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所辖慈溪市观海卫镇卫生院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魏征,今年获得慈溪市卫生计生系统首届中国医师节“优秀中医师”称誉。
父亲“赤脚医生”干了一辈子,受他影响,魏征自幼立志学中医。2005年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后,魏征一直扎根在慈溪市观海卫镇卫生院,其职称节节攀升到“副高”,中医门诊量在全市乡镇中医人员中独占鳌头。
38岁的魏征,被业内点赞为“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中医”。
苦练中医药服务硬本领
观海卫镇49岁田某,今年年初反复出现胸闷胸痛,全身不适,夜不能寐,先后赴宁波、上海大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每天要服10几种西药,专家称该病需终身服药。田某服药后感觉副作用明显,不仅症状毫无减轻和缓解,反而胃口越来越差。无奈,田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请魏征诊治。
魏征看了田某的心脏检查结果,经过仔细辩证,他认为患者的症状并非心脏问题,而是由更年期综合征导致主观上的身体不适,从而引起胸闷胸痛。他根据中医“脏躁症”理论,对患者做心理疏导,并运用经方“甘麦大枣汤”加减。服药一两周后,田某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完全治愈,至今没有复发。魏征认为,中医的诊疗不能被西医诊断束缚手脚,一定要中西医优势互补,熟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
魏征回忆,刚开始在卫生院出门诊时,总觉得心里没底,如何将书本上所学的中药方剂用于临床,常常让自己困扰。直到2010年,他利用每周六休息时间,到慈溪市中医院一位医术精湛的主任中医师处抄方习医,目睹老师灵活应用中医经典治愈疑难杂症,才把他领进了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大门,使他尝到了中医药治病的优势。从此,勤奋好学的魏征,更加刻苦自学中医经典,将之与临床紧密结合,不断积累自己的学术经验。
“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魏征这样认为,也坚持这样学做。现在,魏征不仅是中医全科医生,尤其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失眠、脾胃疾病、青春痘等有独到见解。其《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通过课题鉴定,《从“肺、脾、肝”三脏论治痤疮》被评为宁波市中医药优秀学术论文。
对于医治杂症,魏征也有独到经验。慈溪市掌起镇65岁叶某,因反复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2年余,到魏征处就医。叶某常在张口大笑或打哈欠时,突然下颌不能闭合,需到医院进行下颌关节手法复位。患者还诉常感胃部胀闷不适,平时常用西药缓解胃病症状。魏征检查后认为脾主肌肉,该患者脾气血亏导致全身肌肉无力,关节不固;当脾胃功能减弱,气血亏虚时,颞颌关节松弛容易脱臼。魏征找准病机后,针对患者脾气虚弱、气血不足的病机,给予健脾益气、强肌固脱的“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调补。二诊后,患者诉胃脘部胀闷感明显好转。三诊即两个月后,患者称胃病治愈,并尝试张大口下颌关节未发生脱臼,至今未曾出现下颌关节脱位情况。
仁心仁术为病人
慈溪医疗资源丰富,而且赴沪杭甬就医交通便捷,在医疗服务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魏征的门诊门庭若市,甚至连城里的患者也半夜三更来排队,抢挂魏征的门诊号。
魏征的门诊为何如此火爆?
对此,观海卫镇卫生院院长应央伙总结了三条:一是魏征的中医药专业技术过硬,找他看病的“回头客”特别多;二是他为病人服务不辞辛苦,出门诊加班毫无怨言;三是“朋友式”的服务让他在当地的口碑特别好,患者对他只有表扬,从来没有过投诉。
跟随魏征习医的有两位徒弟名叫戴华江、林波。记者问他们从师傅这里学到什么?他俩异口同声地回答,首先是学到了师傅优良的医德医风,耳濡目染了怎么做一个中医人。
戴华江介绍,观海卫镇卫生院规模不小,有140余名医务职工。作为分管医疗、科教、中医药等的业务副院长,魏征主管的工作很多很杂,但他不当“脱产干部”,坚持每周三和周日两天门诊。他总是提前上班、延迟下班,“星期日门诊”是为方便学校师生和机关公务人员等就诊。即便是行政日上班时,找魏征看病他也是来者不拒,挤出时间为患者诊疗。
林波介绍:“魏征的门诊每天限额80个号,慕名而来就诊挂不上号的,老师也接诊。遇到有的病人钱不够,老师就掏腰包垫付。总之,病人有什么难处,老师总尽力解决。”
今年10月,桥头镇农民李银财患胃病找到魏征,他说自己托人才挂上门诊号。这位患者视力、听力都很差,外出就医很不方便,魏征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一再叮嘱他以后复诊不必花钱托人挂号,保证随到随诊。李银财先后复诊4次,直到胃病基本治愈。
两位学生告诉记者,魏征一再对他们说,作为一名医生,不光要有精湛医术,更要有良好医德。只有具备大医精诚之心,才能成为一名良医。师傅要求他们要用“仁心仁术”去帮助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领衔五星级中医药服务
2014年起,宁波市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机构星级中医药门诊(馆)标准化建设,观海卫镇卫生院成为宁波乃至浙江省“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的典范。
观海卫镇卫生院的五星级中医药服务,由卫生院长亲自抓,分管院长魏征具体抓落实。卫生院的“院中院”五星级中医馆的建成启用,魏征功不可没。
对照宁波市推出的星级中医馆标准,魏征将卫生院的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等整合在一个区域,创建了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医药服务综合区中医馆。该馆占地近1000平方米,装修古色古香,内设候诊区、中药饮片展示区及四季养生宣教区;中医科设4间普通中医门诊和名老中医专家门诊,并设针炙、推拿、康复、中医美容、骨伤门诊等。中药房配备五六百种中药饮片。该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的建设规模和服务能级指标,远远领先于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中医药诊疗区(中医馆)建设项目的指标要求。
在院内弘扬中医药文化,魏征亦是做了许多努力:组织中医药文化宣传团队,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辖区内行政村举办中医药养生保健讲座,分发中医药宣教资料及慢性病中医康复处方,并为村民免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义诊、咨询和针灸、拔罐、艾炙等服务。
“百草园”为观海卫镇卫生院弘扬中医药文化又一特色。由魏征一手创建的卫生院“百草园”,集认知草药和休闲于一体,占地达200平方米,种植了五六十种中草药,每种草药均注明名称和功效,不少草药由魏征和其父上山采集而来。现在,卫生院“百草园”已成为观海卫镇少儿学生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基地。
魏征引领的观海卫镇卫生院五星级中医药服务业务,这些年来连年攀升。2017年,该院中医类门诊达8.6万余人次,占该院门诊业务量1/4左右,中医诊疗收入1257万元。“卫生院中医药业务量近5年来翻了一番,今年的中医药业务势头更旺。”魏征表示。
频繁出现失眠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日常的生活,工作压力过大。过于紧张,或者是思虑过多,恐惧害怕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就会出现失眠的症状。
