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千金翼方卷第四·本草下,有名未用

中药大全 2023-09-21 06:21:56

《千金翼方》卷第四·本草下 有名未用


一百九十六味

青玉

味甘,平,无毒。主妇人无子,轻身,不老长年。一名谷玉。生蓝田。

白玉髓

味甘,平,无毒。主妇人无子,不老延年,生蓝田玉石间。

玉英

味甘,主风,疗皮肤痒。一名石镜。明白可作镜。生山窍,十二月采。

璧玉

味甘,无毒。主明目益气,使人多精,生子。

合玉石

味甘,无毒。主益气,疗消渴,轻身辟谷。生常山中丘,如彘肪。

紫石华

味甘,平,无毒。主渴,去小肠热。一名茈石华。生中牛山阴,采无时。

白石华

味辛,无毒。主瘅,消渴,膀胱热。生液北乡北邑山,采无时。

黑石华

味甘,无毒。主阴痿,消渴去热,疗月水不利。生弗其劳山阴石间,采无时。

黄石华

味甘,无毒。主阴痿,消胸膈中热,去百毒。生液北山,黄色,采无时。

厉石华

味甘,无毒。主益气养神,止渴除热,强阴。生江南,如石花,采无时。

石肺

味辛,无毒。主疠咳寒,久痿,益气明目。生水中,状如肺,黑泽有赤文,出水即干。

(陶隐居云∶今浮石,亦疗效似肺,而不黑泽,恐非是。)

