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浑身冷舌痕重是湿寒邪吗

时间: 阅读:10397

浑身冷舌痕重是湿寒邪吗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4-05-01 09:19:01

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有的,可能体内湿气重,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之类的问题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配合医生进行一些相关的进一步检查治疗,比如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根据情况用药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
    2024-05-01 12:12:34

    寒湿给人造成的影响:

    三伏天马上就要到了,此时不仅天去热,湿气也是出奇的大。因为人在三伏天是不适宜剧烈运动的,所以这给了湿气藏在我们身体的机会。很多人被湿气缠上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在夏天的时候会变得更严重。平时拥有以下症状的人基本上确定是被湿气缠上了:

    1、身体发沉,四肢无力,嗜睡

    2、身体经络不通畅,容易痛经、长囊肿

    3、容易抑郁,你在夏天莫名不开心,很可能就是寒湿体质

    4、舌头上容易长一层白霜

    5、炎症、溃疡不容易好

    6、身体阴冷,时常觉得四肢发凉、面色灰暗

    7、皮肤病多发,容易起湿疹、风疹、脚癣

    8、没有食欲、恶心、腹胀

    9、阴囊潮湿、白带多

    10、大便不成形,便溏

    夏天湿气重,不外乎有三个原因:

    1、外热内寒

    夏天的时候,人经常会出汗,但是肚子还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呢?

    冬天的时候很多动物会选择冬眠,因为地面温度太低,而地底比较暖。夏天的时候地面温度很高,但是地底温度很低,就像井水夏天是很凉的。对应在人的身上,夏天温度会跑的人的体表,而五脏六腑还是阴凉的。

    2、夏天普遍开空调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进空调房后,人体毛孔会收缩,寒邪会侵入人体,形成寒湿。

    夏天皮肤是开泄的,冲凉、睡地板更容易导致寒邪的侵入。

    3、夏天食物凉气太重

    夏天人们爱喝冷饮、喝冰啤酒、把西瓜放冰箱里冷藏、吃凉菜,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寒湿侵入人体。虽说夏天吃凉的可以清心火,但是寒凉的食物会伤脾胃,所以吃凉要吃“清凉”而不是寒凉。

    夏天做艾灸,排湿最好:

    虽然夏天湿气很重,但也很适合排湿。夏天气温高人体血液循环快。肌肤腠理开泄,此时艾灸最能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人体的阳气在夏天达到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再给予身体补充阳气,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就能够将身体关节、脏腑里面的湿气排出,看似夏天是湿气侵入人体的“危险期”,其实也这正是利用身体的新陈代谢“祛除”的最佳时机。

    艾灸排湿穴位推荐: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对一般:消化系统疾病、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很有效。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温灸有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对于祛除湿气,我们要有一定的耐心,正如他找上我们的时候是“经年累月”一样,我们祛除他们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单从艾灸的角度来看,祛湿的周期都在1-3个月,所以坚持很重要。