出现便秘这种情况,多数的患者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要多吃香蕉和火龙果,这样是可以有效改善便秘的。失眠的患者可以服用安神补脑液,谷维素和维生素B族进行治疗。
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禁烟禁酒,睡觉之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温牛奶也能够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睡眠之前一定要避免喝容易兴奋的饮品,比如浓茶,咖啡等。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心态。
便秘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生活习惯的不好,比如有一些患者不喜欢喝水,不喜欢吃蔬菜、水果。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因为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患者容易合并有这种肛裂或者痔疮,患者疼痛就不愿意去解大便,长期导致大便的潴留,也容易导致便秘的出现。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因为情绪上面的问题,比如说有焦虑、抑郁等情况,也容易使患者出现便秘以及失眠的这些情况。
中医的话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很好啊。具体找哪个医生要看你想看哪方面的病,给你推荐几个好大夫
刘友章医生
1984年考取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王建华教授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归国。1997年3月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聘为主任医师,现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特邀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广东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胃肠肝胆、神经肌肉病、疑难杂病、老年病、甲亢、痛风、久咳、腰痛、眩晕、偏瘫症。
陈瑞芳医生
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主要从事中医消化疾病及内伤杂病的研究,从事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及中医健康教育的研究,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精神心理干预的课题研究,获广东省教育厅《中医内科学》教学科研成果三项。临床擅长治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习惯性便秘、感冒、咳嗽、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周福生医生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专家。
周教授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98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留校至今,一直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曾先后进修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周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好评。目前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18名,科学研究一直坚持以脾胃虚实病证辨证论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为方向,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参与“和胃片”、“胃热清胶囊”、“胃肠宁”、“肠炎灵”、“胃炎消”、“顺激合剂”等治疗脾胃病有效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周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刻苦钻研,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既有扎实的中医基础,又善于吸取现代医学精华,临证中善于融会贯通中西医理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成功抢救了许多重症危症患者,治愈了很多疑难病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脾胃病证—胃、肠、肝、胆、胰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如萎缩性胃炎、溃疡病、消化道出血、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腹水、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同时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术。
陶双友医生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脾胃(消化)病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独到认识和见解,主持有关"肠易激综合征"的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各1项,主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注重科普创作,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针对病人的疑问,以科普文章的形式进行有效解答,在《家庭医生》等科普杂志发表科普论文近100篇。
杨晓军医生简介
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主治脾胃消化疾病以及重症肌无力的神经肌肉疾病。广州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助理,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继承人;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作为主要参加者,2005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上课老师、优秀带教老师称号。主持课题2项,参与课题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一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疑难疾病项目一项以及省部级课题等8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02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纪念尚志钧教授百年诞辰
下一篇: 重温朱良春治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