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乡村炊烟的脚步往回走,
走到炊烟出发的地方,
就能找到灶心土。
被反反复复地炙烤、燃烧,
土的湿气与寒意消失殆尽。
土里储满火,
沉甸甸的。
其色褐红,
是一千次燃烧留下的颜色。
其味辛香,
有一百种柴火的味道。
其性温暖,
是每个幸福家庭的灵魂。
人体也有一块土,
脾在五行属土。
脾虚、脾寒、脾不摄血,
就用本家的灶心土补一补。(李祖兵)
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全国农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火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可。又名伏龙肝。
【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应用】
1.出血证。本品性温,能温暖中焦,收摄脾气而止血,为温经止血之要药。对脾气虚寒,不能统血之出血病证,皆可应用,尤其对吐血、便血的疗效更佳。如《广利方》治吐血、衄血,单以本品用水淘汁,和蜜服;若便血属下焦寒损者,可与干姜、阿胶、黄芩等同用,如伏龙肝汤(《外台秘要》);凡脾气虚寒之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崩漏等,以之与附子、白术、地黄等同用,如黄土汤(《金匮要略》)。
2.胃寒呕吐。本品性温质重,长于温中和胃而降逆止呕。主治脾胃虚寒,胃气不降所致的呕吐,与干姜、半夏、白术等同用;也可用治反胃、妊娠呕吐。如《百一选方》治反胃呕吐,用本品研细,米饮送服;《本草蒙筌》治妊娠呕吐,以本品捣细,调水服。
3.脾虚久泻。本品既能温脾暖胃,又能涩肠止泻,主治脾虚久泻,常配伍附子、干姜、白术等。若治胎前下痢,产后不止者,可以山楂、黑糖为丸,用本品煎汤代水送服,如伏龙肝汤丸(《张氏医通》)。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布包,先煎;或60~120g,煎汤代水。亦可入丸、散。外用适量。
1.《名医别录》:“主妇人漏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之疗先便血;《名医别录》方之止妇人血漏,漏带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秽久延;《杂病方》之定心胃卒痛,温汤调服七剂即定。他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
3.《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硅酸、氧化铅、痒化铁,此外,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等。
2.药理作用:本品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能减轻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呕作用。
灶心土,说白了其实就是农村做饭用的灶台之内的土。这真的是一味中药材吗?朋友们可千万不要惊讶,灶心土还真的是一味良药!
而且在一些古代有名的本草典籍之中也有许多关于灶心土的药用价值记载,下面就和朋友们分享一二。
《名医别录》:灶心土主吐血、止咳逆、消痈肿毒气。
《本草纲目》:灶心土功专于脾胃,解心痛癫狂,诸疮肿。
《日华子本草》:灶心土止带下崩血,血尿,小儿夜啼。
可见,在古代灶心土的应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当然,古人之言也并非全对,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理性地认识到中草药的使用价值。下面就和朋友们分享一些关于灶心土的妙用。
1、灶心土在温脾止血、止泻等方面的应用。
灶心土经过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其性自然温和,对于脾寒虚弱的人,灶心土入药可以起到较好的温脾作用。
而且灶心土本身亦是土,稍带有涩味,所以在收敛固涩方面也是有一定功效的。
比如一些脾胃虚寒而常伴有肢体畏冷、肤色萎黄的人群,若是生活中出现吐血、便中带血、鼻子流血等情况,就可以用灶心土入药,以起到温脾阳而固摄止血的效果。
而若是因为脾寒久虚引起的长期大便不成形、久泻不愈兼有脘腹冷痛等情况,直接以灶心土煎汤内服,也是可以见效的。或者再配伍诸如白术、党参、肉豆蔻、延胡索等健脾行气止痛的药材同用,药效更佳。
2、灶心土在和胃止呕方面的应用。
灶心土其性温和,加上它的质地偏重,故而有降逆之效。像是生活中多见的胃中气逆、胃中虚寒欲呕、反胃恶心等情况,灶心土也是可以使用的。
比如古人再出现胃气上逆、反胃难受的时间,就常将灶心土研磨为细粉,然后再以热米汤送服,有降逆和胃之效。
而对于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等情况,以灶心土同紫苏叶、紫苏梗、砂仁、豆蔻等药材同用,则还能起到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的效果。
在民间一些地方当人们出现呕吐之症的时间,还常用旧时黄瓦罐的碎片和灶心土一起煎汤内服止呕。虽说此乃民间偏方,但也经常发挥不错的效果。
3、灶心土外用可以疗疮痈、止出血。
中医认为灶心土具有一定的解毒散邪、行气止血的作用,故而对于皮肤上常见的邪毒疮痈、轻微的创伤出血等症,灶心土也是可以使用的。
灶心土在缓解皮肤疮痈诸疾的时间多外用,古人就常用灶心土和芝麻油一起混匀,然后搅拌成泥糊状,外敷可疗疮消痈。
相信在农村的不少朋友还有这样的经验,小时间当皮肤有轻微创伤而出血的时间,家里人就直接用些黄土面涂抹在伤口上,这样就可以起到止血的效果。
而若是换用灶心土的粉末来缓解轻微皮肤创伤出现的话,其止血的作用更好。
灶心土,居然也是一味中药,相信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中医黑”会说中医又在骗人,封建迷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灶心土确实是一味很不错的止血药。灶心土,并不是灶台里面烧完的灰,而是灶台内部中心焦黄的土块。灶心土又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伏龙肝”。
灶心土, 味辛,性温 ,归属 脾经、胃经 。灶心土主要的功效是: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
温中止血的灶心土,对应治疗的是各类出血证,灶心土性温味辛,能温煦中焦脾土,脾主统血,能收摄脾气从而起到统血止血的作用,灶心土也是中药宝典里温经止血的要药。尤其针对脾气虚寒,无法统血而造成出血的各类疾病,例如吐血、便血等。古籍《广利方》治疗吐血、衄血,用单味灶心土用水淘汁,最后用蜜调和服食。还有经典的黄土汤便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脾气虚寒的各类出血证,例如便血、吐血、衄血、崩漏等,均可以黄土汤治疗。这也说明中医辨证为主,而不以疾病为选方思路。
灶心土还能止呕,灶心土性温质重,擅长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尤其是脾胃虚寒,胃气上逆,无法下降所导致的呕吐,可以取灶心土、干姜、半夏、白术等治疗。
灶心土还能治疗泄泻,尤其适合治疗脾虚久泄的患者。灶心土能温暖脾胃,又能够涩肠止泻,主治脾胃虚弱,久泄无力等症状。其中取灶心土、配伍附子、白术、干姜等等使用,疗效很不错。
相关论述:
不卖药!不卖药!不卖药!(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农村以草木为主要燃料的灶心土可以入药,中药名“伏龙肝”。
《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6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致我的亲密爱人——人体针灸模型
下一篇: 丹青空惹昭君怨-落雁惊睹明妃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