石肝

味酸,无毒。主身痒,令人色美。生常山,色如肝。

石脾

味甘,无毒。主胃寒热,益气,令人有子。一名胃石,一名膏石,一名硝石。生隐蕃山谷石间,黑如大豆,有赤文,色微黄,而轻薄如棋子,采无时。

石肾

味咸,无毒。主泻痢,色如白珠。

封石

味甘,无毒。主消渴,热中,女子疽蚀,生常山及少室,采无时。

陵石

味甘,无毒。主益气,耐寒,轻身长年。生华山,其形薄泽。

碧石青

味甘,无毒。主明目益精,去白癣,延年。

逐石

味甘,无毒。主消渴伤中,益气。生太山阴,采无时。

白肌石

味辛,无毒。主强筋骨,止渴不饥,阴热不足。一名肌石,一名洞石。生广焦国卷山,青石间。

龙石膏

无毒。主消渴,益寿。生杜陵,如铁,脂中黄。

五羽石

主轻身长年。一名金黄。生海水中、蓬葭山上仓中,黄如金。

石流青

味酸,无毒。主疗泻,益肝气,明目,轻身长年。生武都山石间,青白色。

石流赤

味苦,无毒。主妇人带下,止血。轻身长年。理如石 ,生山石间。

味甘,无毒。主咳逆气,生石间,色赤如铁脂,四月采。

紫加石

味酸,主痹,血气。一名赤英,一名石血。赤无理,生邯郸山,如爵茈,二月

终石

味辛,无毒。主阴痿痹,小便难,益精气。生陵阴,采无时。

玉伯

味酸,温,无毒。主轻身益气,止渴。一名玉遂。生石上,如松高五六寸,紫花

文石

味甘。主寒热,心烦。一名黍石。生东郡山泽中水下,五色,有汁润泽。

曼诣石

味甘。主益五脏气,轻身长年。一名阴精。六月七月出石上,青黄色,夜有光

山磁石

味苦,平,有毒。主女子带下。一名爰茈。生山之阳。正月生叶如藜芦,茎有

石濡

主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轻身长年。一名石芥。

石芸

味甘,无毒。主目痛,淋露,寒热,溢血。一名螫烈,一名顾喙。二月五月采茎叶,阴干。

石剧

味甘,无毒,主渴消中。

路石

味甘酸,无毒。主心腹,止汗,生肌,酒痂,益气耐寒,实骨髓。一名陵石。生草石上,天雨独干,日出独濡。花黄,茎赤黑。三岁一实。实赤如麻子。五月十月采茎叶,阴干。

旷石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养神,除热止渴,生江南,如石草。

败石

味苦,无毒。主渴、痹。

越砥石

味甘,无毒。主目盲,止痛,除热瘙。

金茎

味苦,平,无毒。主金疮内漏。一名叶金草,生泽中高处。

夏台

味甘。主百疾,济绝气。

柒紫

味苦。主小腹痛,利小腹,破积聚,长肌肉。久服轻身长年,生冤句。二月七月

鬼目

味酸,平,无毒。主明目。一名来甘。实赤如五味,十月采。

鬼盖

味甘,平,无毒。主小儿寒热痫。一名地盖。生垣墙下,丛生,赤,旦生暮死。

马颠

味甘,有毒。疗浮肿,不可多食。

马唐

味甘,寒。主调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湿地,茎有节生根,五

马逢

味辛,无毒。主癣虫。

牛舌实

味咸,温,无毒。主轻身益气。一名彖户。生水中泽旁。实大叶长尺,五月采

羊乳

味甘,温,无毒。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一名地黄。三月采,立夏后母死。

羊实

味苦,寒。主头秃,恶疮,疥瘙,痂癣。生蜀郡。

犀洛

味甘,无毒。主癃。一名星洛,一名泥洛。

鹿良

味咸,臭。主小儿惊痫,贲豚螈 ,大人痉,五月采。

菟枣

味酸,无毒。主轻身益气,生丹阳陵地,高尺许,实如枣。

雀梅

味酸,寒,有毒。主蚀恶疮。一名千雀。生海水石谷间,叶与实如麦李。

雀翘

味咸。主益气,明目。一名去母,一名更生。生蓝中,叶细黄,茎赤有刺,四月实,兑黄中黑。五月采,阴干。

鸡涅

味甘,平,无毒。主明目,目中寒风,诸不足,水腹邪气,补中,止泻痢,疗女子白沃。

一名阴洛。生鸡山,采无时。

相乌

味苦。主阴痿。一名乌葵。如兰香,赤茎。生山阳,五月十五日采,阴干。

鼠耳

味酸,无毒。主痹寒寒热,止咳。一名无心。生田中下地,浓华肥茎。

蛇舌

味酸,平,无毒。主除留血,惊气蛇痫。生大水之阳,四月采花,八月采根

龙常草

味咸,温,无毒。主轻身,益阴气,疗痹寒湿。生河水旁,如龙刍,冬夏生。

离楼草

味咸,平,无毒。主益气力,多子,轻身长年。生常山,七月八月采实。

神护草

可使独守,叱咄人,寇盗不敢入门。生常山北,八月采。

黄护草

无毒。主痹,益气,令人嗜食。生陇西。

吴唐草

味甘,平,无毒。主轻身,益气长年。生故稻田中,日夜有光,草中有膏。

天雄草

味甘,温,无毒。主益气,阴痿。生山泽中,状如兰实,如大豆赤色。

雀医草

味苦,无毒。主轻身,益气。洗浴烂疮,疗风水。一名白气。春生,秋花白,

木甘草