  • 宁吉儿
    回复
    2024-05-01 12:12:34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气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有点恶心但很实用):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三、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自作聪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兹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饮食清淡适量: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9、避环境的湿: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榻榻米,特别是夏天不要贪凉。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4-05-01 12:12:34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
     舌色是指舌质的颜色。正常人舌色为淡红色。常见的舌色分为几种:
    (1)淡白色
    表示病人患虚证、寒证、血气亏虚证。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则属血气两虚;舌淡白而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多为虚寒证。若舌淡白,毫无血色,枯萎无光泽,无舌苔,称为熟白舌,此情况属危重之症,病人阳气衰微,阴精衰竭。
    (2)红舌
    舌色较正常舌稍红,甚者呈鲜红色。表示病人患热证。如果舌色鲜红但干燥少津液,舌苔黄厚者,属实热证。仅仅为舌尖变红,则为心火上炎。舌边红色为肝胆火旺。如果舌中红色则为中焦热盛。若舌布满了深红色小点,为温热之邪伤于心脾。舌中伴有紫斑,表示将要发斑。舌色鲜红,少苔或舌起裂纹者,属虚热证。舌质红嫩,看起来湿润,摸起来感到干燥,为津液衰竭迹象。
    (3)绛舌
    舌苔深红色,颜色介于红色与紫色之间,称为绛舌。表示病人有外感或内伤之证。绛舌的形成,是由于热盛血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所致。舌绛而干燥,舌面有芒刺、裂纹,为里热炽盛,热入营血。若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留气分。舌绛有大红点者,为热毒攻心。舌尖绛为心火炽盛。舌中干燥而绛为胃火伤津。舌根绛为血热内燥。若舌绛也少津液,少苔,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虚火旺之证。如果舌绛而枯萎,光滑无苔,称为镜面舌,此证为胃、肾阴液枯竭之危候。若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
    (4)紫舌
    表示寒、热病及瘀血症。若整个舌头全为紫,为脏腑热极。舌紫且肿大,而见大红点,为热毒攻心。舌质紫暗,为瘀血证。舌尖有紫色斑点者,为心血肝郁血瘀。舌色紫如猪肝,枯晦无泽,为胃肾阴液已衰竭之危证。
    舌 诊
    中医舌诊历史的记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年间,到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作为一个中医诊断方法已形成存在,当时我国现存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上涉及的舌诊相关知识,包括舌质、舌苔、舌觉等方面的内容。
    汉唐时期舌诊在中医实践中又不断发展验证,东汉中医名家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将舌诊之重点放在观察舌质上,而唐代中医名家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则把舌诊观察舌象作为辩证脏腑的理论根据。
    宋金之时期,中医学界流传下来的医著表明,中医理论和临诊学术著述颇丰,舌诊在此时期有较大发展。
