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图说海洋本草之鲟鱼

佚名 2023-11-10 22:26:18

鲟鱼,又名鲔、鳇、鱏,为鲟科动物中华鲟。其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活血通淋之功效。

古诗文中鲟大多见江河中,如《诗经·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诗经·小雅》:“非鱣非鲔,潜逃于渊。”又如晋代张华《轻薄篇》:“玄鹤降浮云,鱏跃中河。”宋代陈造《雁汊东守风四首》:“野鹿敢伯仲,江鲟让甘肥。”宋代杜曾《峡山古调》:“至清逃鰌鱓,极奥容鲟鳣。”明代苏仲《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四·洞庭鱼》:“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

亦有诗文中鲟见于海中,如三国陆玑《毛诗疏》:“鱏鱼,今东莱,辽东人谓之尉鱼,或谓仲明鱼。仲明者,乐浪尉也,溺死海中,化为此鱼。”又如明代梁维栋《鲟鳇觜黑夜苦雨》:“鲟鳇三月动云雷,午夜狂风海上来。”

鲟生长于近海,为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性成熟以后进入江河。生活在长江中的中华鲟,每年秋季10~11月份,性成熟个体溯江产卵,黏附于砾石上孵化,幼鱼游到沿海肥育。在我国多分布于近海及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河等大江河,目前在黄河已绝迹,珠江极少,长江现有量较大。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此《鲟鱼图》,提款为:生酒鲟鱼脍,边炉蚬子羹。明李宪章句。此图为《海底世界》实物写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0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