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砂仁有哪些特征?

药哥明白 2024-01-05 10:02:34

1.假种皮:长形薄壁细胞,部分易脱落;

2.表皮:径向延长,色素层:1列细胞;

3.油细胞:一列细胞;

4.内种皮:一列细胞,内及侧壁极厚,含硅脂块。

5.外胚乳:含淀粉粒。内胚乳含糊粉粒脂肪油。

(巫金华、陈伟平、马治安)

砂仁(ur.)别名阳春砂、春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主产广东省阳春、信宜、广宁、封开,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武鸣、隆安和云南省景洪、勐腊、路西、瑞丽等县;福建省等各南亚热带地区也有种植。以干燥果实或种子团入药。种子含挥发油2.5—4.6%,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脂、樟脑、柠檬烯、莰烯、α-蒎烯和龙脑等。叶片含有0.2—0.3%的挥发油,成分与种子油相似,可代果用,便于配置中成药。味辛,性温。有行气、温中、健胃、消食、安胎的功能。主治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等症。是配制香砂养胃丸等多种中成药的原料。砂仁又可配制砂仁糖、砂仁蜜饯、春砂酒等保健食品和饮料。

此外还有缩砂〔A..var.(Wall.exBak.)T.L.Wu.〕和海南砂(A..L.Wu.),我国有野生和栽培,也可入药,但质量较次。

一、形态特征

茎高1.2—3m。根状茎圆柱形,匍匐于地面,芽鲜红色,锥状;直立茎散生,圆柱形。叶二列,叶片狭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0cm,宽2—7cm,先端渐尖或尾状急尖,基部渐狭,全缘,几无柄;叶舌先端圆形或微凹,棕红色或有时绿色;叶鞘抱茎。花序从根状茎抽出,为松散的穗状花序;总苞片膜质,长椭圆形;苞片管状,白色、膜质,顶瑞二裂;花萼管状、白色,先端3齿裂;花冠基部联合成管状,细长、白色,花瓣3片,唇瓣大,近圆形或卵形,中央具淡黄或黄绿,杂有红色斑点的带状条纹;发育雄蕊一枚,药隔附属体3裂,花丝扁平;子房长圆形、下位。蒴果椭圆形或球形,直径约1.5—2cm,熟时棕红色,果皮具柔刺。种子多数,呈多角形,熟时黑褐色(图15—52)。

图15—52砂仁形态图

1、3.全株2.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一)种子发芽特性

砂仁种子由于成熟度不一致和种皮由具有厚壁角质层的表皮细胞层与油胞层等组成(图15—53),透性差,因而发芽慢,发芽不整齐。在日均温28℃条件下于播后20天开始发芽,可拖延至数月之久。

图15—53砂仁种子纵切面简图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

种子发芽先向下长出幼根,后向上长出幼芽,再芽鞘裂开长出叶片,吸器随之伸长连接幼芽和胚乳,供应幼苗营养物质,同时幼根吸收土壤中养分,幼苗约于1—2片叶时内胚乳基本耗尽,5—7片叶后外胚乳基本耗尽,此时宜进行追肥。

(二)分株生长习性

砂仁实生苗,当苗高15cm,具10片叶左右时开始从茎基部萌发幼芽,伏地伸长成匍匐茎,匍匐茎顶芽萌发向上长成幼笋,幼笋生长成直立茎为第一次分生植株。从第一次分生植株以同样过程不断分生二次、三次等分生植株。分株苗也以同样方式不断分生新的植株,形成砂仁群体。

各次分生植株的生长过程如下:从匍匐茎萌发至顶芽向上生长的匍匐茎伸长阶段历时50—180天;从顶芽生长至第一片叶出现的幼笋阶段,历时20—90天;从第一片叶生长至9片叶的幼苗阶段历时50—90天;从第十片叶长至顶叶出现,茎基部膨大成球状的壮苗阶段,历时300—420天;顶叶出现至直立茎枯死的老苗阶段,历时90—210天;直立茎枯死至匍匐茎枯死的匍匐茎宿存阶段,历时30—300天。各生长阶段的长短决定于各种植地区和各生长季节的气候条件及其他环境条件。