    明清至民国时期,明末至清代中叶,中医温病学趋于成熟,把“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结合起来,形成“温病察舌”的辩证原则,其中叶天士、吴鞠通更是将辨卫、气、营、血、察津液存亡,将舌诊运用于辨温病属性、察三焦病位,成为指导施治的指标,至民国时期《舌鉴总论》、《察舌辩证新法》、《辩舌入门》、《舌诊学》等舌诊著述层出不穷,舌诊就更有了成熟充实的境况。
    新中国五十多年来,中医舌诊学在中国研究院校,以及中医专家学者的临诊实践和科研推动下,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微循环、病理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量元素分析,使舌诊在客观化、规范化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舌诊主要有望舌质,望舌苔二部分,舌质反映五脏精气的盛衰,舌苔反映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望舌诊主要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
    望舌苔主要包括舌苔的性质和舌苔的颜色。
    以上舌象的状况反映患者正气盛衰,病邪深浅,病邪性质,病情进退,可以作为判断症状的转归,预后,以便作为指导处方用药的参考根据。
    2.1.3.1.望舌质
    1) 望舌神
    望舌神主要判断有神舌或无神舌。
    a. 有神舌
    无论什么舌色,都是“活色”,而无神舌,不管舌色怎样,都为“死舌”。
    舌象:舌质鲜活,红润,有光泽,活动灵敏自如。
    辩证:有神舌证明五脏正常,正气未损,精气充盈,气血荣润。
    b. 无神舌
    舌象:舌质晦暗,干涸,呆板而一无生气,运动呆滞。
    症状:无神舌,正气大伤,五脏功能衰竭,胃气耗竭,病势危重。
    2) 望舌色
    望舌色时望舌质的颜色,除淡红色舌是正常的无病舌色,其余淡白、红、绛、紫、青都是病色。
    a.淡红舌
    舌象:舌色淡红,红润鲜活。
    症状:脏腑机能正常,或患病轻浅,包括温症,实症,热症,虚症均系轻浅。
    b.淡白舌
    舌象:舌色淡白,重者苍白无血色。
    症状:淡白舌为虚寒,气血不足,为气血两虚之象。现代医学病症的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
    ?淡白瘦薄舌
    舌象:舌色淡白,舌体瘦薄,舌苔薄白。
    症状:气血两虚,脏腑失养,疲困乏力,心悸自汗,头晕目眩。
    治疗:补益气血,康泰脾阳、肾阳宝。
    ?淡白肥嫩齿痕舌
    舌象:舌色淡白,舌体胖嫩,舌缘有齿痕,舌上白腻水滑。
    症状:脾肾阳虚,畏寒怕冷,腹泻腹胀,口汽清水。
    治疗:健脾利湿,补肾阳。
    ?淡白舌,白腻苔
    舌象:舌色淡白,苔白干裂,中间有两条厚腻苔。
    症状:阳气亏损,湿阻中焦,津液不能上承。
    治疗:康泰脾阳或十全,肺阴。
    ?淡白夹红舌
    舌象:舌色底色淡白,舌象尖部红,苔为黄腻薄苔,润泽。
    症状:脾虚湿滞化热。
    治疗: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康泰脾阳或辩证后兼有脾阴辅肺阳或肺阴。
    ?淡白光莹舌
    舌象:舌色淡白,一无生气,舌苔尽剥,似剥皮的鸡肉。
    症状:阳气已尽,气血亏耗,危重病症。
    治疗:温补阳气,补益气血,辩证后康泰脾阳、肾阳或辅十全。
    c.红舌
    舌色比正常舌红,舌体愈红,热邪愈重。
    ?舌缘尖红
    舌象:舌色基本色为淡红,舌边缘尖部赤红,苔白左边较厚(从大夫的位置论)。
    症状:温病袭表,邪气在表,伴有恶风寒、发热头痛、咽喉痛、咳嗽、脉浮数。
    治疗:辛凉解表,康泰肺阴、肾阴宝。
    ?舌红黄厚干苔
    舌象:舌色赤红,黄厚干裂苔,少津液。
    症状:邪热炽盛,此舌象在外感病和内伤皆有,要从辩证分析,不论外感或内伤都为邪气炽盛,正邪相争,脏腑出现阳热征象,临床多见发热、汗出、面红目赤、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数有力。
    治疗:清热生津,如外感阳明病,当以康泰肺阴、康泰肾阴、康泰阳明调理之,如内伤心肝肺当以康泰肝阳或辩证辅肝阴、心阴、清胃、阳明、肾阴调理之。
    ?舌红焦黄,灰黑苔
    舌象:舌红焦黄灰黑苔,舌质苍老,干燥裂纹。
    症状:胃肠热壅,气血瘀滞,三焦实热,燥屎内结,神昏谵语。
    高热不退,烦燥汗出,脉沉实有力,此一舌象为上一舌象发展加重而来的。
    治疗:康泰阳明、康泰肾阴、康泰肺阴调理之,急下存阴,清热养津。
