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刮痧刮哪些部位
梅核气刮痧刮哪些部位
最佳回答
患者如果出现梅核气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一些刮痧的方式来进行调理改善刮痧要一挂肝经的穴位可以选择太冲穴,膻中穴对于改善煤和气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患者期间一定要谨记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就不要同时再服用一些对症的药物来进行调理改善患者也可以用胖大海来泡水喝,对于病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刮痧方法:?
??用汤匙在病儿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覆地刮,直至被刮痧的皮肤出?深?色的红斑为止。刮砂时的顺序一般由上而下,由中间刮向两侧,刮时应取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每次大约刮二十下左右。?
??刮痧的部位:?
??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形。?
??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
??3.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下刮。?
??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向外刮成弧形。?
??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内侧和腿弯内侧。
一、头部的刮法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发皮发热为宜。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部,以保持头部稳定。
循行路线:
(1)刮拭头部两侧,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经过穴位为头维穴、颔厌穴等。
(2)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经囟会穴、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至头临泣穴。
(3)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经后顶穴、脑户穴、风府穴至哑门穴。
(4)刮拭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发际处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等。
适应症: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之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脱发、失眠、感冒等病证。
二、面部
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一次。
循行路线:
(1)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分开,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朝两侧刮拭。
(2)刮拭两颧部,由内侧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穴、听宫穴、耳门穴等。
(3)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经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等。
适应症:有养颜祛斑美容的功效。主治颜面五官的病证。如眼病、鼻病、耳病、面瘫、雀斑、痤疮等。
三、颈部刮法
颈后高骨为大椎穴,用力要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些,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髃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一般用平补平泻手法。
循行路线:
(1)刮督脉颈项部分,从哑门穴刮到大椎穴。
(2)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穴、巨骨穴至肩髃穴。
适应症:人体颈部有六条阳经通过,其中精髓直接通过督脉灌输于脑,颈部是必经之路,所以经常刮拭颈部,具有育阴潜阳,补益人体正气,防治疾病的作用,可主治颈、项病变,如颈椎病、感冒、头痛、近视、咽炎等证。
四、背部刮法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循行路线:
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
适应症:刮拭背部可以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如刮拭胆俞可治疗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急慢性肝炎等,刮拭大肠俞可治疗肠鸣、泄泻、便秘、脱肛、痢疾、肠痈等。背部刮痧还有助于诊断疾病。如刮拭心俞部位出现压痛或明显出痧斑时,即表示心脏有病变或预示心脏即将出现问题,其他穴位类推。
五、胸部的刮拭
刮拭胸部正中线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大。宜用平补平泻法。用刮板棱角沿胁间隙刮拭。乳头处禁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2)刮拭胸部两侧,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胁骨走向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适应症:胸部主要有心肺二脏。故刮拭胸部,主治心、肺疾患。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另外可预防和治疗妇女乳腺炎、乳腺癌等。
