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丸”首载于明代太医院院使董宿的《奇效良方》一书。由母丁香、紫霄花、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巴戟、全蝎、桑螵蛸、龙骨、沉香、木香、大蜘蛛等数十味中药组方, 主治阳痿、不孕不育、风湿痹痛等。
“老奴”是个詈(lì)词,含有骂人的意思。董宿在《奇效良方》中给本方取名“老奴丸”,是据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中“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东晋时的安郡公温峤因战功显赫,受到满朝文武官员的推崇,手握重权。后来温峤的妻子因病医治无效而亡,温峤的“从姑母”(其姑母不是温峤父亲的亲姐妹,故称从姑母)因遭战乱,家人散失,身边只有一个女儿,生得既聪明又美丽。由于战乱所逼,度日艰难,其姑母就把女儿的婚事托付给温峤,请他帮助给女儿找个好点的人家,希望女儿婚后不缺吃穿。其实温峤早就有娶她为继室的打算,他就回答姑母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是和我差不多的人,还是有的,您看怎么样?”其姑母高兴地回答说:“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侥幸地活着,只要找个衣食有着落,不受冻、不挨饿的人家,我们能安度晚年,就心满意足了,怎么敢去奢求像你这样的人家呢?”没过几天,温峤就去给姑母回话说:“已经找到了人家,男方出身门第还可以,在朝廷做官,一切都不比我差,您看怎么样?”还随带去玉座镜台一面作为聘礼,其姑母非常高兴地收下了聘礼,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没过多久,温峤就与其表妹举行婚礼,新娘在拜天地之后被拥入洞房,她稍稍拨开罩面的头纱觑了一眼,心里暗笑道:“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其实“老奴丸”这个方子是董宿制定的,具有温补肾阳、益髄填精、预防人们“先身而衰”的作用,故以老奴娶少女为妇的故事为喻,取名“老奴丸”。
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以此题材写成了杂剧《玉镜台》,在当时亦广为流传。
? ? 南京专家考古发现,古人吃的长生不老药是一种红色米粒,1965年当时的考古发掘人员在象山的东晋大墓里发现了一种红色米粒大小的东西,直径大约0.4,0.6厘米,每颗重量也不一,大的有0.468克,小的为0.275克,这一粒粒红艳艳的小丸子经检测大约有1600多年历史,至今还比较完整,看上去还有几分可爱。当时一共发现了200多粒这种东西,部分已成粉末,考古学家发现的时候是放在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盒内,就放在墓主人的头部位置。
? ? ?在古代几乎每一代君王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在中国历史上,服食长生不死之药而死的皇帝约有10人,东晋的哀帝是第一位。公元365年,晋哀帝像往常一样吃仙丹,然而在当时人们吃仙丹量不好掌控日积月累毒性太大,很容易因为丹药的毒性而丧命,哀帝最终撒手人寰。人类其实不止是皇帝只要是人都渴望长生不老,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有这样的愿望,他们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永远的做皇帝享受生活。在当时也有很多道士为了钱财会骗皇帝称自己会炼长生不老药,他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剧毒的,当时他们又不知道皇帝就这样服着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在慢性自杀,不仅没有起到长生的作用还缩短了寿命。
? ? ? 考古学家发现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古代道士的杰作,进一步证实了历史。包括在现在人类依然没有发现任何长寿的办法,终究逃不过衰老病死,这也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没有谁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长生的话从现在科技的水平来看是不可能的,而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这样对我幻想。
金精老奴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木香5钱,灯心2钱,大蜘蛛7个,荜澄茄1两,胡桃肉1两,车前子1两,马蔺花1两,萆薢1两,牡蛎1两,韭子1两,木通1两,全蝎5钱,山茱萸5钱,破故纸5钱,桑螵蛸5钱,龙骨5钱,母丁香2两,紫梢花2两,蛇床子2两,肉苁蓉2两,菟丝子2两,白茯苓2两,淫羊藿(羊脂拌炒)2两,大茴香2两,巴戟2两,远志2两,当归2两,沉香3两,干漆3两,熟地5两。
【制法】上药除熟地捣膏外,余则碾面,加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健脑添精益髓,促进生殖机能。主治中年虚损,五脏衰弱,元气不足,腿酸腰痛,下部虚寒,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温黄酒送下。
【注意】戒房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1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丁公藤老翁赐药疗瘫痪
下一篇: 决明子助秀才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