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祭扁鹊

祝由网 2023-11-11 02:25:39

祭扁鹊

近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卫生厅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在河北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前往邢台市内丘县扁鹊庙举行的扁鹊祭拜仪式。

岁序乙未,金秋气爽;太行东麓,鹊山之傍。

神头村畔,汉柏苍苍;肃穆凝神,祭我药王。

秦氏越人,名讳昭彰;神医扁鹊,史迹远扬。

渤海郑人,里籍郡望;河北任丘,永被荣光。

少为舍长,尊拜长桑;饮水上池,见垣一方。

遍游各地,乡野庙堂;针药多术,授徒扶伤。

望色桓侯,切脉赵鞅;面对权贵,不卑不亢。

虢国世子,起死回阳;阙门高论,掷地铿锵。

投石秦武,医谏滥觞;讳疾忌医,岂能寿康?

难经不朽,脉学发祥;随俗为变,诸科精良。

黎庶拥戴,功盖卿相;司马椽笔,青史流芳。

医随国运,历尽沧桑;今日勃兴,东海朝阳。

吾辈任重,继承弘扬;团结奋进,再铸辉煌。

五洲来仪,文化交响;圆梦中国,昌盛无疆!

拜谒扁鹊墓散文

  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创造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如今还被中医当做诊病方法使用。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祖师、中华医学的奠基者。

  初中历史课本这样介绍他:扁鹊,原名秦越人,齐国渤海郡鄚(今河北省任丘县)人。“扁鹊”原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吉祥鸟,因秦越人医术高超,老百姓尊他为“扁鹊”。在初中语文课本《扁鹊见蔡桓公》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扁鹊见蔡桓公有病,要为他治疗,但蔡桓公讳疾忌医,不信任扁鹊,最终造成自己不可救治而身亡。

  近日,听说大名鼎鼎的扁鹊墓就座落在河南省汤阴县西南的伏道镇,毗邻鹤壁市,何不去参观拜谒一番?于是,我们驱车40华里,来到中华医祖扁鹊墓前。扁鹊墓是一个占地22亩的古建筑大院落,干净整洁,古色古香。院内有圆形扁鹊墓冢,有元代、清代古碑数通和近代石碑群。有祭祀大殿、偏殿数座,内有扁鹊行医壁画与中国古代10大名医介绍。还有新建的扁鹊石雕像、古井亭、艾草园、药房、神道、拱桥、荷花池、12生肖石雕像等等。是一个庄严肃穆、中华医药文化及道德文化深厚的旅游胜地。建于战国时期的扁鹊墓冢,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参观游览,我对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中华名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战国时,扁鹊周游列国行医,为民解除痛苦。当他来到赵国都城邯郸时,看到当地许多妇女患病,痛苦不堪,就创下“带下医”,治好了许多妇科病。他走到东周都城洛阳,看到当地许多老人患眼疾和耳病,就精心研究,创下“耳目痹症”,治好了许多老人的五官病。他走到秦国都城咸阳,看到当地儿童发病率很高,就研究儿童发病的原因,创下“小儿科”,治好了许多儿科病。在诊断上,扁鹊不仅精通“切脉”,而且善于“望色、听声、写形”;在治法上,他不仅精通针灸,还善于用砭石、熨贴、按摩、手术、汤药等,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史记》、《战国策》、《汉书》都有关于扁鹊的传记与病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扁鹊行医路过虢国,见到全国上下举行祈福消灾仪式,扁鹊问道:“何人病?”宫中术士说:“太子死,已有半日。”扁鹊进宫看过之后说:“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鼻息微弱,就象死去一样。”于是,扁鹊磨研针石,刺太子百会穴,又作熨药。功夫不长,太子醒来坐起,众人大惊。扁鹊又继续为他治疗,二日后,太子痊愈,与人无异。虢国国君对扁鹊感激涕零,民间百姓盛传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医术高超的扁鹊一生救人无数,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深受列国百姓敬仰。但这位旷世神医却遭小人暗算。据《战国策·卷四秦二》记载:秦武王病,传太医令李醯前来治疗,但毫无效果,秦武王只好招扁鹊进宫为他医治,很快化险为夷。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暗生忌妒害人之心。

  公园前310年,扁鹊离开秦国后,来到魏国荡阴郡东南一带,为众多百姓治病。李醯派人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派了数名杀手,埋伏在一条扁鹊行医经常行走的大道两旁。待扁鹊的马车过来时,杀手猛地跳出来,用利剑刺死了毫无防备的扁鹊。就这样,一代名医扁鹊死在嫉贤妒能的小人李醯手中。

