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葶苈子易患哪些病虫害?

小七 2024-01-06 03:03:28

1.菌核病3~4月发生。发病后植株生长缓慢,开花结实少,严重者死亡,传染迅速,必须及早防治。

防治方法:实行轮栽,但不要与十字花科植物、白芍等轮作。注意经常排水与合理施肥。发病后,随时拔除病株烧毁,并在病株外撒石灰消毒,或用菌核利、托布津等防治。播种前用盐水浸种。

2.跳甲幼苗期咬食叶或初生的真叶。可用乐果喷射毒杀,或试用敌敌畏毒杀。

小儿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肺脓肿即胸膜腔内渗出物呈脓性,有剧烈的炎症,由化脓菌感染所致。初起即为脓性者甚少。多由胸膜结核时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之混合感染而为肺脓肿。但亦有由浆液性胸膜炎渐次移行为脓性者。本病常续发于肺炎之后,或由其他败血化脓性传染病经由血管而传染,如支气管扩张、腐败性支气管炎、创伤感染等而发本病。

小儿肺脓肿属中医“肺痈”范畴。

一、病因病机肺痈的病位在肺,邪热犯肺,蕴结不解是引起肺痈的主要原因。

小儿脏腑娇嫩,卫气虚弱,卫外不固;或因母体爱食油煎火辣食物,加之风热袭表犯肺,以致肺卫失和,肺失宣降,则咳嗽恶寒发热,心烦胸痛,在初期未抓紧辛散肺郁,以致热滞上焦,肺气壅滞。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发热无定型,可为间歇性,也可为弛张型。咳嗽大都持续存在,可为阵发性,如脓肿与呼吸道相通,则咳出极臭的脓液,偶带血液甚至发生大咯血。有时出现胸痛或腹痛。起病急者可伴有寒战,较多见于年长儿。

阳性体征中,以病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以及不恒定的湿性啰音较为多见。有时叩诊得实者,呼吸音为管状,较大脓肿在排出内容物后可出现叩诊空瓮音。此外,尚有消瘦、苍白、肝增大及杆状指(趾)。急性期白细胞总数高达2~3万或更高,中性粒细胞也偏高,在慢性期则接近正常,可见贫血。咳出脓液可多至数百毫升,静置时脓块沉淀于下层,镜检可见弹力纤维,证明肺组织受到破坏。

婴儿时期的肺脓肿大都继发于化脓性肺炎之后,表现为多发性小脓肿,特别在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程中最易发生,成为该病特征之一。此处叙述者主要是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时期的较大脓肿,或由于呼吸道吸入异物肺部感染扩大,或并发于白血病的过程中,偶由邻近组织化脓(如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脓胸)后引起。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病菌之外,有时可从痰液培养出多种细菌。在吸入异物后续发者往往为混合感染。蛔虫病患儿剧烈呕吐时,有时可成为吸入性诱因。

2.诊断除临床病史、症状和血常规外,主要依靠X线后前位及侧位胸片,可以测定脓肿的多少、大小及部位,往往可见空洞及随着体位变动而转移的液面。空洞的边缘较厚,其周围的肺组织有炎性浸润。空洞比较稳定,不像肺大泡的空洞那样迅速形成,大小随时变易以及在短时间内可以自然消失。脓液细菌培养时,应做对抗生素的敏感试验。必要时对脓液进行结核菌检查,并做结核菌试验。

三、辨证施治

1.初期

【辨证】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咳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施治】清肺解表,止咳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g,芦根、薄荷、荆芥穗、连翘、淡豆豉各8g,牛蒡子、桔梗、杏仁各6g,甘草3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头痛甚者加白芷、蔓荆子各10g,以息风止痛;口渴甚者加石膏20g,知母10g,以清气分热邪。

2.成痈期

【辨证】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肺化瘀,消痈解毒。

【方药】苇茎汤加减:芦根20g,薏苡仁、冬瓜仁各15g,桃仁、败酱草各1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咳嗽气迫甚者加桑皮、白前、地骨皮各10g。