主疗痈肿盛热,煮洗之。生木间,三月生,大叶如蛇床,四四相值,但折枝种之便生,五月花白,实核赤,三月三日采。

益决草

味辛,温,无毒。主咳逆肺伤。生山阴。根如细辛。

九熟草

味甘,温,无毒。主出汗,止泻,疗闷。一名乌粟,一名雀粟。生人家庭中,叶如枣,一岁九熟,七月采。

兑草

味酸,平,无毒。主轻身,益气长年。生蔓木上,叶黄有毛,冬生。

酸草

主轻身延年。生名山醴泉上,阴居。茎有五叶,青泽。根赤黄。可以消玉,一名

异草

味甘,无毒,主痿痹寒热,去黑子。生篱木上,叶如葵,茎旁有角,汁白。

灌草叶

主痈肿。一名鼠肝。叶滑,青白。

茈草

味辛,无毒。主伤金疮。

莘草

味甘,无毒。主盛伤痹肿。生川泽,如蒲黄,叶如芥。

勒草

味甘,无毒。主瘀血,止精溢,盛气。一名黑草。生山谷如栝蒌。

英草华

味辛,平,无毒。主痹气,强阴,疗面劳疽,解烦,坚筋骨,疗风头。可作沐药。生蔓木上。一名鹿英。九月采,阴干。

吴葵叶

味咸,无毒。主理心,心气不足。

封华

味甘,有毒。主疥疮,养肌,去恶肉,夏至日采。

北荇草

味苦,无毒。主气脉溢。一云芹华。

味甘,无毒。主上气,解烦,坚筋骨。

排华

味苦。主水气,去赤虫,令人好色。不可久服。春生乃采。

节华

味苦,无毒。主伤中,痿痹溢肿。皮∶主脾中客热气。一名山节,一名达节,一名通漆。

十月采,曝干。

徐李

主益气,轻身长年。生太山阴,如李小形,实青色,无核,熟采食之。

新雉木

味苦,香,温,无毒。主风眩痛。可作沐药。七月采阴干,实如桃。

合新木

味辛,平,无毒。解心烦,止疮痛。生辽东。

俳蒲木

味甘,平,无毒。主少气止烦。生陵谷,叶如柰,实赤,三核。

遂阳木

味甘,无毒。主益气。生山中,如白杨叶,三月实,十月熟赤,可食。

学木核

味甘,寒,无毒。主胁下留饮,胃气不平,除热,如蕤核。五月采,阴干。

木核

疗肠 ;华∶疗不足;子∶疗伤中;根∶疗心腹逆气,止渴。十月采。

味苦。疗水,身面痈肿。五月采。

荻皮

味苦。止消渴,去白虫,益气。生江南,如松叶有刺,实赤黄。十月采。

桑茎实

味酸,温,无毒。主字乳余疾,轻身益气。一名草王。叶如荏,方茎大叶。生园中,十月采。

蒲阴实

味酸,平,无毒。主益气,除热止渴,利小便,轻身长年。生深山谷及园中,茎如芥,叶小,实如樱桃,七月成。

可聚实

味甘,温,无毒。主轻身,益气明目。一名长寿。生山野道中,穗如麦,叶如艾,五月采。

让实

味酸。主喉痹,止泻痢。十月采,阴干。

蕙实

味辛。主明目,补中。

根茎中汤(一作涕)

疗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生鲁山平泽。

青雌

味苦。主恶疮、秃败疮、火气,杀三虫。一名虫损,一名孟推。生方山山谷。

白背

味苦,平,无毒。主寒热,洗浴疥,恶疮。生山陵,根∶似紫葳;叶∶如燕卢,

白女肠

味辛,温,无毒。主泻痢肠 ,疗心痛,破疝瘕。生深山谷中,叶如蓝,实赤。赤女肠亦同。

白扇根

味苦,寒,无毒。主疟,皮肤寒热,出汗,令人变。

白给

味辛,平,无毒。主伏虫,白癣肿痛。生山谷,如藜芦,根白相连,九月采。

白并

味苦,无毒。主肺咳上气,行五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玉箫,一名箭悍。叶如小竹,根黄皮白,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白辛

味辛,有毒。主寒热。一名脱尾,一名羊草。生楚山,三月采根,白而香。

白昌

味甘,无毒。主食诸虫。一名水昌,一名水宿,一名茎蒲。十月采。

赤举

味甘,无毒。主腹痛。一名羊饴,一名陵渴。生山阴,二月花。

兑蔓草

上五月实黑,中有核。三月三日采叶,阴根。

赤涅

味甘,无毒。主疰,崩中,止血益气。生蜀郡山石阴地湿处,采无时。

黄秫

味苦,无毒。主心烦,止汗出。生如桐根。

徐黄

味辛,平,无毒。主心腹积瘕。茎∶主恶疮。生泽中,大茎细叶,香如 本。

黄白支

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紫蓝

味咸,无毒。主食肉得毒,能消除之。

紫给

味咸,主毒风头泻注。一名野葵。生高陵下地,三月三日采根,根如乌头。

天蓼

味辛,有毒。主恶疮,去痹气。一名石龙。生水中。

地朕

味苦,平,无毒。主心气,女子阴疝,血结。一名承夜,一名夜光。三月采。

地芩

味苦,无毒。主小儿痫,除邪养胎,风痹,洗洗寒热,目中青翳,女子带下。生腐木积草处,如朝生,天雨生盖,黄白色,四月采。

地筋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一名菅根,一名土筋。生泽中,根有毛,三月生,四月实白,三月三日采根。