  扁鹊血沃大道,荡阴郡百姓痛不欲生,他们恨透了杀手,于是,将埋伏杀手的`大道称为“伏道”,将扁鹊要去的村庄称为“伏道村”。荡阴郡的百姓用隆重的礼节装殓了扁鹊,特地在伏道村南4里的地方,为扁鹊挖了一个深深的墓穴,将扁鹊下葬了。然后大家从远处运来了黄土,将坟墓堆得高高的,立了石碑,并修建了纪念祠堂。扁鹊墓的工作人员,多是汤阴伏道一带的农民,他们用深深的敬意,向前来拜谒扁鹊墓的游人介绍扁鹊之死。

  这座战国时修建的扁鹊墓冢,居今已有2000多年了,经历几十个朝代的更迭之后,扁鹊墓屡毁屡建。昔日的伏道村,变成了现在的伏道镇,2008年,汤阴县伏道镇政府应广大群众的要求,重修了扁鹊墓。如今扁鹊墓的四周,种满了板蓝根、柴胡、黄芪、金银花、何首乌等名贵药材,栽培面积高达一万多亩,成为豫北地区有名的“药材之乡“,伏道镇的农民因中药种植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扁鹊庙的建筑艺术

扁鹊庙群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由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山门、献殿、回生桥、桥楼、碑楼、三清楼阁、道士院等2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总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庙群。屋顶类型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卷棚顶等。由这些屋顶类型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说明古代工匠们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庙群形制的特点:四周群山环绕,诸殿坐落其中,庙前河水涓涓,地势逐渐加高,依山随势建筑,轴线对称分布,景致独具特色,实属风水宝地。总体建筑以天(玉皇)、地 (后土)、人(扁鹊)三才者布局,其中三大殿为整个庙群的主体,配殿建筑与主体建筑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形成格局,乃一方胜地。古时,帝臣官宦、文人骚客、隐人居士、善男信女,莅此揽胜观光,朝山祭圣。又为这里留下了众多得诗碣、碑文、石刻等文物古迹。
扁鹊殿为该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属大式建筑,是祭祀扁鹊之处所。坐北面南,平面呈长方形,通高11。1米,面阔七间,长21。78米,进深三间,宽9。94米,占地面积426平方米。系单檐布瓦九脊歇山顶,柱网布局采用减柱、移柱并用,扩大殿内空间。四周斗拱44攒,单材12。5、足材18厘米,为五铺作双下昂里抄计心造。梁架结构为六椽前后对搭牵用四柱,彻上露明造,无施叉手,托脚、各节点均施攀间拱及驼墩支垫,经修缮后仍保留元代的建筑风格。
据明万历六年 《重修鹊山庙记》碑载:“……是故由周而来,历二干载矣,人之骏奔,而俎豆者……”。说明祭祀扁鹊的活动久远。既然有祭祀活动,那么最起码要有祭祀的场所,所以祭祀的场所也可能是一座不成型的小庙,也许原庙的建筑开始较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其崇敬程度的升级,其庙逐渐变大。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来看:西汉以前以高台建筑为主,主要建筑是宫殿、都城及礼制建筑;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高台建筑开始衰落直至消失,木结构建筑兴起,主要建筑出现寺庙等建筑。可见原来的小庙只不过是现存建筑的雏形,扁鹊殿的成型建筑年代在汉或早于汉。为何建筑年代如此久远,可现存的建筑竟为元代建筑风格呢?该殿千余年来,风剥雨蚀,饱经沧桑,在历史上曾毁于兵燹、或人为的破坏等,保存至今实为不易。从中可以看出,历代人们对扁鹊其人、其庙的追崇、钦佩程度,也充分体现出该殿的名望和价值。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是在元朝初年,其殿现存的大木构件也多为元代。在1997年落架大修清理该殿基础时,竟发现原基址比现存的基础要大一圈,四周各外沿1米左右。说明现存大殿是元初在火焚后的废墟上重建的。可证实在元代前该殿四周确带房廊,这样正好和历代碑文记载相吻合。
整个庙群是以扁鹊殿为起点,增设了具有道教色彩的庙宇,形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道教庙群。
近年来,通过多种集资渠道,对现存的扁鹊殿、后土前殿、后土总司殿、药王庙、广生殿、山门、回生桥、玉皇殿等古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各种建筑和谐相融,与历代官吏,名人题写的诗碣、碑文及九龙石柏、扁鹊墓地等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也折射出自建庙至历代修庙的沧桑历史。
全国各地扁鹊庙有之,唯属邢台内丘扁鹊庙创建年代最早,影响最大。改革开放以来,来此观光旅游,朝拜医祖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庙会期间,更是人山人海。近年美国友人、日本学者、新加坡道教协会、中华医学会、北京、济南、邯郸、太原、安阳等地的人们都慕名前来,踏赴寻旧访古之路,瞻仰扁鹊神容、玲听美丽传说、饱览鹊山胜景、追寻神医足迹、探索有关医术,……,真可谓:“磊磊山形千古仰,巍巍庙貌四方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18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