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本草纲目谷部(06)在线阅读_作者:李时珍

中药大全 2023-09-21 22:03:12

《本草纲目》谷部(06)


豌豆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气味甘、微辛、平、无毒。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蚕豆释名胡豆。气味甘、微辛、平、无毒。主治快胃,和脏腑。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豇豆释名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理中无益气,补肾健胃。治吐逆泄痢、小便频数。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扁豆释名沿篱豆、蛾眉豆。其种子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稍冷。入药用白扁豆。气味白扁豆:甘、微温、无毒主治白扁豆:霍乱吐利。用扁豆、香薷各一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赤白带下。用白扁豆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堕胎中毒(妊妇服草药堕胎,引起腹痛)。用生白扁豆,去皮,研为末,米汤送服一匙。中砒霜毒。用白扁豆生研,加水绞取汁饮服。扁豆花:血崩不止。用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炒米煮汤加盐少许送下。泄痢。用白扁豆花焙(正开放者),择取洁净的,勿以水洗,只以滚水烫过后,即和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加酱汁一起拌匀,将烫花的水和面,包成小馄饨,炙熟食下。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刀豆释名挟剑豆。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道医学

本草纲目在线阅读的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原文及翻译,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原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原文及翻译

禽部·寒号虫

作者:李时珍

释名

独舂。屎名五灵脂。

气味

(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

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成膏,加蒲黄末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水与童便各半碗,煎至七成后温服。再服,恶露即下。如是血块或闭经可用丸药磨酒服。此方甸“紫金丸”。

男子脾积气痛。女子血崩诸痛。用水飞过的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一钱,温酒调服。有此药气味怪,很难吃,炒存性较好。此方名“灵脂散”。如将药末用酒、水童便煎服。则名“抽刀散”,治产后心、腹、胁、肋、腰、胯等处疼痛。能散恶血。

产后血晕,不知人事。用五灵脂二两,半生米炒,研为末。每服一钱,水调下。如口紧闭,可拔开灌药,入喉即愈。

小儿蛔虫病。用五灵指末二钱、灵矾(火飞)半钱,每取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五成温服。有虫吐出即愈。

月经不止。用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二钱,加当归二片,投酒一碗中煎至六成,乘热服,三、五次后可见效。

血崩。用五灵脂十两,研为末,加水五碗,煎成三碗,支渣,再煎为膏,加神曲末二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极效。又方:用五灵脂烧过,研为末。另以铁器烧红淬酒,将此酒调药服。

吐血呕血。用五灵脂一两、卢荟三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将浆水化下。又方:治血行入胃,吐不止。用五灵脂一两、黄芪半两,共研为末,水磅服二钱。

化食消气。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共研为末,加糊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开水送下。

消渴饮水。用五灵脂、黑豆(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亦可)。一天服二次。不可更服热药,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若只是小渴,服此方二、三服即止。此方名“竹笼散”

手足冷麻。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骨年肿痛。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为末,以生姜温酒磨服。

损伤接骨。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为末。先将乳香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咳嗽肺胀。有重型灵脂二两、胡桃仁八个、柏子仁半两,共研匀,滴水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甘草汤送下。此方名“皱肺丸”。

痰血凝结。用五灵脂(水飞)、半夏(汤泡),等分为末,姜汁浸过,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水送下。

目生浮翳。用五灵脂、海螵蛸。等分为末,每日以熟猪肝蘸末吃。

虫、蛇咬伤。用五灵脂末涂搽,立愈。

附方

寒号虫并非禽类,应属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鼯鼠科。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史记《陈丞相世家》原文及翻译孙膑原文和翻译

陆贾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及翻译

刺客列传·专诸刺王僚原文及翻译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

细柳营原文及翻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24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