3.溃脓期

【辨证】咳吐大量脓血痰,似如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排脓解毒,清热内托。

【方药】桔梗汤加减:苡米15g,贝母、陈皮、甘草各6g,银花、葶苈子、桔梗各10g,白及2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痰脓臭甚者加败酱草15g,芙蓉花10g,以解毒清脓;脓中带血者加茅根、丹皮各10g,以凉血止血。

4.恢复期

【辨证】胸胁隐痛,难以入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形体消瘦。舌质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施治】养阴补肺、清热宁心。

【方药】沙参清肺汤加减:沙参15g,黄芪、太子参、冬瓜子、合欢皮、桔梗各10g,白及、苡仁各2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胸部隐痛者加玄胡、香附各10g,以行气止痛;低热盗汗者加玄参10g,白及20g,以养阴复损。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桑菊银翘散(适用于肺脓肿早期)。

(2)复方鱼腥草片(适用于肺脓肿早期)。

(3)急支糖浆(适用于肺脓肿成脓期)。

(4)八宝五胆药墨(适用于肺脓肿咳吐脓血者)。

(5)扶正养阴丸(适用于肺脓肿恢复期)。

2.验方

(1)桑白皮9g,地骨皮9g,寒水石9g,青黛3g,生薏苡仁30g,紫草6g,白薇6g,乳香4.5g。水煎服,日1剂,2~3次分服(适用于本病早、中期)。

(2)葶苈子5g,杏仁10g,枯梗5g,瓜蒌12g,冬瓜子15g,鱼腥草15g,花粉10g,白芷6g,苇根15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本病溃脓期)。

(3)干芦根15g,薏苡仁15g,冬瓜子30g,鱼腥草30g,地丁草30g,桃仁10g,全瓜蒌10g,黄芩10g,桔梗10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肺脓肿各期)。

(4)薄荷9g,鲜芦根75g,连翘15g,忍冬花50g,鱼腥草50g,杏仁12g。水煎服,日1剂,2次服(适用于肺脓肿之早期)。

(5)鲜芦根75g,连翘18g,鱼腥草50g,蒲公英18g,败酱草15g,薏苡仁、冬瓜仁各50g,橘梗9g。水煎服,日1剂,2次服(适用于肺脓肿之成痈期)。

五、调护

(1)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多饮开水。患者因痰多且有恶臭,故应经常漱口。室内空气流畅,以减少臭气,但勿使患者受凉。

(2)咳嗽咳痰可给予止咳祛痰剂,如氯化氨。但禁用可待因等麻醉性镇咳剂,以免抑制咳嗽,使痰不易排出。

(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咳嗽及其他情况,如发现呼吸困难、发绀、咳痰过多或过少,痰中夹血或咯血,应及时就医。

(4)如病人虚弱多汗,内衣、被潮湿,应及时更换。

(5)凡属肺虚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卫不固,易感外邪者,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脓期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车钱草是什么?

学名: 车前草 Plantain (Plantago asiatica L. )
  科别: 车前草科,车前草属
  拉丁文[Plantago asiatica L;Plantago depressa Willd],
  别名:当道、牛遗、胜舄、芣苢、马舄、陵舄、牛舌草、车前草、虾蟆草、虾蟆衣、车轮菜、蛤蚂草、钱贯草、牛舄、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鱼草、蟾蜍草、猪肚草、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菜、驴耳朵菜、钱串草、五斤草、田菠菜、医马草、马蹄草、鸭脚板、牛甜草、黄蟆叶、牛耳朵棵;
  车前草还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在我国东北的确被称为“车轱辘菜”,在我国东北地区车轱辘菜一般是五月中旬到六月初味道最美,做法也很简单,下面我句介绍一下:要用刚长出的“车轱辘菜”,将其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煮上15分钟出锅,放入凉水中再清洗一下,用手拧净后就可以装盘了,要蘸着东北大酱吃。这个方法是无常冥使当初去东北朋友家时和朋友学的,我当时吃的时候感觉味道很好。在中国南方也有食用车前草的,宁波舟山人吃这个 温州用车前草喝汤去火。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相关介绍

