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金盏银盘是什么药材?

中药材大全 2024-01-12 18:45:58

金盏银盘

(《广东中药》Ⅱ)

【异名】黄花雾(《生草药性备要》),黄花母、虾箝草、金杯银盏(《岭南采药录》),黄花草、金盏银盆(《南宁市药物志》),玉盏载银杯、鬼针草、婆婆针、感暑草、盲肠草(《广东中药》Ⅱ),一包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一把针、引线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豆渣菜(《陕西中草药》),金丝苦令、草鞋坪(《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或金盘银盏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三叶鬼针草,又名:毛鬼针草、细毛鬼针草。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呈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叶对生,1回羽状复叶,长约15厘米或不及;下部的叶有时为单叶。小叶3枚,有时5枚,具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7厘米,有锯齿或分裂。头状花序,具长柄,开花时径约8毫米,花柄长1~6厘米;总苞绿色,基部被有细柔毛,苞片7~8枚;花托外层托片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花杂性,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枚,舌片长5~8毫米,成不规则的3~5裂;管状花两性,黄褐色,长约4.5毫米,5裂;雄蕊5;雌蕊1,柱头2裂。瘦果线形,略扁,黑色,具4棱,稍有硬毛,长7~12毫米,顶部有具有倒毛的硬刺3~4条,长约1.5~2.5毫米。花期春季。生长于荒地及路边。分布长江中下游各省及广东、广西、陕西、福建、台湾等地。

②金盘银盏,形态与上种极相近,惟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两面均被稀疏小柔毛。花期秋季。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长30~50厘米,茎粗3~8毫米,棱柱状,浅棕褐色,有棱线。叶纸质而薄,1回羽状复叶(三叶鬼针草)或2回3出复叶(金盘银盏),干枯,易脱落,有叶柄。花序干枯,瘦果易脱落而残存圆形的花托。气微,味淡。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三叶鬼针草全草含蒽醌甙。其变种.minor含"植物甾酵-B",熔点141~147℃,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药理作用】三叶鬼针草提取物对肠内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幼嫩茎枝作牲畜饲料,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但因其中含较多挥发油,故能使牛乳杂有不良之气味。从全草中压榨而得之粗汁在体外(小杯法)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肠杆菌则无作用。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苦。"②《广东中药》Ⅱ:"味甘淡,性平。"

【功用主治】疏表清热,解毒,散瘀。治流感,乙脑,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肠痈,小儿惊风,疳积,疮筋疥痔。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疥癞,解毒疮,止痒埋口。"

②《岭南采药录》:"清热解毒,退外感发热。煎水洗疳疮。"

③《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肠炎下痢,黄疸,火热痧症;外敷治虾钳疮及洗毒疮。"

④《广东中药》Ⅱ:"治感暑发热,癍痧,痔疮(外洗),肠痈及内外科炎肿。"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散瘀活血。防治流感感冒,治疗咽喉肿痛,小儿发热,惊风,跌打损伤,慢性溃疡,痒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鲜者2~3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妇女行经期忌服。"

【选方】①治慢性阑尾炎,胃肠炎:鲜三叶鬼针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中暑腹痛吐泻:鲜三叶鬼针草二至三两。水煎服,或捣烂绞汁,调些食盐炖温服。

③治淋浊:鲜三叶鬼针草二两。水煎或捣烂绞汁调白砂糖服。

④治急性咽喉炎:鲜三叶鬼针草捣烂绞汁一至二两,加蜜或食盐少许调服。

⑤治毒蛇咬伤:鲜三叶鬼针草二至三两。水煎或捣烂绞汁服;另用鲜叶捣烂敷伤处。(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⑥治虚劳、失力黄胖:鲜一包针一两,紫金牛、龙芽草、六月雪各三至五钱。水煎服,失力另加枣七个。崩漏、吐血者忌服。

⑦治小儿疳积:一包针五钱,猪肝二至三两,加水一大碗,另用一包针的秆子横架在锅内,将猪肝放在上面蒸熟,先吃汤,后吃猪肝。

⑧治腰痛:鲜一包针五至六两,水煎取汁,加红枣半斤,红糖、黄酒适量炖煮,二天服完。(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胃痛,胃溃疡:细毛鬼针草熬膏。每服二钱,生姜水冲服。(《陕西中草药》)