砂仁种植后头两年增生分株快,在适宜条件下,一般每个母株可增生7—9次新分株,总计达到43—46株,母株相对死亡5—7株。如果每亩种植母株600株,则每亩有植株—株。全年都能增生新分株,于高温潮湿季节增生快,低温干旱季节增生慢。植后两周年进入开花结果阶段,增生分株逐渐缓慢,此后两周年中其每条母株增生4—5次分株,新分株6—12株,母株相对死亡2—3株。于春季3—5月结果前和秋季10—11月收果后产生分株多,6—9月结果期和冬季早春低温季节产生分株少。砂仁新老植株更替,保持群体相对稳定,为开花结实积累营养条件。

根据砂仁分株生长规律,在水肥管理上调节营养生长,使分株消长基本平衡,保证适宜的株数,使株壮、花多,为丰产稳产打基础。

(三)开花结果习性

种植后2—3年进入开花结果期。花序从匍匐茎节上抽出,一般每分株1—2个,多的3—5个。壮、老苗花序多,幼苗、弱苗花序少。每个花序有小花7—13朵,少至5朵多至16朵。随着种植环境和管理水平的不同,每亩有花4万—10万朵,多的20万—30万朵,少的1万—2万朵。我国各产区,从匍匐茎节上的细胞分化成花原始体至花芽萌发,于10月至次年2月;从花芽萌发至花序形成,于2—5月;花粉粒和胚成熟而开花,于4月下旬至6月。花的各个发育时期随各地气温高低而提前或推后。

开花顺序自下而上,每天开1—2朵,多的3—5朵,5—7天开完。气温22℃左右花正常开放,一般早晨6时左右开放,8—10时大量散粉,下午4时左右凋萎,阴雨天可延至次日凋萎。气温20℃以下花瓣不张开或半开,24℃以下散粉少或不散粉,气温低花粉不饱满。

花粉正常萌发的温度在22—30℃之间,最适24—2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花粉萌发率明显下降,花粉管生长受抑制,影响受精结实率。当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期,如夜变温从20℃降至7℃时,破坏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以至花粉粒多数发生变形,开花后花粉不开裂,严重影响产量。

天气干旱花瓣不张开或半开,甚至干花,花粉少或不散粉,花粉粘性差,易丧失生活力。花粉用干燥剂干燥保存24小时大大降低授粉结实率;用铝盒保湿保存72小时才显著降低授粉结实率;大田花朵上玻璃纸罩内的花粉结实率为:72小时后授粉71.16%;120小时后授粉20.8%。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开花后2—3天花粉仍可保持较高的生活力。花刚开放散粉时,花粉粘性大,生活力最强。柱头新鲜,粘液多,最有利于花粉的附着和萌发。柱头的授粉结实率:保存24小时后下降至26.25%,保存72小时后全丧失生活力。

砂仁的花药隐藏在大唇瓣里,柱头高于花药,花粉粒密生小肉刺,彼此粘连不易散播,因此花粉不能自然落在柱头上,也不利于昆虫接触花粉传粉,自然结实率一般只有5—6%左右,亩产只有1.5—2.5kg。在广东产区研究成功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使结实率提高到40—80%,亩产提高到15—25kg。在云南产区研究选择传粉昆虫资源丰富,且其活动时期与砂仁花期相吻合的生态环境,自然接实率提高到20—40%,大面积平均亩产提高到10—20kg,花工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为砂仁传粉的蜂种有黄绿彩带蜂()、埃氏彩带蜂(N.)、虹彩带蜂(N..)等多种彩带蜂,以及排蜂(cius)、中蜂通过观察统计,云南省西双版纳山区产的中蜂,有良好的传粉作用。(ius)、萃熊蜂(th)、无刺蜂(.)、小蜜蜂()、隧蜂(.)、拟黄芦蜂()等。这些传粉蜂种中有的是吸取砂仁花蜜时,胸背披上花粉,进出花时把花粉送入柱头孔中传粉。有的是采粉时有机会接触到柱头而起到传粉作用(图15—54)。