地耳

味甘,无毒。主明目益气,令人有子。生丘陵,如碧石青。

土齿

味甘,平,无毒。主轻身,益气长年。生山陵地中,状如马牙。

燕齿

主小儿痫,寒热,五月五日采。

酸恶

主恶疮,去白虫。生水旁,状如泽泻。

酸赭

味酸。止内漏,止血不足。生昌阳山,采无时。

巴棘

味苦,有毒。主恶疥疮,出虫。一名女木。生高地,叶白有刺,根连数十枚。

巴朱

味甘,无毒。主寒,止血带下。生雒阳。

蜀格

味甘,平,无毒。主寒热痿痹,女子带下,痈肿。生山阳,如 菌有刺。

主缓筋,令不痛。

苗根

味咸,平,无毒。主痹及热中,伤跌折。生山阴谷中,蔓草藤上,茎有刺,实如

参果根

味苦,有毒。主鼠 。一名百连,一名乌蓼,一名鼠茎,一名鹿蒲。生百余根,根有衣裹茎,三月三日采根。

黄辩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疝瘕,口疮脐伤。一名经辩。

良达

主齿痛,止渴轻身。生山阴,茎蔓延,大如葵,子滑小。

对庐

味苦,寒,无毒。主疥,诸久疮不瘳,生死肌,除大热,煮洗之。八月采,似 。

粪蓝

味苦,主身痒疮,白秃,漆疮,洗之。生房陵。

委蛇

味甘,平,无毒。主消渴,少气,令人耐寒。生人家园中,大枝长须,多叶,而两两相值,子如芥子。

麻伯

味酸,无毒。主益气,出汗。一名君莒,一名衍草,一名道止,一名自死。生平陵,如兰,叶黑浓白裹茎,实亦黑,九月采根。

玉明

味苦。主身热邪气,小儿身热,以浴之。生山谷。一名王草。

类鼻

味酸,温,无毒。主痿痹。一名类重。生田中高地,叶如天名精,美根,五月采

师系

味甘,无毒。主痈肿恶疮,煮洗之。一名臣尧,一名臣骨,一名鬼芭。生平泽,

逐折

杀鼠,益气明目。一名百合。浓实,生禾间,茎黄,七月实黑,如大豆。

并苦

主咳逆上气,益肺气,安五脏。一名域熏,一名玉荆。三月采,阴干。

领灰

味甘,有毒。主心腹痛,炼中不足。叶如芒草,冬生,烧作灰。

父陛根

味辛,有毒。以熨痈肿、肤胀。一名膏鱼,一名梓藻。

索十

味苦,无毒。主易耳。一名马耳。

荆茎

疗灼烂,八月十月采,阴干。

鬼丽

生石上, 之,日柔为沐。

竹付

味甘,无毒。主止痛,除血。

秘恶

味酸,无毒。主疗肝邪气。一名杜逢。

唐夷

味苦,无毒。主疗 折。

知杖

味甘,无毒。疗疝。

尘松

味辛,无毒。主眩痹。

河煎

味酸。主结气,痈在喉颈者。生海中,八月九月采。

区余

味辛,无毒。主心腹热瘙。

三叶

味辛。主寒热,蛇蜂螫人。一名起莫,一名三石,一名当田。生田中,茎小黑白,高三尺,根黑。三月采,阴干。

五母麻

味苦,有毒。主痿痹,不便,下痢。一名鹿麻,一名归泽麻,一名天麻,一名若一草。

生田野,五月采。

疥拍腹

味辛,温,无毒。主轻身疗痹。五月采,阴干,生上党。

常更之生

味苦,平,无毒。主明目,实有刺,大如稻米。

敕赦人者

味甘,有毒。主疝痹,通气,诸不足。生人家宫室,五月十日采,曝干。

丁公寄

味甘,主金疮痛,延年。一名丁父。生石间,蔓延木上,叶细大枝,赤茎母大,如碛黄有汁,七月七日采。

城里赤柱

味辛,平。疗妇人漏血,白沃阴蚀,湿痹邪气。补中益气。生晋平阳。

城东腐木

味咸,温。主心腹痛,止泻,便脓血。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止血,妇人疾,除痹。一名梨。叶如大青。

