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香薷有什么作用?

药哥明白 2024-01-08 10:56:01

中医认为香薷性味辛,微温,归经主要是归脾经,肺经以及膀胱经,其主要功效及临床应用如下:一、辛温发汗解表,有夏月麻黄之称,治疗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无汗,周身痠疼。二、化湿和中,芳香化湿,可治疗暑天外感暑湿,恶心,纳差,胃胀,泄泻,也可治疗霍乱腹痛泻痢。三、利水消肿,跟麻黄是有一点相似,治疗风水证。四、治鼻衄不止,本品可用水冲服。

香薷又称香戎、蜜蜂草,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果实成熟后割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兼有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症。

香薷,主产于华东、中南、台湾、贵州、江西等地。挥发油中主含香薷酮、苯乙酮。还含β-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熊果酸等物质。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

1.发汗解表

香薷辛温发散,能入肺经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味芳香,又可入于脾胃化湿和中而祛暑,多被用于暑天贪凉而导致的夏季着凉,感受风寒而同时兼有脾胃湿困的患者。其治疗夏季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腹痛吐泻的效果显著,被人称为夏月麻黄。

2.利水消肿

香薷辛散温通,向外能够通过发汗以散肌表的水湿,同时又有宣肺的功效,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等症。

3.通阳气

香薷能通阳气,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乱之轻者耳,如果肢厥脉伏,目陷面青,唇舌淡自如纸,则是真寒直中之阴症,非大剂姜、附、连、萸,不能挽救于什一者,亦非香薷轻清所能胜任。

香薷

【别名】:细叶香薷、小香薷、香菜、石香茅、石香薷、香茅、香绒、香茸、紫花香茅、蜜蜂草、香薷、小叶香薷、香草、土香草、石艾、满山香、青香薷、香茹草、土香薷、七星剑、夏月麻黄。

【药材类别】:全草类。

【性味】:味辛,性微温。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孟诜:温。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④《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阴大肠经。

【入药部分】:为唇形科植物江香薷或华荠苎的带根全草或地上部分。

【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暑,和中结湿,行水消肿。主夏月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

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注意事项】表虚者忌服。

①《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

②《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香薷,主产于华东、中南、台湾、贵州、江西等地。挥发油中主含香薷酮、苯乙酮。还含β-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熊果酸等物质。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

建议: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92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