    ?舌红黄腻苔
    舌象:舌质色红,苔黄腻。
    症状:由热邪炽盛炼液成痰,凡属痰热症,经常现此舌象,如痰火所致的中风、眩晕、咳喘以及肝胆、脾胃、大肠、膀胱等脏腑的湿热症(炎症)。
    治疗:清热化痰,清热利湿,因根据病情辩证,施以康泰肺阴、阳明或肾阴、肝阳、肝阴调理之,并酌虚实之情,适当康泰肾阳或康泰脾阳。
    ?舌红无苔
    舌象:舌质色红,舌体瘦削,无苔。
    症状:此为虚热阴虚舌象,在外感温病中多为热邪初退,津液大伤,内伤症为心、肝、脾、胃、肺、肾阴虚热之症。
    治疗:养阴清热,外感病应康泰肺阴、肾阴,阴虚内伤症为辩证分别对阴虚之脏腑调理,如肝阴、心阴等等。
    d.绛舌
    舌质深红,主病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病为热邪入营分,内份病为阴虚火旺。
    ?红绛光莹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面无苔光亮如镜面。
    症状:胃阴亡失,如外感热灼耗伤或慢性内伤病,此舌象为危重病象。
    治疗:滋补胃阴,康泰胃阴。
    ?红绛晦暗枯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枯瘦,干瘪,舌面无苔少津,舌体颤动。
    症状:这种舌象系从红绛少苔发展而来,如见此舌象无论外感内伤,标志着肝肾之阴枯竭,属危重疾象,舌象为危重舌象。
    治疗:滋阴熄风,辩证滋阴相关脏腑经脉。
    e.青紫舌
    青舌,紫舌与前述各类舌象不同,它主要反映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症—寒症与热症。
    寒症为青紫舌以青为主,兼有紫色,舌苔多湿润。
    热症为绛紫、深紫,是从红绛舌发展而来,舌面多为干燥。
    ?淡白青紫舌
    舌象:舌质淡白基础上略见青紫,也见舌淡有瘀点斑,舌上润泽。症状:寒凝血瘀,舌象由淡白舌发展而来,血遇寒则凝,血液运行淤滞,现此舌象。
    治疗:散寒化痹,康泰肾阳、脾阳或辩证辅以十全。
    ?紫绛舌
    舌象:全舌紫绛,实热证多为黄、灰、黑干燥苔,虚热证则苔少或无苔。
    症状:血分热毒深重,是从红绛舌发展而来,是外感湿病发展到最严重阶段,临床常有神昏、谵语、动血、动风(惊厥抽搐)。
    治疗:凉血散血(散血:滋阴活血),辩证对动血,动风脏腑滋阴活血。
    3) 望舌形
    舌形常见有苍老舌、娇嫩舌、胖大舌、肿胀舌、瘦薄舌、裂纹舌、齿痕舌等。它们也是内在脏腑气血发生寒热,虚实病理变化的反应,与望舌神、舌色一样,它们都是各自角度了解全身整体症状的方法,但更应注重舌色、舌苔的变化,这里对舌形简略介绍之。
    a. 苍老舌
    舌象:舌质苍老,纹理粗糙,舌色深暗,舌上起刺或裂纹。
    症状:苍老舌无论舌苔是什么颜色,病属实证,热证,亦会出现芒刺,纹理不细腻,主病邪气亢盛。
    治疗:祛邪扶正。
    b. 娇嫩舌
    舌象: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
    症状:舌色不论是什么颜色,娇嫩舌多主虚证,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虚弱,衰退,不足的症候,舌质在娇嫩的基础上可见色红和娇艳。
    治疗:补益阳气,滋阴降火,康泰脾肾阳、康泰肺阴、康泰肾阴、康泰肝阴、康泰心阴,视辩证相关而治。
    c. 胖大舌
    舌象:舌色淡白,舌体胖嫩,舌上多津水滑。
    症状: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治疗: 补益脾肾阳虚,化气利湿,康泰脾肾阳、康泰肺阴、康泰肝阳。
    d. 肿胀舌
    舌体肿胀,与胖大舌不同,它多由邪热炽盛和中毒所致。
    ?鲜红肿胀舌
    舌象:舌肿胀、灼热、疼痛,舌色红绛鲜艳。
    症状:有此舌象多为心脾积热,气血上扰,如神志不清,热入心里,心火上炎,气滞血壅,多为湿热蕴毒上泛。
    治疗:倾泻心脾积热,清热利湿,解毒。
    ?青紫肿胀舌
    舌象:舌紫而肿或发黯发青,口唇肿大青紫。
    症状:这种舌多见于中毒,酒精、食物、药物中毒。
    治疗:解毒、化瘀。
    e. 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瘦薄舌主病气血两虚,阴血不足。
    ?淡白瘦薄舌
    舌象:舌形瘦薄,舌色淡白。
    症状:舌体无气血濡养,属气血亏耗,主要见严重的贫血,长期的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治疗:补益气血,康泰脾肾、康泰肺阴、康泰肝阴。