六、腹部刮痧
空腹或饱餐后禁刮,急腹症忌刮,神阙穴禁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腹部正中线,从鸠尾穴经中脘穴、关元穴刮至曲骨穴。
(2)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穴刮至日月穴。
适应症:腹部有肝胆、脾胃、膀胱、肾、大肠、小肠等脏腑。故刮拭腹部可治疗以上脏腑病变。如胆囊炎、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胃痛、慢性肾炎、前列腺炎、便秘、泄泻、月经不调、不孕证等。
七、四肢的刮法
刮拭四肢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对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应从下向上刮拭。皮肤如有感染、破溃、痣瘤等,刮拭时应避开。如急性骨关节创伤、挫伤之处不宜刮痧,但在康复阶段做保健刮痧可提前康复。
循行路线:
(1)刮拭上肢内侧部,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
(2)刮拭上肢外侧部,由上向下刮,在肘关节处可作停顿,或分段刮至外关穴。
(3)刮拭下肢内侧,从上向下刮,经承扶穴至委中穴,由委中穴至跗阳穴,委中穴可重刮。
(4)刮拭下肢外侧部,从上向下刮,从环跳穴至膝阳关穴,由阳陵泉穴至悬钟穴。
适应症:四肢刮痧可主治全身病症。如手少阴心经主治心脏疾病。足阳明胃经主治消化系统症症。四肢肘膝以下五输穴可主治全身疾病。
八、膝关节的刮法
膝关节结构复杂,刮痧时宜用刮板棱角刮拭,以便掌握刮痧正确的部位、方向,而不致损伤关节。刮拭关节动作应轻柔。膝关节内积水者,局部不宜刮,可取远端穴位刮拭。膝关节后方及下端刮痧时易起痧疱,疱起时宜轻刮或遇曲张静脉可改变方向,由下向上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膝眼,刮拭前先用刮板的棱角点按膝眼。
(2)刮拭膝关节前部,膝关节以上部分从伏兔穴刮至梁丘穴,膝关节以下部分从犊鼻穴刮至足三里穴。
(3)刮拭膝关节内侧部,从血海穴刮至阴陵泉穴。
(4)刮拭膝关节外侧部,从膝阳关穴刮至阳陵泉穴。
(5)刮拭膝关节后部,委中穴可重刮。
适应症:主治膝关节的病变,如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伤、肌腱劳损等。另外对腰背部疾病、胃肠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挑痧法的常用部位
1、头颈项部:从印堂穴起,沿太阳穴、颈部两侧和项部两侧各有1个痧痕点。
2、胸腹部:从华盖穴开始沿肋间左右各有2个痧痕点;中脘穴、肚脐两侧,关元穴左右各有1个痧痕点。
三、放痧法的常用部位
(1)上肢:曲池穴、十宣穴、少商穴、尺泽穴。
(2)头面颈项:大椎穴、百会穴、太阳穴、人中穴、金津穴、玉液穴。
(3)下肢:委中穴。
四、刮痧的整体顺序
整体刮拭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先头部、颈、背、腰部或腹部,后四肢、背腰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后顺序。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体右侧。
-
宁吉儿
回复1 快速止痛方法冰袋冷敷
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2 家庭自疗方钩藤僵蚕方配方:钩藤、僵蚕、黄芩、连翘、板蓝根各10克,山豆根、枯梗各6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本病以热毒充盛为突出表现者,症见咽痛高热口渴、音哑等患者。
3 食疗方止头痛1.?胖大海玄参方胖大海2枚,玄参、桔梗各5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连服1周即可痊愈。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痛音哑等症。
2.?迎春花茶方鲜迎春花10克,花茶、冰糖各5g,开水冲泡代茶饮,连服1周。
功效:主要用于以口渴、咽燥为主症的本病患者。
3.?萝卜青果方鲜萝卜500克,青果60克,加冰糖少许,煎汤代茶饮。
功效:主要用于本病以咽痒、痰多咯之不利为突出表现者.
4.?荸荠方荸荠500克,捣烂绞汁,适量含服。
功效:有较好的消炎止痛作用。
5.?石榴方鲜石榴200克,取其子肉,捣碎,以开水浸泡过滤.放凉后,每日含徽数次。
功效:对本病出现咽部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等症(俗称梅核气)者有良效。
4 刮痧止头痛常规刮痧疗法1.先刮咽部廉泉、天突,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从大椎往下刮至身柱;再刮脊柱两侧膀胱经,从风门往下刮至肺俞,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内侧前肺经,从尺泽穴往下经列缺、太渊刮至鱼际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外侧胃经,从足三里往下刮至丰隆穴,再刮足部内庭穴;刮下肢肾经,从太溪刮至照海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肺胃实热型扁桃体炎的刮痧疗法1.先刮拭胸部正中线,以泻法先点刮颈部天突30次,然后刮腹部天枢,用舌痧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
2.刮前臂支沟,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以出痧为度。
3.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
斑痧痕形成为止。
4.?最后重刮足部内庭30次,出痧。
功效:此方主要适用于肺胃实热型扁桃体炎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领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高热、头痛、腹胀、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