图15—54传粉蜂种对砂仁的访花传粉行为

1.中蜂印度亚种2.排蜂3.彩带蜂

彩带蜂类访花传粉结实率很高,但散居,蜂量很少,不能适应大面积发展砂仁生产的需要。其它蜂种访花传粉结实率较低,但群居,蜂量很大,分布很广。在云南产区,砂仁大面积高产是各种传粉蜂种的综合作用(表15—40)。

表15—40砂仁地历年传粉昆虫和产量

砂仁花授粉后3—5天子房膨大成0.4cm左右的幼果;25天左右,果实基本定形,不再增大,外胚乳形成;约30天,形成胚和内胚乳;80天左右胚珠发育成种子;90天左右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期为8—9月。

在授粉后15天左右,幼果小于1cm,种子外胚乳尚未从液态转变成细胞型前,容易发生落果。落果率广东产区为30—50%,云南产区为2—20%。养分是影响落果的主导因素,应合理施肥,保证幼果的养分供应。花果期应抑制幼笋幼苗的过旺生长,以免消耗养分,导致严重落果。落果在形态发生上产生离层,果实中生长素含量增高,抑制离层的形成,可免落果。果实的养分充足有利于生长素的合成,生长素含量增加,可促进养分向果实输送,促进果实发育,避免落果。如果幼果期连绵阴雨或大雨,阳光不足,影响光合作用,且造成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砂仁根通气组织不发达,影响植株生理代谢,落果严重。如天气干旱,气温高,日温差大,幼果水分亏缺而萎蔫脱落。故幼果期需切实作好防旱排涝。

(三)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1.温度

砂仁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植物。我国种植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广东省在22℃以上,年较差较小的云南省在19—22℃之间。要求极端最低气温1—2℃以上,以免发生寒害;最低月均温在12℃以上(表15—41)。早春气温较低的地区,可延缓花芽发育,使花期推迟,有利于避开花期的低温,如福建省长泰,或避开花期的干旱,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山区。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海拔300—1200m,年平均气温19一20℃的山区,砂仁花期推迟到5月中下旬雨季初期开始,传粉昆虫已大量活动,自然结实率高;海拔800m以下,年平均气温21—22℃的低热河谷盆地,花期提前,在4月中下旬旱季开始,传粉昆虫未大量活动,自然结实率低(图15—55)。

图15—55云南西双版纳不同海拔地区砂仁花期和雨期

A.盆地海拔525m自然结实率5.3—6.2%B.山区沟谷海拔990m自然结实率19.2—40.4%

2.湿度

我国砂仁主产区的年降水量在以上,以以上的地区产量高,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表15—41)。不同生育期对湿度要求有所不同。幼龄植株组织幼嫩,要求土壤含水量24—26%。成龄植株根系发达,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营养生长期要求土壤含水量22—26%,20%以下生长受到抑制,土壤水分过多影响根系呼吸,甚至引起烂根;花芽分化发育期宜土壤含水量少些,20—22%为宜,以免土壤过湿提前开花;开花授粉期对湿度要求特别严格,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含水量24—26%,才能保证花畅开和花粉、柱头的生活力,利于昆虫传粉受精。如花期雨水过多,柱头浸水,则影响昆虫活动;如花期干旱,花瓣不张开,花粉质量差,柱头粘液少,都不利于昆虫传粉和授粉结实。果期干旱或水涝都会造成严重落果。

3.光照

砂仁生长发育需适当荫蔽,宜漫射光。不同生育期对荫蔽度的要求:幼苗期:70—80%;定植后2—3年幼龄期60—定植3年后开花结果期50—60%。过荫影响光合作用,分株少,花少结果少。据统计,每m2的株数、开花数和结果数:荫蔽度80%的分别为20株、170朵和69个;荫蔽度50%的分别为60洙、670朵和192个。但荫蔽不够,日光灼伤叶片,不能保持砂仁要求的凉爽湿润环境,造成地中高温干燥,日温差过大,影响花的发育和授粉。高海拔山区凉爽湿润,荫蔽度可小些;低热河谷、盆地、平原干燥地区,荫蔽度宜大。荫蔽树宜选树冠开阔、叶小、枝叶透光均匀、叶薄易腐烂、根深、保水力强的树种为好。