    ?红绛瘦薄舌
    舌象:舌色红绛,舌形瘦薄。
    症状:此种舌象多为外感热病的后期,热伤营阴或内伤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医为阴虚火旺的疾病,如结核病、癌症、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心肾疾患。
    治疗:滋阴降火。
    f. 裂纹舌
    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 裂沟,多少不等,统称裂纹舌,多属气血阴液亏损,主要见于心火,胃火炽盛可见此舌象。
    ?红绛少苔裂纹舌
    舌象:舌色红绛,舌有裂纹。
    症状:常见于外感热病后期热盛伤阴,内伤病杂病阴虚火旺。
    治疗:滋阴降火润燥,辩证根据相关脏腑施以康泰肺阴、康泰肾阴、康泰肝阴、康泰阳明、康泰肝阳等。
    ?淡白裂纹舌
    舌象:舌色淡白,舌有裂纹,有些舌象胖嫩淡白兼有裂纹。
    症状:前者由于气血不足,气血亏虚失于濡养,后者则为脾胃气虚,脾虚湿寝。
    治疗:养血润燥,康泰肾阴、肝阴,健脾利湿,康泰脾阳。
    g. 齿痕舌
    舌象:舌体的边缘有牙齿的痕迹,舌多胖大,也有正常舌和瘦薄者。
    症状:此舌象多见于水肿、贫血,脾虚水湿内停,慢性心肾疾患者。
    治疗:健脾利湿,补益气血,康泰脾阳、康泰肺阴、康泰肝阳或酌情补益气血,康泰脾阳、康泰肾阳。
    2.1.3.2.望舌苔
    1) 望苔质
    苔质主要指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偏色、剥落、滑长、有根无根等。
    a. 厚薄
    舌象: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为标准,凡舌苔不能遮底的称“薄苔”,而舌苔遮掩不能见底的为“厚苔”。
    以舌苔的厚薄来判断病邪的轻重,是“厚薄”的临诊定义标准,凡舌苔薄的,病情多轻,予后较好;反之,凡舌苔厚的,病情多重。另外,舌苔的厚薄变化,也可反应病势的进退。一般,舌苔由薄变厚,说明邪气渐盛,为病进,舌苔由厚变薄,说明正气胜邪,为病退。
    治疗:解表、清里。根据舌苔厚薄判断自己过去的诊断治疗是否切合病症,切合者由厚变薄,不切者,由薄变厚。
    b. 润滑燥糙
    舌象:舌面润泽,不干不湿为“润舌”。舌面水液过多,伸舌欲滴,流口水,为滑苔。舌面无津,燥干无液,为“燥苔”,舌面粗糙,干裂如砂,为“糙苔”。
    症状:润苔说明无大病,病为轻证,滑苔为寒湿重证。三焦阳气衰微,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内停。
    燥苔为二种原因,其一,感受温燥邪气,高热,大汗,吐泻,致出燥苔。其二,痰饮水湿阻遏蒸化津液,故见燥苔,糙苔由燥苔发展而来,成为热盛伤津。
    治疗:白滑苔,外感应辛温解表,畏寒者,康泰肾阳,脾阳,阳虚火热者补康泰肺阴、康泰肾阴。内伤病脾肾阳虚应温补渗湿,康泰脾阳、康泰肺阴,黄滑苔,宜健脾渗湿,燥苔,糙苔则用清热生津。
    c. 剥落
    舌象:舌苔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称为“剥苔”或“花剥苔”。
    症状:久病,重病导致胃气,胃阴不足,或气血两虚,不能上承续生新苔,舌苔就出现剥落,其中犹以阴虚舌红苔剥最为常见。
    治疗:滋补胃阴,补益气血,康泰胃阴辅以康泰脾阳、康泰肾阳。
    d. 有根,无根
    舌象:临诊观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为“有根苔”,若舌苔不着实,似浮涂于舌上,刮之即去,为“无根舌”。
    症状:临诊观舌之有根或无根苔,有重要的临诊意义,有根之苔,无论厚薄,均为正气未衰,而无根苔则不论厚薄都为正气衰竭,多见脾胃肾的气阴大伤,必为虚证。
    2) 望苔色
    望苔色在中医临诊中占有较重的位置,主病的苔色有白、黄、灰、黑四色,在病程发展中,还有兼色,如黄白苔、灰黑苔,白苔者,病在表;黄苔者,病在里;灰黑苔,病在肾;苔色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病日进;苔色由黑而黄,由黄而白者,病退;看舌苔颜色,用于辨别病邪的轻重、表里、进退。
    a. 白苔
