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四气五味和引经报使的涵义

荆十三 2024-02-14 10:52:23

一、四气五味

1、四气的认定依据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狭义的)。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120113706.png

四气这么重要,那我们要怎么去判断药物的寒热温凉呢?

药物寒、热、温、凉四气的产生,与其实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本草经疏》云: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药物禀受有差异,故有“四气”之名。

药物性能的四气,是古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反映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温性质是相对而言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强调“入腹则知其性”。

深刻揭示了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的真谛。大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证候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证候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热。

如薄荷、葛根主治风热表证,其性属凉;石膏、知母主治温热病气分热盛证,其性属寒;麻黄、生姜主治风寒表证,其性属温;附子、干姜主治亡阳证,其性属热等。

所以一般说来,温性、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寒性、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2、五味的认定依据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自《神农本草经》提出了“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并将其作为药性以来,历代本草均遵循之,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逐步完善了中药五味。

《吕氏春秋》记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灵枢·邪气藏腑病形》云:“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说明五味的起源多与烹饮食有关。

最初,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或气味,由人体味觉器官(口尝或鼻嗅)直接感知。如黄连昧苦,乌梅味酸,生姜味辛,甘草味甘等,皆“乳口则知其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属于药材性状的范畴。药味肇源于口尝。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的滋味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素问.至真大要论》将其概括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是将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

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又作了补充。具体说来,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如生姜散寒,木香行气,红花活血;酸味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和中,缓急止痛,又能缓和药性,缓解毒性;苦味具有能泄(包括降与泻)、能燥、能坚的作用,如大黄泄闭,杏仁降气,黄连泄火,苍术燥湿,知母、黄柏坚阴;咸味具有能下、能软的作用,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淡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如茯苓、苡仁渗湿利水。

根据药物的作用确定其味,五味自用于归纳药物作用之后,便渐渐发展成了理论工具,人们便采用了以功效类推定味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抽象之味。这样就出现了本草所载药物的味,与实际味道不符合的情况。比如大凡具有发散作用的定为辛味,具有补益作用的定为甘味等等。如麻黄并无明显的辛味,因其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故定为辛味。又如石膏本无味,但历代本草均记载其辛味。《本草乘雅半偈》诠释为“味之辛解,即用之释”。由此可药物五味经历了“味(口尝之味)→功能→味(性能之味)”的认知过程。尤其是性能之味,已经脱离或部分脱离口尝直接感受之味,是药物实际效用的总结,对临床用药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引经报使

中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开始,就对中药的运用、有了非常详尽的论述。关于中药的使用特点,大致分为“性味”和“归经”两个大的部分。所谓“性味”,指的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或者说,这是中药的“本质特性”;而“归经”,指的就是中药的“外部倾向”,和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更容易沟通。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金两朝时,张元素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的厚薄、升降浮沉的缓急,创造性地提出“引经报使”之说。

所谓引经报使,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向导”即可。也就是说,在组方之时,有意添加的、能“带领”诸药直达病所的、起辅助作用的中药。一般来说,一个成方里,作为“引经报使”的中药大多只有一味,少量有两味的引经药,三味以上则极为罕见。

例如我们常说的“清热泻火”,按照张元素的理论,泻心火宜用黄连,泻肺火宜用黄芩,泻肝火宜用知母,木通偏泻小肠,石膏偏泻胃火等等。另有柴胡佐黄芩以清泄下焦,疏散少阳之火,须佐以黄连,这时候,黄芩黄连,就是所谓的“引经药”。

张元素“引经报使”的理论出后,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归纳出了大约8种“引经药”:

1、引药上行 :这个名词很好理解,也就是引导药力上行,对病位在上、在头面的方剂,有目的地选择“引经药”。

比如擅去头面诸风的“细辛”,擅通头脑的苍耳,开提肺气的桔梗,等等,都是引药上行的“引经药”。

值得一提的是“桔梗”,素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当病在上焦,需要升提气机时,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

2、引药下行:所谓引药下行, 和我们理解的“峻下、泻下”不同。常作为引药下行的中药有两个:川牛膝、旋覆花。其中的“牛膝”,更是历代医家都公认的引药下行良品,而旋覆花则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病在下焦,需要气机下降的时候,多择其一即可;

3、引药到病位:古文说“引药到病所”。举个例子,羌活能引药直到上肢末梢,而它的“好兄弟”独活,则善于引药直到下肢。最出名的,莫过于头面的引经药:厥阴头痛藁本为引,少阳头痛柴胡为引,太阴头痛苍术为引等等;

4、引火归元:所谓引火归元,“元”是哪里?也就是少阴是也。比如金贵肾气丸之“肉桂”,其实就是一味最常用的“引火归元”之品。虚火上炎、阴阳互格的浮阳外越之证,肉桂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引经药”;

5、引气上升:这个也好理解,当气机下陷时,升提中气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著名的补气成方“补中益气汤”,里面就有柴胡与升麻两味“升提药”,其目的,也就是将人参黄芪补益的中气向上升提,以促进中焦的清气上升。

6、引血下行: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个“肝阳上亢”的证候,其本因是肝经阴血虚损,不能收敛阳气,乃至肝阳过度上亢,此时,可见头面红赤诸像。中医认为,这是“血随气逆”而成,常用“牛膝”作为引血下行的“引经药”,以防止“血之余气,并赶于上”而成气厥。

7、引邪外越:外邪内侵机体,如果郁而不散,容易闭塞气机。故中医常有“疏散外邪”之说,最常用的引邪外越的“引经药”就是柴胡。少阳证之小柴胡汤,柴胡之“和解少阳”,其实就是引邪外越之意;

8、引邪下泄:和引气上升相反,引邪下泄主要是诱导邪气下行,从下焦而出。比如玉女煎里的“牛膝”,就有引导火热之邪下行之用;导赤散里的木通,也有引导心经火热之邪从水道而出之功。

总之,“引经报使”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使用的经验总结,归纳起来,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中药独有的“升降浮沉”,对照病位所在的位置而来。对于实际组方,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4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