表15—41砂仁种植地区的温湿度与花期

4.地形地势

宜选森林保持较完整的山区沟谷林,有长流水的溪沟两旁种植,这样的种植环境,气候凉爽湿润,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砂仁花期可推迟在雨季初期,传粉昆虫资源丰富,每年有树木落叶和雨水从山坡上冲下来的表土补充土壤养分,因此砂仁生长发育良好,自然结实率高,产量稳定。在低热河谷、盆地、平原,自然生态破坏严重,气候干热,花期处于旱季,传粉昆虫资源缺乏,如要种植砂仁,需人工造林,并要有灌溉设施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成本高,产量不稳定。如山高谷深,宜选南坡、西南坡或东南坡向较好。如谷宽,日晒时间长,选其它坡向亦可。宜选缓坡,坡度不超过30度。

5.土壤和养分

砂仁种植一次多年结果,每年消耗大量养分,且匍匐茎密布地面,不便松土,根系浅,怕干旱。因此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养分充足,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砂土、粘土或贫瘠的土壤,需增施有机肥料才能选用。根据对植株养分的分析,砂仁含钾量大大高于氮,含氮量又大大高于磷(表15—42)。从追肥增产效果看,追施氮、钾和氮、磷、钾的大于单施各元素的;单施钾的大于单施氮的,单施氮的又大于单施磷的(表15—43)。由于选择的试验地速效性磷含量丰富,砂仁需磷量少,故单施磷的效果不明显,如果土壤缺磷,应重视磷肥的施用。砂仁高产区,云南省景洪县基诺区测定种植1—10年的砂仁地,有机质含量2.79—6.95%,全氮含量0.27—0.54%,速效钾含量154,7—346.0ppm,都属含量丰富的水平;速效磷含量5片地丰富或较高,为30.9—182.3ppm.2片地中等.均为20.3ppm,3片地缺乏,为10.6—19.4ppm。

表15—42砂仁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

表15—43追肥对砂仁的增产效果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新区种植为减少运苗困难宜采用种子繁殖。此法可使品种获得复壮,繁殖快,但费时、费工、费料,易发生病害,开花结果晚。选采成熟、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鲜果,在柔和的阳光下晒2—3h,连晒2天,放置3—4天,提高种子成熟度。去果皮用砂擦去果肉种衣,用清水漂净阴干,晒干易丧失发芽力。采后9—10月初,当气温还高,种子新鲜时及早播种,发芽率高,早成苗,次年5—6月雨季初可出圃定植,免雨季小苗在苗圃感染病害。如当年不能播种,种子应用潮砂贮存至次年2—3月升温时播种。干藏易丧失发芽力。播前可混砂摩擦种皮(注意勿伤及外胚乳),可加快发芽,用赤霉素浸种30小时,可促进后熟。

由于种子发芽慢不整齐,宜先在沙床上催芽,床底混合少量腐熟细碎有机肥,供应幼苗营养。出苗具1—2片真叶时,从砂床上分批取出栽于苗床。床土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新垦地以减少病害。施足底肥,按20×10cm行株距栽植。幼苗4—5片真叶时开始勤施追肥,结合锄草适当培土。低温前追施草木灰,用腐熟有机肥盖行间保温。苗期需设置荫棚或林下育苗,荫蔽度70—80%,出圃前逐步减少荫蔽至60—70%。苗高50cm以上出圃定植。

2.分株繁殖

老产区种苗充足,多采用分株繁殖,此法省工、省时、省材料,病害少,开花结果早。直接从大田或分株增殖苗圃里割取带有1—2条萌发匍匐茎,具5—10片叶的壮实幼苗作种苗,其分生新株的能力强;基部球状茎已膨大,10片叶以上的壮苗亦可作种苗,其组织充实,不易失水,适于长途运输,但分生新株的能力较差。不能用老苗或组织未充实的嫩苗作种苗。

