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情深意长的中药关系

祝由网 2023-11-10 21:33:09

情深意长的中药关系

关系是指人或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现实中,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通常显得错综复杂。然而,在中药这个独特的领域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似乎显得相依为命,情深意长。

亲缘关系 很多中药都具有亲缘关系的特性,桑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桑树根皮为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枝条为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的功效;叶子为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能;果实为桑椹子,能滋阴补血、养阴生津。这类药物,虽是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却各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各司其职。这类中药如果炮制质量不过关,就很容易造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局面,如莲子米入药时,莲子心未抽干净,就很容易把这两种中药同时煎在一起了,莲子心的苦味会把莲子米的甜味给败掉,还会影响健脾胃功能。

“裙带”关系 如果说我们把桑树中的这些中药品种称为亲缘关系的话,那么下面这些与桑树相关而产生的中药,则可以称为裙带关系。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功效的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其生长过程是通过吃桑叶而生长的。蚕沙则是家蚕食用桑叶产生的干燥粪便,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的功效。

寄生关系 一种生物或植物需要根植于另一种植物的体内,并靠其提供营养支持的现象,称为寄生关系。中药就有很多这种品种。如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南方刀螂、广腹螳螂的卵鞘,又名蜱蛸、桑蛸。古时称螳螂卵为螵蛸,产于桑树上者则称为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桑寄生,别称桃树寄生,苦楝寄生等以寄生在桑树的为佳,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共生关系 在生物界,两种不同生物紧密相联地生活在一起,并相互受益的稳定状况,称之为共生关系。中药也有很多共生关系。如具有平肝息风止痉作用的中药天麻,其生长环境与蜜环菌有密切关系。中药猪苓也是和蜜环菌栽培在一起而成。

食物与中药的关系,你可曾知道

华夏人在千年 历史 的成长中,追求的是 健康 长寿,事出有因万事说理的生活理念。让子孙后代枝繁叶茂遍布全球。在 历史 生活中。留给子孙的是,怎样把生命延续下去。自救的生活方式。从神农尝百草到本草纲目。点点滴滴都在介绍我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论、八钢论证等众多经典医学名著。都记载了生活饮食与中医药调理的关系。中医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了。古代从平民救命到皇亲国戚的饮食保养。处处体现了食物与中医药共存的智慧。

中药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很多药物来源于食物,可以药食同用。常用的有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鼻塞,也可以治疗胃寒呕吐。白芷有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的功效。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鼻塞,也是调味品十三香的成分。淡豆豉就是黑豆种子发酵而成。有解表除烦的功效,可以治疗热病胸中烦闷失眠。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即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感谢小伙伴的观看,下期再见!

[比心]

什么叫中药的配伍,配伍的方法有几种不同配伍的结果如何

答:配伍主要是根据中药性能的不同,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使用,达到增效或抵消副作用的目的。 药物配伍会出现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前人总结中药有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其中除单行是指单味药治病外,其他都是药物的配伍关系。 下面是配伍方法及不同配伍方法的举例: 单行  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情较为复杂,单味药难以实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治疗要求时,便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与药之间就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进或减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和烈性,有的则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编辑本段配伍关系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就必需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的问题。所以前人总结的“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谈配伍关系。现分述如次。 1.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2.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清热泻火的黄芩与攻下泻热的大黄配合时,大黄能提高黄芩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3.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和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4.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5.相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6.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 编辑本段变化关系   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   (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2)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4)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浅谈中药、中成药、中草药、植物药和天然药概念及区别

中药、中成药、中草药、植物药和天然药都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但是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这几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中药、中成药

广义而言,中药包括传统中药和民族药,通常我们所说的中药指传统中药。传统中药是收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生产的各种中药制剂,包括单方、复方制剂和以有效部位或单体化合物投料的各种制剂,包括传统的膏、丹、丸、散和现代的片剂、胶囊剂、微丸、缓释制剂、速效制剂等。

二、 植物药

植物药是指植物或其提取物制的的药物。美国和德国对植物药的定义是:“在治疗中所选用的药物是植物或提取物(包括整体的提取物或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复合的化学物质。”欧共体对植物药的定义:“植物药是指用单一或多种植物配伍,含有专一活性成分和(或)植物提取物,用于医疗目的的医疗产品。”

西方植物药与中草药是两个同源却完全不同质的概念。都是植物入药,前者仅应用生药,偏重单味药,是植物化学的产物;而后者讲究炮制,讲究药物四性五味君臣佐使,反映中医药理论。

三、 中草药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草药主要是指民间用药,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多为植物药,少见或不见于药学典籍,而且应用地区局限,缺少比较统一的医药学理论及统一的加工炮制规范。

四、 天然药

天然药是指人类在自然界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出的单一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植、动、矿物成分的半合成品.有人还认为天然药物还包括植物的浸出物或提取物,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其适应症用现代医学术语表述。

天然药和中药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中药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而天然药是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

北京乐氏同仁国医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与南池子大街交汇处东南角

郑州乐氏同仁国医馆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与福元路交汇处东北角

全国服务热线:400—900—9011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07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