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丹溪杂病派力倡丹溪气血痰郁之学的王纶

佚名 2023-11-11 05:15:58

丹溪杂病派力倡丹溪气血痰郁之学的王纶

王纶,字汝言,浙江慈溪人。弘治(1488-1505)年间进士,迁礼部郎中,历广参政湖广、广西布政使等。因父病,遂研精医业,其学术多宗丹溪,著作有《明医杂著》《本草集要》等。

王纶虽以丹溪为宗,然不偏执。他以“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为指导思想,博采众长。他反对“东垣之法宜用于北,丹溪之法可行于南”的说法,认为南方亦有寒病,北方亦有热病,李朱两家是发《内经》之奥旨,补前人之未备,其中辨证论治的方法是南北皆准的。临床上,王纶多遵丹溪气血痰郁的调治方法,较为突出的,是他将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及滋阴降火之法用以指导劳疾的治疗。他说:“人之一身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况节欲者少,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火旺则阴愈消,而劳疾咳嗽、咯血等症作矣,故宜常补其阴,使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而水升火降,斯无病矣。故丹溪先生发明补阴之说,谓专补左尺肾水也。古方滋补药皆兼补右尺相火,不知左尺原虚,右尺原旺,若左右平补,依旧火胜于水,只补其左,制其右,庶得水火相平也。右尺相火固不可衰,若果相火衰者,方宜补火。但世之人火旺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疾者百无二三,且少年肾水正旺,似不必补,然欲心正炽,妄用太过,至于中年欲心虽减,然少年戕丧既多,焉得复实?及至老年天真渐绝,只有孤阳,故补阴之药自少至老不可缺也。”。又遂立补阴丸,丹溪滋阴降火之法亦盛行于时。王纶探丹溪滋阴降火法治劳疾是发挥,也符合临床实际,但他说补阴之药自少至老不可缺,未免误解丹溪原意。阴不足论主要是为养生而设的,并非指所有的疾病皆是阴虚,更不能将知母黄柏诸苦寒之品作补阴药常服。后世多信其言,寒凉太过,汪机、张景岳等对此极为不满,曾大加扞击。

在丹溪论痰的基础上,王纶对痰的产生机制、致病特点、分型、治法等一一作了讨论:“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薰蒸成聚而变为痰焉。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古人用二陈汤为治痰通用者,所以实脾燥治其标也”。关于痰饮的致病特点,他指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脤,或留聚肠胃,或客于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治法,他指出:“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积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伤胃气,而痰愈甚矣”。

王纶传丹溪之学,尤其对丹溪治杂病的心法,确有深刻体会。他说:“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久病属郁,主治郁之方,曰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有郁久而生病,或久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气病兼郁,则用四君子加开郁药,血病、痰病皆然。故四法者,治病之大要也。丹溪又云,近世治病,多不知分气血,但见虚病,便用参芪,属气虚者固宜矣,若是血虚,岂不助气而反耗阴血耶!是谓血病治气,则血愈虚耗甚,而至于血气俱虚。故治病用药,须要分别气血明白,不可混淆”。

传丹溪气血痰郁之学最著的,可推戴原礼王纶两人,一总结于前,一畅发于后,丹溪之法遂大畅矣。

陈修园名言

  陈修园名言;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陈修园名言;
  十问》;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头身
  四问便;
  五问饮食
  六问胸,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敛。

  历代中医名言集锦;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则中寒肠鸣腹痛
  ------灵枢?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2.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3.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4.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5.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6.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7.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8.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0.《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2.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3.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4.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5.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6.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7.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8.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9.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元朝医家、相火论创始人朱丹溪简介,朱丹溪最著名的方子?

人物生平

从儒转医

因他出生的赤岸镇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学者多尊称朱震亨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 朱震亨自幼聪明,年长者对他都很器重,但他年稍长后却弃而不学,变得崇尚侠气,争强好胜,若乡中望族仗势欺侮,“必风怒电激求直于有司,上下摇手相戒,莫或轻犯”。他36岁时,闻有朱熹四传弟子许谦居于东阳八华山中,“学者翕然从之,寻开门讲学,远而幽、冀、齐、鲁,近而荆、扬、吴、越,皆不惮百舍来受业。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不禁叹道:“丈夫所学,不务闻道,而唯侠是尚,不亦惑乎?”于是抠衣往事,就学于许公门下。听其所讲“天命人心之秘,内圣外王之微”,方悔恨昔日之“沉冥颠沛”,不由汗如雨下。自此茅塞顿开,日有所悟。如此数年之后,学业渐成,一日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朱震亨应试书经,但偶遇算命先生,先后两卦均言不利。朱震亨竟以为天命,遂绝仕进之念,以为“苟推一家之政,以达于乡党州闾,宁非仕乎?”于是乃就祖宗所建“适意亭”遗址上,造祠堂若干间,于其中“考诸子家礼而损益其仪文”。又在祠堂之南复建“适意亭”,使同族子弟就学其中。

