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寒地中医概况与儿科传承

祝由网 2023-11-10 22:28:29

寒地中医概况与儿科传承

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寒地环境造就了寒地中医,在寒地中医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寒地中医儿科亦随着寒地中医的发展而日渐繁荣。在传承各家学说的同时,根据北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追溯历史,梳理脉络,团结区域内各中医儿科工作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寒地儿科”学说,构建了寒地儿科学术流派体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的重要一支。

寒地环境孕育龙江文明

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属于高寒地区,在地理资源方面,水绕环山,沃野千里。在历史早期,由于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东北黑土地的开发处于封闭状态。由此,“北大荒”作为东北的代名词在清乾隆时期闻名于世。直到清末民国时期,随着“闯关东”的发生,中原人口大量进入东北,同时也将中原农耕文化带入,黑土地开发逐步兴起。

寒地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寒地文化。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松辽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以黑龙江为例,其主要位于松嫩平原,南部与吉林接壤,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作为中国延边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要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外多民族及不同文化汇聚于此,孕育出了独特的龙江文明。

龙江中医多元融通

寒地中医具有寒地文化特色。据《黑龙江省志·卫生志》记载,本地区的医疗在古代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医。金军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后,从内地俘虏来的10万人中便包括汉医官,当时流传的中医药书籍有《素问》《圣济总录》等,带动了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清代,中医药的各种理论和临床知识传播至黑龙江地区。据统计,1911年黑龙江宁古塔有中医内科医生19人、外科医生4人、妇科医生2人、儿科医生3人、喉科医生2人、眼科医生1人、牙科医生1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黑龙江地区有中医622人,学徒261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中医快速上升为2749人,占医生总数的77.5%。

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寒地中医发展过程中不仅汲取了满医、蒙医、朝鲜医、中医等不同医学的长处,还结合了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特殊的民族医药经验。寒地中医在黑龙江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龙江医派,其学术根源亦是地方民族医药经验与全国各地医学的融合。龙江医派诸医家秉承中医经典,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又多元融通,博采众长,衷中参西,融会新知,形成了寒地中医的特定内涵。

被誉为黑龙江“四大名医”之首的高仲山,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造诣颇深,又基于《内经》原义,对温病伏气发病见解独到,尤精于诊治热病。他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治疗时行感冒发热的经验:“喉痹,咽喉红肿,闭塞有不通之势,甚则肿塞不通而死,急用玉钥匙吹之,以开其喉,继之以普济消毒饮治之,时行感冒发热咽痛,亦用此法。”

国医大师张琪精研仲景之书,善用大方复法医治疑难杂病。他认为伤寒贵在辨证,审病机,明方义,才能异病同治。张琪总结出中医治疗肾病26法,并分别制定了有效方药,在学术界影响深远。

寒地儿科有序传承

追古溯今,鲜有对寒地儿科发展的专门记载,目前最早的关于寒地儿科的记录应为清代宁古塔内有3名儿科医生,但学术发展及典籍传播等未有明确的史料记述。

1949年,黑龙江省有中医2749人,大部分散在农村。1953年末,黑龙江省城乡仅建立了9所中医院。1959年4月,在黑龙江地区首次成立了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后改名黑龙江中医学院,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同年设立中医儿科专科班,聘请诸多富有临床经验的名师授课,对寒地儿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63年学院正式建立附属医院,1982年附属医院开设中医儿科科室。

首任黑龙江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刘青、黑龙江中医学院原伤寒教研室主任邹德琛,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孙文廷等融汇中西、师古不泥,为寒地中医儿科事业栽培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至此,寒地儿科学术流派体系初步形成,并开启了新的篇章。

现代人应该怎样去传承中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久不衰。自改革开放起,西方的工业文化不断冲击中华文化,使得中华文化承受巨大压力,日渐消逝。现如今,中国国力愈发强盛,但我们珍贵的中华文化却逐渐消亡,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做到中西结合,古为今用。而中医是中华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我们应当通过增设中医专业、普及中药材知识、提倡中医养生处方等方式使中医在现代社会中活跃起来,进而更好的传承中医。

一、增设更多中医学、中药学专业传承中医的关键就是让中医为更多年轻人所了解。增设诸如针灸学、中药学、推拿按摩学等与中医息息相关的专业能够让就读这些专业的年轻人全面认识中医,深入研究中医,成为中医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为日后发扬中医药文化奠定基础。

二、全民科普中药材知识传承中医不仅需要少部分的专业人才传承发扬,更需要民间大众力量的支持引导。许多中药材虽然已被中医药专家证实对特定疾病有治疗功效,但并不为人民大众所知。再加上网络信息纷杂,对中药材的说法往往不完全一致,甚至会自相矛盾。所以,开展专门的公开课或主题教育活动,对人民大众普及中药材是极其有必要的事。

三、提倡开立中医养生处方现如今,养生保健风潮在中国逐渐兴起。不少中老年人都希望食用一些食物或者保健品,补充身体所缺元素,预防疾病。而中医药在养生以及未病先防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功效。提倡开立中医养生处方既符合了现代人对保健的需求,又可以传承中医文化,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中医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就是在于让人民群众摆脱完全依赖西医治疗疾病的习惯,开始慢慢尝试中西结合或者纯中医的方式治疗以及预防疾病,让中医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不至于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学习中医儿科心得体会的范文

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确认识了“护士”这一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力求更好.
实习是我踏出临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着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艰辛,我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工作”这座大山等待我无畏地攀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0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