吃的话要谨慎,不能因为食用过多而适得其反。
红芪?好像也是黄芪?黄芪、党参、当归泡酒可以补气补血,还可以建议您加上大枣、枸杞、冰糖,这样可以加强补益(肾)作用,酒色也会好看一些,味道会更爽口,中老年最适宜。
红芪?好像也是黄芪?黄芪、党参、当归泡酒可以补气补血,还可以建议您加上大枣、枸杞、冰糖,这样可以加强补益(肾)作用,酒色也会好看一些,味道会更爽口,中老年最适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29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红芪能和姜糖一起吃吗?
下一篇: 玉竹、薏米、红芪可以一起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