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的根。又名为达乌里当归、走马芹等。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其味辛,性温。多入肺、脾、胃经。主产于东北各省及四川、江苏、浙江等地。
白芷含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白芷所含白当归素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经多年临床验证,用于治疗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效果好。
《百一选方》载:有一个叫王定国的人,患有多年头风病,每当病发,头痛难忍,百医不效。听说都梁有个名医叫杨介的善治头风病,杨介给他连服3颗药丸,立即收效,头痛像被人拿掉一样消失了。王定国再三恳请杨先生告知其方。杨介感其诚挚,告知了处方,原来单用白芷1味,蜜丸弹子样大小,每用1丸,嚼服,用清茶或荆芥汤化下。王氏就把这丸药叫“都梁丸”,治各种头痛、头风。
明•僧德祥诗云:“白芷花开绕屋香,一时秋思入江乡,云多水阔人难见,楚竹歌声动夕阳。”
白芷云苓陈皮粥
【组成】白芷9克,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陈皮9克。
【制法】将白芷、茯苓、陈皮共入锅内,水煎去渣取汁,再同薏苡仁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1剂,连用3〜5日为1疗程。
【功用】健脾化痰,降逆止痛。适用于痰浊头痛等症。
白芷葛石煮鸭蛋
【组成】白芷6克,葛根12克,滑石30克,桔梗6克,辛夷花3克,鸭蛋2个。
【制法】将上述诸品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煮,待鸭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成,去药渣。
【用法】吃蛋喝汤。
【功用】清肺热,利鼻窍。适用于肺经郁热型鼻窦炎等症。
【禁忌】辛辣燥热及肥厚油腻之品忌用。
白芷川芎炖鱼头
【组成】白芷9克,川芎9克,鱼头250克,生姜适量。
【制法】将白芷、川芎、鱼头入锅内,加生姜、水适量,炖汤去渣。
【用法】每日1剂,连用3~5日。
【功用】温中养血,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风邪头痛、眉棱骨痛等病症。
1 发散风寒白芷辛散温通,其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为温和,而以止痛效果佳,因此常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2 止痛白芷辛散温通并且善于止痛,由于其主入足阳明胃经,故而阳明经前额头痛及牙龈肿痛经常用到白芷,可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头痛、头风痛等症。
3 通鼻窍白芷可以祛风、散寒、燥湿,可以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因此可以用来治疗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中的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前额疼痛等症状。
4 止白带白芷辛温香燥,善于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通过配伍与温阳散寒、健脾除湿的药物同用可以治疗寒湿带下,白带过多等症状;与清热利湿、燥湿的药物同用,又可以治疗湿热下注,带下黄赤等症状。
辛夷这味药在《药性四百味》中的总结是“辛夷味辛,鼻塞流涕,香臭不闻,通窍之剂。”
辛夷味辛,性温, 其实辛夷的作用并不多,就是有祛风通窍 的作用, 尤其是通鼻,散风寒。
所以它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古来医家称其为“治鼻病之要药”。
既然是“治鼻病之要药”,那它有什么配伍呢?
举例子来说,风寒感冒中经常会有 “鼻塞不通” 的现象,可以用辛夷与 细辛,荆芥,防风,苍耳子 配伍治疗;
而 “鼻炎”,“鼻窦炎” 等病症可以与 白芷,细辛,苍耳子,川芎,菊花,二花 等配伍使用。
可以这样说,只要主症在鼻部的,如“鼻渊”,“鼻疮”,“鼻窒”等,都能辩证加减使用。
除此之外, 辛夷也可以通气 ,主要为上焦 ,有时候也会配合桑枝,桂枝,松节,红花等来通利上焦关节。
到这里辛夷这味药就基本完了,还是与其他药材做一个对比。
苍耳子 也善治鼻病,是对于散头部风湿,头风头痛疗效很好,而 辛夷擅长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
细辛 能通全身之气,但是偏于“心,肾”两经, 辛夷则是通上焦之气 ,有所分别。
之前所说到的白芷 也能芳香开窍,但是主要是散头面风寒治疗前头痛,鼻塞, 而辛夷却是散上焦风寒,是宣肺而通鼻窍 ,需要分别对待。
煎服,3~10g。辛夷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辛夷也可以外用,一般会磨成细粉,搐鼻使用,注意事项为阴虚火旺者尽量不要用,一般用量在6到10克。
白芷 性温味辛,气芳香,味微苦,可以生肌止痛、活血祛湿,还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将其磨粉加入护肤品中,长时间使用可以美白,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吧!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1、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3、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蒿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4、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5、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疮疡方面还可以研末外敷。
白芷的食用方法:一、白芷炖鱼头
材料:川芎、白芷各15克,鳙鱼头1个(约200克),生姜、葱、食盐、绍酒、味精适量。
做法:
1、将川芎、白芷洗净,切片。鳙鱼头去鳃,洗净。
2、将药物、鱼头放入铝锅内,加生姜、葱、食盐、绍酒、水适量。
3、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熟烂,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即成。
功效:此菜具有镇静止痛、活血行气、祛风湿补功效,可防治头风、四肢拘挛痹痛、月经不调、经闭、经痛、感冒头痛等症。
二、白芷荆芥茶
配方:香白芷30克.荆芥穗、腊茶或茶叶各3克。
用法:将香白芷、荆芥穗共为细末。服用时,用腊茶煎汤或用沸水冲茶叶,取茶汤送服,每日2次,每次6克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齿痛等症。
按语:此方来源于《百一选方》,其中白芷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用。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二者合用共为细末,服用时,用腊茶煎汤或用沸水冲茶叶,取茶汤送服,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齿痛等症。
三、淮山白芷美白汤
材料:光鸡1只、淮山500克、白芷10克、玉竹10克、枸杞子50克、姜5片、盐适量。
做法:
1、光鸡洗净,斩大件,汆水捞起;
2、淮山洗净削皮,切块,泡在清水里;
3、白芷、玉竹和枸杞子洗净备用;
4、煮沸清水,捞起淮山,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瓦煲里,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功效:健脾益胃、滋肾填精、润肺止咳、润肤美白。
四、黄芩白芷汤
处方:当归、黄芩、防己、防风、川芎、白芷、蒺藜、石决明、草决明、桔梗、青葙、蒙花、茺蔚子、菊花、木贼、知母、赤芍药。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食后茶清下。
功效:主治眼血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
来源:《银海精微》卷下
五、 红枣白芷炖豆腐
配方:红枣15颗,白芷5克,豆腐500克,盐、姜、葱、白 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法:
1、将白芷浸泡一夜,洗净;豆腐洗净,切块;姜拍碎,葱切段。
2、将红枣、白芷、豆腐、姜、葱同放炖锅内,加水适量,置 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加人盐、味精、香油、白胡 椒粉即成。
食法:每口 1次,佐餐服用。 功效:消斑增白。 宜忌:无特殊禁忌。
功效:红枣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滓,调营卫。白芷性味辛, 温。人肺、脾、胃三经。能祛顺湿,消肿止痛。以上二药与益气和中之豆腐同烹后,可增强益气和血养颜之功效。适用于肌肤不润, 气色不佳,色斑憔悴等症。正常人食用,可达到美容皿之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33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芷袪湿止痛降血压最佳良药
下一篇: 白芷粉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