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什么药能代替青葙子?

小七 2024-01-06 17:06:04

看您想代替它哪方面的作用?

如果是清肝明目,可以用决明子代替

要去除目翳的话,辩证可使用僵蚕、石决明等

青葙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青葙子的别名 7 青葙子的处方用名 8 来源 9 原植物形态 10 产地 11 采收与初加工 12 生药性状 13 青葙子的炮制 13.1 炮制方法 13.1.1 青葙子 13.1.2 炒青葙子 13.2 成品性状 13.3 质量要求 13.4 炮制作用 13.5 青葙子的贮存 14 性味归经 15 青葙子的功效及主治 16 青葙子的用法用量 17 使用禁忌 18 青葙子的主要化学成分 19 青葙子的药理作用 20 青葙子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20.2 来源 20.3 性状 20.4 鉴别 20.5 检查 20.6 性味与归经 20.7 功能与主治 20.8 用法与用量 20.9 注意 20.10 贮藏 20.11 出处 2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青葙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青葙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青葙子 1 拼音

qīng xiāng zǐ

2 英文参考

semen celosiae [朗道汉英字典]

celosiae,sem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ed of feather cock ***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Celos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eather cock *** see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青葙子

青葙子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是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1]。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1]。归肝经[1]。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功能[1]。青葙子生品清肝作用强,常用于肝热目赤,肝火眩晕[1]。炒青葙子寒性缓和[1]。可用于目生翳膜,视物昏暗[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Celos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feather cock ***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青葙子的别名

野鸡冠花、狼尾花、大尾鸡冠花。

草决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2]。

7 青葙子的处方用名

青葙子、炒青葙子[1]。

8 来源

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1]。

9 原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宽1~3c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淡红色,后变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裂。胞果卵形,盖裂。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于平原或山坡;有栽培,几遍全国。

10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2]。

11 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除去杂质[1]。

12 生药性状

种子扁圆形,少数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

13 青葙子的炮制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凡用,先烧铁臼杵,单捣用之”(《雷公炮炙论》)[1]。

宋代用炒法(《圣济总录》)[1]。

至明、清多沿用炒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法等[1]。

13.1 炮制方法 13.1.1 青葙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1]。

13.1.2 炒青葙子

取净青葙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鸣声,断面淡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1]。

13.2 成品性状

青葙子呈扁圆形。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炒青葙子光泽不明显,断面淡黄色,有香气。[1]

13.3 质量要求

杂质不得超过2%[1]。

13.4 炮制作用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1]。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功能[1]。生品清肝作用强,常用于肝热目赤,肝火眩晕:如治风热上攻,眼目赤肿、头目眩晕的还睛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热毒攻眼,目赤肿痛,或兼面热口苦,烦躁易怒的青葙子丸(《太平圣惠方》)。[1]

炒后寒性缓和,并易于煎出有效成分[1]。可用于目生翳膜,视物昏暗[1]。如治疗肝虚积热,两目红肿疼痛,羞明流泪,时发时止,久则目生翳膜,视物昏花的青葙丸(《医宗金鉴》)[1]。

13.5 青葙子的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1]

14 性味归经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1]。

青葙子味苦,性寒,入肝经[2]。

15 青葙子的功效及主治

青葙子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青葙子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功能[1]。

青葙子生品清肝作用强,常用于肝热目赤,肝火眩晕[1]。如治风热上攻,眼目赤肿、头目眩晕的还睛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热毒攻眼,目赤肿痛,或兼面热口苦,烦躁易怒的青葙子丸(《太平圣惠方》)。[1]

炒青葙子寒性缓和[1]。可用于目生翳膜,视物昏暗[1]。如治疗肝虚积热,两目红肿疼痛,羞明流泪,时发时止,久则目生翳膜,视物昏花的青葙丸(《医宗金鉴》)[1]。

青葙子具有祛风热,清肝火,明目,去翳的功效,治目赤肿痛,角膜云翳,高血压病,鼻衄,头痛,眩晕,唇口青,风瘙身痒,疮癣[2]。

青葙子为眼科常用清肝明目药,具有清泄肝火,明目退翳的功效:

(1)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黑睛生翳等。本品能清泄肝火以明目退翳。常与石决明、草决明配伍,如石决明散。

(2)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瞳神紧小,或因跌仆撞击所致黑睛生翳等,可与决明子、密蒙花、菊花配伍。

16 青葙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3~15g[2]。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捣汁灌鼻[2]。

17 使用禁忌

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忌服青葙子[2]。

青葙子具有散大瞳孔的作用,清热力强,绿风内障及肝肾虚者忌用。

18 青葙子的主要化学成分

青葙子含脂肪油、淀粉、烟酸、硝酸钾。

青葙子含青葙子油脂,烟酸和丰富的硝酸钾[2]。

19 青葙子的药理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青葙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

青葙子油脂有扩瞳作用[2]。

20 青葙子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青葙子

Qingxiangzi

CELOSIAE SEMEN

20.2 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除去杂质。

20.3 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气微,味淡。

20.4 鉴别

本品粉末灰黑色。种皮外表皮细胞暗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至长多角形,有多角形网格状增厚纹理。种皮内层细胞淡黄色或无色,表面观多角形,密布细直纹理。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和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和草酸钙方晶。

20.5 检查

杂质不得过2%(附录ⅨA)。

20.6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肝经。

20.7 功能与主治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20.8 用法与用量

9~15g。

20.9 注意

本品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20.10 贮藏

置干燥处。

20.11 出处

青箱子的临床应用

1、青葙子治肝火眩晕。取本品清泻肝火以平抑肝阳,可用治肝阳化火所致头痛、眩晕、烦躁不寐,常配石决明、栀子、夏枯草等药用。   2、青葙子治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本品苦寒清降,功专清泻肝经实火以明目退翳,用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可配决明子、茺蔚子、羚羊角等用,如青葙丸(《证治准绳》);若配生地黄、玄参、车前子,可治肝虚血热之视物昏花,如青葙丸(《医宗金鉴》);若配菟丝子、肉苁蓉、山药等药用,可治肝肾亏损,目昏干涩,如绿风还晴丸(《医宗金鉴》)。   3、青葙子治头风痛:青葙子五钱至一两。煎水服。(《福建中草药》)。   4、青葙子治风热泪眼:青葙子五钱,鸡肝炖服。(《泉州本草》)   5、青葙子治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广利方》)   6、青葙子治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钱,乌枣一两。开水冲炖,饭前服。(《闽东本草》)
7、治疗高血压病:取青葙子1两,水煎2次,滤液混合,每日3次分服,临床试治5例,血压均在160~230/100~135毫米汞柱之间,经用药1周后,血压降至125~145/78~90毫米汞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63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