⑩治痔疮:细毛鬼针草五至六两,铁棒锤一个。煎水洗患部。(《陕西中草药》)

金盏银盘(《广东中药》Ⅱ)【异名】黄花雾(《生草药性备要》),黄花母、虾箝草、金杯银盏(《岭南采药录》),黄花草、金盏银盆(《南宁市药物志》),玉盏载银杯、鬼针草、婆婆针、感暑草、盲肠草(《广东中药》Ⅱ),一包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一把针、引线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豆渣菜(《陕西中草药》),金丝苦令、草鞋坪(《福建中草药》)。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或金盘银盏的全草。【植物形态】①三叶鬼针草,又名:毛鬼针草、细毛鬼针草。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呈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叶对生,1回羽状复叶,长约15厘米或不及;下部的叶有时为单叶。小叶3枚,有时5枚,具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7厘米,有锯齿或分裂。头状花序,具长柄,开花时径约8毫米,花柄长1~6厘米;总苞绿色,基部被有细柔毛,苞片7~8枚;花托外层托片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花杂性,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枚,舌片长5~8毫米,成不规则的3~5裂;管状花两性,黄褐色,长约4.5毫米,5裂;雄蕊5;雌蕊1,柱头2裂。瘦果线形,略扁,黑色,具4棱,稍有硬毛,长7~12毫米,顶部有具有倒毛的硬刺3~4条,长约1.5~2.5毫米。花期春季。生长于荒地及路边。分布长江中下游各省及广东、广西、陕西、福建、台湾等地。②金盘银盏,形态与上种极相近,惟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两面均被稀疏小柔毛。花期秋季。分布我国南部。【采集】夏、秋采收,晒干。【药材】干燥全草,长30~50厘米,茎粗3~8毫米,棱柱状,浅棕褐色,有棱线。叶纸质而薄,1回羽状复叶(三叶鬼针草)或2回3出复叶(金盘银盏),干枯,易脱落,有叶柄。花序干枯,瘦果易脱落而残存圆形的花托。气微,味淡。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化学成分】三叶鬼针草全草含蒽醌甙。其变种Bidenspilosavar.minor含"植物甾酵-B",熔点141~147℃,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药理作用】三叶鬼针草提取物对肠内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幼嫩茎枝作牲畜饲料,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但因其中含较多挥发油,故能使牛乳杂有不良之气味。从全草中压榨而得之粗汁在体外(小杯法)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肠杆菌则无作用。【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苦。"②《广东中药》Ⅱ:"味甘淡,性平。"【功用主治】疏表清热,解毒,散瘀。治流感,乙脑,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肠痈,小儿惊风,疳积,疮筋疥痔。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疥癞,解毒疮,止痒埋口。"②《岭南采药录》:"清热解毒,退外感发热。煎水洗疳疮。"③《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肠炎下痢,黄疸,火热痧症;外敷治虾钳疮及洗毒疮。"④《广东中药》Ⅱ:"治感暑发热,癍痧,痔疮(外洗),肠痈及内外科炎肿。"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散瘀活血。防治流感感冒,治疗咽喉肿痛,小儿发热,惊风,跌打损伤,慢性溃疡,痒疹。"【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鲜者2~3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宜忌】《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妇女行经期忌服。"【选方】①治慢性阑尾炎,胃肠炎:鲜三叶鬼针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②治中暑腹痛吐泻:鲜三叶鬼针草二至三两。水煎服,或捣烂绞汁,调些食盐炖温服。③治淋浊:鲜三叶鬼针草二两。水煎或捣烂绞汁调白砂糖服。④治急性咽喉炎:鲜三叶鬼针草捣烂绞汁一至二两,加蜜或食盐少许调服。⑤治毒蛇咬伤:鲜三叶鬼针草二至三两。水煎或捣烂绞汁服;另用鲜叶捣烂敷伤处。(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⑥治虚劳、失力黄胖:鲜一包针一两,紫金牛、龙芽草、六月雪各三至五钱。水煎服,失力另加枣七个。崩漏、吐血者忌服。⑦治小儿疳积:一包针五钱,猪肝二至三两,加水一大碗,另用一包针的秆子横架在锅内,将猪肝放在上面蒸熟,先吃汤,后吃猪肝。⑧治腰痛:鲜一包针五至六两,水煎取汁,加红枣半斤,红糖、黄酒适量炖煮,二天服完。(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⑨治胃痛,胃溃疡:细毛鬼针草熬膏。每服二钱,生姜水冲服。(《陕西中草药》)⑩治痔疮:细毛鬼针草五至六两,铁棒锤一个。煎水洗患部。(《陕西中草药》)