味酸,无毒。主诸恶气。

味苦,无毒。主咳嗽。

雄黄虫

主明目,辟兵不祥,益气力。状如 。

天社虫

味甘,无毒。主绝孕,益气。如蜂大腰,食草木叶,三月采。

桑蠹虫

味甘,无毒。主心暴痛,金疮,肉生不足。

石蠹虫

主石癃,小便不利。生石中。

行夜

疗腹痛,寒热,利血。一名负盘。

蜗篱

味甘,无毒。主烛馆,明目,生江夏。

麋鱼

味甘,无毒。主痹止血。

丹戬

味辛,主心腹积血。一名飞龙。生蜀都,如鼠负,青股蜚翼赤,七月七日采。

扁前

味甘,有毒。主鼠 癃,利水道。生山陵,如牛虻,翼赤,五月八月采。

疗痹内漏。一名 ,短,土色而文。

蜚厉

主妇人寒热。

梗鸡

味甘,无毒。疗痹。

益符

疗闭。一名无舌。

地防

令人不饥不渴。生黄陵,如濡,居土中。

黄虫

味苦。疗寒热。生地上,赤头,长足,有角,群居,七月七日采。


孙思邈简介: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是隋唐时期养生学和医学相结合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寿星,寿高101岁。这给他的医术和养生方法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以至于他在道教中被奉为真人,在中医学界被尊为药王。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自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他18岁立志学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20岁时精通诸子百家学说,善言老庄,兼好佛典
孙思邈热爱医学,淡泊名利,拒绝入朝做官,而是一边行医,一边采药。他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药王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去疾。他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和前代医学理论,为中国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药王的称号当之无愧。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12论,提出伤寒禁忌15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
孙思邈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教训,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诸多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30卷,分为232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载方5000多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
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我国医学发展中具有特殊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共计30卷,载方近3000首,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189门,记载药物800多种,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孙思邈一生非常注重医学道德的修养,在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首列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二篇,这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医德文献专论,是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技两相结合的医德规范。他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他的这种浓厚而朴素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
在临床实践上,孙思邈特别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在自己的医学著作中对妇女的特殊疾病和对幼儿的护理记述十分详尽
相传,孙思邈一天外出行医,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忽然上前阻拦并大喊道:且慢!且慢!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他。他说:里面的人还没有死!怎么回事?众人说:不要再胡说,人早死了
这女子的丈夫哭着说:我妻子婚后十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一年多了,昨天才觉胎动,又难产死了
孙思邈说:人死了血会凝固,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血,人怎么能死了呢?众人一看,果然有细细一道血丝向外流淌,就打开棺材。只见一个妇人面黄如纸,小腹很高,裤裆正向外渗着鲜血
孙思邈让大家莫急,试了病人的鼻息和脉象之后,取出三根银针,一根刺人中,一根刺中脘,一根刺中极。三针扎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
这下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让他们起来,又送给他们治病良药,结果病人回去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大胖娃娃
故事虽然有夸张色彩,但充分反映出孙思邈医术的高明和眼光的独到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欲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中特别强调老年人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并兼之以导引、行气及房中补益之术
他对人之衰老过程和表现,心理特征和变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医疗等都有全面的观察和深透的分析。认为老年人当从事诸如调气、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散步等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从而丰富了道教内修的内容与方法,并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认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悬邈,云迹疏绝,徒望青天,莫知升举。但他把炼丹作为制药的手段,目的在于救急济危
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的影响极大,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两书问世后,倍受世人瞩目,甚至飘扬过海,广为流传。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都曾经出版过千金要方,其影响可见一斑。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群众都要举行庙会,以经念孙思邈为我国医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庙会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前来游览、凭吊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

