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几种思维方法?

中药材大全 2024-01-07 00:27:01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苦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发热曷能康?”因太阳、少阴两感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用麻黄发表散寒,附子强心,细心搜剔、温散深入少阴之寒邪。本方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功专效宏,临床运用机会颇多,远远超出了原书的适应范围,而可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病证。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医者畏惧麻辛附而不敢使用;有的即使遇到适应证,亦不原单独或稍事加味使用(仅加一二味),而必加减的面目全非,或喧宾夺主。若如此则疗效自然降低,甚至无效。适至反思之时,不咎思维方法之误,反怨经方难用。俗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兹结合若干病例,谈谈运用本方的几种思维方法,以其抛砖引玉。

本方用于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临床应用以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为辨证要点。

药解之细辛篇

1.《神农本草经》:细辛,性温、味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

细辛它的特别有效的地方,就是把水里面的寒气拔掉,那这么一个效果在伤寒还有另外一个方剂,是少阴篇的主方叫做麻黄附子细辛汤。因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一出手就用的药,所以到后代的人会觉得细辛是一个肾经的药。

2.头痛之六经辩证

痛在头里面,也可以称之为真头痛,就是他的这个脑在痛,那往往这个肾的头痛也有可能是痛在牙齿,就是脑痛跟牙痛都是被算在肾经头痛里面。少阳经是小柴胡汤了,少阳经的头痛比较痛在头角,因为少阳经大家都知道在耳朵边边这个地方,那这个头角痛的话就是柴胡剂有效。肝经的头痛时方是用川芎当作肝经的引经药,六经里面还有一个太阴的头痛,那足太阴脾经的头痛它的感觉呢,会觉得整个头好像被压了一个罩子一样闷痛闷痛的,那这种闷痛闷痛你当然要照张仲景太阴病的医法,什么理中汤、四逆汤,我不能说不对,因为这个当然是要把脾胃的机能恢复为优先。

3.方 名:清震汤(泻火之剂)组 成:苍术、升麻、荷叶。

主 治:治雷头风,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 归 经:此足阳明药也。

方 义:

①升麻:性阳、味甘、气升,能解百毒。

②苍术:辛烈,燥湿强脾,能辟瘴疠

③荷叶:色青气香,形仰象震,能助胃中清阳上行。

④用甘温辛散药以升发之,使其邪从上越,且固胃气,使邪不传里。

清震汤那就是主要是用荷叶这一味药,因为你知道荷叶是出淤泥而不染对不对,所以你的太阴脾土里面的清气这个荷叶可以把它撑上来,然后让你的头云开雾散、得见天日。

探秘麻黄、细辛、干姜在经方中的真实作用

麻黄能打开全身表里内外任何一处的水液凝结,单用麻黄的时候既不限于表证又不限于无汗。麻黄加石膏就治水热郁于内,比方说治疗肺炎,肺炎虽然因为有汗而外无大热,但它肺里有病灶,有水热的凝结,用石膏和麻黄合用把热水凝结打开,汗出而喘就好了。再比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你可以说是少阴病表证,但它的病位比太阳深而“脉反沉”,因为少阴病表证即包含表和半表半里两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在少阴病表里之间有寒水的凝结,所以他用附子和细辛加麻黄。但如果我们真正用到太阳表证无汗的时候,特别是病人有嗓子疼、咳嗽的时候好多人不敢用桂枝,他可能就会去桂枝留麻黄,最终效果不佳可能就与去桂枝有关,遇到这种情况不如麻桂通用加桔梗。

因为麻黄的作用仅仅是打开瘀水的闭塞,但是不能从中焦运输能量到体表,桂枝是把能量运输到麻黄能起作用的腠理部位,然后解麻黄的作用把表闭打开,大青龙汤里用桂枝就是这个原因。

麻黄能把瘀结的水液打开,其作用实际上针对的是阳气郁闭。如麻黄汤所治之伤寒表实证,皮肤腠理闭塞不得汗出而水瘀结于皮;麻黄石膏配伍用于发越内在之水热互结,大量用麻黄治疗里水和溢饮,以及阳和汤中用麻黄治疗阴疽,其种种作用,本质上都与行阳气有关。

细辛治疗水液停聚在某些方面与麻黄类似,但麻黄则既用于阳证,又用于阴证而细辛所治多属阴证、寒证,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证,均取细辛化心下之寒饮;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治疗少阴表证之发热;当归四逆汤证用细辛散血脉之寒凝;乌梅丸汤证温散厥阴之寒凝,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胁下之寒凝等。其种种作用,无一不针对于阴证,寒证,也正因为细辛所治多属阴寒证,所以在引起筋膜挛缩收引方面较为多见,且多与附子同用。

需要明白,人体阳气实为具有生命活性物质的体液,阳气和阴液二者是一不是二。含有阳气的体液就是气血津液,属于正气的一部分,失去阳气的体液就变成痰饮水湿,成为病理产物并具有致病性。所以通行阳气本身,就打散水液瘀结的作用。

同理,阳虚则寒,所以寒和水本质上是同一种病理反应。阳证阳气郁闭则恶寒发热,阴证阳气闭塞则逆冷疼痛,阳气只要有闭塞,就必然引起水液的停聚并转化为病理产物,所以治寒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寒。

干姜的作用是把向胃中逆行的水液重新顺行出去,其改善脾胃机能,治疗烦躁吐逆,温化水饮,种种作用均与此有关。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药方

麻黄细辛附子汤
[来源] 《伤寒论(第301条):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异名】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分类】 解表剂-扶正解表
【组成】 麻黄(去节)6克(二两);细辛6克(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5克(一枚)。(根据唐宋度量衡:1两=41.5克=10钱。)
【方论】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方歌】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68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