    白苔在一般临诊中,表示病情不太严重,予后尚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白苔也见于热症,如:一些急烈性传染病,内脏的化脓性感染,另外,邪热入里迅速,都有白苔、白糙苔、白粉苔出现,在临诊中,除对白苔的主表主寒之外,也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热症感染病情。
    ?薄白苔
    舌象:舌质如常或略淡,苔白色,薄白而润,舌之本色可略见或不见,外感中风或伤寒证者,舌质略干。
    症状:外感表证或内伤杂证,但病情尚浅。
    治疗:解表,对证施治,康泰肺阴、康泰十全或对证辩证施治。
    ?白厚苔
    舌象:苔白,不见舌质之底。
    症状:风寒邪盛,寒邪有化火入里的趋势,如为内伤杂证说明寒湿,痰食邪气正盛,如舌质色红或较红,表示正气尚盛,正邪相争正需医助。
    治疗:辛温散寒,温里利湿,表证为康泰十全、康泰肺阴,内伤杂证为对证辩证施治,相关康泰调理。
    ?白腻苔
    舌象:苔色白,苔质细腻颗粒密致,粘生舌面,刮之不退,白腻苔易出黄泛。
    症状:湿邪即可出于外感,又可由于内生,为湿邪内停阳气被遏之象。
    治疗:健脾利湿,辩证虚实,以康泰脾阳或康泰脾阴调治。
    ?白腻干苔
    舌象:与白腻苔相同,但舌苔较干燥。
    症状:湿邪痰饮可阻遏津液的传呈输布,上下达口舌。“生湿不生津” ,故现白腻干苔。
    治疗:化湿生津,康泰脾阳、康泰肺阴或对证调理脾阳。
    ?白如积粉苔
    舌象:舌上满布白苔,厚腻如白粉积聚,舌质略红
    症状:外感温湿病,热毒内盛,夹有湿邪所致。
    治疗:清瘟泄热。
    ?雪花苔
    舌象:舌苔白如雪花,积于舌面,舌质淡白。
    症状:脾阳衰弱,寒湿凝滞中焦,属危重病象。
    治疗:温暖脾阳。
    b. 黄苔
    黄苔乃外邪入里化热,主里证,热证,黄苔多与红降舌同现。
    黄苔虽主里证,热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表证,虚寒证,风热,暑邪在表,也能出现薄黄苔,由阳虚寒湿,痰饮等停滞,郁久化热也可见到黄滑苔。
    另外,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色中配黄,脾胃多为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肝炎、胆囊炎等,在苔上为黄。
    ?薄黄苔
    舌象:舌苔在淡白之上兼有浅黄色。
    症状: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未甚。
    治疗:表证当解表,表证已清,方宜清里。表证当以康泰肺阴、康泰肾阴或见证康泰肺阴、康泰十全,清里则见证辩证施治。
    ?黄厚苔
    舌象:舌苔黄而干涩,颗粒粗而疏松,满舌厚积,舌质红绛。
    症状:实热津伤,此舌象为里热亢盛,热盛伤津之象。
    治疗:清热生津,苦寒攻下,辩证施治分别酌情,康泰阳明、康泰肺阴、康泰肝阳、康泰肝阴、康泰心阴、康泰肾阴。
    ?焦黄苔
    舌象:苔色黄灰黑相兼,苔质如烧焦烤糊的锅巴,舌质色红。
    症状:肠胃热结(阳明腑实证),邪热太盛,胃肠津伤,热邪与肠中粘尿互结成团,大便秘结,人体好像个密闭之大烤炉,舌苔之焦黄色。
    治疗:苦寒直析,急下存阴,康泰阳明急下,酌情辅以康泰肺阴、康泰肾阴等急下。
    ?黄腻苔
    舌象: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
    症状: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故黄腻苔主湿热交结,痰热交结,食滞化湿等证。
    治疗:清热化湿祛痰,酌情辩证施治,分别康泰阳明、康泰脾阳、康泰肝阳、康泰肝阴、康泰肺阴等。
    ?淡黄滑苔
    舌象:舌苔淡黄,舌质淡白胖嫩,有裂纹。
    症状:脾肾阳虚,湿郁化热。
    治疗:温阳化饮,兼以清热,康泰脾阳、康泰肝阴等。
    c. 灰黑苔
    舌象呈灰黑是病重之象,为里证,无表证,黑苔是热极或寒盛之象。如舌苔黑而且水滑,是阳虚寒盛,它是从淡白水滑舌苔发展过来的,由红绛干黄苔演变而来的灰黑苔并干燥糙裂,此象是热极之证。
    ?腻灰黑苔
    舌象:舌苔温滑,舌质淡白胖嫩,舌缘尖为白腻苔,舌中根部渐显灰黑苔。
    症状:脾肾阳虚,寒湿水饮内停。
    治疗:温中散寒,康泰脾阳、康泰肾阳。
    ?焦黑干燥苔
    舌象:苔质焦黑,舌质色红,边缘光剥。
    症状:热极津伤,苔黑燥裂,舌质红绛,芒刺满布,为热极之象。
    治疗:清热生津,苦寒攻下,辩证酌情施治,康泰肺阴、康泰阳明、康泰肾阴,黑苔只要舌是有神舌,就不是危重之象,只是寒盛或热极之象。