鬼针草种拉丁名:BidenspilosaLinn.科中文名:菊科科拉丁名:Compositae属中文名:鬼针草属属拉丁名:Bidens国内分布: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国外分布: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命名:(本草拾遗,图考)[]中国植物志:75:377最低海拔:700生境:荒坡(《本草拾遗》)【异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志》(3):9,1959),豆渣菜、叉婆子(《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浙江民间草药》),刺儿鬼、鬼蒺藜(《中国药植图鉴》),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闽东本草》),脱力草、小鬼针(《江苏药材志》),索人衣、一包针(《江西草药》),家脱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植物形态】鬼针草,一年生草本,高40~85厘米。茎直立,下部略带淡紫色,四棱形,无毛,或于上部的分枝上略具细毛。中、下部叶对生,长11~19厘米,2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的细尖齿或钝齿,两面略具短毛,有长柄;上部叶互生,较小,羽状分裂。头状花序直径约6~10毫米,有梗,长1.8~8.5厘米;总苞杯状,苞片线状椭圆形,先端尖或钝,被有细短毛;花托托片椭圆形,先端钝,长4~12毫米,花杂性,边缘舌状花黄色,通常有1~3朵不发育;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全育,长约4.5毫米,裂片5枚;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瘦果长线形,体部长12~18毫米,宽约1毫米,具3~4棱,有短毛;顶端冠毛芒状,3~4枚,长2~5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生于路边、荒野或住宅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采集】夏、秋间采收地上部分,晒干。【药材】干燥全草,茎略呈方形,幼茎有短柔毛。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茎顶常有扁平盘状花托,着生10余个呈针束状、有四棱的果实,有时带有头状花序。气微,味淡。【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鞣质、皂甙、黄酮甙。茎叶含挥发油、鞣质、苦味质、胆碱等。果实含油27.3%。【药理作用】将等量鬼针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或酒精浸剂,予大鼠口服,剂量为10克(生药)/公斤/天,共五天,对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消炎作用。豨莶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同且口服,同样有效,说明鬼针草可代替稀英草作消炎药应用。单味鬼针草或海州常山、豨莶草均无明显作用;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作好制剂后临时合并应用,同样有效,说明它们混合后作用增强,并非生成新的成分。从复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泪等。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②《纲目》:"涂蝎虿伤。"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⑦《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宜忌】《泉州本草》:"孕妇忌服。"【选方】①治疟疾:鲜鬼钎草八至十二两。煎汤,加入鸡蛋一个煮汤服。(《闽东本草》)②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泉州本草》)③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五钱,青松针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④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一两五钱至二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⑤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五钱(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福建中医药》6(2):19,1961)⑥治偏头痛:鬼针草一两,大枣三枚。水煎温服。(《江西草药》)⑦治胃气痛:鲜鬼针草一两五钱。和猪肉四两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泉州本草》)⑧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五钱至一两。煎汤服。(《泉州本草》)⑨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一至二两(干的减半)。水煎,另加黄酒一两,温服,日服一次,一般连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⑩治四肢无力:脱力草-把。煎汤服。(《江苏药材志》)⑾治蛇伤、虫咬:鲜鬼针全草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渣捣烂涂贴伤口,日如法两次。(《福建民间草药》)⑿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福建民间草药》)⒀冶金疮出血:鲜鬼针草叶,捣烂敷创口。(《泉州本草》)【临床应用】①治疗阑尾炎取鬼针草干品0.5~1两(鲜品1.5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剂。治疗35例(并发其他症状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例,痊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阑尾炎14例,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40剂,半数以上1~3剂。22例发热,半数以上1~3日退热,最长1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5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治程中未见副作用。②治宁小儿腹泻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1~5岁洗脚心,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240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