(三)选地整地

宜选择山区有长流水的溪沟两旁的自然杂木林下,凉爽、湿润、传粉昆虫资源丰富的地种植;盆地或平原种植,应有自然林或人工林,并有水源灌溉和有人工授粉条件。如施农家肥困难,还需选疏松肥沃的土壤。定植前,清除林下杂树、杂草和砍去衰老的高大乔木,适当选留壮年树和优良的幼树,使达到适宜的荫蔽度和保证森林的繁衍。在云南山区沟谷林下,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可不翻地,以免雨水冲跑表土,清除树根、草根即可定植。在广东产区,为了旱涝保收,坡地采用开梯田或梯坡种植,花果期如遇雨水过多,则梯壁排水好,受涝轻;如遇干旱,则梯面保水好,受旱轻。丘陵、平原等土质差的地应全垦,用枯枝落叶压青或施有机肥改土。平地分畦种植,畦宽2m,以利,排水、管理和通风透光。

(四)定植

选温暖凉爽潮湿时期定植,在广东产区4—5月份,云南产区5—6月份,雨季开始,常有天气定植较好,以利成活,植后遇湿润的雨季,植株和根系充分生长,利于度过低温季和来年的旱季。冬季温暖和春旱不严重的地区,也可在8—9月定植。行株距1×1m,挖穴长、宽、深约30×20×20cm,施入肥沃表土或腐熟有机肥,每穴栽具有1—2条匍匐茎的苗1株,覆土6—7cm,压实、淋水、盖草、保湿。

(五)田间管理

1.除草割枯苗

定植后1—2年内幼龄期,株间空地杂草滋生,每年除草3—4次,防杂草遮光夺肥。开花结果后每年除草2次,第一次在2月间,割除杂草和枯苗,清除地面过厚的树木落叶,以利花芽发育,留薄层落叶盖地保水。枯苗烧毁防病,杂草落叶堆沤作肥。并割除过多的幼笋,以利供应花芽的养分。第二次在秋季收果后,及早进行。除割去病枯苗外,将衰老苗割除,促进新分生植株增长,加大壮老苗比例,使多开花结果。病枯苗烧毁,杂草落叶盖于地面,保温保湿增肥。割苗要均匀,保持每m2有苗40—50株。

1.施肥培土

幼龄期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广东在3月,云南在5月,雨季到来,苗旺盛生长期,每亩施有机肥1500—,过磷酸钙20—25kg,尿素2.5—5kg;第二次在8—9月,为提高幼株抗寒性每亩施火烧土1500—,草木灰100kg,适施磷肥,适当培土。

开花结果期每年在秋季采果后及时重施攻苗肥,每亩施有机肥,尿素10kg,过磷酸钙20—25kg,培土盖至匍匐茎一半。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壮花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5kg,钾肥折合,尿素1.5—2.5kg,免氮素过多,促笋萌发,分散花芽养分。在4—5月花苞欲放时,用0.3%磷酸二氢钾和0.01%硼酸混合液喷施叶面和花苞,利于花粉发育。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0.2%磷酸二氢钾加5ppm2,4-D喷果,有利于幼果发育和保果。

3.调整萌蔽

修砍过荫的荫蔽树枝,使保持各生育期适宜的荫蔽度。

4.防旱排涝

旱季覆盖地面保墒,雨季注意排除积水,特别花果期如遇旱及时灌溉,如遇水涝及时排除。

5.衰退苗群的管理

结果多年的衰老苗群,应重割衰老苗和枯老匍匐茎,挖松空地,重施有机肥补种,于生长季及时重追肥培土,促苗增长,恢复苗群生势。如苗群衰老特别严重应全部更新。

6.人工辅助授粉

传粉昆虫缺乏的种植地,应在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获得高产方法有抹粉法和推拉法。前者是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挟住花冠的下部,右手拿竹片挑起花药,再用左手食指将花粉抹入柱头孔中。此法工效低但效果好,花散粉少时使用。后者是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住雄蕊和唇瓣,用拇指拉(正向)或推(反向)雄蕊,着力点在花药上,使花粉擦落在唇瓣上,再往回推或拉雄蕊,着力点在柱头上,将唇瓣上的花粉擦入柱头孔中。此法工效高,但效果较差,花粉多时使用。

