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黄芪的副作用,服用的时候小心这些

祝由师 2023-04-29 10:48:36

黄芪的副作用,服用的时候小心这些

说到黄芪,这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中药材了吧,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是比较喜欢这样的中药材,很多人都会使用黄芪来保健了,我们把黄芪泡水喝,这是非常有好处的哦,那么黄芪这样的中药材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一起看看吧。

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不过虽然黄芪本身是非常好的了,但是在服用的时候也是存在很大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地方了,尤其要注意的就是副作用了,黄芪是不适合给阴虚体质的朋友们服用的了,会对身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哦。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上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黄芪的一些情况了,可以发现黄芪这样的食物本身是很不错的了,但是我们是不能随意吃的了,尤其是对于阴虚体质的朋友们来说,黄芪就更是不能随意吃的了,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家要注意。

食用过多黄芪会出现什么症状?专家给出答案,有什么后果?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听说黄芪不仅可以补气,而且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于是许多人都会自己去药店或者在网上买一些黄芪用来泡水喝。但是有些人却发现,自己没喝黄芪水的时候,身体还好好的,而喝了几天的黄芪水却出现了嘴唇起泡或者脸上长痘的情况。

我记得以前我的一位同事就是这样,有一段时间看他天天用黄芪泡水喝,而且每次都放一大把来泡,连续喝了好几天,但是某一天,嘴唇上却突然长泡了,这其实就是温补过头,从而上火所致。




我们都知道,黄芪是一个温补的中药,但是就是这个中药,如果不对症使用或者食用过多的话,就容易使身体出现许多不适症状。那么,如果黄芪食用过多的话,会出现什么症状呢?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黄芪有哪些功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芪到底有哪些功效,毕竟对于一种中药,在使用时,还是需要对症使用以及适量使用,不对症或者过量使用的话,都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对于黄芪的具体功效,我们可以从《中国药典》里面详细了解:

归经:归肺、脾经。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用法用量: 9~30g。




从上面的记载,黄芪主要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而临床上也经常作为一种温补的中药,从而达到补气的作用,特别是出现气虚的时候,比如老年人肺气虚,通过进食黄芪,就可以起到一个补益肺气的作用,对于一些老年人的气虚乏力有很大的好处。

又或者一个人体虚,身体抵抗力下降,经常出现自汗等,就可以通过进食黄芪,就可以起到一个固表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缓解自汗的症状。

还有一些人出现伤口难以愈合或者疮口长脓溃疡等,这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体气血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弱,那么这个时候适当进食一些黄芪,就可以起到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有利于伤口以及溃疡面的愈合。




当然了,黄芪属于一种温补的中药,在使用时就需要对症使用以及适量使用。我们应该知道,温性的药物都比较容易助火,产热,过食或者不对症就容易上火。另外黄芪固表的作用,还容易使一些病邪滞留体内,比如体内原本有实热的人,就容易使这些实热滞留体内,那么情况就越来越严重了。

二、过食黄芪会出现哪些不适症状?

首先,前面已经提到,黄芪属于一种温补的中药,过食的话,就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也就是容易导致口干舌燥、口苦、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长痘、失眠烦躁等不适症状。特别是本身就阴虚火旺的人,进食过多的黄芪,无疑是火上浇油,使阴虚的症状更加明显。

其次,黄芪不仅可以补气,它还有升阳的作用,这个升阳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为“使人体的心脏功能变强”这就可以间接造成人体血管血容量增加,就会升高人体血压。因此,过食黄芪的话,就容易造成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那不就是火上浇油吗?




再次,黄芪味甘,甘能补益和缓,但也容易使人中满,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那么就容易生湿生热。因此,如果长期过量食用黄芪的话,脾胃失运,就会导致湿浊内生,阻遏气机,那么就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便溏、倦怠、精神不佳、等不适症状。

最后,黄芪补气固表,特别适用于一些虚症,但是如果本身没有这些虚症的话,比如气虚乏力、表虚自汗等,而是本身体内有实热、实邪等,比如体内有湿热、有便秘、有风热、风寒等邪盛表实的人,如果过量食用黄芪的话,那么就容易使这些病邪束于体内,使情况越来越严重。

总的来说,黄芪作为一种温补的中药,在使用时一定需要注意,不仅要对症使用,而且黄芪用量也需要有讲究,不能过量使用,否则容易伤害身体。

在前面《中国药典》里面就有提到黄芪的用法用量,一般使用量就是9~30g,超过30克的话就属于重用黄芪了。因此,在使用黄芪时,最好就是咨询中医大夫,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另外还可搭配其他的中药一起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黄芪的副作用 肾虚阴虚最好谨慎吃

黄芪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食物了吧,我们很多人都对黄芪是比较了解的了吧,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吃到的中药了,那么对于黄芪这种中药我们都有那些要注意的地方呢,在食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副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搭配在一起吃了,这样才能让我们吃黄芪更健康了,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不过很多人都是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阴虚的情况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症状吧。

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有关黄芪的情况了,我们可以发现黄芪在食用的时候是有很多副作用的了,虽然我们都知道黄芪是营养价值是很丰富的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便的吃黄芪了哦,中药小心的吃了,这样才能更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50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