常为百姓

朱震亨常为百姓挺身向前,凡遇“苛敛之至,先生即以身前,辞气恳款,上官多听,为之损裁”。此外,他还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兴修水利,为民谋福。当地有个“蜀墅塘,周围凡三千六百步”,能灌溉农田六千多亩,但因堤坏水竭,屡致旱灾。在朱震亨的带领下,大家协力修筑堤防,并开凿了三条渠道,根据水量而舒之,使百姓均得受益。

从医原因

导致朱震亨从儒转医,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素怀惠民之心,“吾既穷而在下,泽不能致运。其可远者,非医将安务乎?”另一方面,在他30多岁时,母亲有疾,诸医束手,亦使其有志于医。遂取古代经典医籍细细观之,三年而有所得。又过了两载,竟然自己处方抓药,治愈了老母的旧疾。又因其师许谦本不以名利为务,教授学生“随其材分”而定,“咸有所得” 。又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此言正中朱震亨下怀,于是尽焚以往所习举子业,一心致力于医。

昼夜研习

当时盛行陈师文、裴宗元在宋大观年间制定的《和剂局方》(共297方)。朱氏昼夜研习,知其不足所在,但乡间无良师可从,于是治装出游,访求名师,“但闻某处有某治医,便往拜而问之”。他渡过浙江,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后又到定城,始得刘完素的《原病式》和李东垣方稿。但始终未遇到理想的老师。直到泰定二年(1325年),才在武林听说有名罗知悌者,为“宋理宗朝寺人,业精于医,得尽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但性格狭隘,自恃医技高明,很难接近。朱震亨几次往返登门拜谒,均未得亲见,趑趄三月之余。但他心诚意真,求之愈甚,每日拱手立于门前,置风雨于不顾。有人对罗先生祥加介绍 朱震亨的为人与名声后,始获相见。谁知却一见如故。罗知悌对朱震亨说: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有知其秘者。兼之长沙之书,祥于外感;东恒之书,重在内伤,必两尽之,治疾方无所憾。区区陈、裴之学,泥之必杀人。闻此,朱氏向日之疑尽皆冰释。罗先生时已年过古稀,卧于床上,并不亲自诊视,只是让弟子察脉观色,但听回禀便处方药。随其学习一年之余后,朱震亨医技大进,尽得诸家学说之妙旨。回到家乡,乡间诸医“始皆大惊”,不知他在外边学了多大本事,但看其处方用药,又嘲笑不已,以为不伦不类。但朱震亨正是用这种被众医斥之为离经叛道的方法治愈了许谦的痼疾。四方求治者、求学者盈门不绝。朱震亨总是有求必应,不避风雨,致使贴身仆人均难受其苦,怨声不绝。

整理心得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侄儿叫到面前诲之曰:“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言讫,端坐而逝。

朱震亨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后人敬仰

朱震亨的坟墓在赤岸镇东行四公里的东朱村,面对八面青山。其坟曾几经修葺,至今香火不绝,表达了后人的深切怀念。

主要观点 朱氏言火,从哲学以阐发医理,其应用于人,则人身之动,均为火之所为,并非仅指温热而言。朱丹溪的这番议论,强调了正常人体亦有火的存在,而这存在于人体之火是通过生命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故其归纳为“凡动属皆火”,实则朱氏所言之火在人体是指阳气而已。但存在于人身之火,朱氏又分为君火与相火。所谓君火,朱氏认为是属于五形中之火,其是有形之体与无形之气的相互化生而成,在人体则归于有形之体中,故心脏在五行属火,称其阳气为君火。而相火是由虚无而生,这里的虚无是指来源于先天之无。以人体来说,则是产生人体形气之本源,其在人体之中的存在是藏而不外露,只能通过人的生命活动而表现出来,其不同于隶属五行的心火,故称之为相火。朱氏的相火含义,是说明相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人身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也正因为如此,故人身相火就十分重要,既不宜衰,又不宜妄动。

朱氏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认为人身之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身之阴常不足而阳常有余。因此,人身的 *** 应当时时虑其不足,不能任意耗伤。若要防止 *** 耗伤,就要防止相火妄动。朱氏一再强调房事不宜太过。心神要保持安宁,不为外物所感。饮食不宜肥甘太过,以防生痰化火,生湿化热,而使人身之湿热过重而耗伤 *** 。总之,朱氏从病理角度强调了内伤饮食、七情、房事等诸种产生杂病的原因,均可使相火妄动而 *** 耗伤,更会使人体阳有余阴不足的偏盛偏衰之象加重,从而产生各种内伤疾病。

朱丹溪治疗火热病,从虚火和实火分别对待。提出实火可泻的原则,或用黄连解毒汤,或用大黄、芒稍、冰水之类正治。对于火盛而体虚之人,又认为不可骤用凉药,应用从治或反佐之法,兼用生姜之类以温散。对于火邪内郁不得宣散泄越之证,可以采用发散方法治疗。至于虚火,属阴虚火动者,宜滋阴降火,可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之类,另外朱氏还创立了大补阴丸(生地黄、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以泻火补阴。若属虚火上炎,虚阳浮越者,朱氏又提出用附子末口津调涂涌泉穴以引火归元。对于气虚而阴火盛者,可采用东垣之法益气升阳泻火,选用人参、白术、生甘草之类。