(六)病虫害及其防治

1.幼苗叶斑病

()

病原菌根据无性阶段鉴定为姜叶点霉,是云南产区苗期的主要病害,先嫩叶发病,呈水渍状病斑,扩展连成大斑,中部现小黑点,后叶片变黄干枯。在适温下的多雨高温或低洼积水,通风差的条件下易发生;荫蔽差,日灼伤叶片,生势差的苗易感病,小苗受害尤重。防治方法:提早播种,增施肥料,促使幼苗在雨季前长大;注意苗圃通风、排水和适当荫蔽;收果后清园及时剪除烧毁病叶;病前发新叶时喷1∶1∶150波尔多液预防;发生期用井岗霉素、50%托布津1000倍液或30%炭疽福美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交替喷雾。

2.幼苗炭疽病

〔(.)〕

广东产区发生。叶部感病,叶面初现褪绿色小点,后为褪绿色病斑,并扩大和相互融合,半片或整片叶下垂,病斑中央生许多黑色小点。如叶梢先感病,则叶梢组织软化,叶片下垂,但尚为绿色;发病后如遇天晴,湿度降低,则病部叶组织穿孔;如连续阴雨,则全部叶片萎蔫下垂,似开水烫过。高温多雨,过度荫蔽、杂草丛生,低洼积水条件下发病严重。小苗发病重,长至12cm以上发病轻。防治方法:参见苗朝叶斑病。

3.成株叶斑病

病原菌可能为丝孢纲一新属、新种。为害叶片和叶梢,通常多从下部老叶逐渐向上蔓延。病叶初现褪绿色小点,扩大为黄褐色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大,中央呈灰白色,边缘棕褐色;湿度极大时,病斑生灰色霉层;病斑互相融合,使叶片干祜,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继而茎杆干枯。终年可发生,气温稍有下降的9—10月份和翌年雨期三月份为广东产区的两个侵染高峰期;在栽培管理粗放、土质瘠薄、荫蔽条件不足、植株生势弱的种植地为害尤其严重,可用40%富士一号乳剂600倍液,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

4.成株叶炭疽病

(z.)

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病斑初为水浸状暗绿色,后变灰白色,再变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扩展到基部时,整叶干枯,枯叶上可见小黑点,为病菌有性阶段的子囊壳。多发生在秋冬季,以土地瘠薄、荫蔽不足、长势弱的地块发病严重。

其它还有果腐病(iKuhn.)和F..,黄潜蝇(钻心虫)为害幼笋和果熟期的鼠害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随各产区气候不同,收获期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成熟不一致,一般分两批采收。用剪刀剪或手折断果穗梗,切勿撕破匍匐茎表皮。将果穗齐果剪除长梗。按果大小和成熟度分级。筛拣去泥土杂质,小心装运,防果破裂或脱落。

(二)加工

果实运往烤房,于室内通风处摊放、防沤烂。尽快装焙筛置烘炉内烘烤。焙筛装鲜果厚约10cm,先用90—100℃高温烘烤约2—3h杀青,停止加热,在余热中保持:30min后,放气降温使果皮收缩。或杀青后连筛取出置地上冷却收缩后,再装炉用80℃烘干。用烘炉加工的翻动少,果实完整,果不脱落,果皮紧贴种子团,不易发霉。

如无烘炉设备,也可用土法烘干。即用焙筛盛鲜果10cm厚,盖上湿麻袋,置炉上,炉火加湿谷壳发烟熏24h杀青,使果皮收缩变软,取出装入竹箩或麻袋,加压一夜,使果皮与种子团紧贴,再装筛置炉上用木炭火烘至干,温度控制在70℃以下。经常翻动。

有的群众也用晒干法,此法加工的成品果皮鼓胀,果皮与种子团分离,容易发霉,应少采用。

砂仁烘干后,果实脆,动之易脱落,应在筛内冷却回润24h后,用内衬塑料薄膜的麻袋包装,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4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