1、消痰平喘或泻肺平喘,泻肺主要是泻痰水,主治热症痰水壅盛重症,喉中痰鸣,胸腹水肿,面目浮肿。

2、葶苈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Draba nemorosa L.、独行菜属琴叶葶苈Lepidium virginicum L.和播娘蒿属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的种子。植物葶苈,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植物琴叶葶苈,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广西,欧洲也有;植物播娘蒿,华南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及北美洲也均有。

炒葶苈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炒葶苈子的炮制方法 5 炒葶苈子的性状 6 炒葶苈子的质量要求 7 葶苈子的性味归经 8 葶苈子的功效及主治 9 炒葶苈子的炮制作用 10 炒葶苈子炮制研究 11 炒葶苈子的贮存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炒葶苈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炒葶苈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炒葶苈子 1 拼音

chǎo tíng lì zǐ

2 英文参考

stirbaked SEMEN LEPIDII or SEMEN DESURAINI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炒葶苈子为葶苈子的炮制品。炒法起自汉代,见《金匮玉函经》,当前仍为主流方法[1]。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 Lepidum apetalum,Willd. 或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L.) Webb ex Prantl 的干燥成熟种子[1]。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1]。炒葶苈子呈棕褐色,具香气,无黏性[1]。炒葶苈子药性缓和,免伤肺气,可用于实中挟虚的患者[1]。多用于咳嗽喘逆,腹水胀满[1]。

4 炒葶苈子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熬令黄色,捣末为丸(《玉函》),熬法即今之炒法,仍为当前主流方法[1]。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凡使,以糯米相合,置于灶上微微焙,待米熟,去米,单捣用”(《雷公》)[1]。

唐代有隔纸炒(《外台秘要》)[1]。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酒洗炒,酒浸炒;“纸上炒令紫色,捣如膏,裹两瓦子合床脚下,漉去油”(《普济方》)[1]。

清代增加了醋炒(《串雅补》)[1]。还论述了炒制作用,“不炒则不香,不能散,故必炒用”(《问答》)[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等[1]。

葶苈子炒的方法是: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断面浅黄色,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用时捣碎[1]。

5 炒葶苈子的性状

葶苈子呈扁卵形(北葶苈子)或长圆形略扁(南葶苈子)。表面棕黄色或棕红色,微有光泽。味微辛苦,略有黏性。[1]

炒葶苈子呈棕褐色,具香气,无黏性[1]。

6 炒葶苈子的质量要求

称取本品约0.6g,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膨胀度测定法测定,北葶苈子膨胀度不得低于12,南葶苈子膨胀度不得低于3[1]。

7 葶苈子的性味归经

葶苈子味苦、辛,性大寒[1]。

归肺、膀胱经[1]。

8 葶苈子的功效及主治

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1]。

9 炒葶苈子的炮制作用

葶苈子生品力速而较猛,降泄肺气作用较强,长于利水消肿,宜于实证。用于胸水积滞和全身水肿,如治胸水和全身水肿、小便不利、喘急;又如用于腹水胀满的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论》);用于湿热中阻,水肿胀满的葶苈丸(《严氏济生方》)[1]。

葶苈子炒后药性缓和,免伤肺气,可用于实中挟虚的患者[1]。多用于咳嗽喘逆,腹水胀满[1]。如治痰饮喘咳胸闷的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方论》);用于肺痈咳唾脓血的葶苈薏苡泻肺汤(《张氏医通》);治水饮停聚,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的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论》)[1]。同时外壳破裂,酶被破坏,易于煎出药效,利于苷类成分的保存[1]。

10 炒葶苈子炮制研究

葶苈子含芥子苷、芥子堿及脂肪油等[1]。

实验发现,炒后芥子苷含量是生品的1.77倍;炒品水煎液中芥子苷含量是生品的2.73倍,可增强止咳效果[1]。且炒后杀酶保苷,提高煎出率,减少了有 *** 性的芥子油的含量,故葶苈子炒用是有道理的[1]。

11 炒葶苈子的贮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54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