朱丹溪认为,郁是很多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氏将人身之郁证分为六种,即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其中,又以气郁最为关键。朱氏创立了越鞠丸以统治六郁,方中用香附治气,川芎治血,栀子清火,苍术治痰湿,神曲治食,而其中香附又为主要者。对于痰证的治疗,朱丹溪提出“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的基本法则,并针对痰的不同性质,病证的不同部位,结合体质的盛衰,加减化裁。如湿痰者加用苍白术,热痰者加用青黛、黄连、黄芩,食积成痰者加用神曲、麦芽、山楂,风痰者加用南星、白附子、僵蚕;老痰者加用海石、半夏、瓜蒌、香附等。

主要影响 朱丹溪提出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及火热证、杂病的证治经验,对明、清医学的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后世医家在养阴、治火、治痰、解郁等方面的成就,与丹溪的启发是分不开的。明代诸医家,如赵震道、赵以德、王履、戴原礼(即戴思恭)诸人,均师承其学。另有虞搏、王纶、汪机、徐彦纯等亦接受其学术思想,甚至远传海外,为日本医学家所推崇。由于此,丹溪所创之学说被发展成一个学术流派——丹溪学派,朱丹溪则成为这个学派的倡导者。

朱震亨节欲为核心的房中补益思想是医理与儒理的结合产物,与宋明理学的禁欲倾向是一致的。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医学著作 《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元·朱震亨撰。

《格致余论》是朱震亨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若不拘原书篇序而按所论内容分类,则大致有:论苏生者,有“饮食 *** 箴”、“养老论”等;论生理病理者,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论诊断者,有“涩脉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等;论治则者,有“治病必求其本论”、“大病不守禁忌论”等;论具体病证者,有“痛风论”、“疟论”等;论具体方药者,有“脾约丸论”、“石膏论”等。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

在人体生理方面,朱震亨重视阴血,认为 *** 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在病因病机方面,朱震亨重视湿热,相火,特撰“相火论”,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在治疗上,朱震亨注重滋阴、养血、清热,互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

朱震亨是浙江金华(今义乌县)人,因世居丹溪,故人称丹溪翁或朱震亨。朱震亨为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自幼研读理学,因母病,三十岁时开始攻读医经。后从当时名医罗知梯学医,学术上受刘完素、李杲等影响。由于他刻苦研究,数年之间医名闻于四方。朱震亨一生著述甚多,如有《局方发挥》、《证因脉治》、《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

⑴ 论养生:

有“饮食 *** 箴”、“养老论”、“慈幼论”、“醇酒宜冷饮论”、“茹淡论”、“房中补益论”等;

⑵ 论生理病理:

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夏月伏阴在内论”、“相火论”等;

⑶ 论诊断:

有“涩脉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人迎气口论”、“脉大必病进论”、“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等;

⑷ 论治则者:

有“治病必求其本论”、“大病不守禁忌论”、“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春宣论”、“张子和攻击注论”等;

⑸ 论具体病证:

有“痛风论”、“疟论”、“鼓胀论”、“疝气论”、“呃逆论”、“痘疹陈氏方论”、“胎自堕论”、“难产论”、“难产胞损淋沥论”、“胎妇转胞病论”、“乳硬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

金元时代,《局方》盛行,世人多以成方应病,不重辨证治疗。《格致余论》实为补偏救弊之作。书中所论,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篇篇体现出辨证论治精神。

在人体生理方面,朱氏重视阴血,认为 *** 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 “ 阳有余阴不足论 ” ;

在病因病机方面,朱氏重视湿热、相火,特撰 “ 相火论 ” ,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

在治疗上,朱氏注重滋阴、养血、清热,反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

《格致余论》最后说:“阴易乏,阳易亢,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以《局方》为戒哉!”这一结束语,正突出了本书主旨。

《局方发挥》

《局方发挥》 1卷,元·朱震亨撰。

《局方》是宋代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简称。该书作为官方药局的制剂手册影响很大,以致 “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持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 《局方发挥》

朱氏认为《局方》盛行,流弊很大,《局方发挥》实则是他对《局方》存在的偏颇进行贬斥和评价的著作。

《局方发挥》不分篇卷,一气呵成,没有明显层次。开始先发议论,然后以设问形式提出质疑,继之予以解答,如此答问31次,涉及内容相当繁杂,对伤寒及内科、妇科杂病都有论述,生理、病因、病机、辨证、方药均有所及。

其中心思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辨证论治,一是反对滥用温燥,这是朱氏的重要学术特点。

朱氏认为,患者的年龄、体质、病程久暂、标本先后、发病时令、所处方域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同患一种疾病,也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处以不同方药。如果不经辨证,即以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则无异于刻舟求剑,按图索骥,难以获效。而《局方》载有许多通治某病方剂,如“润体丸”等36方,都说“治诸风”、“治一切风”;“安息香丸”、“丁香丸”等方都说“治一切气”等等,朱氏对这种“一方通治”的记述大加驳斥,认为不合经意,不能去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5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