  • 逍遥子
    回复
    2024-05-01 11:11:24

    手脚冰凉是表明体内有寒气的,想要判断体内是否有寒气可以观察舌苔的情况。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人们追求的物质也越来越多,不仅提高了对食物的要求,在物质上也大大提高了。有很多人经常喜欢待在空调房间内,同时吃的食物又受到了污染,运动量又比较少,各种慢性疾病就随之而来。特别是寒气和湿气这两种疾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南方人,南方人的寒气就比较重。

    气就是指我们平常日常生活中淋雨、出汗、受凉导致的寒气入体,而夏天喝冰水吃冰淇淋也会导致寒气进入体内的。寒气进入体内之后主要表现在怕冷怕感冒、手脚冰凉,而且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寒气也是导致许多疾病发展的关键原因,特别是在夏天,夏天是寒气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经常觉得手脚冰凉,说明体内有寒气进入导致阳气不足,看上去就没有精神,而且很容易出虚汗,这就是寒气的表现。加上现在年轻人又不喜欢运动,体内的寒气又无法排除,饮食不规律熬夜等情况寒气就越来越重,人也没有精神,看起来无精打采,随之而来的疾病也接踵而来。如果想要判断体内的寒气重不重,看舌苔就可以知道,如果寒气比较重,舌苔就会偏白偏厚。

    出现了寒气之后,每天晚上要泡脚,水温不冷不热并且要持续加水,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最好在晚上10点之前睡觉,慢慢调养,最好不要吃生冷的食品,坚持5个月左右就会有好转,必要的话可以到中医院去开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多运动也是可以让寒气排出体外的,运动不仅能够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够加快血液循环,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寒气重会长齿痕舌吗

寒湿重会引起口干舌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