?浅谈孙思邈面药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是集隋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其中美容方药称为「面药」,收载于《千金要方卷六·七窍病面药第九》和《千金翼方卷五·妇人面药第五》中,详细地介绍了剂型、组成、制法、使用、疗效和禁忌等,内容非常丰富。据统计,共有方剂105首,应用药物160种,包括植物药105种、动物药32种、矿物药23种;按《千金翼方卷二·本草》的分类,其中草部60种, *** 部37种,木部26种,玉石部26种,米谷部11种,果部11种,虫鱼部6种,菜部4种。按应用频率在10次以上者有:白芷29次,白附子28次,萎蕤(玉竹)、酒21次,商陆、川芎19次,白茯苓、白瓜子18次,土瓜根、猪胰、麝香17次,稿本、杏仁16次,细辛15次,白僵蚕、白术、木兰皮、零陵香、防风14次,当归、桃仁、鹰矢白、青木香、醋13次,辛夷、白蔹12次,丁香、鸡子白11次,蜀冰花、白蜜10次等。值得一提的是,《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纂要》「悦人面」仅收录白瓜子、雄黄、丹砂、落葵子、鹿髓、菌桂、旋覆花、麝香、瓜蒌仁9种,而其他都散在于治风、止痒、杀虫、治疮、长肌肉药几类中,可见美容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
孙思邈美容方药是由具有悦泽人面、滋养肌肤、去皱防皴、祛风解毒药物组成,应用范围较广。其药用有以下4个方面。
祛除黑斑
如白芷对面部色素沉着有效,能抑制某些致病性真菌;白附子对黧黑斑、癣症有效;白瓜子含较多油脂,洁白润泽肌肤,可去黑斑;土瓜根治面黑面疮;鹰矢白去面部黧黑斑;辛夷祛风除斑,治头面黧黑斑、癣症等;白石脂洁白悦色,祛斑护肤;珍珠治面部干皴、黧黑斑等;白僵蚕祛风消斑,能灭斑,令人面色好等。
滋润肌肤
如桃仁、杏仁用于面部干燥发痒;萎蕤美颜润泽,去面黑斑;瓜蒌仁滋润滑腻,用于手面皱皴;当归养血润燥,黄芪、白术益气固表,配伍有滋养肌肤功能;桃花令人好颜色等;动物药如白蜜、乳类、鸡子白、诸类脂肪、脑、髓、白蜡等,均含丰富的挥发油、脂肪类。
治疗疾病
可治疗如黧黑斑、乌靥、酒齄、粉刺、湿疹、癣症、白癜风等疾病。用细辛祛风止痒,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等;稿本祛风散湿,治皮肤疵斑、酒齄、粉刺;川芎解毒消肿,用于颜面风疾、疥癣、疮疡;防风祛风止痒,治皮肤瘙痒;木兰皮解毒燥湿,去面热赤疮酒齄;白蔹治白癜风、皮肤瘙痒、癣症;商陆消肿杀虫,治痈疮癣症等。以上药物均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矿物药如朱砂、胡粉、密陀僧、雄黄、白矾、硫黄等,有解毒杀虫、收敛防腐之功,对疥癣、湿疹、皮炎、疮疡有良好效果。
美容方药多以芳香药为辅料,如白芷、当归、川芎、辛夷、细辛、稿本、木兰皮、栀子花、甘松香、零陵香,以及麝香等;也有以面类(白豆面、毕豆面、绿豆面、面粉)、水类(井花水、酸浆水、米泔水、醋)、酒类及脂、膏、髓类等作辅料。主要为补血活血、健脾益气、祛风散结、美颜悦泽及清热解毒药等。

大八风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制法4功能主治5大八风散的用法用量6摘录附:1古籍中的大八风散 1拼音 dà bā fēng sǎn

2处方巴戟天半两,黄耆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天雄半两,萆薢半两,苁蓉半两,牡荆子半两,薯蓣半两,菊花半两,萎蕤半两,山茱萸半两,秦艽半两,黄芩半两,石斛半两,白术半两,礜石(1作矾石)半两,厚朴半两,龙胆半两,人参半两,蜀椒半两,附子18铢,五味子18铢,菖蒲1两,茯苓1两,牛膝1两,乌喙1两,远志1两,桔梗30铢,芎?6铢,白敛6铢,芍药6铢。

3制法上药治下筛。

4功能主治诸缓风湿痹脚弱。

5大八风散的用法用量酒服半寸匕,每日3次。不知,稍增令微觉。

6摘录《千金》卷七

古籍中的大八风散 《普济方》:[卷一百八十五诸痹门]风湿痹(附论) 肢不仁。白花蛇丸治风湿痹,皮肤不仁,肢节疼痛。大八风散治诸风湿痹脚缓弱方。巴戟天黄桂心细辛天雄萆苁蓉...

《外台秘要》:[卷第十八]因香港脚续生诸病方四首 十三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加至二匕。又大八风散,疗诸缓风湿痹脚弱方。巴戟天(二分去心)芎(一...

《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 似的变通使用(1)疗风──《千金翼方》秦王续命大八风散,用牡荆子,注云∶“若无,用柏子仁代”。(2)...

《扁鹊心书》:[卷中]口眼斜 穴二十壮,艾炷如小麦粒大。左灸左,右灸右,后服八风散,三五七散,一月全安。(此证非中风兼证之口眼斜...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卷之三诸风]附∶预防中风出《干坤生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10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